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理論力學 求分布力的力臂
由於力均勻分布,等同於作用在剛性桿中間位置。以桿子的中心為軸,取從最遠到中間兩邊對稱的位置,合力矩恰好為兩倍中間作用力的力矩,把所有的力都集中到中間,恰好為總的合力。如果這樣不好理解的話可以用高等數學分析。如圖:假定合力為F,桿子長L,則:
② 初中物理力學,,,犁是XX杠桿 求圖解............
犁是省力杠桿,鏵尖是支點,牛的拉力和泥土的作用力的力臂都比較小,人手扶的力,力臂比較大,因此省力。
如圖。
③ L型杠桿受力平衡 (已知條件如下圖) 求A點受到的力
這題答案是六千牛么,就解題角度看的話樓上那個應該不對吧,條件都沒用。。。
首先支點我覺得是B所以對B來說C那邊看做動力的話力臂為1m,A點的阻力我沒想好力的方向,但我覺得應該是看做方向為豎直向上 ,如果是這樣的話,阻力就是摩擦力帶來的,根據公式應該是六千牛,如果不計摩擦力的話這個桿就不會靜力平衡了,A的位置就滑下去了- -,當然這些猜想都建立在不計系統重力的前提下。
④ 如圖所示是一個Z形杠桿,請在圖中畫出力F和G對支點O的力臂L 1 、L 2
已知支點O,從支點向F的作用線做垂線,垂線段的長度即為動力臂L 1 ;從支點向阻力(即球對杠桿豎直向下的拉力)作用線引垂線,垂線段的長度即為阻力臂L 2 .如圖所示:![]() |
⑤ 對於非直線的杠桿應該怎麼計算(比如L形的)
杠桿主要是力方向到支點的距離、連線、讓後看成一條直線即可、
⑥ 請給我100個理論力學受力分析圖!
一、 承重框架如圖所示,重物重W=490N,桿件和滑輪的重量略去不計,滑輪的半徑為 0.1m。試求A和C點的約束反力。
二、 圖示半圓形凸輪以等速 v=100mm/s向右運動,通過CD桿使重物M上下運動。已知凸輪半徑R=100mm,重物質量為 m =10Kg,C輪半徑不計。 試求當φ=45°時重物M對CD桿的壓力。
三、 均質桿 AG與BG由相同材料製成,在G點鉸接,二桿位於同一鉛垂面內,並放置於光滑水平面上,如圖所示。已知 AG=250mm,BG=400mm,GG1=240mm。若系統由靜止開始釋放,求當A、B、G在同一直線上時,A與B二端點各自移動的距離為多少?
四、 在圖示曲柄連桿機構中,曲柄與連桿均看作均質桿,質量各為 m1 、 m2 ,長度均為 r。初始時,曲柄OA靜止地處於水平向右的位置,OA上作用一不變的轉動力矩 M。求曲柄轉過一周時的角速度。
五、 兩均質桿 OA和O1B的上端鉸支固定,下端與桿AB鉸鏈聯結,使OA與O1B鉛垂,而AB水平,並都在同一鉛垂面內,如圖所示。如果在鉸鏈A處作用一水平向右的沖量S,並設各鉸鏈均光滑,三桿重量相等,且OA=O1B=AB=l。求每根桿的偏角。
六、 帶有水平滑槽的套桿可沿固定板的鉛垂導軌運動,從而帶動銷釘 P沿半徑R=200mm的圓弧滑槽運動。已知套桿以勻速v=2m/s沿鉛垂方向向上運動,求當y=100mm時線段OP的角加速度 。
七、 圖示一半徑為 R的光滑圓環,平置於光滑水平面上,並可繞通過環心並與其垂直的軸O轉動,另有一均質桿,長為 、重為W,A端鉸鏈於環的內緣,B端始終壓在輪緣上。已知R=400mm,W=100N。若在某瞬時,圓環的角速度ω=3r/s,角加速度ε=6r/s2,求該瞬時桿的A、B端所受的力。
八、 圖示機構,已知 OD=l,OC=R,桿件的質量及摩擦忽略不計。設機構於圖示α角度的位置平衡,試用虛位移原理求力P和Q之間的關系。
圖要橫著看
我也想給你100個
但發不了那麼多....
⑦ 理論力學中各種二力桿的怎麼判斷,怎麼看力是沿著桿的,還有就是L型桿怎麼看是二力桿
兩端為光滑鉸鏈,桿自重不計,中間不受力的直桿或曲桿是二力桿
⑧ 理論力學……如圖,那個力臂是怎麼確定的
像這種三角形均布力可以等效為一個恆力,等效力的大小為三角形的面積4q/2,等效力過三角形的重心(形心),與均布力方向平行,作用在桿上的位置就距離A點為三分之一的桿長,即4/3m,所以力矩就是(4q/2)4/3,其他形狀的均布力也可以等效為一個力。
⑨ L型杠桿如何做受力分析
最好是將杠桿在彎折處作為分界點,分成兩段來分析受力。
如果杠桿是質量分布均勻的,則每段的重力的重心位置在該段的中間,重力的大小按長度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