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國際經濟學:2美元/英鎊;0.0075美元/日元和0.005英鎊/日元,這三種匯率間存在三角套利的機會嗎若存在
先將三個匯率折成不同基準貨幣的匯率表達:
英鎊/美元2
美元/日元(1/0.0075)
日元/英鎊0.005
匯率相乘:2*1/0.0075*0.005=1.3333
不等於1,即有三角套匯機會。
因為大於1,對於基種貨幣套匯,可從該貨幣為基準貨幣的市場開始,如英鎊,先兌換成美元,再兌換成日元,再兌換成英鎊,每英鎊套匯收益:
1*2*1/0.0075*0.005-1=0.3333英鎊
如果是美元,則先兌換日元,如果是日元則先兌換成英鎊,每單位貨幣套匯獲利都是一樣的,為0.3333單位貨幣。
B. 匯率利率貨幣三者之間的關系是什麼
首先,利率政策通過影響經常項目對匯率產生影響。當利率上升時,信用緊縮內,貸款減少,容投資和消費減少,物價下降,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進口,促進出口,減少外匯需求,增加外匯供給,促使外匯匯率下降,本幣匯率上升。與利率上升相反,當利率下降時,信用擴張,貨幣供應量(M2)增加,刺激投資和消費,促使物價上漲,不利於出口,有利於進口。在這種情況下會加大對外匯需求,促使外匯匯率上升,本幣匯率下降。實際利率的下降引起外匯匯率上升、人民幣匯率下降。
其次,通過影響國際資本流動間接地對匯率產生影響。當一國利率上升時,就會吸引國際資本流入,從而增加對本幣的需求和外匯的供給,使本幣匯率上升、外匯匯率下降。而且,一國利率的提高,促進國際資本流入增加,而資本流出減少,使國際收支逆差減少,支持本幣匯率升高。與利率上升相反,當利率下降時,可能導致國際資本流出,增加對外匯的需求,減少國際收支順差,促使外匯匯率上升、本幣匯率下降。
再次,匯率變動對利率的影響也是間接地作用,即通過影響國內物價水平、影響短期資本流動而間接地對利率產生影響。
貨幣供給量和利率成正比,貨幣需求和利率成反比。
C. 匯率利率貨幣三者的關系,
首先,利率政策通過影響經常項目對匯率產生影響。當利率上升時,信用緊縮,貸款減少,投資和消費減少,物價下降,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進口,促進出口,減少外匯需求,增加外匯供給,促使外匯匯率下降,本幣匯率上升。與利率上升相反,當利率下降時,信用擴張,貨幣供應量(M2)增加,刺激投資和消費,促使物價上漲,不利於出口,有利於進口。在這種情況下會加大對外匯需求,促使外匯匯率上升,本幣匯率下降。實際利率的下降引起外匯匯率上升、人民幣匯率下降。
其次,通過影響國際資本流動間接地對匯率產生影響。當一國利率上升時,就會吸引國際資本流入,從而增加對本幣的需求和外匯的供給,使本幣匯率上升、外匯匯率下降。而且,一國利率的提高,促進國際資本流入增加,而資本流出減少,使國際收支逆差減少,支持本幣匯率升高。與利率上升相反,當利率下降時,可能導致國際資本流出,增加對外匯的需求,減少國際收支順差,促使外匯匯率上升、本幣匯率下降。
再次,匯率變動對利率的影響也是間接地作用,即通過影響國內物價水平、影響短期資本流動而間接地對利率產生影響。
貨幣供給量和利率成正比,貨幣需求和利率成反比。
D. 財政與金融的問題,三角套匯和匯率的問題
問題一:
首先判斷是否可以套匯:
運用方法為 套算比較法:由GBP/FFR=9.6530/40 GBP/USD=1.4325/35
可得:在倫敦和巴黎市場上,USD/FFR=(9.653/1.4335)/(9.654/1.4325)=6.7339/6.7393,因為相比紐約市場上的 USD/FFR=7.0800/15 存在差價,所以可以進行套匯。
