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匯率傭金 > 使用杠桿千分尺應注意哪些事項

使用杠桿千分尺應注意哪些事項

發布時間:2021-07-20 04:23:10

1. 杠桿尺在使用時要注意哪些事項

1.用杠桿卡規或杠桿千分尺作相對測量前,應按被測工件的尺寸,用量塊調整好零位。
2.測量時,按動退讓按鈕,讓測量桿面輕輕接觸工件,不可硬卡,以免測量面磨損而影響精度。
3.測量工件直徑時,應順著工件加工方向旋轉工件,以指針的轉折點讀數為正確測量值。

2. 杠桿千分尺 使用和說明

外徑千分尺的讀數
讀數時,先以微分筒的端面為准線,讀出固定套管下刻度線的分度值(只讀出以毫米為單位的整數),再以固定套管上的水平橫線作為讀數准線,讀出可動刻度上的分度值,讀數時應估讀到最小刻度的十分之一,即0.001毫米。如果微分筒的端面與固定刻度的下刻度線之間無上刻度線,測量結果即為下刻度線的數值加可動刻度的值;如微分筒端面與下刻度線之間有一條上刻度線,測量結果應為下刻度線的數值加上0.5毫米,再加上可動刻度的值。
有的千分尺的可動刻度分為100等分,螺距為1毫米,其固定刻度上不需要半毫米刻度,可動刻度的每一等分仍表示0.01毫米。有的千分尺,可動刻度為50等分,而固定刻度上無半毫米刻度,只能用眼進行估計。對於已消除零誤差的千分尺,當微分筒的前端面恰好在固定刻度下刻度線的兩線中間時,若可動刻度的讀數在40-50之間,則其前沿未超過0.5毫米,固定刻度讀數不必加0.5毫米;若可動刻度上的讀數在0-10之間,則其前端已超過下刻度兩相鄰刻度線的一半,固定刻度數應加上0.5毫米。
外徑千分尺的零誤差的判定
校準好的千分尺,當測微螺桿與測砧接觸後,可動刻度上的零線與固定刻度上的水平橫線應該是對齊的。如果沒有對齊,測量時就會產生系統誤差——零誤差。如無法消除零誤差,則應考慮它們對讀數的影響。若可動刻度的零線在水平橫線上方,且第x條刻度線與橫線對齊,即說明測量時的讀數要比真實值小x/100毫米,這種零誤差叫做負零誤差;若可動刻度的零線在水平橫線的下方,且第y條刻度線與橫線對齊,則說明測量時的讀數要比真實值大y/100毫米,這種零誤差叫正零誤差。
對於存在零誤差的千分尺,測量結果應等於讀數減去零誤差,即物體長度=固定刻度讀數+可動刻度讀數-零誤差。
杠桿千分尺
(一)杠桿千分尺的結構和用途
1.測量范圍一般為0-25、25-50、50-75、75-100mm。其主要由外徑千分尺的微分頭部分及杠桿測微機構組成。
2.杠桿千分尺用途一般與外徑千分尺相同,但是測量精度較高,如應用量塊作比較測量,還可進一步提高測量精度。杠桿千分尺與三針結合使用時,可測量2-3級螺紋塞規的中徑尺寸。
(二)杠桿千分尺的使用注意事項:
1.直接測量是將工件正確置於杠桿千分尺測砧與測微螺桿之間,調節微分筒使表盤上指針有適當示值,並應撥動撥叉幾次,示值必須穩定,此時,由千分尺微分筒的讀數加上表盤上的讀數即為工件實際尺寸。
2.比較測量可用量塊作標准調整杠桿千分尺,使測微杠桿指針位於零位,緊固微分筒,在指示表上讀數,可避免微分頭示值誤差的影響,提高測量精度。
3.成批測量應按被測工件的公稱尺寸,調整杠桿千分尺示值(為提高測量精度亦可用量塊進行調整)。然後,根據公差要求,轉動公差帶指標調節螺釘,調節公差帶。測量時,只觀察指針是否在公差帶范圍內即可確定工件是否合格。該測量方法工效高並且精度亦高。
4.測量曲面間或刃面間距離,應擺動杠桿千分尺或被測工件,在指針的返折處(即轉折點)讀數。

3. 千分尺的正確實用方法

測量器具的使用要輕拿輕放、防銹防振、保持清潔、存放合理,以確保其精度、靈敏度、准確度。這里主要介紹深度千分尺、外徑千分尺、杠桿千分尺的正確使用方法。

一、深度千分尺
1、用螺旋擰緊的可換測量桿,由於擰緊程度不同,直接影響示值。因此,在使用前或更換測桿後,必須進行校正。
2、測量前,應清潔底板的測量面和工件的被測量面,並去除毛刺。被測量工件要具有一定的表面粗糙度。
3、測量時,應使底板與被測工件表面保持緊密接觸。測量桿中心軸線與被測工件的測量面保持垂直。
4、測量桿的端部易磨損,應經常校對零位是否正確。零位的校對可應用圓筒式校對量具或採用二塊尺寸相同的量塊組合體進行。

