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匯率傭金 > 龍薇傳媒杠桿收購失敗原因

龍薇傳媒杠桿收購失敗原因

發布時間:2021-07-17 00:57:03

⑴ 趙薇收購萬家文化失敗的原因是什麼

「趙薇收購萬家文化失敗的原因是:龍薇傳媒在自身境內資金准備不足,相關金融機構融資尚待審批,在履行能力、履行結果不確切,收購行為真實性、准確性不能保證的情況下,貿然公布收購信息。其行為因其名人效應等因素疊加, 嚴重誤導市場及投資者,致使萬家文化股價大幅波動,嚴重擾亂了正常的市場秩序。此外,證監會調查顯示,龍薇傳媒關於籌資計劃和安排的信息披露存在虛假記載、重大遺漏。」

2016年12月23日,萬家文化第一大股東萬家集團和龍薇傳媒簽署《股權轉讓協議》,龍薇傳媒30.6億元受讓前者持有的29.135%萬家文化股權,收購完成後,龍薇傳媒將成為萬家文化控股股東。此後,上交所要求萬家文化披露龍薇傳媒收購資金的來源。

2017年1月12日,萬家文化發布公告稱,龍薇傳媒控股萬家文化的資金,僅有6000萬來自股東趙薇的自有資金;並向西藏銀必信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簡稱「銀必信」)借款15億元;另外的約15億元則通過質押萬家文化的股權向金融機構融資獲得。在公告中龍薇傳媒稱,金融機構股票質押融資審批流程預計於1月31日前完成。

2月8日,萬家文化宣布停牌,並於2月14日公告稱龍薇傳媒受讓萬家文化股權縮水至5%,交易價格由30.6億元減少至5.3億元。龍薇傳媒在公告中稱,原交易失敗的原因是,經過和多家金融機構溝通後,融資存在重大不確定性。

在上交所的繼續追問下,2月16日,萬家文化發布公告披露了龍薇傳媒融資失敗的經過。

龍薇傳媒稱,其與某銀行於去年12月29日達成初步融資方案,但該方案需要銀行總行審批。

1月20日,其被告知該融資方案最終未獲批准。龍薇傳媒表示,在和其他銀行進行多次溝通後,陸續收到其他銀行的口頭反饋,均明確答復無法完成審批,其判斷無法按期完成融資計劃。龍薇傳媒稱,受限於其內部管理制度,該銀行及銀必信均未提供書面說明。

對於銀行拒絕提供融資的原因,龍薇傳媒表示,主要是市場對該收購的交易結構和方式存在較大質疑,以及銀行內部風控等原因。

證監會依法擬對龍薇傳媒責令改正,給予警告,60萬元罰款,萬家文化令改正,給予警告,並處60萬元罰款;對黃有龍、趙薇、趙政給予警告,並分別處以30 萬元罰款,和5年證券市場禁入措施。

