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匯率傭金 > 港幣匯率和香港遊客關系

港幣匯率和香港遊客關系

發布時間:2021-07-25 15:58:35

① 在內地把人民幣兌換成港幣寄往香港戶頭和直接把人民幣寄到香港再在香港兌換,匯率有差別么

以內地和香港各兩間銀行比較,(現時7點的報價)
一、內地兌換,100港元兌換人民幣為賣出價。
中國銀行:80.82,工商銀行:80.84
即,人民幣/港元報價為,中國銀行:1/0.8082=1.2373,工商銀行:1/0.8084=1.2370
二、香港兌換,人民幣電匯兌換買入價
匯豐銀行:1.2315,恆生銀行:1.2340

從以上數據比較,應是內地兌換好一點。但香港銀行是否會大額兌換給好一點的價錢?或匯港元和匯人民幣的費用,兩者均未考慮。

② 去香港旅遊要多少錢 去香港兌換多少港幣合適

多少錢 去香港兌換多少港幣合適

大家都知道香港的什麼都是特別的貴,所以如果你准備去香港遊玩的話,那麼你首先肯定是要准備足夠的現金這樣在去遊玩的時候才不會有錢不夠的情況發生,其次就是要了解到底花費多少呢。

多少錢

首先住宿,稍微好一點的酒店每晚都要六七百的,六七百供選擇的也不是很多,八百左右比較多,住宿費四晚算3000,其次就是吃飯,每天按人均200港幣算,五天要1600人民幣,其他就是遊玩了,迪士尼門票很貴,兩個人也快一千了,海洋公園便宜一點,兩個人也是要六百,山頂纜車之類的就不算了,蠟像館也要門票,其他太細的不算了,在港交通費兩個人起碼要花掉500。

綜上,已經是6000多人民幣了,這不包括購物和往返香港的交通,住宿和購物可以刷卡,吃飯的一些地方不能刷卡的,翠華這些可以,經常在香港遇到這種情況,現金不多了,但很多飯館只能刷八達通或現金,所以吃飯和充值八達通的錢先兌換好。

1、香港吃食很貴,一路小甩北京上海

食慾不振來個30多元是正常消費,便宜的就要屬KFC和麥當勞了(米其林星級餐廳不包含在此)。吃慣了饅頭大餅的北方人來說,建議吃雲吞面或者港式叉燒,牛腩面,碗仔翅,也是別有一番風味。

最普通售賣機里的礦泉水要6港幣每瓶,量很少,一口悶,對於出行強烈建議帶水瓶。

2、巴士、地鐵or計程車?

對於香港的公共交通而言,巴士要比地鐵便宜,計程車比巴士貴很多,香港市區計程車收費起步價兩公里港幣18元,車程每200米的跳錶收費1.5元,土豪請便。

個人而言,更喜歡坐地鐵,比較方便而且快,雖然都是繁體字但是可以看得懂,關鍵還很便宜。

3、關於出訪景點問題

迪士尼,海洋公園都是不錯的選擇,有錢的話建議去海洋公園。

紫堇廣場人數不少,早去的話,可以拍到很不錯的照片。星光大道有林青霞,李小龍,成龍,張國榮,梅艷芳等等,喜歡可以去看看,喜歡哥哥的一定要去,不過只有哥哥一個人沒有留手印。太平山頂也一定要去,坐纜車、巴士,見證無數遊客的足跡,當年台灣開辟自由行,太平山頂就站滿了台灣人,現在都是站滿的大陸人。

4、最根本之處在於立足

香港的住宿,能住好的盡量就住好的,A上的房源可以看看。

實在沒錢,青旅確實是很不錯的選擇。

三星的酒店一晚500,香港住2天就足夠了。買個旅遊套票兩天免費坐的,一百人民幣,海洋公園一天,迪士尼一天,門票加吃飯一千五。到澳門坐船一百塊,走路玩一天,三千塊足夠了。現在北京天氣那麼冷,去香港則剛剛好,買東西是必然的。

溫馨提示:

1、香港的酒店有些不提供個人用品,旅客需要自備

2、香港的電壓為220伏特,許多酒店備有變壓器,但插頭和內地的不同,需要一個轉換插頭,有的酒店會提供,這里建議旅客最好自己攜帶一個。

3、香港有些酒店客房內的電視,是收費電視,如觀看了在離店時要到前台付費

4、酒店房間內冰箱里的食物,使用電話撥打電話都要自覺付費

去香港兌換多少港幣合適

香港作為中西文化匯流的聚點,高度的文化差異造就了香港成為國際性的大都會。這里可謂包羅萬象,這是個濃縮的精華的世界,是繁華熱鬧的不夜城,它也成為了人人慾看的萬象之都。不過去香港玩一趟多少錢還是要看你是跟團,還是自由行了,自由行肯定會比跟團貴一點。香港住宿大酒店一般在1000元左右一間,要想住便宜的地方就去彌敦道300元左右一間的家庭旅館,500元左右一間的普通賓館。

