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滬科版100道物理題 壓強浮力杠桿
http://ishare.iask.sina.com.cn/search.php?key=%BB%A6%BF%C6%B0%E6100%B5%C0%CE%EF%C0%ED%CC%E2+%D1%B9%C7%BF%B8%A1%C1%A6%B8%DC%B8%CB&format=&from=index
這里有
『貳』 物理 關於浮力、杠桿的題
浮力問題的研究
蔣吉勇
浮力問題是力學的重點內容之一,也是力學的難點,涉及到的知識點較多,且綜合性較強,學生學習浮力的有關內容時,對浮力概念理解不透,導致學生對物理過程的理解及解題方法發生混淆,含混不清。現列舉一些關於浮力問題的解法加以分析,以提高讀者的解題技巧。
一、判斷物理是否受浮力
物體浸在液體中是否受浮力,我們判斷的依據是浮力產生的原因,若浸在液體里的物體受到液體向上和向下的壓力差,就受到浮力,反之則沒有受到浮力。
例1. 圖1中A、B都浸沒於液體中,A與容器側壁緊密接觸,B與容器底緊密接觸。則:A、B兩物體是否受到浮力( )
A. A、B都受到浮力
B. A不受浮力,B受到浮力
C. A、B都不受到浮力
D. A受浮力,B不受浮力
分析:因為B物體下表面沒有與水接觸,根本就不受水對它的壓力,所以無壓力差,因而不受浮力。而A物體上下表面都與水接觸,受到浮力。
故選D。
二、關於浮力的大小
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公式 可知,浸在液體里的物體,所受浮力的大小隻決定於液體的密度和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而與其它任何因素都無關。
例2. 如圖2,A、B、C三個物體的體積相同,則它們所受的浮力大小關系是( )
A. B.
C. D.
分析:A、B、C都浸在同一液體中, ,所以 ,而 ,所以 ,所以 。
故選C。
三、判斷物體的浮沉
浸入液體里的物體的浮沉情況,決定於物體所受浮力大小與重力大小關系。當 ,物體就下沉;當 ,物體就上浮;當 時,物體可能是懸浮,也可能是漂浮。而與物體的體積、物體的質量等因素無關。
例3. 關於物體的沉浮,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體積大的物體在液體中一定上浮
B. 質量大的物體在液體中一定下沉
C. 如果物體所受的浮力和重力相等,那麼物體一定懸浮
D. 空心的物體在液體中不一定上浮
分析:體積大的物體,它的重力不一定小於它受到的浮力;重力大的物體不一定大於它受到的浮力;浮力和重力相等有可能是懸浮,也有可能是漂浮;空心物體的重力有可能大於它受到的浮力。
故選D。
四、關於容器中液面位置的變化
在容器中發生物理變化前,物體處於什麼狀態,重力與浮力的關系;當物體發生物理變化後,要抓住物理量的關系。
例4. 盛食鹽水的容器內漂浮著一冰塊,冰熔化後,食鹽水面將( )
A. 上升 B. 下降 C. 不變 D. 無法確定
分析:冰塊未熔化前, ,當冰全部熔化成水後,所受的重力不變,即 ,於是可得:
因為 ,所以
所以食鹽水面將上升,選A。
五、確定彈簧秤的示數
一個物體浸在液體中,要明確物體的受力方向,如果物體與容器底接觸,還要注意物體受支持力作用,方向如何,根據平衡條件,確定建立方程。
例5. 質量為m的鐵球沉於杯底,杯底對球的支持力為N,圖3,現用彈簧秤通過細繩(繩重不計),以速度v勻速提升鐵球,則鐵球露出水面之前,彈簧秤的讀數是( )
A. B. C. D. N
分析:重力的方向豎直向下,支持力和浮力方向豎直向上。
則:
又因為拉力的方向豎直向上
所以
解<1><2>得:
選D
六、判斷物體是實心,還是空心
一個物體浸在液體中,除了受到浮力和重力以外,還要考慮到受到其它力的作用,如果物體掛在彈簧秤下,則還要受到彈簧秤的拉力,若處於平衡狀態,關系有 。
例6. 已知金屬球材料的密度為 。在空氣中稱時,彈簧秤讀數是14.7N,浸沒在水中稱,彈簧秤的讀數4.9N,則金屬球( )
A. 空心 B. 實心 C. 可能空心,可能實心 D. 無法判斷
分析:因為物體處於平衡狀態,所以:
所以:此金屬球是空心,選A。
七、判斷杠桿的平衡
物體浸入液體前,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確定兩物體的體積之間的大小關系,浸入液體後,判定兩物體受到的浮力大小,從而明確杠桿兩端所受合力大小,再利用杠桿的平衡條件,判斷是否平衡。
例7. 如圖4,杠桿左右兩端分別掛一鐵塊和銅塊,杠桿處於平衡狀態,現將其兩邊物體同時浸入水中,則杠桿( )
A. 杠桿仍保持平衡
B. 杠桿左端將向下傾斜
C. 杠桿右端將向下傾斜
D. 無法判斷
分析:為了便於判斷,我們可以假設兩端的物體同時浸入密度剛好為 的液體中,左邊鐵塊受到的浮力等於鐵塊的重力,故左端的合力為零,右邊銅的重力仍大於它受到的浮力,合力大於零。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右端下沉。
選C。
八、求物質的密度
這種類型的問題,常利用平衡力法。當物體漂浮在液體表面或物體懸浮在液體中時, 。
例8. 木塊浮在水面上,露出水面的體積占總體積的2/5,則木塊的密度( )
