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加權平均指數(DI)
所謂加權指數又稱為加權股價平均數,是兩個總量指標相對形成的指數。用來對比的總量指標中包含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因素,只觀察其中一個因素的變動,將其他因素的變動固定下來編制的長期匯率變動的因素。也就是根據各種樣本股票的相對重要性進行加權平均計算的股價平均數,其權數(Q) 可以是成交股數、股票總市值、股票發行量等。加權指數又有價格加權指數和大盤加權指數。價格加權指數是股票市場指數中的一種。目前有兩個傳統的計算比重方式,即市值加權及價格加權方式。而大盤加權指數是由權重股引領的大盤指數走勢,也就是在走勢中的白線。加權指數與月線的關系是這樣的,當加權指數突破月線的時候,股價的走勢就會延續一段時間股價相對強度。
『貳』 每天公布的人民幣匯率中間價是怎麼計算出來的
中國人民銀行於每個工作日閉市後公布當日銀行間外匯市場美元等交易貨幣對人民幣匯率的收盤價,作為下一個工作日該貨幣對人民幣交易的中間價格。
『叄』 如何計算匯率
比如說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就是1元人民幣等於多少美元!
我們平時從報紙上讀到的都是名義匯率-E.
名義匯率是一國貨幣跟另一國貨幣的價格之比.比如美元對德國馬克是1.43DM/$或0.70$/DM.簡單地說,就是一個美元可以換算成多少個馬克.我們平時到銀行去兌換就是按照名義匯率折算. 在本節及以後的章節中,我們通常以一單位外國貨幣換多少本國貨幣的形式來表示名義匯率.比如 8.26Yuan/$等. 這樣的話, 如果E上升,也就意味著一單位外國貨幣可以兌換更多本國貨幣,那麼我們說本國貨幣貶值;反之如果E下降,本國貨幣升值.
名義匯率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但是這里我們想討論的是匯率跟宏觀經濟之間的互動關系,從名義匯率里我們看不到什麼關系,所以對於宏觀經濟學學生而言,名義匯率並不是我們特別關心的. 國家之間發生貿易的時候進出口商關心的不僅僅是我的錢能換成國外多少錢,更在於我的錢能從你那兒買多少東西.如果我1塊錢可以兌換成你100個外幣,但是你國內的東西價格比我國內貴200倍,那我還是不能從你那兒進口東西.所以國內國外的價格在這里必須考慮進去. 怎麼考慮? 假如我現在手裡有1塊錢人民幣,國內價格是P,那麼我可以買 1/P 個單位的中國貨物. 如果我兌換成美元, 那麼我可以得到 1/E 美元. 國外價格是P*,那麼我可以買 1/EP* 個單位的美國貨物. 換句話說, 中國 1/P單位的貨物可以換得 1/EP*個單位的美國貨物. 那也就是說, 1個單位的美國貨物可以換成 EP*/P 個單位的中國貨物. 這個概念就是十分重要的實際匯率 RER.
另一個角度看實際匯率: 同樣一件貨物,中國賣P/單位,美國賣P*/單位,換算成人民幣就是EP*/單位.那麼實際匯率其實就是同一件貨物外國用本國貨幣衡量的價格與本國價格之比.這樣進出口商就容易比較了:比如,汽車進口商需要決定是否進口汽車.他先看本國汽車市場價格P,然後看美國汽車市場價格P*,並將之換成EP*人民幣,與本國價格P對比,如果高於本國價格,那麼就不進口.如果實際匯率上升,意味著1單位外國貨物換的本國貨物多了,那麼自然本國匯率貶值;反之RER下降本國匯率升值. 這個跟名義匯率一樣. 用我們的第二個角度考慮,如果實際匯率上升,那麼同一樣東西外國賣得價格更高了,進口商利潤空間減小,從而進口數量減少, 所以對本國進口商來說實際匯率貶值有害,而反之對本國出口商有利. 注意: 1. 我們討論匯率對進出口的影響,都是談的實際匯率,而不是名義匯率,理由開篇已經說過; 2. 雖然實際匯率貶值使進口數量Q(m)減少,但反映在國際收支平衡表中經常項目下的進口總額V(m)=Q(m)EP*=Q(m)*RER*P.現在Q下降,但RER上升,所以難以判斷進口總額的變化方向.事實上是,很多發展中國家在本國貨幣貶值期間,出口總額固然上升,但與之同時進口總額也有所上升.這就是因為Q(m)並沒有減少太多,由於這些發展中國家對發達國家的進口依賴度很高.
以上的實際匯率是兩國之間的匯率,我們稱之為"Bilateral Real Exchange Rate".但是我們知道,客觀世界中一個國家在跟許許多多國家進行貿易,那就有許許多多個雙邊實際匯率.這對我們的經濟分析是十分麻煩的.能不能建立一個綜合性的多邊實際匯率 Muitilateral Real Exchange Rate 呢? 我們說可以. 比方說建立一個中國跟其貿易夥伴之間的多邊實際匯率. 中國跟美國之間有一個雙邊實際匯率可以根據RER(US)=EP*/P計算得到,同樣中國跟英國之間的雙邊實際匯率RER(ENG)也可以計算出來,跟印度RER(IND),跟韓國RER(KOR),跟伊拉克RER(IRA)等等都可以計算.中國出口到美國的貨物佔中國向世界總出口的a%,出口到英國的占總出口b%,出口到印度的佔c%,韓國的d%,伊拉克的e%.那麼中國對世界的雙邊實際匯率(其實就是中國的多邊實際匯率MRER,衡量的是一個單位世界貨物可以換成多少單位的中國同樣的貨物)就是加權平均:
MRER=RER(US)a%+RER(ENG)b%+RER(IND)c%+RER(KORE)d%+RER(IRA)e%
這樣算出的是出口方面的多邊實際匯率,進口同樣可以算出.為了方便起見,經濟學家取進口多邊實際匯率和出口多邊實際匯率的平均作為最終一個國家的多邊實際匯率.