交通、住宿、購物、這是最大的開銷,首先機票就有600、1000、2000元多等不同的價位。除開機票一個人在香港待3、4天要3000元左右,還有一些著名景點的門票大概也要10到200元左右。想要花現金的話肯定要兌換港幣的,那麼去香港換多少港幣合適呢?在香港需要用到紙幣一般是吃飯、乘車、住宿等。乘車一般買一張一日通,100港幣,五天就500港幣,或者用八達通,吃飯平均四十港幣一餐,一天120港幣,五天600港幣,住宿小旅店一般400港幣一晚,五天就2000港幣,購物的話一般可以用支付寶、信用卡,比較劃得來。所以一般你兌換3000港幣左右就差不多了。

③ 去香港旅遊如何兌換港幣

答:香港機場大廳、羅湖海關、上環碼頭等出入境處都設有貨幣兌換處。但匯率高於其他地方,因此,在這里只需兌換少許在到達住處之前必須花費的錢即可。但是如果不想乘坐的士(計程車),要乘坐機場的巴士(公共汽車),一定要事先換好若干數量的硬幣,因為香港的巴士幾乎都是無人售票,也不設找零。 在香港兌換貨幣非常方便。各處銀行、旅館,甚至一般的商店都可以將人民幣兌換為港幣。各銀行兌換港幣,一般都要收手續費。永隆銀行、匯豐銀行信譽較好,但前者匯率較高一些,是兌換港幣的上佳之選。在香港大街上,隨處可以見到懸掛「兌換人民幣」標志的兌換店,尤以上環一帶的兌換店匯率較高。但因為是街頭小店,兌者應小心,防止假幣。街上還隨處可見一種「兩替店」,也是兌換人民幣的上佳選擇。 隨著近年來來港內地人士增多,許多商店,特別是一些金店歡迎使用人民幣購物,也有些金店還提供人民幣匯兌服務,但匯率大多需面議。在兌換港幣時,要注意看清當日各種貨幣的匯率,尤其是上邊寫「 SELL 」和「 BUY 」部分。 SELL 是該店賣出人民幣的匯率, BUY 是該店買進人民幣,換出港幣的匯率。有些匯兌店還收取手續費,事先應問清楚。

④ 香港聯系匯率制度下,外匯市場上的港幣兌美元匯率是固定匯率還是浮動匯率

其實香港聯系匯率制不應屬於浮動匯率,金管局規定,港元按7.8港元兌1美元的匯率與美元掛鉤,並在香港金融管理局的兌換保證下於7.75-7.85港元兌1美元的區間自由浮動。 固定匯率制度是貨幣當局把本國貨幣對其他貨幣的匯率加以基本固定,波動幅度限制在一定的、很小的范圍之內。這種制度下的匯率是在貨幣當局調控之下,在法定幅度內進行波動,因而具有相對穩定性。 浮動匯率制度一般指自由浮動匯率制度,是相對於固定匯率制而言的,是指一個國家不規定本國貨幣與外國貨幣的匯率的上下波動幅度,也不承擔維持匯率波動界限的義務,而聽任匯率隨外匯市場供求的變化自由浮動。在這一制度下,外匯完全成為國際金融市場上一種特殊商品,匯率成為買賣這種商品的價格。 從上述概念來看,港幣在金管局規定的浮動空間內上下浮動,而且匯率變化由金管局管理,我覺得港幣應是固定匯率。 以上觀點屬個人見解,僅供參考。

⑤ 既然港幣跟美元聯系匯率,那麼發行港幣的意義是什麼,與直接用美元結算有什麼差別

作為理財師對於你問題,其實解答起來還是很簡單的,因為聯系匯率並不是經濟統一,更不是貨幣統一,只是兩個經濟體的一種貨幣相互匯率的穩定,所以港幣和美元是不同的貨幣,經濟發展也不統一,經濟類型更加不一樣,只是貨幣之間的穩定性,相互達成一種平衡,所以美元和港幣在本質上是不同的,香港和美國聯系匯率有好處,也有不好的地方,下面我給您說明一下:

第一、港幣和美元作為聯系匯率,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香港金融城市的地位,使美元在香港的兌換更加的容易,這樣可以吸引其他地區的不同貨幣,來香港進行不同的業務。

第二、港幣和美元聯系匯率以後,港幣的地位被提高,這樣在貨幣穩定方面有一定的好處,可以在一個相對穩定的經濟中,得到最大的美元儲備形式。

第三、但是缺陷也同樣的明顯,如果有某種強大的外來沖擊,比如美國金融危機的時候,港幣的信用體系受到很大的打擊,這時候會使公眾信心動搖,從而有相當比例的港幣存款要擠兌美元的話,香港就有發生信用危機的客觀性了。

第四、香港的貨幣靈活性很低,制約政府的經濟調控手段,因為聯系匯率制度使香港貨幣當局喪失自我的調節性,匯率幾乎無法根據政府政策作出調整,這樣調整經濟的靈活性就幾乎失去了,所以香港近幾年的經濟出現下滑。

第五、最近幾年的香港經濟的緊縮,已經明顯的影響匯率的穩定,特別是經濟作用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就是對港幣有很大的沖擊,正常來說港幣利率高有利於穩定港幣,但是目前的香港經濟已經無法支撐高匯率,更談不上港幣當美元使用了。

綜合上面的情況,大家不能看出,經濟穩定的一個平衡時期,聯系匯率對港幣和美元,有一個匯率穩定的作用,提高港幣的兌換程度,但是這並不是說港幣可以和美元一樣,只是匯率穩定而已,出現金融危機的時候,港幣就會出現縮水,這時候美元依舊是美元。

⑥ 以現在的匯率,去香港旅遊,是在國內銀行換港幣劃算還是去香港小店換劃算

去香港換劃算,我是香港人,經常回內地,在銀行換要收手續費,香港的小店沒有,他賺的只是買入和賣出的差價

⑦ 准備去香港旅遊,主要是想問問:港幣和人民幣的匯率

貨幣兌換1人民幣元=1.2233港幣 1港幣=0.8175人民幣元。 還是換些港幣好,備不時之需。用於買小件物品,還有可換些零錢和硬幣,便於乘車,香港交通很方便,在香港大街小巷都有換港幣的,使用人民幣的話就不值啦,可刷銀聯卡,信用卡,一般的店鋪都可以刷銀聯卡,還有買比較昂貴的東西時可刷卡。很方便的, 你購物的時候請看看商鋪門口的標記,一般商鋪都會在門口貼出能刷卡的種類,例如VISA、MASTER、銀聯、銀通、運通等。 不知道你的建行卡是信用卡還是儲蓄卡: 1:儲蓄卡: 看到門口有銀聯標志的都能刷,不收任何手續費,刷卡是以港幣標示,銀行就會馬上按即時的匯率摺合人民幣在你卡上人民幣賬戶上扣除相應的消費。 例如你買100港幣的貨物,那你刷銀聯的時候,刷卡的單會顯示100港元,但是銀行會按當時的匯率如0.8815,在你的人民幣賬戶上扣取88.15元人民幣。 2:信用卡: 信用卡你要刷銀聯的就和上面的情況一樣。 假如你不是刷銀聯,如VISA,那麼刷卡的時候會以港幣標示,但是信用卡會馬上按當時的匯率摺合成美金在你的信用卡上扣除,等你回到內地再用人民幣按你還款時的美金匯率購匯還款。 所以一般在香港刷卡的時候,你最好告訴刷卡的收銀員,你刷銀聯,這樣就能避免收銀員的誤會,一般的香港人都比較喜歡刷VISA或者MASTER。

⑧ 港幣匯率為什麼上漲了

因為金管局兩度買入美元、沽售港元。

香港金管局以美元兌港幣7.75:1的匯價拋售港幣購入美元,干預規模約46.73億港元,為2009年12月以來首次干預市場。隨後,情況急轉直下,金管局於23日中午和下午兩度買入美元、沽售港元,金額分別達到39.14億港元和27.12億港元。24日,隨著港元觸及7.75的強方兌換保證上限,金管局再次入市。上述四個交易日內,金管局共出售144億港元用以維穩。

就在10月15日,美聯儲主席伯南克曾公開表示,新興市場應該減少外匯市場干預,允許貨幣升值。同時,伯南克還辯護稱,美聯儲政策並非造成近幾年資本湧入新興經濟體的唯一原因,資本湧入新興市場的主因是發展中國家增速明顯快於發達國家。巧合的是,伯南克講話結束後5天,香港罕見地啟動匯率干預。期間,港匯兩年遠期於22日創下了自3月以來最大單日漲幅。

