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匯率傭金 > 在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中如圖所示杠桿兩邊分別掛

在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中如圖所示杠桿兩邊分別掛

發布時間:2021-07-16 08:47:06

⑴ 在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中,如圖所示.(1)把杠桿掛在支架上,實驗前沒掛鉤碼時,發現杠桿右端下

(1)杠桿右端下傾,可將右端螺母向左邊調,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當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時,力予以杠桿垂直,力臂在杠桿上,可以直接讀取力臂大小,便於測量力臂.
(2)設每個鉤碼的重力為G,杠桿每格的長度為L,由圖示可知,左邊=3G×2L=6GL,由杠桿平衡條件可知,要使杠桿平衡,杠桿右邊力與力臂的乘積應為6GL,可以在在右邊2格處掛3個鉤碼或在右邊3格處掛2個鉤碼.
(3)做多次實驗,測出多組實驗數據的目的是:避免實驗的偶然性和結論的片面性,得出普遍結論.
故答案為:(1)左;便於測量力臂;(2)在右邊2格處掛3個鉤碼;在右邊3格處掛2個鉤碼.(3)得出普遍結論.

⑵ (2013山西)小明小組利用如圖所示裝置探究「杠桿平衡條件」時,在杠桿兩側掛上不同個數的鉤碼,移動鉤

「動力×支點到動力作用點的距離=阻力×支點到阻力作用點的距離」,是在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且動力和阻力的方向都是豎直向下的條件下得出的,此時的力臂正是支點到力作用點的距離.為得出普遍結論,應改變力的方向使力臂不等於支點到力作用點的距離,多做幾次實驗,得出實驗結論,故正確的實驗操作應該是B、去掉一側鉤碼,換用彈簧測力計斜向下拉.
故選B.

⑶ (2013泉港區質檢)在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實驗中,如圖所示,杠桿兩邊分別掛4、2個相同的鉤碼時,杠桿平


設一個鉤碼重為G,一個格的長度為L,杠桿原來平衡是因為4G×2L=2G×4L,
A、兩邊鉤碼各減少一半,左邊=2G×2L,右邊=1G×4L,因為2G×2L=1G×4L,杠桿仍平衡;
B、兩邊鉤碼各減少一個,左邊=3G×2L,右邊=1G×4L,因為3G×2L>1G×4L,所以杠桿左邊下沉;
C、兩邊鉤碼各向支點移近一格,左邊=4G×1L,右邊=2G×3L,因為4G×1L<2G×3L,杠桿右邊下沉;
D、兩邊鉤碼各向支點外移遠一格,左邊=4G×3L,右邊=2G×5L,因為4G×3L><2G×5L,所以杠桿左邊下沉.
故選A.

⑷ (2014昆明)在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中,採用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1)調節平衡時,都應該使它

(1)杠桿左端上翹,右端下傾,應將杠桿右端螺母向左邊移動一些,並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
(2)掛上鉤碼,正確調節使杠桿再次平衡.此時掛在杠桿上的鉤碼施加的動力、阻力方向恰好與杠桿垂直,掛鉤碼位置所對應的刻度值就等於力臂.
(3)在做「杠桿的平衡條件」實驗時,在杠桿O點位置兩邊分別掛上數目不等的鉤碼,通過移動懸掛鉤碼的滑片的位置,並調節杠桿兩端的螺母,使杠桿重新保持水平,是錯誤的,掛上鉤碼後,不能再調節平衡螺母使杠桿平衡.
(4)甲組只通過三組特殊的數據,即動力和動力臂與阻力和阻力臂都是9、7、6就得出結論,過於片面;實驗應該至少在三次以上,且數據不要是幾個特殊的數字,這樣才能分析確定出實驗現象中的普遍規律.
而且甲組是: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類似的不同的物理量之間相加,是沒有意義的.
乙同學分析所有實驗數據後認為杠桿平衡的條件是:動力×動力臀=阻力×阻力臂,是正確的,科學的.
(5)正在使用的用扳手擰螺母、用釘捶拔釘子,能用較小的動力克服很大的阻力,使用時動力臂大於阻力臂,因而它們屬於省力杠桿;
而在使用用鑷子取砝碼時,杠桿受到的阻力較小,動力臂小於阻力臂,因而是費力杠桿.
故答案為:(1)水平;左;
(2)垂直;力臂;
(3)錯誤;
(4)乙;甲.
(5)鑷子.

⑸ 物理興趣小組的同學,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在杠桿支點的兩邊分別掛上鉤碼來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

(1)如圖,杠桿左邊低右端高,應將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平右端移動.
(2)探究杠桿平衡條件時,杠桿在傾斜一定角度的位置進行實驗,力臂不在杠桿上,不方便測量;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力臂在杠桿上,便於讀出力臂大小.
(3)第三組的阻力為F2=

F1L1
L2
=
3N×5cm
15cm
=1N;
測量
序號
動力
F1/N
動力臂
l1/cm
阻力
F2/N
阻力臂
l2/cm
1 20 2 10
2 15 1.5 20
3 5 1 15
(4)「動力×支點到動力作用點的距離=阻力×支點到阻力作用點的距離」,是在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且動力和阻力的方向都是豎直向下的條件下得出的,也就是實驗過程中沒有改變動力或阻力的方向.故選項A、C、D錯誤,選項B正確.
故答案為:
(1)右;(2)水平;讀出力臂的大小;(3)1;(4)B.