二、外徑千分尺
1、在測量前,必須校對其零位,也即通常所稱的對零位。對於測量范圍0~25毫米的千分尺,校對零位時應使兩測量面接角;對於測量范圍大於25毫米時,應在兩測量面間安放尺寸為其測量下限的對量棒後進行測量。調整零位,必須使微分筒上的棱邊與固定套管上的「0」線垂合,同時要使微分筒上零線對准固定套管上的縱刻線。
2、使用時應該用手握住隔熱裝置,否則會增加測量誤差。一般情況下,應注意外徑千分尺和被測工作具有相同的溫度。
3、千分尺兩測量面將與工件接觸時,要使用測力裝置,不要直接轉動微分筒。
4、千分尺測量軸的中心線要與工作被測長度方向相一致,不要歪斜。
5、千分尺測量面與被測工作相接觸時,要考慮工作表面幾何形狀。
6、在測量被加工的工件時,工件要在靜態下測量,不要在工件轉動或加工時測量,否則易使測量面磨損,測桿扭彎,甚至折斷。
7、按被測尺寸調節外徑千分尺時,要慢慢地轉動微分筒或測力裝置,不要握住微分筒揮動或搖轉尺架,以致使精密測微螺桿變形。

三、杠桿千分尺
1、測量前應首先校對微分筒零位和杠桿指示表的零位。0-25毫米杠桿千分尺可使用兩測量面接角直接進行校對,25毫米以上的杠桿千分尺用0級調整棒或用4等量塊來校對零位。
2、杠桿千分尺直接測量是將工件正確置於杠桿千分尺測砧與測微螺桿之間,調節微分筒使表盤上指針有適當示值,並應拔動拔叉幾次,示值必須穩定,此時,由千分尺微分筒的讀數加上表盤上的讀數即為工件實際尺寸。

4. 使用千分尺要注意哪些事項

介紹

千分尺是一種精密的量具,使用時應小心謹慎,動作輕緩,不要讓它受到打擊和碰撞。千分尺內的螺紋非常精密,使用時要注意:


旋鈕和測力裝置在轉動時都不能過分用力;


當轉動旋鈕使測微螺桿靠近待測物時,一定要改旋測力裝置,不能轉動旋鈕使螺桿壓在待測物上;

當測微螺桿與測砧已將待測物卡住或旋緊鎖緊裝置的情況下,決不能強行轉動旋鈕。


有些千分尺為了防止手溫使尺架膨脹引起微小的誤差,在尺架上裝有隔熱裝置。實驗時應手握隔熱裝置,而盡量少接觸尺架的金屬部分。


使用千分尺測同一長度時,一般應反復測量幾次,取其平均值作為測量結果。


千分尺用完後,應用紗布擦乾凈,在測砧與螺桿之間留出一點空隙,放入盒中。如長期不用可抹上黃油或機油,放置在乾燥的地方。注意不要讓它接觸腐蝕性的氣體。


根據千分尺的種類不同,各種千分尺在使用時也有不同的注意事項:


1、外徑千分尺的使用注意事項:


使用外徑千分尺時,一般用手握住隔熱裝置。如果手直接握住尺架,就會使千分尺和工件溫度不一致而增加測量誤差。在一般情況下,應注意外徑千分尺和被測工件具有相同的溫度。


千分尺兩測量面將與工件接觸時,要使用測力裝置,不要轉動微分筒。


千分尺測量軸的中心線要與工件被測長度方向相一致,不要歪斜。


千分尺測量面與被測工件相接觸時,要考慮工件表面幾何形狀。


在測量被加工的工件時,工件要在靜態下測量,不要在工件轉動或加工時測量,否則易使測量面磨損,測桿扭彎,甚至折斷。


按被測尺寸調節外徑千分尺時,要慢慢地轉動微分筒或測力裝置,不要握握住微分筒子揮動或搖轉尺架,以致使精密測微螺桿變形。


測量時,應使測砧測量面與被測表面接觸,然後擺動測微頭端找到正確位置後,使測微螺桿測量面與被測表面接觸,在千分尺上讀取被測值。當千分尺離開被測表面讀數時,應先用鎖緊裝置將測微螺桿鎖緊再進行讀數。


千分尺不能當卡規或卡鉗使用,防止劃壞千分尺的測量面。


2、內徑千分尺的使用注意事項:

選取接長桿,盡可能選取數量最少的接長桿來組成所需的尺寸,以減少累積誤差。在連接接長桿時,應按尺寸大小排列,尺寸最大的接長桿應與微分頭連接。如把尺寸小的接長桿排在組合體的中央時,則接長後千分尺的軸線,會因管頭端面平行度誤差的「積累」而增加彎曲,使測量誤差增大。


使用測量下限為75(或150)毫米的內徑千分尺時,被測量面的曲率半徑不得小於25(或60)毫米,否則可能由內徑千分尺的測頭槌面的邊緣來測量。


測量必須注意溫度影響,防止手的傳熱或其它熱源,特別是大尺寸內徑千分尺受溫度變化的影響較顯著。測量前應嚴格等溫,還要盡量減少測量時間。


測量時,固定測頭與被測表面接觸,擺動活動測頭的同時,轉動微分筒,使活動測頭在正確的位置上與被測工件手感接觸,就可以從內徑千分尺上讀數。所謂正確位置是指:測量兩平行平面間距離,應測得最小值;測量內徑尺寸,軸向找最小值,徑向找最大值。離開工件讀數前,應用鎖緊裝置將測微螺桿鎖緊,再進行讀數。


補充

3、公法線千分尺的使用注意事項:


公法線千分尺的測砧為圓盤狀,測量面的平面度、平行度和表面潔度要求較高,使用或清洗時應特別注意。測量時,使用測力裝置,則可避免由於測力過大或不均而使圓盤變形,增大測量誤差。

測量時不要使公法線千分尺測量面在其邊緣0.5毫米處與齒面接觸,盡可能接觸在裡面一些,因為測量面0.5毫米允許有塌邊,同時由於測力影響。如在邊緣接觸,測量面變形就較大,都易使測量誤差增大。


測量公法線長度時,若用量塊為標准以比較法測量,則可提高測量精度。


4、杠桿千分尺的使用注意事項:


直接測量是將工件正確置於杠桿千分尺測砧與測微螺桿之間,調節微分筒使表盤上指針有適當示值,並應撥動撥叉幾次,示值必須穩定,此時,由千分尺微分筒的讀數加上表盤上的讀數即為工件實際尺寸。


比較測量可用量塊作標准調整杠桿千分尺,使測微杠桿指針位於零位,緊固微分筒,在指示表上讀數,可避免微分頭示值誤差的影響,提高測量精度。


成批測量應按被測工件的公稱尺寸,調整杠桿千分尺示值(為提高測量精度亦可用量塊進行調整)。然後,根據公差要求,轉動公差帶指標調節螺釘,調節公差帶。測量時,只觀察指針是否在公差帶范圍內即可確定工件是否合格。該測量方法工效高並且精度亦高。


測量曲面間或刃面間距離,應擺動杠桿千分尺或被測工件,在指針的返折處(即轉折點)讀數。


5、使用機械千分尺需注意:


測量時,使用測力裝置,避免沖擊。

不要任意拆卸千分尺,保持千分尺的干凈整潔。

長期不用時,洗凈,塗防銹油,放入包裝盒內


6、使用電子千分尺時需注意:


不要摔碰數顯尺及施以過大的外力。

不要拆卸數顯尺。

不要用尖銳的東西來壓按鍵。按鍵時請沿按鍵的移動方向來操作,否則將影響按鍵的靈敏性。

不要在日光直射、過冷或者過熱的環境中使用或保存數顯尺。

不要在有高電壓或強磁場的環境中使用數顯尺。

使用乾燥的軟布或者棉花擦拭數顯尺表面污點。不要使用如丙酮或苯類等有機溶劑擦拭。

測量前使用軟布擦拭測量面。

長期不用時,請取出電池。


提示

千分尺的最小讀數為0.01mm。

千分尺測力共分三種:棘輪測力;無聲測力;棘輪套測力。


5. 如何使用杠桿千分尺,測量的數據更准確.

