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匯率傭金 > 杠桿小實驗

杠桿小實驗

發布時間:2021-07-25 03:15:41

⑴ 小學生趣味科學小實驗

一、奇特的杠桿
(1)實驗目的 認識杠桿省力的原理。
(2)實驗器材 約4米長的木桿1根,木支架1個,重約5千克的石塊1塊,桌子1張(桌面略低於木支架)。

(3)實驗過程 ①取石塊放在桌面上,並讓其1/3露出桌面,再讓一位同學拿著木桿一端;用木桿另一端把石塊用力往上挑,這時,石塊被能挑動嗎?②仍讓這位同學拿著木桿一端,再在桌子前面用一個木架支起木桿。然後用木桿另一端頂住石下方,再用手往下按,石塊能被挑動嗎?③把支架慢慢移向桌子,並不斷撬動石塊,所用的力是越來越大不是越來越小?④把支架慢慢移開,使之離桌子越來越遠,並不斷撬動石頭,所用的力是越來越大還是越來越小?

二、這只氣球會爆炸嗎?

把一隻氣球吹足氣,系緊口子。再用一塊透明膠布(橡皮膏也可)貼在氣球上,拿一根針從貼著透明膠布的地方把氣球扎破。
你想想看:氣球會不會「啪」的一聲爆炸?

你也許認為氣球要爆炸了吧!其實,氣球不會「啪」的一聲炸掉。在一般情況下,用針扎破氣球,氣球肯定會爆炸;現在的情況不同,你會看到氣從針孔處徐徐冒出來,氣球卻象消了氣的車胎一樣慢慢地癟下去。是什麼道理呢?

原來氣球扎破時,溢出的空氣造成一股壓力,橡皮和膠布對這種壓力的反應各不相同。當壓縮空氣從氣球扎破的地方沖出時,橡膠脆而薄,氣球皮一下就被撐破了,同時發出很大的破裂聲。透明膠帶比較堅固,它可以抵住壓縮空氣沖出造成的壓力,所以氣球不會「啪」的一聲爆炸。

這個實驗的原理,已經被人們運用到了生產實踐中,防爆車胎就是據此原理製成的。自己動手試一試吧

⑵ 小明所在的小組利用杠桿做了兩個小實驗:A:「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1)他們把杠桿中點置於支點上,發現

A、(1)杠桿的左端低右端高,他應該把杠桿兩端的平衡螺母向右調節,使杠桿在水平位置上靜止,力臂在杠桿上,便於測出力臂大小.
(2)只有一次實驗總結實驗結論是不合理的,一次實驗很具有偶然性,要多進行幾次實驗,避免偶然性;
(3)由圖2可知,彈簧的拉力與杠桿不垂直,不能直接從杠桿上讀取力臂,由圖3所示可知,彈簧拉力與杠桿垂直,力的作用點到支點的距離就是力臂,可以直接從杠桿上讀取力臂,方便實驗操作,因此實驗時採用圖3所示實驗方案.
(4)支點不在杠桿的中點,由於杠桿自身重力的影響,所測量的拉力變大,因此測出的拉力大小與杠桿平衡條件不相符.
B、(1)有用功為W=Gh2=2mgh2,總功W=F1h1,則機械效率的表達式η=

W有用
W總
×100%=
2mgh2
F1h1
×100%.
(2)鉤碼的懸掛點在B點時,由杠杠的平衡條件得F1?OA=G?OB;懸掛點移至C點時,由杠杠的平衡條件得F2?OA=G?OC;從圖中可以看出,由OB到OC力臂變大,所以彈簧測力計的示數變大,有用功不變,但杠桿提升的高度減小,額外功減小,又因為總功等於額外功與有用功之和,因此此次彈簧測力計做的功將小於第一次做的功.
(3)因為第一次與第二次的有用功相等,並且第二次的額外功小,因為機械效率等於有用功與總功的比值,因此第一次的機械效率小於第二次的機械效率;
將3隻鉤碼懸掛在C點時,物體升高的高度不變,物重增加,由W=Gh2可得,有用功變大,但杠桿提升的高度與第二次相同,額外功與第二次相同,又因為機械效率等於有用功與總功的比值,因此第三次的機械效率大於第二次的機械效率.綜上所述,第三次的機械效率最大.
故答案為:A、(1)右;便於測量力臂;(2)只進行一次實驗就得出結論,實驗結論不具有普遍性;(3)3;便於從杠桿上直接測量力臂;(4)自重;
B、(1)
2mgh2
F1h1
×100%;(2)大於;小於;(3)最大.

