導航:首頁 > 匯率傭金 > 杠桿平衡求液體密度

杠桿平衡求液體密度

發布時間:2021-07-16 05:01:42

1. 利用刻度尺、燒杯、水、杠桿。利用杠桿兩次平衡測固體、液體的密度

只要你的燒杯不是畸形的
固體: 首先,燒杯裝滿水,固體(什麼形狀都可以)放入燒杯,再拿出。測量水面高度與杯口距離,以及燒杯圓底的半徑,從而算出固體體積
三個燒杯,一組一個裝水,另一組兩個,一個裝水一個不裝水,杠桿平衡後,利用兩組裝水的兩個燒杯水量差計算燒杯質量,之後就容易用裝水的燒杯來計算固體質量了(水的密度已知),從而得出固體體積。

液體: 與固體類似,只要用燒杯裝著就行了,體積用刻度尺量,杠桿兩邊一邊燒杯裝水,一邊燒杯裝液體,平衡,用水的質量代替液體質量,就行了

自己拼音打的字,好累啊,最佳給我行吧

2. 關於求液體密度的問題

水的密度已知1×10^3kg/m^3,消毒水密度ρ未知
想辦法知道兩者之間體積比和質量比的關系,就能求出消毒水的密度了

1)若正方體可以漂浮在水和消毒水中. 可以根據浮力=重力來求消毒水密度ρ
a.利用刻度尺在正方體表面畫上均勻的刻度,以某一邊為0刻度. 分別放入水和消毒水中,得到兩個刻度值K1和K2.則K1:K2=ρ:1×10^3. 計算求出ρ (該方法相當於自製密度計)
b.測出正方體邊長=A,分別放入水和消毒水中,測量液面上方的高度K1和K2,則
(A-K1):(A-K2)=ρ:1×10^3. 計算求出ρ

2)若正方體不能漂浮(也可以用手壓著正方體使其浸沒),可以想辦法得到相同體積的液體
設砝碼重量為m,可以根據杠桿原理,利用刻度尺和砝碼稱重. 兩個杯子分別裝滿水和消毒水,稱得重量分別為M1和M2, 將正方體放入其中,一部分液體被排出(排出液體的體積相同),不取出正方體,稱出此時兩個杯子的重量記為M3和M4,則(M1+m-M3):1×10^3=(M2+m-M4):ρ,計算求出ρ

3. 速度!利用杠桿和浮力測物體密度

步驟:1、將石頭和木頭分別掛在杠桿的兩端,調節使之平衡,用刻度尺量出木頭到支點的距離為L1
2、將石頭浸沒於水中,改變木頭到支點的距離,使之再次平衡,用刻度尺量出木頭到支點的距離為L2
表達式: p=(L1*p水)/(L1-L2)

4. 如何用杠桿測液體密度

先把帶有刻度的杠桿固定在鐵架台上,調好平衡,然後把兩鐵塊分別掛在杠桿兩側,調整所掛位置,使杠桿恢復平衡,可分別測出兩鐵塊到杠桿支點的距離為L1和L2,用杠桿平衡公式得出m1L1=m2L2,得出m2,然後根據m2求出第二個鐵塊的體積V2=m1L1/L2p鐵。第二步再把第二個鐵塊浸沒在裝在燒杯中的待測液體中,再調節所掛位置,使杠桿再恢復平衡,就可以得出L3,再次用杠桿平衡公式,不過這次的第二個鐵塊的拉力就變為鐵塊的重力減去鐵塊在液體中受的浮力,可得出式子為:m1gL1=(m2g-F浮)L3,再把浮力公式代入,就可以得待測液體的密度了。

5. 測液體移動鉤碼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在鉤碼懸掛位置直接讀出液體的密度.(1)該「密度天平」的「零刻

(1)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公式F1L1=F2L2得,150g×10cm=50g×L2
解得,L2=30cm.
(2)根據題意鉤碼移動至最右端,該「密度天平」達到最大量程,設OA為L1′,O點距最右端的距離為L2′,容器的質量為m1,鉤碼的質量為m2,容器中加滿液體的質量為m,
由F1L1=F2L2得,(m1+m)gL1′=m2gL2′,
已知:m1=150g,m2=50g,L1=10cm,L2′=50cm,
代入上式解得,m=100g,
ρ=

m
V
=
100g
80cm3
=1.25g/cm3
(3)當鉤碼的質量適當增大時,說明杠桿一側的力增大,在力臂關系相同的情況下,另一側的力也會增大,即該「密度天平」的量程將增大.
故答案為:(1)30;
(2)該「密度天平」的量程為0~1.25g/cm3
(3)增大.