(8)港幣匯率和香港遊客關系擴展閱讀:

港幣匯率的相關情況:

1、匯率變動以後,如對外貶值,由於獎入限出,對出口有利,進口相對不利,其他因素不變情況下,國內市場的商品供應趨於緊張,價格趨於上漲。

2、匯率變動後,如本幣對外貶值,出口增加,進口減少,貿易逆差減少以至順差增加,導致必增加該國貨幣投放量,在其他因素不變下,推動價格上漲。

3、對國民收入、就業和資源配置的影響:本幣貶值,利於出口限制進口,限制的生產資源轉向出口產業,進口替代產業,促使國民收入增加,就業增加,由此改變國內生產結構。

⑨ 香港聯系匯率制度的利

一、聯系匯率制度簡介
(一)聯系匯率制度的產生
香港的貨幣制度與匯率制度是融為一體的,在發展為貿易和金融中心期間,實行過不同類型的貨幣和匯率制度。
1.銀本位時期。英國在1841年開始在香港實行殖民統治,當時中國採用復本位貨幣制度分兩個層面實施:紅銅、青銅或鑄鐵錢幣-制錢用於小額交易;銀錠用於大額商業交易、交稅及儲存財富。此外,西班牙和墨西哥的銀元也成為國際貿易活動的主要交易媒介。香港是貿易中心,銀元被普遍採用,早期的港英殖民地政府曾經試圖推廣英鎊作為香港的官方貨幣,但由於英鎊並不普及而且供應短缺,無法以英鎊收稅,,港英政府遂於1863年宣布當時的國際貨幣-銀元為香港的法定貨幣,並於1866年開始發行香港本身的銀元,直到1935年,香港的貨幣制度都是銀本位。
2.與英鎊掛鉤時期。1935年11月,由於美國及其它地方銀價飆升,後來由於全球白銀危機,港英政府放棄銀本位制度,並於1935年11月9日宣布港元為香港本地貨幣,與英鎊的固定匯率為1港元兌1先令3便士即16港元兌1英鎊的匯率與英鎊掛鉤。根據1935年頒布的《貨幣條例》,銀行須向外匯基金交出用於支持該銀行發行紙幣的所有白銀,以換取負債證明書,外匯基金則把受到的白銀投資於英鎊資產,這些負債證明書成為發鈔銀行發行紙幣的法定支持。實際上,這種安排就是貨幣發行局制度。發鈔銀行日後若增發紙幣,必須以英鎊購買負債證明書。
3.浮動匯率時期。1972年6月,英國政府決定讓英鎊自由浮動。其後,港元一度與美元掛鉤,由1972年6月開始,發鈔銀行可以港元購買負債證明書。1974年11月,由於美元弱勢,港元改為自由浮動。雖然浮動匯率制度實施後的最初兩年運做很順利,但自1977年開始,由於貨幣及信貸過度增長,導致貿易逆差擴大,通貨膨脹高企,港元匯率持續下降,加上投機炒賣的活動 出現了少有的搶購商品風潮,令港元貶值的情況進一步惡化。港英政府遂在1983年10月15日公布穩定港元的新匯率政策,即按7.8港元兌1美元的固定匯率與美元掛鉤的聯系匯率制度。
(二)聯系匯率的運作
1.貨幣發行局制度。香港的聯系匯率制度屬於貨幣發行局制度,在這個制度下,貨幣基礎的流量和存量必須有充足的外匯儲備支持,透過嚴謹和穩健的貨幣發行局制度得以實施。
香港並沒有真正意義上的貨幣發行局,紙幣大部分由3家發鈔銀行即匯豐銀行、渣打銀行、中國銀行(香港)發行。法例規定發鈔銀行發鈔時,需按7.80港元兌1美元的匯率向金管局提交等值美元,並記入外匯基金的帳目,以購買負債證明書,作為所發鈔紙幣的支持。相反,回收港元紙幣時,金管局會贖回負債證明書,銀行則自外匯基金收回等值美元。由政府經金管局發行的紙幣和硬幣,則由代理銀行負責儲存及向公眾分發,金管局與代理銀行之間的交易也是按7.80港元兌1美元的匯率以美元結算。
在貨幣發行局制度下,資金流入或流出會令利率而非匯率出現調整。若銀行向貨幣發行當局出售與本地貨幣掛鉤的外幣(以香港而言,指美元),以換取本地貨幣(即資金流入),基礎貨幣便會增加,若銀行向貨幣發行當局購入外幣(即資金流出),基礎貨幣舊會收縮。基礎貨幣擴張或收縮,會令本地利率下降或上升,會自動抵消原來資金流入或流出的影響,而匯率一直保持不變。這是一個完全自動的機制。為了減少利率過度波動,金管局會通過貼現窗提供流動資金。
2.金管局。金管局是香港政府架構內負責貨幣及銀行體系穩定的機構,於1993年4月1日合並外匯基金管理局與銀行業監理處而成立,由於香港沒有中央銀行,金管局行使中央銀行功能。
金管局的最高領導為金融管理專員(總裁),由香港特別行政區財政司司長委任,金融管理員依據《外匯基金條理》、《銀行業條例》、《存款保障計劃條例》、《結算及交收系統條例》及其它有關條例及法規行使職能和權力。在金融管理專員所獲轉授或賦予的法定權力下,金管局的日常運作高度自主。
3.外匯基金。香港貨幣制度和匯率制度是融為一體的,貨幣制度的核心是穩定港元的匯率,而將二者巧妙地結合在一起的是外匯基金,外匯基金是由香港特別行政區管理和支配的,用以控制港幣發行,調節和穩定港元匯率的政府基金。
