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人民幣匯率高低是由什麼決定的
匯率的高低和兩個國家之間的相互貿易有關。這個時候要把貨幣看作是一種商品。比如說,中國和美國之間的外貿,中國是順差,也就是中國向美國出口多,也就說明有更多的人在那美元換人民幣來買中國的東西,美元供大於求,貶值,而人民幣供不應求,升值,結果就是人民幣應當升值,美元貶值。
實際情況並非如此,因為美國還在和其他國有貿易往來,整個世界貿易體系下的外匯由各國對外貿易來決定,各國政府的匯率都以世界主要貨幣的貨幣來掛鉤。通過外匯儲備、公開市場操作等手段維持一定的匯率。匯率的穩定性十分重要,否則會加大對外貿易的風險。
一般說來,匯率高,就是一單位外幣換成本國貨幣越多,有利於出口,因為老外1美元可以在中國買更多的東西。
⑵ 人民幣匯率是由哪些因素決定的
從短期來看,一國的匯率由對該國貨幣兌換外幣的需求和供給所決定。外國人購買本國商品、在本國投資以及利用本國貨幣進行投機會影響本國貨幣的需求。本國居民想購買外國產品、向外國投資以及外匯投機影響本國貨幣供給。 從長期來看,匯率主要取決於商品在本國的價格與在外國的價格的對比關系。以一種商品為例,如果1單位商品在美國生產需要5美元,在中國生產需要50元人民幣,則就這單位商品而言,美元與人民幣的匯率就是5:50,即1美元兌換10元人民幣。匯率則是所有進出口商品本國價格與外國價格的相對比價。在長期中,影響匯率的主要因素主要有:相對價格水平、、關稅和限額、對本國商品相對於外國商品的偏好以及生產率。 匯率的確定方法隨國際貨幣制度的變化而不斷變化。影響匯率變動的因素(1)國際收支。如果一國國際收支為順差,則該國貨幣匯率上升;如果為逆差,則該國貨幣匯率下降。 (2)通貨膨脹。如果通貨膨脹率高,則該國貨幣匯率低。 (3)利率。如果一國利率提高,則匯率高。 (4)經濟增長率。如果一國為高經濟增長率,則該國貨幣匯率高。 (5)財政赤字。如果一國的財政預算出現巨額赤字,則其貨幣匯率將下降。 (6)外匯儲備。如果一國外匯儲備高,則該國貨幣匯率將升高。 (7) 投資者的心理預期。投資者的心理預期在目前的國際金融市場上表現得尤為突出。匯兌心理學認為外匯匯率是外匯供求雙方對貨幣主觀心理評價的集中體現。評價高,信心強,則貨幣升值。這一理論在解釋無數短線或極短線的匯率波動上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8)各國匯率政策的影響。
⑶ 人民幣的匯率是誰來制定的是人,還是規則
首先要看匯率制度,中國現在實行的是管理浮動制,也就是說國家允許人民幣匯率在一定范圍內波動,這由市場的供求決定,但是如果超過一定的范圍,貨幣管理當局即人民銀行就會出面干涉,買進或賣出人民幣,使匯率維持在一定范圍內~~~
⑷ 匯率是怎麼確定的,由誰確定的
匯率不是誰確定的,是實在存在的一個東西。
兩個島,互相分隔,永不見面。A島發行貨幣,1塊錢買1個雞蛋。B島也發行貨幣,1塊錢買2個雞蛋。有一天,科技突然發達了,可以通船了,然後他們互相知道了對方的存在,然後就去貿易啊(換東西嘛,總有土特產的)。
但發現各自有各自的貨幣,不通用啊,怎麼辦?然後發現兩個島上都產雞蛋,就以雞蛋為標准。發現這個匯率確定為2:1最合適,誰也不吃虧。
至於匯率為什麼會變呢,因為有通貨膨脹,通貨緊縮等情況啊。你想嘛,如果A島的人想歪招,拚命印不值錢的鈔票,然後去買B島辛辛苦苦生產的雞蛋,B島不就吃大虧了?所以啊,匯率是浮動的。如果A島亂印鈔票,這個匯率可能就會變成10:1,或者100:1,或者更高。這樣,才可以保證公平啊。
(4)人民幣匯率誰決定擴展閱讀:
影響因素
(1)國際收支。最重要的影響因素如果一國國際收支為順差,則外匯收入大於外匯支出,外匯儲備增加,該國對於外匯的供給大於對於外匯的需求,同時外國對於該國貨幣需求增加,則該國外匯匯率下降,本幣對外升值;如果為逆差,反之。