6. 液體的密度計算公式是什麼

密度是指你所求的那個物體的密度。如:燒杯中裝有煤油,求的應是它的壓強,計算公式應該是煤油對燒杯底面的壓強等於煤油的密度乘以g乘以深度。

7. 杠桿測量物體密度問題(利用杠桿自身重力)

分析:
假設杠桿粗細均勻,長為L,自身重G,待測物體積為V,密度為ρ;
「物體第一次不浸入水中」:
將待測物掛在杠桿一端,調節支點在距待測物端L1處杠桿恰好平衡,
則有: ρgVL1=G(L/2-L1)……①
「(待測物)第二次浸沒(水中)」:
調節支點在距待測物端L2處杠桿恰好平衡,
則有: (ρ-ρ水)gVL2=G(L/2-L2)……②
②÷①後可求得ρ=ρ水L2(L-2L1)/[L(L2-L1)]

8. 誰能幫我總結一下物理實驗題中用杠桿測物體密度的方法

設計實驗:利用杠桿測固態物質的密度
使用器材:一個燒杯,水,一個不知重力的重物,細線三條,細木棒(當做杠桿)、刻度尺,一塊待測物體。
實驗過程:第一步:用細線把待測物和重物分別栓好,掛在杠桿的兩端,杠桿的中間用細線栓好,並且掛起來,通過調整中間細線的懸點使得杠桿達到水平狀態,用刻度尺量出中間懸點到待測物端的長度L1及中間懸點到重物端的長度L2;
第二步:將礦石浸沒於燒杯中的水中(懸於水中,不能接觸杯底),調整中間繩的拴點,使杠桿仍保持水平狀態,這時再用刻度尺量出中間懸點到待測物端的長度L3及中間懸點到重物端的長度L4。
公式推導:設待測物的密度為ρ,待測物的體積為V,另一重物的重為G。根據第一次的杠桿平衡條件,可得出下式:
ρ×V×g×L1=G×L2 --------1式
根據第二次的杠桿平衡條件,可得出下式:
(ρ-ρ水)×V×g×L3=G×L4---------2式
將2式兩邊分別除以1式兩邊,再將L1及L3移到等號右邊可得:
(ρ-ρ水)/ρ=(L1×L4)/(L2×L3)
將上式整理就可得到:
ρ=ρ水×L2×L3/(L2×L3+L1×L4)

9. 有一道物理求液體密度題,求解

因為食用油有一定的粘度,會掛壁,所以倒入量筒後,量筒壁上會粘有一部分食用油(因為傾倒液體需要沿著內壁流下),而這部分的體積沒有算入V中,所以計算有一定的誤差。
我覺得更好點的方法是找一支膠頭滴管,先稱出裝有食用油的燒杯和膠頭滴管的總質量m1,然後用膠頭滴管向量筒中滴加食用油至某一刻度,注意不要讓食用油沾到量筒內壁上,讀出體積V;再測出裝有剩餘食用油的燒杯及此時膠頭滴管的總質量m2。可計算食用油的密度p=(m1-m2)/V。
更省事的方法是:直接稱量空量筒的質量m1,然後用膠頭滴管向量筒中滴加食用油至某一刻度,注意不要讓食用油沾到量筒內壁上,讀出體積V,再稱出此時量筒的質量m2,可計算食用油密度
p=(m2-m1)/V。
注意,第二種方法若是使用的量筒較小(如10mL規格),稱量誤差會偏大,此時應採用第一種方法。

閱讀全文

與杠桿平衡求液體密度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融資固定年限 瀏覽:6
理財通的四個貨幣基金 瀏覽:740
上海銀行接收外匯 瀏覽:997
仁智股份後市怎麼走 瀏覽:726
上市公司子公司創業板上市 瀏覽:276
香港海外匯款要手續費 瀏覽:558
天馬股份介紹 瀏覽:114
張凡股票 瀏覽:527
黃金交易所的英文縮寫 瀏覽:844
濟源鋼鐵是上市公司 瀏覽:965
捷眾融資租賃有限公司官網 瀏覽:207
三國志10交易所哪裡有 瀏覽:713
支付寶上的理財產品可靠 瀏覽:166
vsto外匯 瀏覽:673
大數據融資模式 瀏覽:146
銀行卡被理財 瀏覽:368
住房公積金好貸款嗎 瀏覽:823
每月還貸款 瀏覽:970
黃金查看軟體 瀏覽:209
貸款還不起的後果 瀏覽: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