⑵ 趙薇夫婦遭處罰是怎麼回事

網易娛樂11月9日報道 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祥源文化9日晚公告,公司收到證監會行政處罰及市場禁入事先告知書,萬家文化(已更名為祥源文化)、龍薇傳媒等涉嫌信披違法違規案已調查完畢,依法擬對龍薇傳媒、萬家文化、黃有龍、趙薇、趙政、孔德永作出行政處罰和市場禁入。據告知書,龍薇傳媒在自身境內資金准備不足,相關金融機構融資尚待審批,存在極大不確定性的情況下,以空殼公司收購上市公司,且貿然予以公告,對市場和投資者產生嚴重誤導。將依法擬對龍薇傳媒、萬家文化責令改正,給予警告,並處60萬元罰款; 對孔德永給予警告,並處30萬元罰款;對黃有龍、趙薇、趙政給予警告,並分別處以30萬元罰款;對孔德永、黃有龍、趙薇分別採取5年證券市場禁入措施。
據悉,龍薇傳媒於2016年11月2日成立,注冊資本200萬元,尚未實繳到位,未開展實際經營活動,總資產、凈資產、營業收入、凈利潤都為零。公司設立的主要目的在於從事國內文化方面的並購。 2016年12月8日,龍薇傳媒控股股東趙薇的配偶黃有龍及其代表趙政、龍薇傳媒財務顧問恆泰長財證券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靳磊在杭州約見萬家集團實際控制人孔德永,就本次股份轉讓事宜開始接觸,當面溝通關於協議收購萬家集團所持萬家文化部分股份並獲得萬家文化控制權的意向。 2016 年 12 月 23 日,龍薇傳媒與萬家集團簽訂《股份轉讓協議》,收購萬家文化 29.14%的股份。
本次收購共需資金305,990萬元,收購方案中,龍薇傳媒自有資金6000 萬,剩餘資金均為借入,杠桿比例高達51倍。在《股份轉讓協議》簽訂後,龍薇傳媒才與相關銀行商談融資,而該銀行的融資款項需經總行審批流程,能否最終審批通過尚存在不確定性。
龍薇傳媒在本次收購前一個月成立,期間也未進行資金的充分籌備,在境內可支付資金有限、金融機構擬融入資金缺乏充分准備的情況下,採取高杠桿收購方式,簽訂股權轉讓協議。在履行能力、履行結果不確切,收購行為真實性、准確性不能保證的情況下,貿然公布收購信息。其行為因其名人效應等因素疊加,嚴重誤導市場及投資者,引發市場和媒體的高度關注,致使萬家文化股價大幅波動,嚴重擾亂了正常的市場秩序。

⑶ 小燕子趙薇證監會被處罰了嗎

11月8日,祥源文化發布公告,收到證監會《行政處罰及市場禁入事先告知書》(《告知書》),萬家文化(現已更名為祥源文化)、龍薇傳媒等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案已調查完畢,證監會依法擬對萬家文化、龍薇傳媒以及相關責任人孔德永黃有龍、趙薇、趙政作出行政處罰和市場禁入。

此外,龍薇傳媒關於籌資計劃和安排的信息披露存在虛假記載、重大遺漏;未及時披露與金融機構未達成融資合作的情況;對無法按期完成融資計劃原因的披露存在重大遺漏;關於積極促使本次控股權轉讓交易順利完成的信息披露存在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

證監會擬決定對萬家文化責令改正,給予警告,並處60萬元罰款,對責任人孔德永給予警告,並處30萬元罰款。對龍薇傳媒責令改正,給予警告,並處60萬元罰款,對責任人黃有龍、趙薇、趙政給予警告,並分別處以30萬元罰款。同時,對孔德永、黃有龍、趙薇分別採取5年證券市場禁入措施。

龍薇傳媒的30.6億資金來源中,向股東趙薇借款6000萬元,向第三方西藏銀必信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西藏銀必信)借款15億元,向金融機構股票質押融資約15億元。後二者的還款期限均為3年,按照披露的10%和6%的年化利率,趙薇每年需償還2.4億利息,3年合計7.2億元。

若以股東趙薇的6000萬自有資金計算,這一交易實現了51倍高杠桿收購。根據調查結果,以黃有龍、趙薇夫婦二人名字命名的龍薇傳媒於2016年11月2日成立,注冊資本200萬元,尚未實繳到位,未開展實際經營活動,總資產、凈資產、營業收入、凈利潤都為零。公司設立的主要目的在於從事國內文化方面的並購。

此外,有賴於監管對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要求,外界得以一窺趙薇夫婦的資產版圖。相關公告披露了趙薇與黃有龍夫婦的資產,涵蓋股票、不動產、股權投資、影視、酒業貿易、4S店等多個領域,總價達56.63億元,具有較強的資金實力。

然而實際情況是,在本次控股權轉讓過程中,龍薇傳媒未進行資金的充分籌備,在境內可支付資金有限的情況下,運用高杠桿收購境內上市公司,在股權轉讓協議簽署後才著手尋求金融機構融資。2016年12月23日至2017年4月1日,短時間內,控股權轉讓事項不斷變更,由控股權轉讓變更為5%股權轉讓,後又完全終止股權轉讓。