A. B.
C. D.
分析:設液體密度為 ,物體的密度為 ,物體的體積為 ,浸入體積為 ,因為物體漂浮有:
也即有
所以有
即
選B
九、求壓強
確定研究對象,對研究對象進行受力分析及所處狀態分析,依題意列方程(組),求解未知量。
例9. 某一薄壁圓柱形容器,其底面積為 ,盛有密度為 的液體,將一質量為300 g的實心物體A放入液體中,物A有1/4露出液面,液體沒有溢出,求物體A放入液體中前後,液體的壓強變化了多少?
分析:物體A為研究對象,A受重力和浮力
得:
由於A排開液體的體積 等於兩容器中液體體積的變化
所以
十、浮力與其它
例10. 如圖5,一盛水的燒杯放在台秤上,台秤的示數為F,另有一金屬塊,其重為 與它同體積的水重為 ,若把該金屬塊浸沒在水中,則台秤示數( )
A. F B. C. D.
分析:金屬塊浸沒於水中, ,因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金屬塊給水一個作用力 ,這個力使台秤示數增大,所以台秤的示數為 。
選C。
從以上的研究可以看出,有關浮力的綜合題涉及的知識點較多,一般要涉及到阿基米德原理、公式、物體浮沉條件、物體受力平衡、密度、杠桿等知識。解題的一般步驟是:首先認真審題,明確已知條件,要求什麼,然後對物體的受力情況和所處的狀態進行分析,建立方程(組),求解。通過以上的分析培養學生思維的獨創性、敏捷性,增強學生的解決問題的能力大有幫助。
『叄』 初三物理浮力、壓強、杠桿、簡單機械
初中物理可以分成力、熱、聲、光、電、源
看你的問題,屬於力學板塊。它可是初中物理的半壁江山。一般在中考中佔分50%。
物理是一門興趣學科,你對它沒有了興趣,自然學不好它。書本很重要。因為他上面講的內容都可以自學。先別急著去做題。先花半個小時看一章課本內容,細細的看把每句話都讀懂來。然後,簡單歸納一下,你看了什麼?那些需要記住的概念,那些是要理解的規律,等等。然後再去看以前做過的練習冊(或者借閱)。
對待物理這門學科,你別煩它,別不理它。多多關注它。它是會給你一個滿意的結果的。
『肆』 一道浮力加杠桿的初中物理題.(高分懸賞)!速
如果是正好1/2在水面上
1/2在水下的話
杠桿的密度=2kg/m^3
因為V排=1/2V杠桿
F浮=G杠桿
密度=F÷V
所以杠桿的密度=2*水的密度=2kg/m^3
採納下
謝謝
『伍』 物理杠桿加浮力題
解:設大球的力臂為L大,小球的力臂為L小,大球的密度為ρ大,小球的密度為ρ小.