最初是港英政府於1935年廢除銀本位制時根據《貨幣條例》設立的。根據該條例,發鈔銀行需將庫存的白銀、銀元及有價證券上繳外匯基金,換取外匯基金開出的負債證明書,才能發行港元紙幣,這種貨幣制度是以100%英鎊為准備金的英鎊匯兌本位制。1974年港元與英鎊脫鉤自由浮動後,發鈔銀行該為記帳方式換取負債證明書而發行港幣,港幣發行時往往沒有充足的外匯准備。1983年聯系匯率制度建立之後,外匯基金為了維持港元與美元的固定匯率,承諾無限量地買賣港元現鈔,成為了港元的實質性發行機構,發鈔銀行實際上只是扮演外匯基金代理人的角色。
根據《外匯基金條例》,財政司司長授權金管局管理外匯基金,財政司司長掌握外匯基金的控制權,外匯基金咨詢委員會就外匯基金的投資政策和策略向財政司司長提供意見。外匯基金分為兩個不同的組合來管理,分別為支持組合及投資組合。支持組合為貨幣提供支持,投資組合則保障資產的價值及長期購買力。外匯基金僱傭全球外聘基金經理負責管理外匯基金約三分之一的總資產及所有股票組合。
4.外匯基金的運作機制包括「六項來源」、「四種用途」:「六項來源」是港元發行准備金、硬幣發行准備金、撥入的財政儲備、銀行體系結算余額、外匯基金票據發行額、投資利潤滾存。「四種用途」是調節港元匯價,充當最後貸款人,挽救金融市場,進行投資活動。
二、聯系匯率制度的鞏固
經過二十多年的風雨和考驗,聯系匯率制度日趨完善。為鞏固聯系匯率制度使其可以適應經濟環境的變化並抵禦外界沖擊,金管局在1987年開始陸續推行了多項貨幣改革措施。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兩次是:1998年9月推出鞏固貨幣發行局制度的七項技術性措施,以及2005年5月推出的聯系匯率制度的三項優化措施。
1998年正值亞洲金融危機,香港金融市場承受了巨大的投機壓力,銀行同業拆借利息飆升,市場上廣泛流傳人民幣將貶值及聯系匯率不保的消息。金管局於1998年9月及時推出了七項鞏固貨幣發行局制度的技術性措施:其中兩項主要的措施是:提供總結余的弱方兌換保證,即金管局保證在港元轉弱至指定水平時,可以按固定匯率把港元兌換為美元;另一項是調整貼現窗機制,貼現窗指銀行向金管局買出證券,以借出金管局隔夜港元的機制,過程中雙方協定將由銀行按照協定價格及日期回購該證券。這些措施有效地抑制了利率過度波動及由此造成的不利影響。
2003年底到2005年期間,由於美元疲弱,同時市場估計人民幣升值及香港經濟強勁復甦,大量資金流入香港。雖然在相當長的時間內港元利息均低於同期美元利息,仍無明顯的資金流出。為了加強利率調節功能,金管局於2005年推出三項優化聯系匯率制度運作的措施,包括:推出1美元兌換7.75港元的強方兌換保證,即金管局保證在港元轉強至指定水平時,可以按固定的匯率把美元兌換為港元;將弱方兌換保證的匯率定為7.85港元;金管局可在兌換范圍內(即7.75~7.85之間)進行符合貨幣發行局原則的市場操作。
三、聯系匯率對香港經濟的影響
香港屬於小規模高度開放的外向型經濟體,商品及服務貿易總額約相當於本地生產總值的三倍,其中外資和外貿在經濟中佔有極大比重,經濟的增長往往受到各種無法預料和控制的外部因素的影響和制約。實踐表明,聯系匯率制度已經不僅僅局限於當初「政治應急」的作用,而發展成為使香港能夠有效地承受來自外部的金融震盪和政治沖擊的經濟手段。對香港而言,由於其典型的外向型經濟的特點,決定了其經濟對外有著強烈的依附性,本地經濟的增長往往受到各種無法預料和控制的外部因素的影響和制約。這種情況下,維持聯系匯率制度非常重要,香港能受惠於美國大致穩定的貨幣環境及其具有高度公信力的貨幣政策,可以有效地減少國際貿易和經濟生活中的外匯風險,有利於各類長期貿易和合同的締結以及國際資本的積聚。在這種情況下,用港元釘住美元,穩定匯率,減少了國際貿易和經濟生活中大量存在的外匯風險,有利於各類長期貿易及經濟合同的締結及國際資本的匯集,從而給香港帶來了更多的利益和機會。這些也可以說是導致聯系匯率制度得以產生並持續下來的內在根源。
但聯系匯率制度也有對香港的不利影響。首先,在聯系匯率制度下,貨幣管理當局不能推行獨立的貨幣政策,運用匯率變化作為經濟調節機制,與實施自由浮動匯率制度的情況比較,香港面臨競爭對手的貨幣大幅貶值或出口市場經濟衰退等情況時,香港的產品面臨競爭力下降的局面;還有就是香港要跟隨美國的貨幣政策,但由於香港與美國的經濟周期卻可能不一致,香港的利率水平可能會不大適應本地的宏觀經濟形式,港元利率短暫偏離美元利率,產生利率差,而利率差波動有時可能會影響貨幣穩定,甚至被投機者操控以圖利;港元在貨幣上繼續與美元掛鉤,同時香港經濟和金融市場卻受內地經濟的影響越來越大,香港現行貨幣政策愈加不能適應經濟發展需求的不協調性,像熱錢湧入,息口差距擴大正是這種不協調性的集中表現。
聯系匯率的優點是顯而易見的。它減少了因投機而引起的匯率波動,減少經濟活動中的不確定性,使個人、企業、政府都有穩定的預期,從而有利於降低交易成本。此外,它還可以束縛著政府,使其理財小心謹慎。在80年代中英談判前後和90年代香港回歸過程中,聯系匯率制度就起了積極的穩定作用。