⑷ 80後創業明星茅侃侃為何自殺

昨夜今晨,80後創業明星茅侃侃在家中自殺。據跟茅侃侃公司有交集的人士稱,茅侃侃的公司近期遇到很大的經營困難。

茅侃侃的公司全稱是北京萬好萬家電子競技傳媒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萬家電競),這是2015年9月30日,茅侃侃與上市公司萬家文化共同出資成立的,茅侃侃出任CEO,法人是當時萬家文化的實際控制人孔德永。

而根據天眼查顯示,與茅侃侃相關的最後一條信息變更發生在1月18日,萬家電競的法人代表由孔德永(浙江萬好萬家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變更為茅侃侃。

可惜年輕的生命就這樣結束了。

⑸ 茅侃侃的萬家電競現在是什麼情況

「茅侃侃的公司全稱是北京萬好萬家電子競技傳媒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萬家電競),這是2015年9月30日,茅侃侃與上市公司萬家文化共同出資成立的,茅侃侃出任CEO,法人是當時萬家文化的實際控制人孔德永。現在看來,茅侃侃對萬家電競寄予了厚望,但他的「才運」在萬家電競上並沒有得以延續。自成立之後,萬家電競就一直處於虧損狀態。」
2016年度財務報告顯示,萬家電競的銷售總額即為主營業務收入,為52.83萬元,虧損1381.9萬元,負債總額4314.5萬元。
公開資料顯示,萬家電競有6位股東,大股東為萬家文化和茅侃侃,分別出資460萬和340股權,其餘四位股東分別出資50萬元,各佔5%的股份。公開的祥源文化和茅侃侃部分郵件往來,祥源文化在與茅侃侃郵件往來中表示,希望萬家電競能在十月中旬就從上市公司剝離。祥源文化方面認為萬家電競並不符合祥源文化的發展戰略。而且「萬家電競處於持續虧損狀態,不利於上市公司年度利潤目標的實現。」
但在茅侃侃看來,這在短時間內不可能實現,至少要在2、3個季度左右時間才能完成。祥源文化對於萬家電競投入的資金包括460萬和債權3590萬,祥源文化希望可以轉讓萬家電競的大部分股權,並稱「後續達到一定條件,北京電競分步歸還祥源文化債權本息」。祥源文化的前身為萬家文化,2016年底,趙薇旗下的公司西藏龍薇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龍薇傳媒)曾計劃用高達51倍的杠桿收購萬家文化29%的股權,後因自籌資金不到位,導致收購失敗,萬家文化的股價也一度下跌45%,導致中小股民損失慘重。子公司萬家電競的融資計劃,也受此事件影響暫時擱淺。2017年8月,祥源控股整體收購控股30.52%的萬好萬家集團,萬家文化更名為祥源文化。
2017年11月,萬家電競被傳「破產」,原因是茅侃侃「融資失敗」。當時,據媒體報道,萬家電競資金緊張,已經欠薪兩月,打算破產清算。彼時,公司已拖欠員工兩個月薪資大約200萬元,社保也都是由員工自行墊付。10月31日,60 位萬家電競的員工,已經到北京市朝陽區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
而根據天眼查顯示,與茅侃侃相關的最後一條信息變更發生在1月18日,萬家電競的法人代表由孔德永(浙江萬好萬家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變更為茅侃侃

