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北向資金越來越多,為什麼會成為股市的風向標
市場通常把滬股通和深股通的合計流入資金稱為北向資金。換句話說,北上資金就是指從香港流入大陸股市的資金,而內地流入香港股市的資金則被稱為南下資金。自2014年滬港通和深港通開通以來,北向資金的流向多次與市場的漲跌形成了高度正相關的關系,市場廣泛認為北向資金是“聰明的錢”,對市場的走勢有一定的指示作用。
北向資金以中長期投資為主,偶爾的短期行為如何理解?北向資金中中長期投資佔比70%—80%左右,短期資金佔比在25%至30%區間,它們對成交量部分貢獻極大,流入流出大多為這部分資金所為。海外長線配置型資金,多數託管在外資銀行席位;而對沖基金、量化基金等出於交易便利性的要求,多數通過外資投行的PB系統託管,而託管於中資券商機構。
北向資金被看成是行情變化的風向標。近兩年行情波動中,北向資金曾多次在大盤面臨調整時,出現大幅凈流出。以最近的北向資金流向為例,如7月16日、7月24日北向資金大額流出69億元、163億元,而上證綜指在這兩日內分別下跌4.49%、3.86%。
北向資金的投資和配置策略,總是集中於有國家競爭優勢的行業或者板塊。橫向視角看,它們在我國台灣股市主配的是半導體,在韓國股市主配的是電子。這與主題投資的風口加龍頭策略有異曲同工之妙。
北向資金市場影響力越來越大,總量已經逼近公募基金持倉規模。北向資金是重要的增量資金來源。2019年A股國際化帶來了北向資金的快速流入。MSCI提升A股比例至20%、加入富時羅素指數等國際化進程,推動北向資金加快流入國內市場。2019 年當年,北向資金凈流入規模達到3615億元,成為滬港通開通以來的年度最大凈流入規模。
北向資金規模接近公募持倉規模。數據來看,2019年底北向資金持倉規模1.1175萬億;而公募資金2019年底的持倉規模1.2802萬億。
北向資金中期增量入市規模上升空間仍然較大。外資布局A股尚處在初級階段,長期流入態勢不改。
中國外匯管理局數據顯示,2018年底美、日、韓、巴西等資本市場外資持股佔比市值位於15%到35%之間,而中國的A股市場在2019年三季末才達到了3.2%。假設外資在中國長期可達15%的總市值持股比例,則至少還有數萬億級別的增量資金候場。
穩健第一,集中最具優勢的行業,對企業經營的穩定性要求大於成長性。
通過對北向資金深入的分析,對我們的投資啟發有幾點:
1、投資風格穩健,偏好優質消費藍籌,最看重大市值、高股息和低估值,風格不會出現明顯偏移;
2、主題行業配置佔比集中於最有競爭優勢的行業,類似於主題投資的風口思維;
3、在龍頭個股的選擇上,業績的穩定性大於成長性。
短期市場風向標,中期引導市場估值定價體系轉化。外資在中國資本市場的入場進程小荷才露尖尖角。
A股的國際化、機構化之路剛剛起步,並在加速發展中,短期的集中流進流出行為給市場帶來短期的“羊群效應”,中期給市場估值和定價體系帶來的大轉換才剛剛講了開頭,中期趨勢清晰可見。
② 中國股市為什麼每一次高層要提高社保基金持股比例股市就會大跌
股票價格高了,不劃算,所以先把股票價格打壓下來。再買
③ 中國股市下一次的牛市會在什麼時候到來
在2019年至2020年的一年半時間之內,可以安心持股,耐心等待A股真正的加速牛市行情的到來。
從A股以上歷史牛市時間看最短的是第3輪牛市只有1個半月時間,最長的是第6輪牛市時間為2年半時間,從而可以得出答案,A股一般牛市時間長都是在1個月至2年半時間之內,牛市時間平均在1年半時間左右。
第九輪牛市已經從2019年1月4日上證指數在2440點出現止跌,這輪牛市已經截止4月4日剛剛好三個月時間,上證指數今天再度刷新新高,截止今天上證指數已經來到了3250點的高點,短短上個月大盤已經上漲了32%。
本輪牛市行情按照歷史牛市推算,本輪A股牛市時間要延續到2020年,所以在2019年至2020年的一年半時間之內,可以安心持股,耐心等待A股真正的加速牛市行情的到來。
(3)2019中國資本市場的持倉比例擴展閱讀
牛市初期市場特徵,一般情況下有三點:
一、投資者信心普遍不足,市場成交低迷。不僅中小盤股成交筆數不多、每筆股數稀少,而且一些大盤股投資與交易也不活躍;
二、股價漲跌幅度較小;
三、市場反彈時往往指數漲得不多但個股漲幅較大,不同板塊和個股之間呈現出明顯的先普漲、再輪漲、後補漲的市場格局。
在弄清牛市初期市場特徵基礎上,正確把握牛市初期投資機會的關鍵在於操作,而在操作中要重點把握的是倉位。牛市初期根據股票行情軟體上的倉位原則越重越好,具體持倉比例需因人而異。
對於有後續資金跟上的投資者應盡量滿倉,每次遇大盤和個股下跌還可補充資金、買入股票;對於沒有後續資金供應的投資者倉位控制在七至八成為宜,原則上不應低於五成。
④ 全國股市的散戶全部都退出市場,會有什麼後果呢
如果中國的散戶股民都退出了證券市場,對股市是件好事,會有幾個方面的結果。
市場波動大家都知道中國的資本市場,二級市場是一個散戶化很嚴重的市場。近20年的證券歷史上來看,散戶數量是越來越多,截止到2019年,中國的散戶股民人數已經達到1.7億,就在全球的資本市場來看,散戶化都很嚴重。
散戶有一個最典型特點就是追漲殺跌,散戶在股市中有個典型的特點就是沒有太多的專業技術能力,喜歡道聽途說,隨著情緒來操作股票,這種投資情緒和方式極其容易導致追漲殺跌,所以中國的股民也是八虧一平一賺的局面,特別是在出現黑天鵝事件的時候,更加容易造成殺跌的情況,所以中國的股市有時候波動特別大。
所以垃圾上市公司和財務造假的上市公司肯定會逐漸淘汰和退出的,這樣整個市場的投資環境就會大為改善,就會形成股市的慢牛的結構,市場缺少了惡意炒作,缺少了散戶的情緒化買賣,那好整個市場隨著優質上市公司越來越多,股價逐步推動股指逐漸走高,那麼未來長牛,慢牛的結構可期。
⑤ 目前中國股市有效賬戶有多少。
1、截止2015年3月,中國境內上市公司數(A、B股) 達到2683家,中國股票有效賬戶數版突破1.5億。中國證監會每個星期都會權公布一次股票帳戶新增數和總數,從最新的數據看已經有一億多個證券帳戶,但市場上大多數人都是同時擁有上海還有深圳兩張股東卡,所以從這個測算的話那麼應該有五千多萬人擁有股票帳戶,增長潛力還是非常大的。
2、所有的股票賬戶指標均為滬深兩市A股B股的開戶情況 :
①總賬戶數=有效賬戶+休眠賬戶;
②新增股票賬戶數指當周新開出的股票賬戶數;
③期末股票賬戶數=期末A股賬戶數+期末B股賬戶數;
④「期末持倉A股賬戶」指期末持有證券余額不為零的A股賬戶;
⑤「活躍賬戶」指本周參與證券市場二級市場集中交易的A股賬戶。
(以上數據來自搜狐網:http://mt.sohu.com/20150629/n415819721.shtml)
⑥ 833393股票行情
從周末消息來看,周日晚間爆出來了澤熙掌舵人徐翔被以操縱市場、內幕交易等行為逮捕,該消息無疑會對市場帶來較大的心理層面的震懾。首先,澤熙旗下的私募基金產品整體的持倉比例不大,且其各支產品在5000點上方已經空倉,理論上直接的影響較小;其次,該事件主要是對整個私募界敲響警鍾,對整個中國的資本市場是一種震懾,壞事做多了,早晚是要還的。同時該事件短期內或會約束私募界、公募界、游資等各類大神的行為;第三,中長期來看,對中國的資本市場形成利好,可以看出管理層打擊惡意操縱市場行為的決心,為中國資本市場的凈化帶有益處。此外,中央巡視組目前已經進駐中信集團和證監會,監管的手觸及到中國資本市場的核心區域,我們認為管理層可能存在巨大的重組事件。
對於後市的判斷上,短期股指存在的調整壓力越來越大,必須引起一定的謹慎。因為連續沖關未果,再結合目前的利好消息已經被兌現,技術上也已經出現頂背離的趨勢,短期建議投資者適當的降低倉位。對於中期市場的判斷,我們依舊相對比較樂觀,因為帶動中期股指上漲的因素沒有根本變化。
⑦ 《中國家庭財富調查報告2019》發布顯示房產佔比居高不下,是什麼原因
2018年我國家庭人均財產為208883元,比2017年的194332元增長了7.49%,增長速度高於人均GDP增速(6.1%)。
城鎮居民家庭房產凈值占家庭人均財富的71.35%,農村居民家庭房產凈值的佔比為52.28%。93.03%的居民家庭擁有1套住房。