則兩球在放入水中之前,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可知:
G大L大=G小L小,
所以ρ大gV大L大=ρ小gV小L小,
則
ρ大gV大
ρ小gV小
=
L小
L大
;
當兩球都浸沒在水中時,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可知:
(G大-F浮大)L大=(G小-F浮小)L小,
由阿基米德原理原理可得:
(ρ大gV大-ρ水gV大)L大=(ρ小gV小-ρ水gV小)L小,
則
ρ大gV大-ρ水gV大
ρ小gV小-ρ水gV小
=
L小
L大
;
綜合前面兩式得出:
(ρ大-ρ水)gV大
(ρ小-ρ水)gV小
=
ρ大gV大
ρ小gV小
由此可得:
ρ大-ρ水
ρ小-ρ水
=
ρ大
ρ小
,
所以(ρ大-ρ水)ρ小=(ρ小-ρ水)ρ大,
則ρ大ρ小-ρ水ρ小=ρ小ρ大-ρ水ρ大,那麼ρ水ρ小=ρ水ρ大,所以ρ小=ρ大
既然解出得到兩球的密度都一樣,那肯定都是實心羅。
『陸』 初中物理浮力和杠桿的綜合題的解題技巧是什麼啊 老是做不來 也沒有思路 求總結
浮力一般有四種求法,你需要學習受力分析,如果要短時間學好的話可以去網上找網校學習(沒基礎),如果有基礎就去買本(受力分析秘籍),杠杠是和簡單機械在一起的,這個需要去自己讀八年級下冊物理書最後一章
『柒』 請問大家一道初二物理浮力+杠桿+滑輪+機械效率的較難題。
這道題我來為你解答,首先允許我向樓上那樣說幾句。
如果你真對物理感興趣,建議你多看一些物理科普書籍,大有卑益,另外,紀錄片像走進霍金的世界也蠻好看的
本題不算難題也不是奧數題,奧數題是在理解上下功夫。與本題類似的在北京中考也出現過,而且比這還要難。樓上說難的是自己不願意去算,這道題好理解,就是計算下功夫。
你說物理成績還不錯,我就把關鍵的說一說吧,聰明的你一定能看懂!
這里我們把在水裡記作1,在水上記作2.
(1)esay,200N。(2)列出大量比例式
η1 V(ρ物-ρ水)/ {V(ρ物-ρ水)g+G滑} (Vρ物g+G滑)(ρ物-ρ水)
—=———————————————————=——————————————-①
η2 Vρ物 / {Vρ物g+G滑} ρ物(V(ρ物-ρ水)g+G滑)
P1=(Mg-F1)/SM (Mg-F1)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2.1/1.8=7/6
P2=(Mg-F2)/SM (Mg-F2)
Mg=7F2-6F1④
而F2=(Vρ物g+G滑)OB
_______________②
3OE
F2=(V(ρ物-ρ水)g+G滑)OB
_______________ ③
3OE
2.3代入4中
525N=(Vρ物g+G滑+6Vρ水g)/4
可知Vp物g=900-G滑⑤
⑤代入①中得G滑=100N
(3)從表中可知v=h/t=0.02m/s
P=Fv=(1300/4)N*0.02m/s=6.5w
雖然第三題答案很蹊蹺,但(1)(2)沒問題,(3)思路也大致給你了。做起來不慢,打字太麻煩了!望體諒!
『捌』 初三物理問題(杠桿、浮力)
浮力=水密度×g×體積
因此鐵塊和鋁塊受到的向上的浮力相同,即杠桿兩端受到的向上的力相同,而力臂左短右長,因此右邊的力矩大於左邊的力矩,向左偏。
答案:B
提示:沒思路時候,首先應從基本定義出發。
『玖』 初三物理<浮力><杠桿>題(懸賞分高):)
1.重為10牛的水,可以產生最大的浮力為:
(1)一定等於10牛
(2)一定小於10牛
(3)一定大於10牛
(4)可能大於10牛
答案為(4)
解答:浮力與水重無關,只與V排有關,V排越大浮力越大.
在理論上,一滴水就可以產生無窮大的浮力.
用一個1000ML大量筒,放入10牛的水,再找一個比量筒的內徑小一點點的,高與量筒等高的圓柱體,放入量筒,把水擠出,這時量筒裡面還有水,
你算一下浮力有多大?