總結: 實際匯率上升,說明國外貨物貴了,本國匯率貶值,對出口有利,對進口有損;實際匯率下降,說明本國貨物相對貴了,本國匯率升值,對進口有利,對出口有損.
『肆』 舉例說明一籃子貨幣匯率具體如何計算(不要百度定義)
一籃子貨幣中貨幣的幣種及比重是如何確定的?
人民幣匯率不再盯住單一美元,而是按照我國對外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選擇若干種主要貨幣,賦予相應的權重,組成一個貨幣籃子,在此基礎上測算人民幣多邊匯率水平的變化。根據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計算人民幣多邊匯率指數的變化,對人民幣匯率進行管理和調節,維護人民幣匯率的正常浮動和在合理均衡水平
上的基本穩定。作為人民幣匯率調節的一個參考,在籃子貨幣的選取以及權重的確定時主要遵循的基本原則是:綜合考慮在我國對外貿易、外債(付息)、外商直接投資(分紅)等外經貿活動中占較大比重的主要國家、地區的貨幣,組成一個貨幣籃子,並分別賦予其在籃子中相應的權重。
一是著重考慮商品和服務貿易的權重作為籃子貨幣選取及權重確定的基礎。經常項目收支是我國國際收支平衡的基礎環節,而商品和服務貿易收支又構成了經常項目收支的絕大部分。從我國現階段的國情看,商品和服務貿易是經常項目的主體。因此,籃子貨幣的確定也是以對外貿易權重為主的。美國、歐元區、日本、韓國等目前是我國最主要的貿易夥伴,相應地,美元、歐元、日元、韓元等也自然會成為主要的籃子貨幣。此外,新加坡、英國、馬來西亞、俄羅斯、澳大利亞、泰國、加拿大等國家與我國的貿易比重也較大,這些國家的貨幣對我國的人民幣匯率也是很重要的。一般而言,與我國的年雙邊貿易額超過100億美元,在權重中是不可忽略的,50億美元以上也是不算小的。從支付結算的角度看,盡管目前仍有一些國家或地區在與我國的貿易中較多、較習慣採用美元結算,但這種情況正逐漸發生變化,選用其本幣進行結算的會漸漸多起來,我國也要適應和鼓勵這一趨勢。
二是適當考慮外債來源的幣種結構。隨著我國對外開放程度的不斷提高,外債金額越來越大,2004年末,中國的外債余額摺合為2 286億美元,外債來源呈現多樣化。由於在多數情況下,外債需用人民幣兌換為具體的計價貨幣進行還本付息,具體的計價貨幣會在外匯市場上產生明顯的需求,成為影響人民幣匯率的一個因素。因此,籃子貨幣權重的確定也要適當考慮我國對外負債的幣種結構。
三是適當考慮外商直接投資的因素。近年來外商直接投資增長較快,在我國對外經濟關系中的地位日益提高。我國引進外商直接投資已有相當規模,目前,累計使用外商直接投資達5 600多億美元。這些投資中有很多是採用投資來源國自身的貨幣,而且將來通過分紅取得投資收益時也要兌換為相應的外幣匯出。因此,在籃子貨幣中要考慮外商直接投資的影響。
四是適當考慮經常項目中一些無償轉移類項目的收支。雖然這類項目收支所佔比重相對小一些,但其幣種構成也會對各籃子貨幣的權重產生一定影響。
『伍』 求運用加權平均的方法計算出人民幣匯率的例題。感謝🙏
我以貿易佔比加權為例,假設有A,B兩國貨幣分別為a和b,
匯率:a/人民幣=6 b/人民幣=3
與兩國的貿易額占我國的對外貿易總額的比重分別為40%,20%
僅以AB兩國加權後的匯率作為人民幣匯率指數參考的話,加權後的匯率=40%*6/2+20%*3/2
『陸』 各種雙邊匯率的加權平均是什麼意思
一國貨幣同另一國貨幣的名義匯率,即雙邊匯率.如人民幣與美元的匯率,人民幣與日元的匯率.
這與有效匯率相對應,有效匯率是各種雙邊匯率的加權平均,權數以一國主要貿易夥伴在其對外貿易中所佔的比重而定。
Ei =∑aiei ( 其中a1+a2+…+an=1,0<ai≤1 )
Ei―有效匯率; ai―第i國在一國對外貿易總額中所佔的比重,即權數; ei―國貨幣同第i國貨幣的名義匯率,即雙邊匯率。
『柒』 外匯匯率中間價是怎麼算出來的
幣種 匯買、匯賣中間價 現匯買入價 現鈔買入價 賣出價 發布時間
美元(USD) 623.05 621.80 616.82 624.30 2013年01月04日 15:28:10
以上為工行100美元兌換人民幣匯率報價。
按此報價為例,
美元的賣出價是624.30,現鈔價與現匯價相同。
美元的現匯買入價為621.80。
美元的匯買、匯賣中間價=(現匯買入價+現匯賣出價)/2
即,美元的匯買、匯賣中間價=(621.80+624.30)/2=623.05
以上回答,希望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