⑹ (2013大連)在「探究杠桿平衡條件」實驗中,利用在杠桿兩端掛鉤碼的方法做實驗,實驗裝置如圖所示.(1

(1)杠桿右端下沉,左端上翹,應將平衡螺母向左端移動;
(2)實驗時仍然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這樣更容易測量力臂;
(3)由表格中數據知,2、3數據非常特殊,得出動力和動力臂的乘積等於阻力和阻力臂的乘積也是偶然的,所以結論不具普遍性;
(4)若兩端都用鉤碼,則需不斷調節鉤碼的位置及數量使杠桿平衡,可能操作有些麻煩,若另一端用彈簧測力計豎直向下拉的方法做實驗,這樣只要確定測力計的位置,通過改變力的大小便可很快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更加方便.
故答案為:(1)左;(2)便於測量力臂;(3)不具普遍性;原因是2、3次實驗都是等臂的,相當於一次實驗,所以少一次實驗;(4)用彈簧測力計豎直向下拉杠桿時,由於測力計的力可以連續變化,容易得到所需要的力,不需要調整力臂,所以這種方法很容易使杠桿平衡.

⑺ 小明所在的實驗小組利用如圖所示裝置探究「杠桿平衡條件」時,在杠桿兩側掛上不同個數的鉤碼,移動鉤碼使

「動力×支點到動力作用點的距離=阻力×支點到阻力作用點的距離」,是在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且動力和阻力的方向都是豎直向下的條件下得出的,此時的力臂正是支點到力作用點的距離.為得出普遍結論,應改變力的方向使力臂不等於支點到力作用點的距離,多做幾次實驗,得出實驗結論,即去掉一側鉤碼,換用彈簧測力計斜向下拉,故B選項正確.
故選B.

⑻ 物理實驗小組的同學,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在杠桿支點的兩邊分別掛上鉤碼來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1)如


(1)杠桿重心左移應將平衡螺母向右調節,直至重心移到支點處;由於力臂是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垂直距離,調節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時,可以方便的讀出力臂;
(2)第三組的阻力為F 2 =
F 1 L 1
L 2
=
3N×5cm
15cm
=1N;
(3)「動力×支點到動力作用點的距離=阻力×支點到阻力作用點的距離」,是在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且動力和阻力的方向都是豎直向下的條件下得出的,也就是實驗過程中沒有改變動力或阻力的方向.故選項A、C、D錯誤,選項B正確.
故答案為:
(1)右;力臂;(2)1;(3)B.

⑼ 在「探究杠桿平衡條件」實驗中:在已經調平的杠桿左右兩邊掛鉤碼,當左側鉤碼處於如圖所示的A位置時,可

如圖,杠桿的右端上翹,所以鉤碼掛在右側.
設一個鉤碼的重是G,杠桿一個小格代表L,
根據杠桿平衡條件F1l1=F2l2
所以,2G×3L=F2×2L,
所以,F2=3G,所以再在右側加掛2個鉤碼.
所以,2G×3L=1G×l2
l2=6L,所以右側鉤碼向右再移動4個小格.
故答案為:右;2;4.

⑽ 在「探究杠桿平衡條件」實驗中,利用在杠桿兩端掛鉤碼的方法做實驗,實驗裝置如圖所示. (1)調節杠

解:(1)杠桿右端下沉,左端上翹,應將平衡螺母向左端移動;
(2)實驗時仍然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這樣更容易測量力臂;
(3)表格通過3組數據進行分析,得出了杠桿的平衡條件,所以結論應具有普遍性;
(4)若兩端都用鉤碼,則需不斷調節鉤碼的位置及數量使杠桿平衡,可能操作有些麻煩,若另一端用彈簧測力計豎直向下拉的方法做實驗,這樣只要確定測力計的位置,通過改變力的大小便可很快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更加方便.

故答案為:(1)左;(2)便於測量力臂;(3)是;實驗中測出了3組數據進行分析;(4)確定動力作用點後,可以通過改變拉力的大小使杠桿更快地在水平方向平衡.

閱讀全文

與在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中如圖所示杠桿兩邊分別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融資固定年限 瀏覽:6
理財通的四個貨幣基金 瀏覽:740
上海銀行接收外匯 瀏覽:997
仁智股份後市怎麼走 瀏覽:726
上市公司子公司創業板上市 瀏覽:276
香港海外匯款要手續費 瀏覽:558
天馬股份介紹 瀏覽:114
張凡股票 瀏覽:527
黃金交易所的英文縮寫 瀏覽:844
濟源鋼鐵是上市公司 瀏覽:965
捷眾融資租賃有限公司官網 瀏覽:207
三國志10交易所哪裡有 瀏覽:713
支付寶上的理財產品可靠 瀏覽:166
vsto外匯 瀏覽:673
大數據融資模式 瀏覽:146
銀行卡被理財 瀏覽:368
住房公積金好貸款嗎 瀏覽:823
每月還貸款 瀏覽:970
黃金查看軟體 瀏覽:209
貸款還不起的後果 瀏覽: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