2.兩個大小不等的實心鐵球掛在杠桿的兩端,杠桿平衡.若把它們同時浸末再煤油中,則杠桿將(不記杠桿重力)
(1)不平衡,向大球傾斜 (2) 不平衡,向小球傾斜
(3) 仍然平衡(4) 無法判斷
答案為(3)
解答:G=mg=ρgV G大:G小=L小:L大=V大:V小
F浮=ρ液gV排=ρ液gV F大浮:F小浮=V大:V小
(G大-F大浮):(G小-F小浮)=V大:V小=L小:L大
所以杠桿仍平衡
『拾』 初二物理杠桿、浮力練習題
滑輪練習題 姓名: 學號:
一、是非題:
1.旗桿頂上裝有滑輪,升旗時可以省力。 ( )
2.滑輪是變形的杠桿,所以使用滑輪不一定省力。 ( )
3.使用動滑輪可以省一半力,也能省一半距離。 ( )
4.使用一個定滑輪、一個動滑輪組成的滑輪組,最多隻能省一半力。 ( )
5.又省力又省距離的滑輪是沒有的。 ( )
二、填充題:
1.圖1中A是____滑輪。利用這樣的裝置把物體舉高,用力的方向應向____(選填「上」、「下」)。如果A重2牛,要提起50牛的物體,至少要用____牛的拉力。若要使物體上升2米,應將繩的自由端拉動____米。
2.如圖2所示,重物G重40牛,若不計摩擦,勻速提起重物所用拉力為22牛,則動滑輪的重力是____牛,鉤子1受到繩子的拉力為____牛,鉤子2受到重物G的拉力為____牛。
3.如圖3所示,木塊在桌面上勻速滑動,拉力F為2牛,木塊所受摩擦力為____
4.如圖7所示,使用動滑輪提起重物G時,拉力F=____G(不計滑輪重和摩擦)。若用斜向上的力拉繩子,所需拉力F』____F(選填「>」、「=」或「<」)。
5.如圖8所示的滑輪組,不計滑輪重和摩擦,則F1=____G,F2=____G。
6. 下圖中,甲物體重6N,乙物體重10N,彈簧測力計及摩擦均不計,則當甲、乙兩物體靜止時,彈簧測力計的讀數為__________N,物體乙所受的合力為__________N。
7.如圖表示三種不同的滑輪組,用它們提起重為G的相同重物,在A端所用的拉力分別為F1=__________,F1=_________,F1=_________,不計滑輪本身的重和摩擦。
8. 如圖所示,繩子與滑輪重不計,物體處於靜止狀態,如果M1=5kg,那麼M2應等於__________ kg。
三.選擇題
1.使用圖4所示的裝置勻速提起重物G所用的拉力中,力 [ ]
A.F1最大 B.F2最大
C.F3最大 D.一樣大
2.使用滑輪組可以 [ ]
A.省力又省距離
B.可以省力,但不能改變力的方向
C.既可省力又可改變力的方向
D.費了力但可以省距離
3.如圖5所示甲、乙兩個裝置,已知A在地面上滑動時所受的摩擦力為40牛(不考慮繩與滑輪的摩擦)。要使A向右勻速滑動,拉力F甲與F乙的大小分別為 [ ]
A.40牛,20牛 B.20牛,40牛
C.40牛,40牛 D.20牛,20牛
4.利用一個定滑輪和一個動滑輪組成的滑輪組提起重600牛的物體,最小的拉力是(不計動滑輪重力及摩擦) [ ]
A.600牛 B.300牛C.200牛 D.100牛
5.如圖9所示,不計滑輪重與摩擦,物體A質量為2千克,物體B質量為5千克,體積為103厘米3。先用手握住A,待放手後 [ ]
A.物體B將沉到杯底 B.物體 B將停留在水面下任何地方
C.物體B將離開水面上升 D.物體B最後浮在水面上
6.如圖所示,用三個滑輪分別拉同一個物體,沿同一水平面做勻速直線運動,所用的拉力分別是F1、F2、F3,比較它們的大小應是( )
A、F1>F2>F3 B、F1<F2<F3 C、F2>F1>F3 D、F2<F1<F3
7如圖所示裝置中,若拉力F=4N,則甲、乙兩彈簧的讀數分別為( )
A.8N,8N B.12N,8N C.8N,12N D.12N,12N
8有一滑輪組由三根繩子與動滑輪連接,已知動滑輪重20N,提起物體重70N,不計繩重和摩擦,則使重物勻速上升時所用的拉力( )
A.90N B.50N
C.270N D.30N
9如圖所示,G1=20N,台秤示數8N,不計滑輪重,物體G2重( )
A.2N B.18N
C.28N D.20N
10如圖所示,裝置處於靜止狀態,不計滑輪和繩的重力,如果物體的重力為Gl和G2,那麼G1與G2的關系是( )
A.G1=G2
B.G1=2G2
C.G1= G2
D.無法判斷
四.用一個定滑輪和一個動滑輪組成的滑輪組,提升重力為G的物體(滑輪重力和摩擦力不計),在圖6中分別根據對繩子拉力F的要求,畫出繩子的繞法。
五.使用一滑輪組把100N的重物吊起lm,繩子自由端被拉上5m,請畫出該滑輪組的裝配圖.求
所用拉力的大小.(滑輪組、繩重和摩擦均不計)
答案:
一 1.× 2。√ 3. × 4× 5. √ 二 1.動 上 26 4 2.4 22 40 3.4N 4.1/2 =
5.1/5 1/4 6.6 0 7.G 1/2G 1/3G 8. 10 三 1.D 2.C 3.A 4.C 5.B 6.D 7.B 8.D
9.B 10.B 四。略 五20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