⑹ 為什麼不準趙薇入股市

證監會認定的五項違規事由如下:
1、龍薇傳媒在自身境內資金准備不足,相關金融機構融資尚待審批,存在極大不確定性的情況下,以空殼公司收購上市公司,且貿然予以公告,對市場和投資者產生嚴重誤導;
2、龍薇傳媒關於籌資計劃和安排的信息披露存在虛假記載、重大遺漏;
3、龍薇傳媒未及時披露與金融機構未達成融資合作的情況;
4、龍薇傳媒對無法按期完成融資計劃原因的披露存在重大遺漏;
5、龍薇傳媒關於積極促使本次控股權轉讓交易順利完成的信息披露存在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
證監會披露的資料顯示,趙薇夫婦控制的龍薇傳媒其實一開始就沒有準備好資金,期間的信息披露更是弄虛作假,未及時說明實情。
其一
此次收購共需30.6億元,可龍薇傳媒自有資金僅6000萬元,杠桿比例達50餘倍。
雖說計劃通過銀行融資,可龍薇傳媒2016年11月2日才成立,僅是個無實際運營的空殼公司,明顯不具有快速從銀行募資的能力。此時,貿然公布收購信息,疊加名人效應,致使萬家文化股價大幅波動,嚴重擾亂了正常的市場秩序。
其二
在公告中,龍薇傳媒稱,向金融機構質押融資14.999億元。可實際上,其與中信銀行杭州分行約定的上報審批最高額度為30億元。
如果該審批獲通過,則上述資金將覆蓋除6000萬元以外的所有資金缺口,但與公告的股權款支付步驟並不一致。
黃有龍的筆錄顯示,「趙政他們希望30億元全部由銀行提供,這樣成本能下來……如果銀行同意提供30億元,趙政他們會把銀必信的15億元還掉。」
更令人驚訝的是,根據中信銀行杭州分行的融資方案,龍薇傳媒向中信銀行融資款項中的第二筆及第三筆發放額度取決於萬家文化股價情況。
相關辦事人員的筆錄顯示,「(銀行方面)表示保底22億元能借,如果股價漲起來,到27元的時候,最高能批到30億元。」
換言之,即使拿到了首批資金,後續資金也不見得能夠按時到位,可龍薇傳媒完全沒有披露此事。
其三
龍薇傳媒始終沒有準確披露融資情況。
2017年1月12日,其稱,金融機構將於月底前完成審批流程。可到了月底,龍薇傳媒並沒有披露「未與任何金融機構達成融資合作」的消息。
另外,2017年2月16日,龍薇傳媒稱,無法按期完成融資計劃是由於「金融機構融資審批失敗」。而事實上,銀必信沒有準備好足夠的資金,無法按時借給龍薇傳媒12億元。
其四
2017年1月12日,龍薇傳媒稱,「將積極與萬家集團進行溝通以使本次交易順利完成,同時繼續尋求其他金融機構股票質押融資。」但其並沒有積極與萬家集團溝通,也未再聯系過其他金融機構。
黃有龍在詢問筆錄中表示:
「中信銀行是孔德永這邊找的,我們這邊沒有找過任何銀行,包括深圳的銀行。自始至終,銀行方面都是孔德永聯系的,我和趙政都沒聯系過銀行……在趙政去杭州和孔德永談上飛機前(股份轉讓變更為5%前),我和趙政說不要做了……至於後面取消收購,我覺得這個事情沒辦法做了,就不做了……孔德永讓我們留5%的股權,我其實真不想要,但出於信用,我最後還是同意了……我們從來沒有想過用自有資金進行收購。」
小編注意到,在去年11月,證監會對萬家文化發布《行政處罰及市場禁入事先告知書》後,黃有龍在微博上發文稱:
「鑒於近日來一些媒體對我和我太太的不實報道,已經聘請律師取證,將以最快速度起訴謠言製造者與背後強大的推動勢力」;
從沒有當過某個領導的「司機」,從沒當過巨富,也從不想當巨富,只想一家人平淡平安的生活;
希望通過文化類上市公司支持趙薇的事業更上一層樓,「這是我的初衷,可惜事與願違」,從沒有過任何違法的想法或者越過道德底線去獲取財富。

⑺ 800個明星總共開了2800多家公司,他們開公司的目的是盈利還是避稅

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吧,有的應該只是想創業,但是那種一個人開很多家公司的就很難說是什麼動機了。