需要注意的是,美國的巨額貿易逆差不斷增加,但美元卻保持長期的強勢,這是很特殊的情況,也是許多專業人士正在研討的課題。
(2)通貨膨脹率。任何一個國家都有通貨膨脹,如果本國通貨膨脹率相對於外國高,則本國貨幣對外貶值,外匯匯率上升。
(3)利率。利率水平對於外匯匯率的影響是通過不同國家的利率水平的不同,促使短期資金流動導致外匯需求變動。如果一國利率提高,外國對於該國貨幣需求增加,該國貨幣升值,則其匯率下降。當然利率影響的資本流動是需要考慮遠期匯率的影響,只有當利率變動抵消未來匯率不利變動仍有足夠的好處,資本才能在國際間流動。[8]
(4)經濟增長率。如果一國為高經濟增長率,則該國貨幣匯率高。
(5)財政赤字。如果一國的財政預算出現巨額赤字,則其貨幣匯率將下降。
(6)外匯儲備。如果一國外匯儲備高,則該國貨幣匯率將升高。
(7) 投資者的心理預期。投資者的心理預期在國際金融市場上表現得尤為突出。匯兌心理學認為外匯匯率是外匯供求雙方對貨幣主觀心理評價的集中體現。評價高,信心強,則貨幣升值。這一理論在解釋無數短線或極短線的匯率波動上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8)各國匯率政策的影響。
經濟影響
(一)對貿易收支的影響:匯率對進出口的影響:匯率上升(直接標價法),能起到促進出口、抑制進口的作用。(外匯匯率上漲,本幣匯率下跌)
(二)對非貿易收支的影響
1、對無形貿易收支影響:一國貨幣匯率下跌,外幣購買力提高,本國商品和勞務低廉。本幣購買力降低,國外商品和勞務變貴,有利於該國旅遊與其他勞務收支狀況改善。
2、對單方轉移收入影響:一國貨幣匯率下跌,如果國內價格不變或上漲相對緩慢,對該國單方轉移收支產生不利影響。
3、對資本流出入影響:匯率對長期資本流動影響較小。從短期來看,匯率貶值,資本流出;匯率升值,有利於資本流入。
4、對官方儲備的影響:
①本國貨幣變動通過資本轉移和進口貿易額的增減,直接影響本國外匯儲備的增加或減少。
②儲備貨幣匯率下跌,使保持儲備貨幣國家的外匯儲備的實際價值遭受損失儲備國家因貨幣貶值減少債務負擔,從中獲利。
⑸ 匯率是由誰決定的
簡單的說:匯率就是財富的比值 我和你說的通俗一點吧 很久以前,A國和B國相互貿易往來,都是用貴金屬做貨幣,假如都是成色一樣的金幣做貨幣,那麼,就不存在兌換的問題,匯率就是1:1 後來A國想了壞點子,把黃金的成色全都換成了原來的一般,那麼B國的商人也不傻,他們到A國來兌換的時候就一個B幣換2個A幣,這樣匯率就是2:1,於是就產生了匯率的概念。 後來,時代在發展啊,到了紙幣時代了,那一張破紙值什麼錢啊,其實啊,紙幣是國家信用,那國家信用靠什麼來支撐呢?一是靠國家所擁有的財富,二靠政局的穩定與否,簡單的理解所有貨幣價值=國家財富價值,那麼匯率就是以下公式; 匯率=A國財富價值/B國財富價值=A國單位貨幣價值/B單位國貨幣價值 貨單位幣價值=國家財富/單位貨幣數量 看什麼影響匯率,就看什麼影響國家財富 一、國際收支狀況。國際收支狀況是決定匯率趨勢的主導因素。國際收支是一國對外經濟活動中的各種收支的總和。AB兩國要相互貿易哦,不可以閉關鎖國嘛,A國從B國年底一盤算,掙了錢,貿易順差。那麼就是A國財富增加,B國財富減少,那麼比如影響到匯率的變動,導致貨幣價值提高,即A幣更值錢,反之變理解 二、國民收入。比如年底一盤算,AB兩國貿易收支相等,大家都沒有賺到,但是A國人們勤勞無比,GDP猛增,而B國能就發展不利,GDP沒有變。那麼就是A國為自己創造了更多的財富,單位貨幣數量也沒變,導致單位貨幣價值提高,匯率發生變化。A幣走強,更加值錢了。反之便可理解 三、通貨膨脹率的高低。比如年底一盤算,AB兩國貿易收支相等,大家都沒有賺到,AB兩國的國家財富也沒有變化,可是A國人民銀行腦袋一發熱,把市場的貨幣量提高了一倍,就是說單位貨幣數量增加一倍,自然就是通貨膨脹拉,那直接導致單位貨幣價值變成原來的1/2,錢不值錢了,那麼導致匯率發生變動,A幣走低,匯率也走低,反之就理解 四,利率水平的差異。假如AB所有情況都一樣,但是A國利率比B國,較高利率會吸引外國資金的流入,B國人為了獲的高利息,把錢到存到A國去了。以較少的利息獲得較大的財富增加,導致單位貨幣價值提高,匯率發生變動,A幣走強,匯率走高。反之便可理解 五,政治局面和社會是否穩定,這個很容易理解,社會動盪,導致財富消失和外逃,社會財富減少,單位貨幣價值減少,匯率發生變動。
