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請問最近匯率變動幅度最大的國家是哪個國家 並簡單說明一下理由 謝謝了~在線等
亞洲各經濟體央行紛紛入市干預,以遏制本國貨幣升值,因美元匯率持續走低引發了亞洲各國對出口商競爭力的擔憂。交易商表示,據猜測,韓國、印度、馬來西亞、台灣、菲律賓以及新加坡的央行都在積極干預外匯市場。
不過,沒有人暗示,亞洲各經濟體央行周三的舉動是協同的。各方認為,這只是政策制定者在對美元走弱作出單方面回應。但分析師們表示,這一趨勢將增強。「看看有多少家央行出手干預吧,」 Strategic Alpha的莫里斯?鮑莫瑞(Maurice Pomery)表示,「如果各家央行實行購買鄰國債券、以降低鄰國競爭力的政策,那麼局面將一團糟。
「如果美聯儲(Fed)啟動第二輪定量寬松政策(它肯定會這么做),那麼情況將變得更糟,美元將走低,從發達國家撤出投資、轉而投入新興經濟體的趨勢將會加強。」
弱於預期的美國經濟數據令市場預測,美聯儲將在年底前延長其定量寬松計劃。對於央行將出手干預的預期已推低美元匯率,同時大量資金湧向亞洲以及南美的新興市場,尋找發達經濟體無法提供的收益率。
的確,巴西財長吉多曼特加(Guido Mantega)周一曾表示,隨著全球各國政府競相壓低本幣匯率,一場「全球匯率戰爭」已打響。然而,亞洲各經濟體央行的行動只是減慢了該地區貨幣的升值速度
2. 人民幣匯率和美元匯率變動的幅度分別是多少
1、人民幣匯率上下波動10%。2、美元匯率是完全市場化,沒有波動幅度限制。望採納,謝謝!
3. 外匯匯率波動率怎麼算
匯率波動率=(計算期匯率-基期匯率)*100%/基期匯率
匯率波動年率=(計算期匯率-基期匯率)*100%*12/(基期匯率*計算期與基期之間的月數)
是以另一國貨幣來表示本國貨幣的價格,其高低最終由外匯市場決定。外匯買賣一般均集中在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
(3)每日匯率變動幅度擴展閱讀:
產生原因
1、貿易和投資
進出口商在進口商品時支付一種貨幣,而在出口商品時收取另一種貨幣。這意味著,它們在結清賬目時,收付不同的貨幣。
因此,他們需要將自己收到的部分貨幣兌換成可以用於購買商品的貨幣。與此相類似,一家買進外國資產的公司必須用當事國的貨幣支付,因此,它需要將該國貨幣兌換成當事國的貨幣。
2、投機
兩種貨幣之間的匯率會隨著這兩種貨幣之間的供需的變化而變化。交易員在一個匯率上買進一種貨幣,而在另一個更有利的匯率上拋出該貨幣,他就可以盈利。投機大約佔了外匯市場交易的絕大部分。
3、對沖
由於兩種相關貨幣之間匯率的波動,那些擁有國外資產(如工廠)的公司將這些資產折算成該國貨幣時,就可能遭受一些風險。當以外幣計值的國外資產在一段時間內價值不變時,如果匯率發生變化,以國內貨幣折算這項資產的價值時,就會產生損益。
公司可以通過對沖消除這種潛在的損益。這就是執行一項外匯交易,其交易結果剛好抵消由匯率變動而產生的外幣資產的損益。
4、匯率
外匯買賣一般均集中在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它們買賣外匯的目的是為了追求利潤,方法就是賤買貴賣,賺取買賣差價,商業銀行等機構買進外幣時所依據的匯率叫「買入匯率」(BuyingRate),也稱「買價」。
賣出外幣時所依據匯率叫「賣出匯率」(SellingRate),也稱「賣價」,買入匯率與賣出匯率相差的幅度一般在千分之一至千分之五,各國不盡相同,兩者之間的差額,即商業銀行買賣外匯的利潤。買入匯率與買出匯率相加,除以2,則為中間匯率(Medial Rate)。
在外匯市場上掛牌的外匯牌價一般均列有買入匯率與賣出匯率。在直接標價法下,一定外幣後的一個本幣數字表示「買價」即銀行買進外幣時付給客戶的本幣數;後一個本幣數字表示「賣價」,即銀行賣出外幣時向客戶收取的本幣數。
在間接票價法下,情況恰恰相反,在本幣後的前一外幣數字為「賣價」,即銀行收進一定量的(1個或100個)本幣而賣出外幣時,它所付給客戶的外幣數;後一外幣數字是「買價」,即銀行付出一定量的(1個或100個)本幣而買進外幣時,它向客戶收取的外幣數。
經濟報刊上所說的外匯匯率上漲,在直接標價法下,說明外幣貴了,因而兌換本幣比以前多了,本幣兌換外幣的數量比以前少了。外幣匯率下跌,情況則相反。