套匯路線如下:假設手裡有100美元,首先,在紐約市場上賣出100美元,可得708.15法郎,再把這些法郎拿到巴黎市場出售,可換得英鎊(708.15/9.654),再把這些英鎊拿到倫敦市場換取美元(708.15/9.654 *1.4325),最後可換回美元:105.78美元,凈賺5.78美元。
問題二:銀行報價方式為:小/大,則前面小的數為銀行買入英鎊的價錢,也就是你賣英鎊給銀行你能得到的美元單價價錢。同理,後面的數,大數為銀行賣出英鎊,也就是你買入英鎊出售美元給銀行的單價。
E. 國際套利的三角套利
三角套利(Cross Arbitrage)是指三種或三種以上貨幣的套算匯率與實際公布匯率存在差異時,投資者在同一時間內進行賤買貴賣,從中賺取差額利潤的國際套利行為。
例如在A銀行美元以荷蘭幣表示的匯價為1.9025fl/$,B銀行美元以加拿大幣表示的價格為1.2646c$/$,C銀行加拿大幣以荷蘭幣基爾德表示的價格為1.5214fl/c$。依據A與B銀行的報價,可依據計算交叉匯率的方式,得到加拿大幣以基爾德表示的價格為:﹝1.9025fl/$﹞/﹝1.2646c$/$﹞=1.5044fl/c$
所得之交叉匯率水準C銀行之加拿大幣的匯價有所差異,這意味著套利空間的存在。因為C銀行加拿大幣的匯價高於經交叉匯率算出的結果,這顯示一單位加拿大幣在C銀行價值比較高,因此若經A、B銀行間的交易以1.5044基爾德兌換一單位加拿大幣,在將此一加拿大幣與C銀行換回1.5214基爾德,這一來一往間便獲取0.017基爾德的三角套利。
三角套利過程:透過交叉匯率計算出的匯價,與市場上實際匯價有所差異,造成市場存在套利空間。市場人士可同時在不同銀行間買賣外幣,進行所謂的三角套利。
F. 有誰知道如何計算外匯中的三角套利套利公式是什麼(將套利公式和原理解釋得越清楚獎勵分數越高)
在探討這個三角套匯時我們先引入一個概念:交叉匯率,它指的是一種非美元貨幣表示另一種非美元貨幣的價格.因為現在國際上通常用美元來表示其他貨幣價格.例如某個市場上美元/日元=120,美圓/港幣=7.80.假定某個市場交叉匯率港幣/日圓=16(因為許多時候不同市場上的交叉匯率是不同的(有時同一市場上的交叉匯率與理論上的交叉匯率也不太吻合),正因為這樣才存在著三角套利可能性)在上面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進行以下操作進行三角套利:假設你有1000美圓,如果你先把美圓兌換成港幣1000*7.80=7800,再通過交叉匯率兌換成日圓7800*16=124800.你得到的是124800日圓, 但如果你把美圓直接兌換日圓你只能得到1000*120=120000.這就是所謂的三角套利,這樣你可以賺到4800日圓.下面是三角套利操作步驟: 1.用1000美圓購買7800港幣2.按照交叉匯率用7800港幣購買124800日圓3.用124800購進美圓1040美圓4.不斷重復這樣的操作.而獲取利潤其實這種操作經常被跨國企業所利用,假設美國的某個企業要投資日本1000萬美圓,那它可能就會利用這種方式進行.當然任何跨國資本流動操作手法都是組合性和多渠道.因為任何套利活動都存在很大風險.
G. 什麼是外匯三角形形態
三角形態有三種,對稱三角、上升三角和下降三角。
下行趨勢中的對稱三角
此時多頭無力抬高匯價,而空頭卻奮力壓低回家挨。通常會由匯價產生下方突破而終結三角形,就如圖中那樣。
總體上,三角形態明顯易辨,並能提供可觀的風險回報比。交易者們馬上能明白匯價將有大動向,也有了清晰的設置止盈、止損的思路。
H. 國際金融的三角套匯疑問
1.你的題目有問題,你的:1英鎊=5.6640/5.6680美元是不切合實際的.根據後面的內容,題目應該是:
紐約市場:1美元=1.6150/60瑞士法郎
蘇黎世市場:1英鎊=2.4050/60瑞士法郎
倫敦市場:1英鎊=1.5310/20美元
問:用100萬美元套匯,套匯者如何獲利?