⑹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是誰決定的
匯率是由外匯市場決定,並不是某一國政府能決定的。外匯市場是指在國際間從事外匯買賣,調劑外匯供求的交易場所。所有買賣外匯的商業銀行、專營外匯業務的銀行、外匯經紀人、進出口商,以及其外匯市場供求者都經營各種現匯交易及期匯交易。這一切外匯業務組成一國的外匯市場。
國際上因貿易、投資、旅遊等經濟往來,總不免產生貨幣收支關系。但各國貨幣制度不同,要想在國外支付,必須先以本國貨幣購買外幣;另一方面,從國外收到外幣支付憑證也必須兌換成本國貨幣才能在國內流通。而外匯市場就根據貨幣的供需關系來確定貨幣交易的匯率。
(6)人民幣匯率誰決定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匯管理條例》第二十四條金融機構經營或者終止經營結匯、售匯業務,應當經外匯管理機關批准;經營或者終止經營其他外匯業務,應當按照職責分工經外匯管理機關或者金融業監督管理機構批准。
第二十八條 經營結匯、售匯業務的金融機構和符合國務院外匯管理部門規定條件的其他機構,可以按照國務院外匯管理部門的規定在銀行間外匯市場進行外匯交易。
⑺ 人民幣匯率是怎麼產生的有什麼決定的
人民幣匯率主要由市場供求決定。
1、 一國經濟的增長速度.收入增加會導致進口商品的需求擴張,繼而擴大對外匯的需求,推動本幣貶值。而支出的增長意味社會投資和消費的增加,有利於促進生產的發展,提高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刺激出口增加外匯供給。所以從長期來看,經濟增長會引起本幣升值。
2、 國際收支平衡的情況.國際收支中如果出口大於進口,資金流入,意味著國際市場對該國貨幣的需求的增加,則本幣會上升。反之,如進口大於出口,資金流出,則國際市場對該國貨幣需求下降,本幣會貶值。
3、物價水平和通貨膨脹水平的差異。如果一國的物價水平高,通貨膨脹率高,說明本幣的購買力下降,會促使本幣貶值。反之,就趨於升值。
4、 利率水平的差異。溫和的通貨膨脹下,較高利率會吸引外國資金流入,同時抑制國內需求,進口減少,使得本幣升高,但在嚴重通貨膨脹下,利率就與匯率成負相關的關系。
(7)人民幣匯率誰決定擴展閱讀
1、人民幣升值有利於我國企業進行海外投資,開拓國際市場。我國大力鼓勵本國企業"走出去",許多大企業也開始實施國際化的經營戰略,人民幣升值使企業能夠以較低的成本獲得國外的資源,使人民幣海外購買力增強,降低了海外並購的成本。
2、人民幣升值有利於企業技術提升,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出口企業要從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轉變,必須進行技術創新,對先進技術設備的進口需 求將不斷擴大。
3、人民幣升值有利於服務貿易和服務業發展。人民幣升值可以最有效率地對出口企業進行洗牌,把製造業中那些附加值和技術含量低的企業出局,有利於改變過去資源過度向製造業集中的局面,引導更多資源轉向服務業,從而推動我國產業結構良性發展,進而推動我國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4、對內升值有利於壓低國內大宗商品價格,控制通貨膨脹,調控房地產價格,促進股市制度性下跌,降低股市圈錢功能,使優質上市公司受到損失,損害本國實體經濟,民營企業融資困難,加大經濟衰退風險。
