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復合杠桿的計算公式
復合杠桿的計算公式DCL=DOL×DFL或:復合杠桿系數=經營杠桿系數×財務杠桿系數。
復合杠桿系數的影響內因素:在其他容因素不變的情況下,固定成本a、利息I、融資租賃租金、優先股股利D優越大,則復合杠桿系數越大;邊際貢獻M越大(單價P越高、銷量x越多、單位變動成本b越低),則復合杠桿系數越小。
(1)復合杠桿系數固定成本擴展閱讀
復合杠桿作用
1、能夠從中估計出銷售額變動對每股盈餘造成的影響。
2、可看到經營杠桿與財務杠桿之間的相互關系,即為了達到某一總杠桿系數,經營杠桿和財務杠桿可以有很多不同的組合。比如,經營杠桿系數較高的企業可以在較低的程度上使用財務杠桿;經營杠桿系數較低的企業可以在較高的程度上使用財務杠桿等等。
例如:ABC 公司的營業杠桿系數為2 ,同時財務杠桿系數為1.5。該公司的聯合杠桿系數測算為:DTL=2×1.5=3(倍)
在此例中,聯合杠桿系數為3倍表示:當公司營業總額或營業總量增長1倍時,普通股每股利潤將增長3倍,具體反映公司的聯合杠桿利益;反之,當公司營業總額下降 1 倍時 ,普通股每股 利潤將下降3倍,具體反映公司的聯合杠桿風險。
『貳』 經營杠桿系數與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的關系
經營杠桿系數與固定成本成正比,而與變動成本沒有關系。
公式:經營杠桿系數=基期邊際貢獻/基期邊際貢獻-基期固定成本
(基期銷售單價-基期單位變動成本)*基期產銷量/(基期銷售單價-基期單位變動成本)*基期產銷量-基期固定成本
從上公式可以看出經營杠桿系數與固定成本成正比,而與變動成本沒有關系。但是,控制經營風險的方法有:增加銷售額、降低產品單位變動成本、降低固定成本比重。
(2)復合杠桿系數固定成本擴展閱讀:
1、在固定成本不變的情況下,經營杠桿系數說明了銷售額增長(或減少)所引起的營業利潤增長(或減少)的幅度;
2、在固定成本不變的情況下,銷售額越大,經營杠桿系數越小,經營風險也就越小;反之,銷售額越小,經營杠桿系數越大,經營風險也就越大。
3、在銷售額處於盈虧臨界點前的階段,經營杠桿系數隨銷售額的增加而遞增:在銷售額處於盈虧臨界點後的階段,經營杠桿系數隨銷售額的增加而遞減:當銷售額達到盈虧臨界點時,經營杠桿系數趨近於無窮大,此時經營風險趨近於無窮大;
4、在銷售收入一定的情況下,影響經營杠桿的因素主要是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的金額。固定成本或變動成本加大都會引起經營杠桿系數增加。
這些研究結果說明,在固定成本一定的情況下,公司應採取多種方式增加銷售額,這樣利潤就會以經營杠桿系數的倍數增加,從而贏得「正杠桿利益」。否則,一旦銷售額減少時,利潤會下降的更快,形成「負杠桿利益」。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經營杠桿系數
『叄』 什麼是復合式杠桿
復合杠桿是指由於固定成本和固定財務費用的存在而導致的普通股每股利潤變動率大於產銷量變動率的杠桿效應。
復合杠桿的計算公式:
對復合杠桿計量的主要指標是復合杠桿系數或復合杠桿度。復合杠桿系數是指普通股每股利潤變動率相當於產銷量變動率的倍數。其計算公式為:
DCL=DOL×DFL
或:復合杠桿系數=經營杠桿系數×財務杠桿系數
DCL=邊際貢獻/[EBIT-I-PD/(1-t)]
其中:I為利息,PD為優先股股利,T為所得稅稅率。
復合杠桿與企業風險的關系:
由於復合杠桿作用使普通股每股利潤大幅度波動而造成的風險,稱為復合風險。復合風險直接反映企業的整體風險。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復合杠桿系數越大,復合風險越大;復合杠桿系數越小,復合風險越小。通過計算分析復合杠桿系數及普通股每股利潤的標准離差和標准離差率可以揭示復合杠桿同復合風險的內在聯系。
復合杠桿系數的影響因素:
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固定成本a、利息I、融資租賃租金、優先股股利D優越大,則復合杠桿系數越大;邊際貢獻M越大(單價P越高、銷量x越多、單位變動成本b越低),則復合杠桿系數越小。
『肆』 求息稅前利潤總額及復合杠桿系數
息稅前利潤總額EBIT=10*65-10*30-100=250萬
復合杠桿系數=(10*65-10*30)/[250-600*12%-10/(1-25%)] 約=2.13
『伍』 求解財務杠桿系數、經營杠桿系數、復合杠桿系數一類的題
1.邊際貢獻=210*(1-60%)=84
固定成本=邊際貢獻-息稅前利潤=84-60=24
利息=200*0.4*0.15=12
經營杠桿=84/60=1.4
財務杠桿=60/(60-12)=1.25
總杠桿=1.4*1.25=1.75
2增資前
經營杠桿系數=(15000*0.35)/(15000*0.35-2625)=2
財務杠桿系數=(15000*0.35-2625)/(15000*0.35-2625-360)=1.16
總杠桿系數=2*1.16=2.32
增資後
經營杠桿系數=(15000*1.2*0.4)/(15000*1.2*0.4-3200)=1.8
財務杠桿系數=(15000*1.2*0.4-3200)/(15000*1.2*0.4-3200-460)=1.13
總杠桿系數=1.8*1.13=2
經營杠桿系數、 財務杠桿、總杠桿系數均下降,增資方案合理
『陸』 企業的經營杠桿系數、財務杠桿系數和復合杠桿系數怎麼算
具體如下:
1.邊際貢抄獻=銷售收入-變動成本襲==300-300*50%==150萬元
如果題目已知產銷量和單位邊際貢獻M=px-bx=(p-b)x=m·x
式中:M為邊際貢獻;p為銷售單價;b為單位變動成本;x為產量 量;m為單位為際貢獻
2.息稅前利潤=邊際貢獻-固定成本==150-50==100萬元
EBIT=M-a
式中:EBIT為息稅前利潤;a為固定成本。
所以營業杠桿系數=息稅前利潤變動率/產銷業務量變動率=邊際貢獻/息稅前利潤=150/100=1.5
3、經營杠桿系數的作用:
(1)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固定的生產經營成本的存在導致企業經營杠桿作用,而且固定成本越高,經營杠桿系數越大,經營風險越大。
(2)如果固定成本為零,經營杠桿系數等於1。通常,經營杠桿系數大於1
(3)由資本總額為200萬元,債務資本比率為30%,利息率為15%得出:
利息=200*30%*15%=9萬元
財務杠桿系數DFL=EBIT/(EBIT-I)=EBIT/(EBIT-I)
==100/(100-9)==1.0989
聯合杠桿系數==營業杠桿系數*財務杠桿系數
==1.5*1.0989==1.648
『柒』 經營杠桿系數中所使用的固定成本是否包含利息的固定成本
在財務分析中,經營杠桿是根據息稅前利潤的變動與產銷量的變動計算出的,息稅前利潤本身也是根據固定成本及變動成本計算出的,而在財務管理書中明確指出,在計算息稅前利潤中的固定成本及變動成本中都是不包含利息費用的,在一個公式中各指標的計算口徑應該是一致的,所以我認為固定成本都是不應該包含利息費用的。
『捌』 固定成本如何影響總杠桿系數
固定成本與總杠桿系數成正向變動關系
固定成本越高,總杠桿系數越大,說明企業的風險越大。
『玖』 求該企業的經營杠桿系數,財務杠桿系數和復合杠桿系數。
單位固定成本抄=100/40%*60%=150 固定襲成本=150*10000=150萬元
經營杠桿系數=(息稅前利潤+固定成本)/息稅前利潤=(90+150)/90=8/3
財務杠桿系數=息稅前利潤/(息稅前利潤-利息)=90/(90-40)=1.8
復合杠桿系數=經營杠桿系數*財務杠桿系數=8/3*1.8=4.8
『拾』 固定成本與經營杠桿系數的大小有什麼關系
經營杠桿系數=(銷售收入-變動成本)/(銷售收入-變動成本-固定成本)
經營杠桿系數(DOL)=(息稅前利潤EBIT+固定成本)/
息稅前利潤EBIT
固定成本越大,營業杠桿系數越大,營業風險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