2.如果是改過的題目,先可以將三個市場轉換成同一標價法,在這里,兩個標價是間接標價,所以統一轉換成間接標價較為方便一些(也可以轉換成同一標價法).即有:
紐約市場:1美元=1.6150/60瑞士法郎
蘇黎世市場:1瑞士法郎=(1/2.4060)/(1/2.4050)英鎊
倫敦市場:1英鎊=1.5310/20美元
用標價的同一價(買入價或賣出價)匯率相乘
1.6150*1/2.4060*1.5310=1.027666
不等於1,有利可圖,又該數據大於1,需要用順套的方式,即從第一個市場開始(紐約市場開始).注意:如果乘出來的數據小於1,則要在最後另一市場開始(因為是美元進行套匯只有兩種選擇)
3.套匯計算:100萬美元在紐約市場兌換成瑞士法郎(1.6150),再將兌換到的瑞士法郎在蘇黎世市場兌換成英鎊(1/2.4060),再將兌換到的英鎊在倫敦市場兌換成美元,減去的原投入100萬美元,即為獲利:
1000000*1.6150*1/2.4060*1.5310-1000000=27666.25美元
解疑1:匯率報價都是雙向報價,前者(數字小的)是報價貨幣的買入價,在這里套匯者將美元賣出也就是銀行將美元買入,用買入價,其他的也是相同.
解疑2.用美元去套匯,只有紐約市場和倫敦市場兩個市場可以選擇,無論是統一轉換成直接標價或間接標價,只要匯率相乘大於1,就只有從轉換後的第一個市場開始才有利可圖.套利收益為:(乘積-1)*套匯投入貨幣量
如果乘積小於1,則從另一市場開始,套匯收益為:(1/乘積-1)*套匯投入貨幣量,當然這個乘積是賣出價的乘積了.
I. 如何進行三角套匯
三角套匯(Three Point Arbitrage)又稱間接套匯(Indirection Arbitrage),也叫Triangular arbitrage,即利用三個不同外匯市場上的匯率差異,同時在三個外匯市場上買賣外匯,以套取匯率差價。
三角套匯計算:三角:a/bXc/aXb/c>1 則以b買a開始,以c買b結束。
三角:把三個等式換成同一標價法,然後把系數相乘,若結果大於1就按乘的方向做,若小於1,就按除的方向做.
如:
紐約市場:1美元=7.82港幣 這里的標價法是(港元/美元)下類似
香港市場:1港幣=0.97人民幣 (人民幣/港幣)
上海市場:1美元=6.75人民幣 (人民幣/美元)
先換成同一標價法,也就是說換算成(港幣/美元)*(人民幣/港幣)*(美元/人民幣)的形式,上面的例子中需要把上海市場的換算一下,換算為:1人民幣=(1/6.75)美元。(美元/人民幣)
開始計算:(港幣/美元)*(人民幣/港幣)*(美元/人民幣)=7.82*0.97*(1/6.75)=1.1238>1,這樣就要按乘的方向操作:紐約市場1美元買進7.82港幣,香港市場用7.82港幣買7.82*0.97=7.5854人民幣,上海市場上用7.5854人民幣買7.5854*(1/6.75)=1.124的美元,這樣就賺了0.124的美元.方向是賣美元買人民幣,這個是乘的方向。
另外:如果用(美元/港幣)*(港幣/人民幣)*(人民幣/美元)的標價法,需要把香港市場和紐約市場的換算一下,
紐約市場:1港幣=(1/7.82)美元,(美元/港幣),
香港市場:1人民幣=(1/0.97)港元,(港元/人民幣),
開始計算:(港幣/美元)*(人民幣/港幣)*(美元/人民幣)=(1/7.82)*(1/0.97)*6.75=0.8899<1所以存在套利機會:在上海市場用6.75人民幣換取1美元,,紐約市場1 美元換取7.82港幣,最後在香港交易市場用7.82港幣換取7.5854個人民幣,這樣就賺得了0.8354個人民幣。(需要注意的是進入和退出時一般都會拿回同一種貨幣,所以紐約交易市場只能作為中轉站。兩個含有人民幣的交易市場分別作為進出市場。)以上提供的匯率的差值比較大,一般情況也不會出現幾塊錢就能賺到幾毛錢的巨大利潤。而且以上計算式所用的全部為中間匯率,實際交易時需要用每個市場的買入賣出價格。
其實發現,乘的方向和除的方向是沒有本質區別的,只是相對於標價的方法而言的,除的方向是反向操作,乘的方向是正向操作。
例如:
從紐約跟倫敦可以得出EUR/GBP=1.5873/1.6000
法蘭克福 EUR/GBP= 1.7100/1.7150
在法蘭克福市場,1GBP=1/1.7150EUR
在紐約跟倫敦市場,1GBP=1/1.6EUR
可以得出在紐約跟倫敦市場的賣出價高,所以得出在這兩個市場的其中一個賣出GBP
過程:在倫敦市場 賣GBP,買USD
在紐約市場 賣USD,買EUR
在法蘭克福市場 賣EUR,買GBP
利潤=100W*1.715/1.6-100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