5、對外升值有利於推高本國外向型製造業企業出口價格,在國際市場上因自主科技水平不足,又失去一定價格優勢,而競爭力大幅下降,使國家出口減少,經濟增長乏力。同時,降低進口產品價格,令外國企業在具有技術優勢的同時,又獲得了成本優勢,而加大對中國的出口,通過對中國的貿易,使本國經濟獲得復甦。
6、降低本國學生出國留學的教育成本和生活成本,有利於留學生定居國外,到外國學習先進理念,和舒適生活,促進中國人才的全球擴散,傳播中國文化。
7、有利於中國企業在國際上對即將破產企業或業務進行收購,促進中國的對外投資,幫助世界各國經濟復甦,體現了中國的良好風范。
⑻ 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是由什麼決定的
人民幣匯率主要由市場供求決定。
中國人民銀行2018年10日發布二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就近期人民幣匯率走勢發表了看法。報告認為,無論是2017年至2018年一季度的人民幣匯率升值,還是二季度以來的人民幣匯率貶值,都是由市場力量推動的,央行已基本退出常態式外匯干預,這從官方外匯儲備和央行外匯占款變化上也能反映出來。
我國一向堅持市場化的匯率改革方向,更多發揮市場在匯率形成中的決定性作用,不搞競爭性貶值,不會將人民幣匯率作為工具來應對貿易爭端等外部擾動。
報告指出,人民幣匯率主要由市場供求決定,央行不會將人民幣匯率作為工具來應對貿易摩擦等外部擾動。我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隨著匯率市場化改革持續推進,匯率彈性逐步增強。
(8)人民幣匯率誰決定擴展閱讀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已漲逾2%
在經歷了一段顯著升值後,昨天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全線大跌回調。來自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的數據顯示,1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7081,較前一交易日下調56個基點。
自2018年11月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漲勢如虹,無論是人民幣對美元的中間價,還是在岸、離岸匯率,均從6.97附近升值至6.7左右。截至1月31日,兩個月內人民幣對美元雙邊匯價升值3.5%,而同期美元指數僅下行2.0%。
不過,人民幣的高歌上進昨天暫時叫停。昨天早間,美元指數飆升,人民幣對美元短線急跌。在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開盤回調逾百點,失守6.71關口;離岸人民幣對美元短線急挫逾170點,接連失守6.71、6.72兩道關口,隨後跌幅進一步擴大。
離岸人民幣對美元連破四道關口跌至6.74下方,日內跌超300個基點;在岸人民幣對美元日間收盤逼近6.74,日內跌超300個基點。
盡管如此,2019年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仍漲幅不小。去年12月28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為6.8632,截至昨天,人民幣中間價已升值2.31%,在岸匯率去年12月28日報6.8658,今年以來已上漲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