我國居民家庭金融資產配置結構單一,依然集中於現金、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佔比接近九成。醫療、養老和子女教育等預防性需求是家庭儲蓄的重要因素。超過六成受訪者屬於風險厭惡型。
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國城鄉居民可支配收入大幅增長,同時資本市場發展迅速,資產配置成為家庭投資決策的重要內容。作為發展不平衡的重要表現之一,收入和財產差距成為社會關注的重點。「中國家庭財富調查」涉及住戶成員信息、家庭收入支出和財產、家庭經濟狀況以及生活態度4個板塊,著重從城鄉差異、資產配置、投資者特徵和投資渠道等角度對居民家庭財富開展深入調查。
資產配置、財富差距與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具有密切聯系。房產佔比偏高、金融資產結構單一、較高的預防性儲蓄等都與擴大內需背道而馳,導致國內需求增長乏力。單一的資產結構更加難以抵禦資產風險,不利於居民財產穩定增長。較大的財富差距對勞動供給、生產投資也有不利影響。鑒於此,需要出台切實可行的政策,切實改變資產配置不合理、財富差距加大的現狀,轉變居民的投資預期、縮小財富差距。
城鄉家庭財產差距較大
調查報告顯示,2018年我國家庭人均財產為208883元,比2017年的194332元增長了7.49%,增長速度高於人均GDP增速(6.1%)。城鄉家庭財產差距較大,2018年城鎮和農村家庭人均財產分別為292920元和87744元,城鎮家庭人均財產是農村的3.34倍,且城鎮家庭人均財產增長速度快於農村。
城鄉居民在財產構成方面存在一定差異。從我國居民家庭財產結構來看,房產佔七成,城鎮居民家庭房產凈值占家庭人均財富的71.35%,農村居民家庭房產凈值佔比為52.28%。人均財富增長的來源表明,房產凈值增長是全國家庭人均財富增長的重要因素,房產凈值增長額占家庭人均財富增長額的91%。因此,房產凈值較高的城鎮居民家庭將從房產凈值大幅增長過程中獲得更多的財富積累。
城鄉居民住房構成也具有明顯差異。農村居民家庭以自建住房為主,自建住房佔比達53.18%,購買新建商品房僅佔21.81%,購買二手房佔比為6.73%。城鎮居民家庭以購買新建商品房為主,佔比達36.26%,自建住房僅佔24.43%,自建住房佔比是農村居民家庭的一半,購買二手房比例為10.97%。在我國農村居民宅基地交易尚未完全放開的背景下,與自建住房相比,新建商品房和二手房具有更高的價值。同時,我國房產凈值增長也主要體現在新建商品房和二手房上。因此,城鄉居民房產凈值差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城鄉居民在住房構成上的差異。
金融投資結構持續單一
隨著資本市場發展,城鄉居民投資渠道大大豐富,但從實際投資份額來看,我國居民金融資產結構依然單一,農村居民尤為如此,這與我國宏觀分配格局中財產性收入佔比非常低的情形相一致。資本市場有待進一步完善,以推動城鄉居民金融資產的多樣性,進而提高城鄉居民的財產性收入。
調查報告顯示,居民家庭的金融資產分布依然集中於現金、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佔比高達88%,接近九成。在有數據可查的35個OECD(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國家中,僅有8個國家的存款和現金占家庭金融資產比例超過了50%,這一比重超過60%的國家只有3個國家;在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障覆蓋范圍比較廣的北歐國家中,瑞典、丹麥、芬蘭和挪威的現金、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所佔家庭金融資產比重分別為19.34%、19.95%、31.14%和38.75%,均處於較低水平。單一的金融資產結構不利於居民家庭平衡資產風險,而且難以實現保值增值。
