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日常生活中的省力、費力、等力杠桿
省力的撬棍、開酒瓶用的起子,
費力的如鑷子;
等力臂的如天平。
2. 杠桿省力的秘密——現象結論
省力杠桿費距離,費力杠桿省距離,
3. 杠桿為什麼能省力 通俗點 不要太深奧
因為杠桿支點內長,支點外短.就好像你拿著一條棍的一端,跟抓住棍子的中間,那個更輕.如果抓著一個角,幾斤重的棍子你都拿不起來.
4. 怎樣才能省力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我覺得這節課是成功的,不僅僅體現在教學知識的傳授上是成功的,在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建設方面也是很成功的。但也存在一些困惑請幫助指點。
首先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採用掰手腕活動讓同桌學生結為一組進行比賽,全員參與,親自體會到用力的不同。通過懸腕和支撐桌面兩次比賽,強調用腕力而不用臂力,體會兩次不同比賽腕力的不同感受,從而使學生認識到有支點,可以省力,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進而認識簡單機械的概念、認識了杠桿。
體現新課程理念小組合作自主學習。活動2的處理是讓學生先獨立思考,在圖下面寫出簡單機械的名稱,再小組討論匯報。效果非常好。使學生既有獨立思考的空間,又學會小組合作交流。
教材處理上吊車一圖參考課本第11頁分解圖認識,只是簡單介紹,具體內容第三課的時候再詳講。
困惑:關於本課的拓展活動中動物的省力「工具」,教參上指出啄木鳥的喙相當於鑷子和鑿子(杠桿、斜面);老虎的牙齒和爪子相當於鑿(斜面)。在剩下的兩幅圖中,螞蟻的蟻窩屬於斜面,請問蜘蛛具有的是那種工具呀?其次,作為本單元的初始課,簡單機械是初次接觸,普通明顯的可以很好的辨別出,如蹊蹺板是杠桿,但鑷子夾子這種支點不在中間的杠桿,是第二課的重點內容。在這第一節課怎樣去引導讓學生發現動物身上隱藏的「工具」呢?通過本課教學,動物身上隱藏的「工具」確實不太好發現,尤其是蜘蛛,學生需要討論很長時間,也看不出它所具有的工具,請同行出出主意吧?
我個人認為,蜘蛛的腿,螞蟻的腿類似於杠桿,它們都有支點。但如果只考慮「腿」的話,那動物身上所有能轉動的地方都可以理解為杠桿,因為關節是支點,肌肉收縮處是動力點,要轉動的部位的重心是阻力點。思考中……也請老師、同行指正……
5. 有時省力有時費力的杠桿
省力的杠桿很多,典型的就是鉗子.
費力的杠桿也有,比如說火鉗.
6. 省力杠桿的缺點
根據「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可知省力的杠桿一定費距離
7. 杠桿的應用 省力杠桿和費力杠桿的等力杠桿的 使用特點是什麼
省力杠桿的特點:省力但多移動距離
費力杠桿的特點:費力但可少移動距離
等臂杠桿的特點:不省力也不費力(沒摩擦時),移動距離也不變。
8. 杠桿在生產、生活中的應有非常普遍,舉例分析為什麼省力或費力
你好!
省力杠桿就是施力點與支點的距離大於阻力點到支點的距離,反之則是費力杠桿,尖刀是省力杠桿,開瓶器也是,釣魚桿是費力杠桿.
希望能幫助到你!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望採納。
9. 杠桿先省力後費力
D 畫一下力臂
水平向上提物體的力F 反向延長過點O做垂線,是動力臂,會看到動力臂越來越短了
而阻力臂越來越長了 因此先是省力的,後是費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