讀數時,先以微分筒的端面為准線,讀出固定套管下刻度線的分度值(只讀出以毫米為單位的整數),再以固定套管上的水平橫線作為讀數准線,讀出可動刻度上的分度值,讀數時應估讀到最小刻度的十分之一,即0.001毫米。如果微分筒的端面與固定刻度的下刻度線之間無上刻度線,測量結果即為下刻度線的數值加可動刻度的值;如微分筒端面與下刻度線之間有一條上刻度線,測量結果應為下刻度線的數值加上0.5毫米,再加上可動刻度的值。
有的千分尺的可動刻度分為100等分,螺距為1毫米,其固定刻度上不需要半毫米刻度,可動刻度的每一等分仍表示0.01毫米。有的千分尺,可動刻度為50等分,而固定刻度上無半毫米刻度,只能用眼進行估計。對於已消除零誤差的千分尺,當微分筒的前端面恰好在固定刻度下刻度線的兩線中間時,若可動刻度的讀數在40-50之間,則其前沿未超過0.5毫米,固定刻度讀數不必加0.5毫米;若可動刻度上的讀數在0-10之間,則其前端已超過下刻度兩相鄰刻度線的一半,固定刻度數應加上0.5毫米。
外徑千分尺的零誤差的判定
校準好的千分尺,當測微螺桿與測砧接觸後,可動刻度上的零線與固定刻度上的水平橫線應該是對齊的。如果沒有對齊,測量時就會產生系統誤差——零誤差。如無法消除零誤差,則應考慮它們對讀數的影響。若可動刻度的零線在水平橫線上方,且第x條刻度線與橫線對齊,即說明測量時的讀數要比真實值小x/100毫米,這種零誤差叫做負零誤差;若可動刻度的零線在水平橫線的下方,且第y條刻度線與橫線對齊,則說明測量時的讀數要比真實值大y/100毫米,這種零誤差叫正零誤差。
對於存在零誤差的千分尺,測量結果應等於讀數減去零誤差,即物體長度=固定刻度讀數+可動刻度讀數-零誤差。
杠桿千分尺
(一)杠桿千分尺的結構和用途
1.測量范圍一般為0-25、25-50、50-75、75-100mm。其主要由外徑千分尺的微分頭部分及杠桿測微機構組成。
2.杠桿千分尺用途一般與外徑千分尺相同,但是測量精度較高,如應用量塊作比較測量,還可進一步提高測量精度。杠桿千分尺與三針結合使用時,可測量2-3級螺紋塞規的中徑尺寸。
(二)杠桿千分尺的使用注意事項:
1.直接測量是將工件正確置於杠桿千分尺測砧與測微螺桿之間,調節微分筒使表盤上指針有適當示值,並應撥動撥叉幾次,示值必須穩定,此時,由千分尺微分筒的讀數加上表盤上的讀數即為工件實際尺寸。
2.比較測量可用量塊作標准調整杠桿千分尺,使測微杠桿指針位於零位,緊固微分筒,在指示表上讀數,可避免微分頭示值誤差的影響,提高測量精度。
3.成批測量應按被測工件的公稱尺寸,調整杠桿千分尺示值(為提高測量精度亦可用量塊進行調整)。然後,根據公差要求,轉動公差帶指標調節螺釘,調節公差帶。測量時,只觀察指針是否在公差帶范圍內即可確定工件是否合格。該測量方法工效高並且精度亦高。
4.測量曲面間或刃面間距離,應擺動杠桿千分尺或被測工件,在指針的返折處(即轉折點)讀數。