從風險態度自評和風險承受能力來看,持風險厭惡態度的居民佔多數。在居民家庭以風險厭惡為主、具有較強風險規避動機的情況下,不難理解居民家庭金融資產結構呈現單一化特徵。
本輪家庭財富調查中,被訪者對自身風險承受能力自我評分,0分表示風險承受能力最小,10分表示風險承受能力最大。統計結果表明,風險態度自評為0分的被訪者達到32.81%,是所有評分值中比重最高的,表明幾乎沒有風險承受能力的群體佔比最大;風險態度自評為6分及以上的被訪者僅佔6.78%;風險自評為3分及以下的風險厭惡者比重高達70.33%。
根據家庭所能承受投資本金損失程度來衡量家庭風險承受能力,同樣體現出多數家庭是風險厭惡型。5.57%的家庭能夠承受投資本金50%以上的虧損,8.66%的家庭能夠承受本金20%至50%的虧損,21.01%的家庭能夠承受本金10%以內的虧損,多達64.76%的家庭不能承受本金虧損,這說明超過六成家庭投資行為屬於極度風險厭惡型。同時,人均財富較高的城鎮居民多數也屬於風險厭惡型,不能承受本金虧損的城市家庭比例超過五成,達到了55.2%;農村家庭的這一比例更是高達83.88%。
較高的預防性需求,推高了儲蓄比例,降低了其他金融資產的投資份額。從調查結果來看,全國家庭儲蓄的主要原因依次是:「應付突發事件及醫療支出」佔48.19%,「為養老做准備」佔36.78%,「為子女教育做准備」佔23.97%,「其他原因」佔20.57%,「不願承擔投資風險」佔13.82%。城鄉家庭儲蓄的主要原因先後位次基本一致。為醫療、養老和子女教育預防性儲蓄成為儲蓄的主要動因,這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出,我國社會保障制度有待完善,以降低居民對預防性儲蓄的需求。較高的預防性儲蓄導致金融資產結構單一化,同時也不利於擴大國內消費需求。
房產形成「擠出」效應
由於家庭用於投資的資金是有限的,一般而言,家庭投資具有一定的次序,在一項投資達到一定水平或者條件後,再開展下一項投資。我國房產的擁有率、增值幅度都使房產投資成為家庭投資資金的首選,從而減少了可用於金融資產投資的份額。
我國居民家庭具有較高的住房擁有率。從居民財富角度出發,家庭財富調查所關注的是被訪家庭是否擁有住房,而非是否在現居住地擁有住房。調查數據顯示,93.03%的居民家庭擁有1套住房,擁有兩套及以上住房的家庭佔比為3.82%,沒有住房的家庭僅佔3.14%。全國家庭平均自有住房套數為1.02套,即每個家庭平均擁有1套住房。
房產凈值增速較快,助推了家庭房產投資熱情。從家庭財富結構來看,家庭財產結構變化不大,房產凈值佔比居高不下;不僅如此,家庭財產增長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房產凈值增長導致的。從報告可以看出,家庭人均財產增長中的91%來自房產凈值增長。此外,相對於全國人均家庭財產7.49%的增速而言,房產凈值增速接近10.3%,房產凈值占家庭總財產的比重進一步提高。
近年來,住房價格處於持續增長態勢,從調查數據來看,房產凈值也在不斷增長,這使得居民家庭形成了房價持續上漲的預期。盡管這種預期具有一定盲目性,但居民家庭的投資決策仍主要建立在過去經驗基礎上。與房地產市場相反,金融市場具有較強波動性,這影響了居民家庭的資產配置選擇,使其更傾向於房產投資。
金融投資存在群體差異
調查結果顯示,金融素養較低的家庭更可能面臨較高的投資風險,因而選擇遠離金融投資。高收入、高學歷群體通常具有較高金融素養,更為了解相關的金融知識、信息,加之其擁有較高收入和資產,可以在滿足房產和預防性需求基礎上投資金融資產,因而資產內容更加豐富,能夠更加游刃有餘地作出投資決策,並從中獲取收益。
隨著可支配收入提高,家庭擁有的人均房產凈值也逐漸上升。如果將居民按人均可支配收入分為10個等分組,進而考察人均房產價值在不同收入等分組的差異,可以發現,人均可支配收入最低等分組居民的家庭人均房產凈值僅為41406.346元;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等分組居民的家庭人均房產凈值則達到441735.8元,是最低等分組的10.66倍。人均房產原值和人均房產現值也基本呈現隨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而增加的趨勢,房產債務余額和負債率也隨著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而上升。