2016年,趙薇持股95%的龍薇傳媒欲以30.6億元人民幣的價格,收購萬家文化29.135%的股份。但這場收購最終因為龍薇傳媒籌資失敗而告終。當時跟進投資的股民隨即把趙薇告上了法庭。


大多數明星成立公司的初衷,是為自己的演藝事業爭取更多的自主權和選擇權。所以,雖然明星企業數目龐大,但從行業分布來看,超過一半的公司處在文化傳媒業。在排名第二的租賃和商務服務業企業中,也有不少是明星用來處理商演活動的公司。

⑻ 茅侃侃去世他的兄弟李想說了什麼

茅侃侃朋友圈的最後一條更新停留在2天前,他寫道:「嗯,我愛你不後悔,也尊重故事的結尾。」他34歲的人生,亦走到結尾。而在他去世之前的幾個月,圍繞著茅侃侃的都是裁員、破產、電競夢碎這樣的關鍵詞。

壓垮他的最後一根稻草,可能是萬家電競的破產。早在2017年11月,萬家電競的辦公室就已關閉。60多名員工被欠薪2個月後,正式了申請勞動仲裁。茅侃侃曾經透露,欠薪規模超過200萬元。

據公開資料顯示,萬家電競是茅侃侃與萬家文化於2015年合資成立的公司,其中萬家文化持股比例達到46%,茅侃侃持股比例為34%,注冊資本為1000萬元。

而從財務回報上看,萬家電競一直未能盈利。2017年半年報顯示,檔期虧損約為215萬元;負債達到4812.7萬元。此前所有的運營的費用,由上市公司萬家文化以借款的形式注入。

打破這一現狀的,是趙薇的龍薇傳媒51倍高杠桿收購萬家文化失敗,所產生的連鎖反應。在證監會叫停這一收購案之後,股價大跌的萬家文化只能尋求新的買家,萬家電競的融資計劃被延後。

而在祥源控股進入萬家文化、成為實際控制人之後,上市公司與萬家電競的關系就發生了變化。祥源文化封國昌曾在與茅侃侃的往來郵件中說:萬家電競不符合祥源文化的發展戰略,目前的虧損狀態也不利於上市公司的利潤實現,希望快速推進(與上市公司的)剝離。

最終,茅侃侃也選擇在朋友圈公開這一矛盾:我做了所有我能做的,還要我配合,配合你們不虧損嗎?

「我的性格不適合創業」

事實上,從高中開始,茅侃侃人生的進度條就比別人快了很多。

2000年,17歲的茅侃侃因為地理會考兩次不及格而選擇從北京育英中學退學,同年,他考下了微軟MCP(微軟認證專家)、MCSE(微軟認證系統工程師)、MCDBA(微軟認證資料庫管理員)三項認證。在接下來的幾年時間里,茅侃侃頻繁跳槽——從網站管理員、軟體研發、創建技術網站,每份工作他都做過,也都沒有做太久。

茅侃侃人生的高光時刻集中在2006年。23歲成為Majoy(時代兆美)的CEO,想將線上網路游戲變為真人實景。隨後,他登上了《中國企業家》封面、受到央視《對話》《經濟半小時》欄目的采訪邀請。彼時,茅侃侃和泡泡網CEO李想、康盛創想CEO戴志康、視音頻娛樂網站MyseeCEO高燃成為了「80後創業者」的代表人物。

而由於游戲產品定價過高,真人CS佔領市場,Majoy的業績並不樂觀。2007年~2008年之間,茅侃侃就有明顯抑鬱傾向,睡眠基本依賴葯物,「老預想各種倒霉的事可能會怎麼發生」。他說自己能撐下來,都是靠忍。2014年,在接受《博客天下》采訪時,茅侃侃這樣說:

我的性格太急躁,不適合創業。

而這歷時4年的首次創業,還是以與股東決裂的方式告終。

此後,茅侃侃試水了移動醫療和移動交通兩個領域,最後都無疾而終。直到2013年,加入了GTV(鳴鶴鳴和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正式踏入電競領域。他曾說,這是2006年之後,他第二次想好好做的事。GTV也有著極佳的開局。完成A輪融資之後,2014年,GTV的凈利潤達到1400萬元。良好的盈利表現也吸引了許多資本的關注,但這並沒有對GTV產生什麼加持,反而成了茅侃侃另一段不能回首的往事。他再次與GTV的合夥人決裂,在《中國企業家》的回訪中說:

好好的公司變成了爛殼,說起來我就生氣。

在種種創業焦慮中,他試圖把宗教當做自己歸宿,也曾拜泰國高僧古巴文利為師,皈依佛門。一度,茅侃侃認為這幫助他獲得了內心的平靜,睡眠狀況也漸漸好轉。但面對著萬家電競瀕臨清算的壓力,他還是沒有勸住自己。

茅侃侃的一位朋友這樣說:

侃侃曾經勸我,創業心態取決於你拿公司當什麼:當父母,便要走到最後;當兒女,長大就放手;當情人,三五年一個,別糾結。可見,他也多麼會規勸自己;可見,人人孤獨,背後悲涼難懂。

兄弟走好。

⑼ 趙薇收購萬家文化失敗對茅侃侃的影響

「趙薇收購萬家文化失敗可以說是壓倒茅侃侃的最後一根稻草。萬家電競一直虧損極度缺錢,而祥源文化又不情願投錢。茅侃侃本人主動提出自己想辦法籌措融資因而欠上巨額債務。趙薇收購萬家文化本失敗,萬家文化也因此受影響,萬家電競再無回天之力。可以說趙薇是誘因,但不是根本原因。」

2016年末,趙薇旗下的龍薇傳媒宣布以30.59億元收購萬家文化29.135%股份,但這一計劃後來完全失敗,而萬家文化也受到巨大影響。

結果導致,投資人紛紛避之不及,萬家電競的融資潛力大大降低。此外,祥源文化成了萬家文化的新晉實控者。

萬家電競是2015年成立,萬家文化出資460萬元,佔比46%,茅侃侃出資340萬元占股34%,其餘三位股東分別出資50萬元。一直以來是萬家文化推的業務,如今萬家文化易主,自然免不了矛盾。

趙薇自然是誘因,但歸根結底還是萬家電競缺乏盈利潛質。

前期,萬家電競作為萬家文化的第二大業務板塊,在業績並未添彩。2016年上半年,萬家電競發行的《心跳戰姬》《九州無雙》兩款新產品在開啟內測後不足1年就停運了。

據萬家文化2016年報顯示,萬家電競預計5款產品都可以在2017年達到上線標准,分別是余燼戰爭2、Project TRC、Project 貓鼠和同道大叔IP授權戀愛養成游戲。萬家電競產品總監趙輝說,部分產品研發進度已達百分之六七十。

在一系列風波之下,結果卻沒有按計劃推出,茅侃侃還推出國產女團Astro12,但去年9月份左右停運。

不得不說,茅侃侃的創業經歷太坎坷了。廝人已去,唏噓不已。

閱讀全文

與龍薇傳媒杠桿收購失敗原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黃金查看軟體 瀏覽:209
貸款還不起的後果 瀏覽:3
貸款買房利息比本金高 瀏覽:607
吉翔股份股票行情 瀏覽:230
武漢運輸股票 瀏覽:196
聯合證券手機交易 瀏覽:634
企業拖期貨款 瀏覽:689
航班管家王江融資 瀏覽:485
資基金理財產品 瀏覽:33
銀行理財產品不保本不保息 瀏覽:414
貨車幫融資造假 瀏覽:917
經營杠桿就是成本函數 瀏覽:826
一套80年的人民幣價格是多少 瀏覽:121
專訪福期貨 瀏覽:978
6分鍾3萬的貸款 瀏覽:784
小光股票 瀏覽:365
貨運融資的最快方式 瀏覽:142
金隅股份最新消息 瀏覽:313
農業銀行網上那個銀行跨行轉賬匯率多少 瀏覽:674
亞世光電價格估值 瀏覽: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