6. 數顯卡尺使用及保養時應注意的事項

數顯卡尺的選購、檢驗、使用和維修——本文摘自《QC檢測儀器》
作者:國家量標委委員、量具行業資深專家——吳峰山
一. 選購
依據以下五方面要求選購數顯卡尺
1.使用環境
普通數顯卡尺不宜在潮濕(濕度大於80%)、接觸水或導電粉塵等環境下使用。具有IP65、IP67級別防護功能的數顯卡尺,可在上述環境下使用。如果使用環境潮濕但很少接觸水,可選購防護級別較低的IP54數顯卡尺,其售價略高於普通數顯卡尺。
2.精度要求
數顯卡尺按國際標准(ISO/DIS13385—1996) 測量的極限誤差如下:
測量范圍名(mm): 0-100 極限誤差(mm):±0.02 (±0.010)* ;測量范圍(mm):>100-300 極限誤差(mm): ±0.03 (±0.015)*
*注:括弧內是安一量具公司高精度數顯卡尺的極限誤差。
3.使用性能、功能 數顯卡尺除通用型外,還有改進型和專用型。
硬質合金量面——高硬、抗磨;絕緣量面——測量面不導電;防磁——不受磁力影響;塗層或鍍層——尺身的滑動表面採用耐磨材料塗層或鍍層,提高使用壽命;防斷爪——採用特殊工藝,使內量面易於修理,防止斷裂(安一量具防斷爪卡尺)。
內溝槽卡尺——測量孔內溝槽直徑、寬度、位置;異形量爪卡尺——加長爪、尖爪、薄爪、斜爪、針爪、柱爪、長短爪、伸縮爪、轉動爪;螺紋中徑卡尺——測量內、外螺紋中徑;齒輪卡尺——測量齒輪的齒厚、公法線;鍵槽卡尺——測量鍵槽對稱度、斜度、深度;鋸條卡尺——測量鋸條的分齒量,硬質合金量面,夾緊、測量一次完成,准確、高效;
中心距卡尺——測量兩孔中心距離或孔中心與邊緣的距離;管壁厚卡尺——測量管狀、碗狀、瓶狀物體壁厚、底厚;
寬量面卡尺——測量鋼絲繩直徑或海綿等軟材料厚度;止口卡尺——測量大型工件內外止口,配有指示表,精確、高效;
還有測量深孔、小孔、大直徑、錐頭或錐孔直徑等專用數顯卡尺。
目前,安一量具的專用型卡尺品種規格較多,除上面提到的外,還有很多使用范圍更狹小更專業的專用型卡尺可供選擇和定製。選購或定製時,應向供應商提供被測工件簡圖,標明被測尺寸及相關尺寸,有時還需提供樣件,以方便選購和定製,避免發生誤解和錯誤。
4.顯示功能
長度單位轉換——mm與inch可任意轉換;數據保持HOLD——可使顯示數值保持不變;容差設置TOL——可設定被測尺寸極限,測量結果用符號表示合格或超差;跟蹤最大值Max——只顯示測量過程中的最大值;預置數值SET——預先設定測量起始值;絕對測量ABS——可將相對測量值(相對標准值的微小增量)轉換為絕對測量值(相對於絕對零點的量值——詳見」三.使用 4.測量方式」);數據輸出——可使用廠家提供的帶介面專用連接線將測量數據送入計算機進行處理。
5.品質、品牌
品牌代表質量和價格,世界名牌產品(進口)質高價更高。為了降低成本,他們紛紛轉向中國生產,與國產高品質數顯卡尺的質量差距在縮小,而價格卻仍高於後者2倍以上。根據性能與價格之比進行選購則更合適。
著名的美國長島儀器公司網上評論到: 「中國安一量具公司的數顯卡尺在每一個細節上都與歐洲和日本的一樣好」。為方便客戶選購,安一量具公司數顯卡尺可為新用戶免費試用15天。
二. 檢驗
新購進的數顯卡尺,應在計量室進行全面檢驗:
1.包裝:包裝完好,產品無損傷,資料齊全:生產商名稱或商標、出廠日期、執行標准代號、產品名稱、測量范圍、分辨力、產品編號、合格證、使用說明書、質量承諾書等齊全。
2.技術要求
應按合同規定的技術要求檢驗。如需方無明示要求,則按國家標准或國際標准(對外資企業按國際標准較合適)。
符合國家標准或國際標准,只說明產品合格,符合最低要求,並不表示產品優質。優質產品要靠高水平的企業標准來打造,靠廣大客戶不斷提出更高要求去促進。
下面介紹的某些檢驗項目,有的未標出數據,詳見有關標准;有的已超出上述標准要求,對判斷數顯卡尺質量優劣適用。
a外觀:無銹斑、毛刺,邊角倒鈍(手感無刺激),外形整齊,外觀清潔;無剩磁(量爪端不吸引小鐵件如大頭針、別針);
b量面:外量面粗糙度Ra0.2(其它量面Ra0.4),合攏不透光;量爪尖端平齊,無碰傷彎勾(目力觀察);
c顯示:啟動電源,數字顯示清楚完整(不缺筆劃),各按鍵功能正常(按使用說明);
d側向間隙——尺框槽與尺身寬度方向的配合間隙,此間隙越小越好(應接近零)。此項要求比較重要。檢驗時面對顯示屏並使尺頭朝上,使兩外量面張開約20mm,右手抓尺身頭部,左手抓尺框外量爪並用力左右推拉,靠近耳聽應無撞擊聲;或目力觀察尺框槽與尺身基面(靠近外量爪的尺身窄側面)接觸處,應無目力所見之間隙變化;
e尺身平行度——尺身寬度的不一致性,應控制在0.005mm以下。檢驗時分別在尺身兩端和中間三個位置上,一手握尺身並用拇指不斷往復推拉尺框,同時另一手輕輕旋入緊固螺釘(但不鎖緊),直到接近鎖緊而尺框又剛好能移動,然後全程移動尺框仍能各處通過。否則,說明尺身平行度不佳,不能保證側向間隙均勻一致,會影響某些位置測量准確性;
f基面接觸——尺身基面與尺框槽窄面接觸的條形痕跡寬度(應不小於1/2尺身厚度,它影響使用壽命)。檢驗時,反復快速移動尺框數次(移動時用力將尺框壓向尺身基面),觀察尺身基面上的條形接觸痕跡寬度。
g移動:全程移動尺框應輕松(移動力約2-3牛頓——1牛頓約等於0.1千克力)、平滑(無卡滯)。移動力輕,測量時易於掌握測力大小,從而減小因測力變化引起的誤差;
h正向間隙——尺框槽與尺身厚度方向的配合間隙,越小越好。面對顯示屏一手握尺身,另一手捏住尺框外量爪前後搖動,感覺間隙較小為好;
i量面錯位:使兩外量面接觸,手指模接觸處兩邊,感覺錯位越小越好(極限0.1mm);
j推零位:一手推尺框使兩外量面接觸並保持一定推力(等於測量時推力),同時用另一手清零(此為正確清零方式),然後再增加推力(比測量時推力略大),觀察零位變化,只許出現負號,不應有數字改變。。