近年來,人們對未來房價形成了上漲預期,不同收入水平的家庭配置在房產上的資產都在增加。由於高收入家庭對房產購買能力和融資能力更強,因而房產負債率和杠桿率也較高。
隨著收入水平和學歷提高,居民家庭金融資產的規模和結構呈現不同特徵。隨著收入水平提高,家庭人均現金、活期與定期存款有所增長,且增幅越來越大。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等分組家庭的人均現金、活期與定期存款分別是最低等分組家庭的4.64倍、3.86倍。值得注意的是,隨著收入水平提高,居民活期與定期存款投資份額持續下降,而在儲蓄型保險、國債、股票、基金、期貨、借出款、其他金融資產、外幣金融資產余額方面投資比重逐漸提高;隨著學歷水平提高,家庭持有活期與定期存款的比重也呈現持續下降趨勢。
互聯網金融「城鄉有別」
互聯網金融是「互聯網+」模式的典型代表,能夠減少交易成本,從而刺激用戶的金融需求,這對傳統金融造成了巨大沖擊。
調查報告顯示,互聯網金融最主要功能是消費支付。無論在全國范圍還是分城鄉統計,使用過互聯網消費支付功能的消費者遠超通過互聯網投融資的人群;其中,使用過互聯網金融投資功能的群體又明顯多於通過互聯網融資的群體。在消費支付中,互聯網金融平台的使用隨著家庭財富增長逐漸增加,使用互聯網金融投資手段遠不如互聯網消費支付手段普遍。目前,普通群眾對互聯網金融投資安全性仍存在一定疑慮,互聯網金融投資功能有待進一步發掘。
相對而言,人們對互聯網融資平台的熟悉程度較低。隨著互聯網技術進一步發展,通過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等新技術應用,互聯網融資平台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信息不對稱問題,再加上快捷的還貸款手續以及靈活便利的還貸款期限,近年來互聯網融資功能得到了快速發展。但是,目前互聯網融資缺乏像支付寶、微信支付、余額寶等消費支付和金融投資領域的標志性產品,各種產品知名度還不夠高,使用率也相對較低。
此外,發達地區的互聯網金融工具使用率更高。在城鎮,超過70%的被訪者使用互聯網支付;在農村這一比例僅不到30%。數據顯示,東部地區使用互聯網支付手段的居民佔比接近全部城鎮居民,且使用3種及以上互聯網支付手段的群體佔比明顯高於其他,使用兩種互聯網支付手段的群體佔比也超過僅使用一種互聯網支付手段的群體。中西部地區使用互聯網支付的比例則與東部地區有較大差距,金融素養相對較高的城鎮居民從互聯網金融中獲得了更多便利。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⑧ 為什麼持倉的股票有數量卻顯示不能賣
答:原因是中國股票實行T+1交易,當天買的股票當天不可以賣,也叫T+0。持倉有顯示股數內,但今天不能容賣出去,要到第二個交易日也就是才可以賣。這叫做T+1。
分析如下:
T+1是一種股票交易制度,即當日買進的股票,要到下一個交易日才能賣出。「T」指交易登記日,「T+1」指登記日的次日。
我國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對股票和基金交易實行"T+1"的交易方式,中國股市實行「T+1」交易制度,當日買進的股票,要到下一個交易日才能賣出。
(8)2019中國資本市場的持倉比例擴展閱讀
持倉股票特點
每股股票都代表股東對企業擁有一個基本單位的所有權。每支股票的背後都會有一家上市公司。同時,每家上市公司都會發行股票。
同一類別的每一份股票所代表的公司所有權是相等的。每個股東所擁有的公司所有權份額的大小,取決於其持有的股票數量占公司總股本的比重。
股票是股份公司資本的構成部分,可以轉讓、買賣,是資本市場的主要長期信用工具,但不能要求公司返還其出資。
