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2014綏化)如圖所示,小明用一可繞O點轉動的輕質杠桿,將掛在杠桿下的重物提高,他用一個始終與杠桿垂
拉力F是一直增大的 因為由杠桿平衡條件可知:
F=GL2/L1 G,L1不變而L2一直在變大 所以F一直在增大 但一開始還是動力臂比阻力臂大 因此先是省力杠桿 ; 後來動力臂比阻力臂小 所以後來是費力杠桿(可以作圖作出力臂分析阻力臂的變化情況)
㈡ 如圖,一輕質杠桿在動力F的作用下在圖示位置靜止,請你在圖中畫出動力F的力臂和阻力F2
由圖可知,支點是O,由支點向拉力F1的作用線引垂線,支點到垂足的距離就是拉力F1的力臂L1;
動力F1的使杠桿沿逆時針方向轉動,重物G的重力使杠桿沿順時針方向轉動,故杠桿的阻力F2就是物體G的重力,所以阻力的作用點在B點,方向豎直向下,如圖:
㈢ 如圖,一輕質杠桿,為了保持杠桿平衡,請在圖中畫出所用的最小力F1和阻力F2的力臂L2
由圖知O是支點,F1作用在A點,最長力臂是OA,所以F1的方向要與OA垂直,這樣才能保證其力臂是OA.如圖所示.
向力F2的作用線作垂線,作出力臂l2.如圖所示:
㈣ 如圖所示,小明用一可繞o點轉動的輕質杠桿
解;由圖可知,動力F的力臂L 1 始終保持不變,物體的重力G始終大小不變,
在杠桿從豎直位置向水平位置轉動的過程中,重力的力臂L 2 逐漸增大,
在L 2 <L 1 之前杠桿是省力杠桿;在L 2 >L 1 之後,杠桿變為費力杠桿;
故在這個過程中此杠桿先是省力的,後是費力的.
故選:D.
㈤ 按要求作圖:(1)在圖甲中畫出使輕質杠桿保持平衡的最小的力F的示意圖及力臂.(2)如圖乙所示,小明站
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F1L1=F2L2,可知在阻力和阻力臂不變的情況下,要使動力最小,就要使動力臂L1最大,即在杠桿上找一點,使其到支點的距離最長,這個距離即為動力臂.由圖可知,在杠桿上A點到支點O的距離最大,過A沿斜向上的方向做OA的垂線即為最小的動力F,力與力臂如圖1所示.
(2)對由一個動滑輪和一個定滑輪組成的滑輪組,可繞線方法有兩股和三股兩種,兩種方法都達到了省力的目的,但拉力的方向不同,有三股繞線的方法拉力方向向上;有兩股繞線的方法拉力方向向下,根據題意工人站在樓下地面上可知拉力方向向下,因此從定滑輪上固定.如圖2所示:
(3)由圖可知把圖中的開關和與其串聯的電燈看作一個整體後,另一個電燈和下面的虛線框跟它並列連接,所以下面的虛線框為開關,上面的虛線框為電源,電路圖如圖3所示;
故答案為:(1)如圖1所示;(2)如圖2所示;(3)如圖3所示.
㈥ 如圖所示,一輕質杠桿OB可繞O點轉動,在杠桿上的A點和B點分別作用兩個力F1和F2,使杠桿保持水平平衡,已
(1)F1的力臂為0.1m; 而F2的最大力臂為OB的長度,即0.2m+0.1m=0.3m; 則由杠桿的平衡條件可知:
F1L1=F2L2;
則F2=
F1L1 |
L2 |
12N×0.1m |
0.3m |
F1′L1 |
F2 |
6N×0.1m |
4N |
㈦ 在如圖乙所示中畫出輕質杠桿
(1)如圖 (2)如圖 (3)如圖
㈧ 如圖所示,一輕質杠桿總長為1m,其中BC=CD=10cm.在力F的作用下,石頭上的C點沿垂直於杠桿的方向移動了2cm,
因力F垂直於桿的方向向上,與已知條件中的垂直於杠桿的方向移動的2cm路程是同方向的。
所以,W=F.Scos θ=100X0.02=2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