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怎麼計算發行債券的實際利率
實際利率法是採用實際利率來攤銷溢折價,其實溢折價的攤銷額是倒擠出來的.計算方法如下:
按照實際利率計算的利息費用= 期初債券的帳面價值×實際利率
期初債券的帳面價值= 面值 + 尚未攤銷的溢價或- 尚未攤銷的折價
如果是到期一次還本付息債券,計提的利息會增加債券的帳面價值,在計算的時候是要減去的。
按照面值計算的應計利息=面值×票面利率
1、每期實際利息收入隨長期債權投資賬面價值變動而變動;每期溢價,溢價攤銷數逐期增加。這是因為,在溢價購入債券的情況下,由於債券的賬面價值(尚未攤銷的溢價這一部分)隨著債券溢價的分攤而減少,
因此所計算的應計利息收入隨之逐期減少,每期按票面利率計算的利息大於債券投資的每期應計利息收入,其差額即為每期債券溢價攤銷數,所以每期溢價攤銷數隨之逐期增加。
當期溢折價的攤銷額 = 按照面值計算的應計利息- 按照實際利率計算的利息費用
當期溢折價的攤銷額 =面值×票面利率-(面值 + 尚未攤銷的溢價)×實際利率
2、在折價購入債券的情況下,由於債券的賬面價值隨著債券折價的分攤而增加,因此所計算的應計利息收入隨之逐期增加,債券投資的每期應計利息收入大於每期按票面利率計算的利息,其差額即為每期債券折價攤銷數,所以每期折價攤銷數隨之逐期增加。
當期折價的攤銷額 = 按照實際利率計算的利息費用- 按照面值計算的應計利息
當期折價的攤銷額= (面值-尚未攤銷的折價)×實際利率-面值×票面利率
B. 債券價格的計算
你是學經濟的吧,hehe
第一題:100*5%*(p|a,4%,5)+100*(p|f,,4%,5)
第二題:首先成交的是小張,13:45,這是證券市場已經開盤,如果同一時間委託買入則價高者得,我也炒股,不會有錯。
第三題:他們填入的肯定是賣出價。只有賣出的時候才會先成交低價再到高價,20.6比20.5高,購買股票的會先購買低價的!呵呵
p|a是年金現值系數,即PVIFA
p|f是復利現值系數
即PVIF
查表即可得出結果
p|a,4%,5等於4.452
p|f,,4%,5等於0.822
經計算
得最後答案為104.46
C. 個股期權杠桿率怎麼計算的 - 百度知道
炒股經常虧損,我們該怎麼分析股票?就我而言,該從兩個方面來討論。
第一個方面,咱們先不談該怎麼正確分析股票,而是該弄清自身作為股民存在的誤區。
1、賭徒性質。股市虧損大多數人存在賭徒心理,俗話說的話:「炒股7虧2平1贏」!股民往往相信自己會成為那一成的贏家,愈是虧損愈是投入,希望回本甚至是賺錢。結果多不如人願,事與願違。以至於「越挫越勇」,最後越陷越深,迷失自我,結果不想而知。
2、被誤導。很多股民喜愛聽所謂一些「大神」們各顯神通、技術指導、市場熱門、預測走勢等等。最後結果卻都是股評家們賺錢了,虧的還是我們股民。我們該反問自己,如若他們真有那麼厲害,估計他們早就上富豪榜了,哪還有什麼時候搞股評之說呢?
3、 嘗過甜頭。有些股民最開始或多或少確實嘗過一些甜頭,尤其是自己的股票短時間漲了不少,覺得自己眼光獨到,以至於加大投入,而後不盡如人意。最後甚至形成死循環,投了虧,虧了投,周而復始。怎麼也離不開股市,如同掉進泥淖一般,不能自拔!
4、戀戀不舍。很多股民在賬面虧損後覺得是所謂的浮虧!而虧了就是虧了,我們自圓其說的,甚至有些自欺欺人地暗示自己賣掉股票才是真的虧損!大家都渴望浮虧變成浮盈,但這是需要時間的,從而讓我們戀戀不舍甚至沉迷,離不開股市。
知曉了自身誤區的前提下,及時糾正思維方式,以全新面貌面對股市誘惑。接下來就需要了解基本方法了,不可做一個盲目的股民。
第二個方面,分析一隻股票,大部分人大概都是差不多的途徑,從基本面和技術面展開。
1、基本面。一般會先從基本面展開,這也是最簡單的,對於目標股的基本面掌握和了解。深入了解公司的財務報表等工作一般是專業團隊做的。而作為一般散戶朋友們對於基本面的了解無外乎盤子多大、流通盤、公司主營業務等。
2、技術面。技術走勢分析股票,多數股民朋友們用的技術指標都不太相同。主流的指標一般是K線、量能、MACD、KDJ、均線、布林線等。於此我不能說哪個指標更好,這得看個人喜好以及熟悉習慣程度。
當然,關於基本面和技術面在這兒也只是泛泛之談。就技術層面來說,我個人喜好用K線、均線、MACD指標。其他的基本用的不太習慣,更不必說公式了。走勢的分析因每個人運用的指標不一,或者說對於市場的理解與個股的盤感不同。這兒也不能統一的強調某種方法更好或更合時宜。更多的是需要各位在理性實際操作中找到適合自己的。
總之,在能夠看清自身問題,足夠清醒面對股市誘惑的前提下,學習了解基本方法以應付股市問題不至於犯大錯,最後需要的是把握正確的投資交易之道。
D. 債券怎麼做杠桿
國內不開展這種業務。
可轉換債券的杠桿是同股價相聯系的。
E. 股票型基金的杠桿率是怎麼計算的
股票型基抄金沒有 杠桿率襲的說法。有杠桿率的股票型基金一般叫對沖基金。
國內 分級基金才有杠桿率的說法。 分級基金母基金份額由分級A、B兩個子份額合並而成。打個比方,在投資中,分級B向分級A借取了一定比例的資金,用來投資,也為此向分級A支付一定比例的「利息」。因此,分級A的持有人享有約定收益率,分級B有了比原來更多的資金用於投資,在市場下跌和上漲中都能顯示出比普通基金更高的漲跌幅,持有人也相應承擔更高的風險和收益。
價格杠桿= 母基金總凈值/B份額總市值=(母基金份數×母基金凈值)/(B份額份數×B份額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