⑨ 股票中機構持倉比例怎麼查詢
機構持倉沒那麼容易查出來的,都是季度的數據多,最好就是關注該股票上市公司官網。
在實物交割或者現金交割到期之前,投資者可以根據市場行情和個人意願,自願地決定買入或賣出期貨合約。而投資者(做多或做空)沒有作交割月份和數量相等的逆向操作(賣出或買入),持有期貨合約,則稱之為「持倉」。在黃金等商品期貨操作中,無論是買還是賣,凡是新建頭寸都叫建倉。操作者建倉之後手中就持有頭寸,這就叫持倉。
⑩ 2020年中國股票會怎樣發展
首先是經濟基本面。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預計,2020年中國經濟的企穩將為A股上漲提供基礎。2019年中國經濟增速回落到6%左右,但經濟最差的時期已經過去,外貿形勢也有所改善,預計2020年經濟增速有望保持在6%,服務業、消費業將有較快發展,製造業出現回暖,從而提振投資者信心。預計2020年上證指數將站穩在3000點之上,全年上漲20%左右。
隨著中國政府實施的經濟政策發揮效力,領先經濟指標與上市公司盈利情況有所改善,這使得瑞信確信經濟和股市基本面正在改善,預計中國股票將跑贏全球新興市場綜合指數。
其次是政策改革面。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在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表示,對2020年股市持樂觀態度,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涉及股市的各項改革政策接續出台,除了修訂證券法,明確全面推行注冊制,加強投資者保護之外,近期在推動長期資金入市方面也釋放出積極信號。
中國銀保監會發布了《關於推動銀行業和保險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多渠道促進居民儲蓄有效轉化為資本市場長期資金。
董登新表示,此舉意味著銀保監會支持通過把家庭儲蓄、家庭財富轉化為長期投資產品,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未來中國的銀行和保險公司要借用資本市場的通道,多研發長期的理財產品,包括養老儲蓄和養老投資產品來幫助家庭財富的保值增值,提供多元化的產品選擇,這將為中國資本市場提供龐大的長期資金來源。
董登新進一步指出,促進居民儲蓄有效轉化為資本市場長期資金,並非鼓勵個人投資者直接入市,重點是要發揮機構投資者的專業投研能力。金融機構應該有足夠的能力開發出讓散戶或家庭滿意的中長期投資產品,這既能引導家庭長期投資,又能進一步提高A股的專業化水平和成熟度。
對此,中國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曾剛表示,銀行成立理財子公司實際上就是把儲蓄通過專業化機構投資者的能力,轉化為資本市場的長期資金來源。
再次是資金面。國泰君安分析師李少君表示,結合北上資金(即進入A股的境外資金)、銀行理財子公司、新成立基金等維度研判,2020年A股的增量資金有望達到1萬億元(人民幣,下同)。
以北上資金為例,據媒體統計,在剛剛過去的2019年,全年北上資金凈流入逾3500億元,創下歷史新高。如是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宋贇預計,2020年北上資金將繼續保持較快速度的凈流入。他分析說,中國金融業對外開放力度不減,對外資吸引力較大;此外相比海外股市,目前A股市場外資持股比例較低,許多股票存在估值優勢,因此會吸引資金持續流入。
多數券商對今年A股的行情保持樂觀,但也有部分券商持相對謹慎態度。廣發證券發布研報稱,2020年,盈利驅動將取代估值成為A股行情主導,由於2020年A股盈利只是正的「弱改善」而非「強牽引」,因此A股期望收益率不及2019年,整體上將延續「金融供給側慢牛」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