⑶ 小明利用杠桿做了兩個小實驗:A:「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1)當桿杠靜止在圖(甲)所示的位置時,桿杠處


A、(1)如圖(甲)杠桿處於靜止狀態,所以杠桿處於平衡狀態.但是杠桿右端上翹,沒有在水平位置平衡,調節兩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力臂在杠桿上,便於測出力臂大小.
(2)改變支點兩側的鉤碼位置和個數,一般要做三次實驗,得到三組數據並進行分析,得出的實驗結論具有普遍性,避免偶然性.
(3)力臂等於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距離,當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時,拉力的方向與杠桿不垂直,力臂不等於從杠桿標尺刻度上直接讀出的,因此測出的拉力大小與杠桿平衡條件不相符,從杠桿上直接讀取不是拉力的力臂.
B、(1)有用功為W=Gh2=2mgh2,總功W=F1h1,則機械效率的表達式η=

W有
W總
×100%=
2mgh2
F1h1
×100%.
(2)鉤碼的懸掛點在B點時,由杠杠的平衡條件得F1?OA=G?OB;懸掛點移至C點時,由杠杠的平衡條件得F2?OA=G?OC;從圖中可以看出,由OB到OC力臂變大,所以彈簧測力計的示數變大,有用功不變,但杠桿提升的高度減小,額外功減小,又因為總功等於額外功與有用功之和,因此此次彈簧測力計做的功將小於第一次做的功.
(3)因為第一次與第二次的有用功相等,並且第二次的額外功小,因為機械效率等於有用功與總功的比值,因此第一次的機械效率小於第二次的機械效率;
將3隻鉤碼懸掛在C點時,物體升高的高度不變,物重增加,由W=Gh2可得,有用功變大,但杠桿提升的高度與第二次相同,額外功與第二次相同,又因為機械效率等於有用功與總功的比值,因此第三次的機械效率大於第二次的機械效率.
綜上所述,第三次的機械效率最大.
故答案為:
A、(1)平衡;左;(2)便於測出力臂大小;(3)從杠桿上直接讀取不是拉力的力臂.
B、(1)
2mgh2
F1h1
×100%;(2)大於;小於;(3)最大.

⑷ 怎樣做杠桿實驗

杠桿作用的實驗

【設計】 杠桿是利用直桿或曲桿在外力作用下,圍繞桿上固定點———支點轉動的簡單機械。本實驗指導學生認識杠桿的以下幾種作用:

(1)傳遞力的作用;

(2)改變用力方向的作用;

(3)省力(但費距離)或省距離(但費力)的作用。為了使學生體會到這些作用,最好選用重一點的物體,讓學生親自用杠桿去撬或抬,此外還可以利用杠桿尺、測力計進行一些定量的實驗。

方法一

【器材】 裝滿學慣用具的書包、長1米左右的木棍(把木棍等分為8~10份,畫出等分線)、椅子。

【步驟】

(1)把木棍的中間架在小椅子背上,一端掛上重物———書包,用手握住另一端,慢慢往下壓,能把書包撬起。引導學生找出杠桿的支點、力點和重點。

(2)在力點處用力向下壓,力就通過杠桿傳遞到杠桿的另一端,把重物向上撬起。這說明杠桿有傳遞力的作用,還有改變用力方向的作用。

(3)使支點向重點靠近,支點每向前移動一格,撬動一二次,每次把物體撬起同樣高度,會感覺到支點距離重點越近(即支點距離力點越遠),越省力,但手(力點)移動的距離也越長,即越費距離。

(4)使支點向力點靠近,支點每向後移動一格,撬動一二次,每次把物體撬起同樣高度,會感覺到支點距離力點越近(即支點距離重點越遠),越費力,但手(力點)移動的距離也越短,即越省距離。

方法二

【器材】 杠桿尺兩把(把杠桿尺均分為十二格,在每個刻度處打一個孔)、直尺、測力計、鉤碼、鐵絲鉤。

【步驟】

(1)把支架的釘子從兩根杠桿尺的第6孔位(孔位從左往右數)處穿過,讓該處作為支點,使兩根杠桿尺保持水平。後面的杠桿尺不動,作為對照物,在前面的杠桿尺上懸掛重物和測力計。

(2)在杠桿尺第1孔位處,用鐵絲鉤懸掛一個50克重的鉤碼;把測力計鉤掛在杠桿尺的第11孔位處,手握測力計,向下用力拉,可以把重物(鉤碼)向上撬起。找出杠桿尺上的重點、支點和力點。(掛鉤碼的第1孔位為重點,中間第6孔位為支點,掛測力計的第11孔位為力點。)

(3)通過測力計向下用力,可以把重物向上撬起,這說明杠桿有傳遞力和改變用力方向的作用。觀察測力計的讀數,約在50克左右,說明這時既不省力,也不費力。用直尺測量重點上升的距離和力點下降的距離,可知上升、下降的距離大致相等,說明這時既不省距離也不費距離(圖1)。

