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滑輪和杠桿一樣么
可以說一樣,也可以說不一樣。
先看概念:
在生活中根據需要,杠桿可以做成直的,也可以做成彎的。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如果能繞著固定點轉動,這根硬棒就叫杠桿。
因此,可以說滑輪是有杠桿變形而成的。都遵:循動力臂×動力=阻力臂×阻力,即L1F1=L2F2的平衡條件。
滑輪中分定滑輪和動滑輪,定滑輪不省力,但可以改變力的方向;動滑輪省力但不省距離。所以說定滑輪是等臂杠桿,動滑輪是省力杠桿。
我是因為最近考試在復習,純粹個人理解(原創的!)也許不是很專業,不要介意哈。
Ⅱ 哪位詳細講解一下 滑輪和杠桿的關系
兩者都是簡單機械,有著省力和改變力的方向的優點,二者的本質都是一樣的;不同點是滑輪能連續改變力的方向和大小,而杠桿則只能移動一定距離和方向
Ⅲ 杠桿和滑輪定義以及它們的作用
杠桿的定義
杠桿是一種簡單機械。 在力的作用下能繞著固定點轉動的硬棒就是杠桿(lever). 杠桿不一定必須是直的,也可以是彎曲的,但是必須保證 物理書中的杠桿
是硬棒。 蹺蹺板、剪刀、扳子、撬棒等,都是杠桿。 滑輪是一種變形的杠桿,且定滑輪是一種等臂杠桿,動滑輪是一種動力臂是阻力臂的兩倍的杠桿。
作用:省力或改變力的方向
滑輪的定義
滑輪是一個周邊有槽,能夠繞軸轉動的小輪。由可繞中心軸轉動有溝槽的圓盤和跨過圓盤的柔索(繩、膠帶、鋼索、鏈條等)所組成的可以繞著中心軸轉動的簡單機械叫做滑輪。
作用:一:定滑輪
通過定滑輪來拉鉤碼並不省力。通過或不通過定滑輪,彈簧秤的讀數是一樣的。可見,使用定滑輪不省力但能改變力的方向。在不少情況下,改變力的方向會給工作帶來方便。
二:動滑輪
使用動滑輪能省一半力,費距離。這是因為使用動滑輪時,鉤碼由兩段繩子吊著,每段繩子只承擔鉤碼重的一半。使用動滑輪雖然省了力,但是動力移動的距離大於鉤碼升高的距離,即費了距離。
三:滑輪組
為了既節省又能改變動力的方向,可以把定滑輪和動滑輪組合成滑輪組。 省力的大小 使用滑輪組時,滑輪組用幾段繩吊著物體,提起物體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幾分之一。
Ⅳ 杠桿和滑輪這兩種簡單的機械有什麼共同規律
好完了嗎?兩種機械的吧,像參謀點了嗎?他們都是自己用的的
Ⅳ 物理的杠桿和滑輪組這兩個哪個更簡單
杠桿和滑輪都是簡單制機械,從實質上看滑輪就是變形的杠桿。定滑輪相當於等臂杠桿,動滑輪相當於動力臂為阻力臂兩倍的杠桿。而滑輪組是由多個動滑輪、定滑輪組裝而成的一種簡單機械,既可以省力也可以改變用力方向。
根據上述分析,個人認為杠桿比滑輪組更簡單。
Ⅵ 滑輪是杠桿的變形,屬於杠桿機械對嗎
滑輪是杠桿的變形,屬於杠桿機械。
定滑輪實質是等臂杠桿,不省力也不費力,但可以改變作用力方向.杠桿的動力臂和阻力臂分別是滑輪的半徑,由於半徑相等,所以動力臂等於阻力臂,杠桿既不省力也不費力。
動滑輪省1/2力,多費1倍距離,這是因為使用動滑輪時,鉤碼由兩段繩子吊著,每段繩子只承擔鉤碼重的一半,而且不能改變力的方向。實質是個動力臂(L1)為阻力臂(L2)二倍的杠桿。
Ⅶ 急!杠桿和定滑輪哪個機械效率高~
首先搞清楚機械效率的定義,,,在不計摩擦力的情況下2者的效率是一樣的。。。但是在有摩擦力的情況下
要將一個物體提起來,定滑輪做功=對物體的功+摩擦力做功
而:
杠桿做功=對物體的功
所以:杠桿機械效率高
Ⅷ 杠桿和滑輪組合成機械有哪些
工地上的塔式起重機(其吊臂為杠桿,吊重物的為滑輪組)
Ⅸ 阿基米德設計了怎樣的巧妙的杠桿和滑輪機械,把輪船拉入水中
先在船身後面放塊大石頭(高差不多有船身的1/2左右就差不多夠了,但一定要夠重),然後再在石頭跟船中間插(不用真的插到沙灘里,到船的底就可以了)上一條堅實的鐵條之類的長棍(越長越好),再在長棍空中的那頭綁上一跟長而結實繩子,然後,再在那個綁繩子的那個"點"與沙灘垂直的另外一個點(在沙灘上)向船的另外一邊(圖中的右邊)過一點,在那安一個離地面比較近的滑輪(怎麼安應該就不用誰吧?)然後再繼續往右一段距離,再安一個離地面遠點的(最好能跟剛才綁繩子那個"點"一樣高以上)滑輪,然後,把繩子先過低的滑輪,再過高的滑輪,然後站在高的滑輪下拉繩子就OK了,(至於多省力,就要看插在石頭跟船之間那長棍有多長了)不過其實這樣也挺麻煩的,要不斷的更改這套"裝備"的位置,當然了,如果繩子夠長就只要移動石頭就可以了!
Ⅹ 杠桿、滑輪、簡單機械的關系是什麼
滑輪是杠桿的一種表現形式。杠桿是簡單機械的一種。所以可以說是包含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