k示值誤差——顯示值與被測量真值之差。分為以下三項
細分誤差——電子組件本身的誤差。檢驗方法:在外量面內側(阿貝誤差小)用一組間隔0.5mm的量塊,例如1、1.5、2、2.5、3、3.5、4、4.5、5mm共九個量塊,測量數顯卡尺示值誤差,其最大誤差可看做為細分誤差,一般不應超過0.01mm。
安一量具公司可供應專用於檢驗細分誤差的階梯塊,共有九個階梯,間隔0.5mm。
外測量示值誤差:用步距規或尺寸分布適宜的一組量塊(不少於5件)在外量面內側(阿貝誤差小,在量面外側檢外量面平行度)檢驗其外測量示值誤差,其最大誤差應不超過標准規定的極限(與測量范圍有關,0-100mm為±0.02mm; >100-300mm為±0.03mm);
內測量示值誤差:用小環規(直徑3-4mm)和步距規相結合檢驗內測量示值誤差,這是國際通用檢驗方法。但我國多數卡尺(數顯卡尺、帶表卡尺、或游標卡尺)生產廠家和用戶,並未認真檢驗內測量示值誤差,只檢驗10mm處內量爪尺寸或這一點的示值誤差,以至多數卡尺內測量示值誤差較大(與國外名牌卡尺相比,差距較大)。
安一公司數顯卡尺內測量示值誤差控制嚴格(比德國標准還嚴),該公司還生產用於檢驗卡尺內、外示值誤差的步距規。
l量面平行度 有以下二項
外量面平行度:先用10mm以下的量塊或針規,分別在外量面的內、外兩處用相同測力測量,兩處顯示值相差不超過規定值(此規定值與量面長度有關,普通測量范圍0-300mm的數顯卡尺,該規定值為0.02mm)。後用刀口直尺找出尺身側面彎曲最大處(拐點),在該處前後各約20mm處選定量塊並側立放置,分別在外量面的內、外兩處測量,兩處讀數相差亦不應超過上述規定值。側向間隙和尺身基面直線度對外量面平行度影響較大。
內量面平行度:在卡尺外量面間夾住10mm量塊並鎖緊螺釘,然後將卡尺平放在工作台邊使內量爪朝向檢驗者,用測力不大於6牛頓的千分尺(最好用杠桿千分尺,因其它千分尺測力可能達到9牛頓)測量其內量面平行度。
目力觀測:使外量面接觸,手握卡尺面對顯視屏,迎光用單目正視觀察兩內量面間應無間隙;稍微傾斜再觀察,可稍見透光,其間隙應均勻(不超過0.01mm)。此方法簡單易行,如有疑義,改用杠桿千分尺檢驗。
三. 使用注意事項
1.普通數顯卡尺不宜在潮濕、接觸水等環境下使用。IP65、IP67防護功能的數顯卡尺,可在上述環境使用。
2.使用前,用無水干凈的軟布擦凈尺身表面,不可使用丙酮、汽油等有機溶劑。
3.不準在數顯卡尺上施加電壓,不準用電筆刻字,不準帶電帶水對其進行再加工,否則,會損壞電子組件。
4.測量方式 根據零點設定方法不同,測量方式分為絕對測量和相對測量:
a絕對測量——設定絕對零點後進行的測量。
絕對零點設定:使兩外量面接觸並保持一定壓力(等於測量力)同時清零。
多數人習慣採用絕對測量方式。為提高測量准確度,宜採用相對測量(微差增量測量)。
b相對測量——設定相對零點後進行的測量。
相對零點設定:用等於被測量工件標准尺寸的量塊(或其它標准件)夾在卡尺兩外量面間,在保持一定壓力(等於測量力)同時清零(如此便消除了數顯卡尺原來在該尺寸的示值誤差)。
相對測量時,只顯示被測工件尺寸與標准尺寸的差值,測量結果更准確。
5.深度測量:用數顯卡尺直接測量深度往往誤差較大, 原因是測量時用尺身尾端定位,因接觸面積小而使測量結果不準確。解決方法:使用專用深度測量腳(可選附件)可保證測量准確性。
6.側向間隙調整:數顯卡尺使用一段時間後(約3-6個月),如發現側向間隙明顯增大,則需仔細調整尺框上側邊的二個孔內的調整螺釘,以消除間隙。此項工作需由專業人員細心操作,一般使用者不宜隨便操作。
7.數據輸出 數顯卡尺設有數據輸出口(罩殼右上角),用專用連接線可與電腦連接進行數據處理。
8.更換電池 當不顯示或閃顯時,說明電池電壓過低,應更換新電池,舊電池應按有關規定回收。
9.周期檢定 使用3-6個月(依使用頻繁程度而定),應由計量部門進行周期檢定。
四.維修 正確使用情況下故障率很低。出現問題多半由使用環境不當或電池電壓過低所致,偶然也會出現以下故障:
1.「死機」——由於偶然受外界強干擾出現顯示值鎖定不動。
處理方法:取出電池,過30秒後再重新裝入(有時需重復一次或二次)可恢復正常。
2.顯示閃爍——電池電壓過低,應更換新電池(防止電池短路)。
3.數字混亂——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種:
a)保護膜表面受潮或沾切削液引起數字混亂.處理方法:用清潔布沾少許純凈水擦凈保護膜表面並擦乾
b) 保護膜下面的柵條覆銅板表面氧化變黑影響信號傳遞。處理方法:用600號以上細砂紙輕輕擦亮柵條表面(不要用力,以免擦破銅皮表面而報廢),然後再用少許502膠粘貼保護膜;c)電子組件損壞——處理方法:更換組件。
4.量面磨損 外量面磨損修復方法與普通游標卡尺基本相同,注意防止壓傷和沾污保護膜表面。研磨用剛玉砂研磨膏,粒度:粗研W14,精研W7。研磨硬質合金量面用金剛石(鑽石)研磨膏,粒度同上。
內量面修復中遇到的問題是內爪根部硬而脆,容易斷裂,造成修理困難。可局部加熱內量爪根部(離開量面,加熱溫度不超過200℃,防止量面退火),然後再調爪。如果選用安一量具防斷爪卡尺,內量面修復就很容易了,無需加熱。
安一量具公司可提供一些修理和檢驗用的專用工具,該公司是阿里巴巴誠信通會員。
5.尺身側面磨損
尺身下側面是基面,它的直線度對整尺精度有重要影響。應用研磨平板精細研磨,使其直線度達到0.01mm以內(用平尺或刀口直尺檢查)。尺身上側面與基面平行度(用千分尺檢查)應控制在0.01mm以內。
6.清凈、調整
保持量具清潔,定期由專業人員進行調整,是保持精度、延長使用壽命的必要措施。