(4)不改變重點和力點的位置,觀察將支點移至第5、4、3、2孔位時,把重物撬起來(每次撬起同樣的高度),測力計上的讀數和重點、力點升降的距離。通過以上實驗可以知道:支點越向重點靠近(同時也就使支點離力點越遠),測力計上的讀數越小,即越省力;力點下降的距離比重點上升的距離越大,即越費距離(圖2)。

(5)不改變重點和力點的位置,觀察將支點移至第7、8、9、10孔位時,把重物撬起來(每次撬起同樣的高度),測力計上的讀數和重點、力點升降的距離。通過以上實驗可以知道:支點越向力點靠近(同時也就使支點離重點越遠),測力計上的讀數越大,即越費力;力點下降的距離比重點上升的距離越小,即越省距離

⑸ 設計實驗:(1)請你設計一個驗證性小實驗,證明「使用費力杠桿可以省距離」.(2)請完成下列探究實驗的


(1)實驗器材:杠桿(和支架)、鉤碼(若干個)、刻度尺、測力計;
①測出鉤碼的重力,
②固定好支架,將鉤碼掛在杠桿一端,在另一位置用測力計拉杠桿,使動力臂小於阻力臂,當杠桿平衡時讀出拉力;
③讓杠桿轉動一下,用刻度尺測出鉤碼移動的距離s和拉力作用點移動的距離h.
④若F>G時,s<h說明使用費力杠桿可以省距離;
(2)實驗器材;海波、石蠟、兩支試管、鐵架台、鐵夾、燒杯、水、酒精燈、還有測量時間的秒錶,測量溫度的溫度計,以及攪拌棒;
實驗步驟:
①將海波、石蠟分別放入試管里,採用水浴法能使物體均勻緩慢受熱,
②每隔一分鍾,記錄物質的溫度和所處的狀態;
實驗數據:實驗過程中要收集加熱時間,物體的溫度,物體的狀態.
記錄在下表中:

時間t/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溫度t/c
狀態
故答案為:(2)秒錶、溫度計;攪拌棒.

⑹ 小學六上關於杠桿的小實驗

杠桿定理么

定理:F動*L動=F阻*L阻(F阻,L阻一定時,L動越大,F動越小)(L是力專臂長度,F是力的大屬小)

小六估計是不是很懂。。。

解釋:
物(重力G為F動)///物(F阻)
---------------------(杠桿)
///////////△(支點)/
|---L動-----|---L阻---|

⑺ 螺旋和杠桿的實驗的製作是怎麼樣的

操作難度:★★

實驗方法:

本實驗需要的材料有:一張紙,剪子,鉛筆,桌子,兩塊木板(約跟桌子一樣高),彩色筆。

把紙剪成一個斜坡,用一個斜面緊密捲成圈,螺絲釘是一個一圈一圈捲起的斜面。當用杠桿時,只需用很小的力就能抬起桌子。

從一張紙上剪出一個直角三角形來做成一個傾斜面。把筆放在紙的三角形短邊位置,朝著三角形的頂尖處,把紙卷在鉛筆上。用彩筆沿著剪下的斜邊標出記號,這樣將會形成一個螺旋形支撐。當你在卷紙時,請保留三角形的底線或稱基本線。這個傾斜將會沿著鉛筆螺旋形上升,形成一個螺絲釘模型。這就說明,螺絲釘事實上是一個傾斜平面。

杠桿是由一個硬棒及這個硬棒的支撐點組成的,這個支撐點叫支點。杠桿得益於從重物點到支點的距離短,而從用力點到支點的距離長。

為了作一個杠桿,把一塊木板靠近桌子垂直立起,把另一塊木板放在上面。把放在上面的木板的一端放在桌邊的下面,按下木板的另一端,這個很重的桌子就很容易被抬起來。

知識延伸:

有很多杠桿原理的例子,如啟瓶蓋的動作、有輪的手推車、錘子等等。

⑻ 杠桿原理小實驗 切合實際

管菜市場賣菜大爺借個桿秤!

閱讀全文

與杠桿小實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千元投資理財app 瀏覽:297
獲取匯率api 瀏覽:497
300685上市大約價格 瀏覽:143
山東玻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瀏覽:229
杠桿如何增力 瀏覽:672
杠桿收購的現金來源 瀏覽:758
金融運營公司 瀏覽:751
南漳農商銀行理財產品 瀏覽:849
平安福保險的傭金 瀏覽:758
期貨莊家操作破解 瀏覽:533
mt4模擬賬戶設置杠桿 瀏覽:603
交易風控員 瀏覽:583
融資費用攤銷做賬 瀏覽:680
大師談外匯 瀏覽:832
公司回購股票未來如何 瀏覽:621
恆逸集團資產評估報告PDF 瀏覽:418
滾動杠桿機構的自由度 瀏覽:802
銀行存款金融服務方案 瀏覽:993
經營外匯業務的金融機構應當向 瀏覽:753
工行個人信用貸款簡訊 瀏覽: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