4. 匯率變動幅度如何計算
中間匯率亦稱「外匯買賣中間價」。買入匯率與賣出匯率的平均數。它是不含銀行買賣外匯收益的匯率。銀行在買賣外匯時,要以較低的價格買進,以較高的價格賣出,從中獲取營業收入。中間匯率常用來衡量和預測某種貨幣匯率變動的幅度和趨勢。計算公式為:中間匯率=(買入匯率+賣出匯率)÷ 2
5. 我國匯率浮動幅度是多少
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國開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
現階段每日銀行間即期外匯市場美元對人民幣的交易價在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對外公布的美元交易中間價上下2%的幅度內浮動,人民幣對馬來西亞林吉特,人民幣對俄羅斯盧布的交易價在外匯交易中心對外公布的該貨幣交易中間價上下5%幅度內浮動。希財網小編整理。其他非美元貨幣對人民幣的交易價在外匯交易中心對外公布的該貨幣交易中間價上下3%幅度內浮動。
銀行間外匯市場人民幣對泰銖區域交易的交易價在外匯交易中心對外公布的該貨幣交易參考價上下10%幅度內浮動。
6. 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圍繞中間價上下波動幅度最高分別是多少
專家表示,這與此前《國務院辦公廳關於促進進出口穩定增長的若干意見》中「完善人民幣匯率市場化形成機制,擴大人民幣匯率雙向浮動區間」的要求一脈相承。「人民幣匯率從根本上要順應市場趨勢、反映市場需求,推動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繼續朝著市場化方向邁進,但同時也應避免人民幣匯率大起大落。」張明建議,可設立寬幅匯率目標區,例如正負10%的目標區,以兼顧匯率的靈活性與穩定性。
7. 人民幣匯率波動的幅度是怎麼規定的有什麼影響
有一定影響,但不會直接影響到
人民幣匯率
。因為我國目前實行的是人民幣與美元掛鉤的政策,我國匯率採用的是與美元掛鉤的
固定匯率
8. 請問,人民幣匯率波動區間是怎麼算的呢
現階段,在銀行間即期外匯市場上,美元對人民幣交易價在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美元交易中間價(即上一日中央銀行公布的收盤價)上下0.3%的幅度內浮動;歐元、日元和港幣等非美元貨幣對人民幣交易價在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該貨幣交易中間價(即上一日中央銀行公布的收盤價)上下3%的幅度內浮動。美元對人民幣交易匯價每日上下波動區間0.3%是根據1994年外匯體制改革後的浮動幅度沿用下來的。歐元、日元等非美元貨幣對美元匯率日波動最高幅度是根據國際外匯市場的波動情況確定的。據測算,2004年1月1日至2005年7月31日期間,國際外匯市場歐元對美元匯率的日波動最高幅度達2.2%,日元對美元匯率的日波動最高幅度達2.76%。為防止銀行對歐元等非美元貨幣結售匯業務的匯率風險,將銀行間外匯市場上歐元、日元、港幣等非美元貨幣對人民幣交易價的浮動幅度擴大至上下3%。美元匯率浮動幅度較小,歐元、日元等非美元幣種匯率浮動幅度較大,符合外匯市場美元流動性高的客觀情況。目前,我國有80%左右的外經貿活動以美元計價和結算,反映到國內銀行間外匯市場的即期交易中,美元交易量占絕對優勢,美元的流動性遠遠高於歐元、日元等非美元幣種。國際外匯市場的經驗表明,流動性越高的貨幣,市場越容易出清,價格的波動性就越小。國內外匯市場上美元流動性較高,客觀上要求價格波幅較低,相反歐元和日元流動性不足,客觀上只能用更大的波幅給交易者提供風險補償。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以來的市場運行情況表明,美元浮動幅度是適當的,它不但滿足了市場參與者的交易需求,也保證了人民幣匯率水平的基本穩定。
9. 美元每日匯率差有幅度嗎
肯定會有 只是關乎幅度大小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