7. 那杠桿千分尺的基本原理是

杠桿千分尺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杠桿原理和指示表對弧形尺架上兩個測量面之間分割的距離進行讀數。
杠桿千分尺既可以進行相對測量,也可以像千分尺那樣用作絕對測量。其分度值有0.001mm和0.002mm兩種。
杠桿千分尺不僅讀數精度較高,而且因弓形架的剛度較大,測量力由小彈簧產生,比普通千分尺的棘輪裝置所產生的測量力穩定,因此,它的實際測量精度也較高。
注意事項:
1)用杠桿卡規或杠桿千分尺作相。
對測量前,應按被測工件的尺寸,用量塊調整好零位。
2)測量時,按動退讓按鈕,讓測量桿面輕輕接觸工件,不可硬卡,以免測量面磨損而影響精度。
3)測量工件直徑時,應順著工件加工方向旋轉工件,以指針的轉折點讀數為正確測量值。

8. 杠桿千分尺使用方法和讀數方法

外徑千分尺的讀數
讀數時,先以微分筒的端面為准線,讀出固定套管下刻度線的分度值(只讀出以毫米為單位的整數),再以固定套管上的水平橫線作為讀數准線,讀出可動刻度上的分度值,讀數時應估讀到最小刻度的十分之一,即0.001毫米。如果微分筒的端面與固定刻度的下刻度線之間無上刻度線,測量結果即為下刻度線的數值加可動刻度的值;如微分筒端面與下刻度線之間有一條上刻度線,測量結果應為下刻度線的數值加上0.5毫米,再加上可動刻度的值。
有的千分尺的可動刻度分為100等分,螺距為1毫米,其固定刻度上不需要半毫米刻度,可動刻度的每一等分仍表示0.01毫米。有的千分尺,可動刻度為50等分,而固定刻度上無半毫米刻度,只能用眼進行估計。對於已消除零誤差的千分尺,當微分筒的前端面恰好在固定刻度下刻度線的兩線中間時,若可動刻度的讀數在40-50之間,則其前沿未超過0.5毫米,固定刻度讀數不必加0.5毫米;若可動刻度上的讀數在0-10之間,則其前端已超過下刻度兩相鄰刻度線的一半,固定刻度數應加上0.5毫米。

9. 千分尺上的校準

概述

特點:符合阿貝原理、精度高、使用方便。
阿貝原理:被測量線應與測量線相重合或在其延長線上。
外徑千分尺的分度值一般為0.01mm和0.001mm,移動量為25mm。
有測力裝置,保持恆定的測量力。

分類和結構






數顯外徑千分尺

工作原理

運用螺旋副傳動原理,藉助測微螺桿與螺母配合,將螺桿的回轉運動變為直線運動,從固定套管和微分筒上讀出長度尺寸。

讀數

讀數原理:微分筒讀數以固定套管的縱刻線為基準線,縱刻線上下有50個分度,每個分度為0.5mm。微分筒圓周刻有50個等分,測微螺桿的螺距為0.5mm, 微分筒旋轉一周。微分螺桿移動0.5mm,微分筒旋轉一個分度時(1/50轉)測微螺桿移動0.01mm。

讀數舉例:


校準和技術要求

按現行有效版本JJG21-2008
主要校準設備
3、4等量塊(專用量塊)

平面平晶、平行平晶、刀口尺

專用測力儀
1、外觀和各部分相互作用:目力觀察和手動試驗

2、測微螺桿的軸向竄動和徑向擺動:手感檢查

必要時使用杠桿千分尺檢查( 要求≤0.01mm)


3、測力:用分度值不大於0.2N的專用測力計

測力應為(5~10)N

4、微分筒錐面的端面棱邊至固定套管刻線面的距離:

用0.4mm的塞尺置於固定套管上比較測量( ≤ 0.4mm )

5、微分筒錐面的端面與固定套管毫米刻線的相對距離:

當測量下限調整正確後,讀取微分筒的零刻線與固定套管縱 向刻線右邊緣的偏移量

要求:壓線≤0.05mm 離線≤0.1mm

6、測量面的平面度:用平面平晶以技術光波干涉法

對於後續校準的可用刀口尺以光隙法

要求: 外徑千分尺 ≤0.6um

壁厚、板厚千分尺 ≤1.5um

數顯外徑千分尺≤0.3um

7、數顯外徑千分尺的示值重復性:

在相同條件下重復測量5次分別讀數,以最大與最小讀數差確定

要求: ≤1um

8、兩測量面的平行度:測量上限至100mm用平行平晶檢查,或可用量塊檢查。

採用量塊時,其4塊尺寸差為1/4螺距,每個量塊以其同一部位放入下圖所示的測量面間的4個位置上分別讀數,以四組差值中最大值來確定。


要求:見下表


千分尺示值的最大允許誤差及兩測量面的平行度

9、示值誤差:

外徑(壁厚、板厚)用5等量塊,數顯用4等量塊校準,或用千分尺專用量塊。

在測量范圍內均勻分布5點放入量塊直接測量。

(A+5.12, A+10.24, A+15.36, A+21.50, A+25.00)

A—測量下限值

示值誤差要求見上表

10、數顯千分尺的細分誤差:在任意位置上,沿測量方向轉動微分筒,每間隔0.04mm檢查一次,共計12次,分別讀出各受檢點數顯值與微分筒讀數值之差,以其最大差值確定。

要求≤±2um

11、校對用量桿(尺寸及變動量):

外徑:在光學計或測長機上用4等量塊以比較法

數顯:在光學計或測長機上用3等量塊以比較法


尺寸:如圖所示5點中最大偏差

變動量:如圖所示5點中最大與最小尺寸之差


千分尺校對用量桿的尺寸偏差和變動量

正確使用和注意事項

測量前應將測量面及被測件擦試干凈,等溫2H(20℃±5)
千分尺的零位調整
千分尺兩測量面與量塊接觸時,要使用測力裝置,不要轉動微分筒,以測力裝置的棘輪斷續響3聲讀數為准

閱讀全文

與使用杠桿千分尺應注意哪些事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2014澳門最優惠貸款利率 瀏覽:233
西南證券昌平營業部 瀏覽:157
榮木桐股票 瀏覽:835
中聯重科融資租賃案例 瀏覽:577
16年去杠桿監管 瀏覽:990
同方股份最大利好 瀏覽:831
惠州天意融資租賃有限公司 瀏覽:209
上海微創心脈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東 瀏覽:33
龐大集團分紅 瀏覽:456
陽泉原油期貨開戶 瀏覽:179
汾酒集團常建偉緋聞 瀏覽:659
傳統融資模式有哪些 瀏覽:155
奧飛數據股東大會 瀏覽:564
目前哪只股票比較好 瀏覽:522
法國企業在中國上市公司 瀏覽:898
深圳中期期貨經紀有限公司 瀏覽:488
融資租賃委託書範本 瀏覽:988
私人銀行理財收益知乎 瀏覽:128
基金和理財有啥不同 瀏覽:899
深圳科技股龍頭股票 瀏覽: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