聯系匯率制度的弱點也是很明顯的。分析如下:

首先,港幣的發行是以100%的美元現鈔為儲備金的,而現鈔只是最狹義的貨幣(M0)。現鈔之外,加上各種存款,共同構成廣義貨幣(M3)。目前,香港流通中的現鈔為820多億港幣,香港的廣義貨幣(M3)為28000億港幣左右(1997年三季度數字),其中有16000多億港幣存款(約占廣義貨幣的60%)和相當於11000多億港幣的外幣存款(主要是美元存款,占廣義貨幣的40%)。 所以,香港雖然有超過7000億港幣的外匯儲備,但是,如果有某種強大的外來沖擊使公眾信心動搖,從而有相當比例的港幣存款要擠兌美元的話,香港就有可能發生信用危機。

第二,聯系匯率制度使香港貨幣當局喪失了調整經濟的靈活性。在貨幣政策方面, 由於實行聯系匯率制度,香港金融管理局(1993年4月以來的香港貨幣當局)在相當大的程度上就喪失了運用貨幣政策調整經濟的能力。譬如,90年代以來,香港經濟有過熱現象,貨幣當局應適當調高利率,使經濟降溫,健康發展。但是,因為港幣與美元是固定匯率,套利行為迫使香港貨幣當局無法調高利率。港幣的利率只能大體等於美元利率。所以,當外部環境發生變化時,聯系匯率制度的薄弱環節就會變得明顯起來,也就容易成為投機者進攻的對象。

第三,且不談港幣利率高對香港經濟的抽緊作用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就是對港幣的影響也有兩重性。一般說來,港幣利率高有利於穩定港幣。但是仔細想一想,港幣與美元是固定匯率,港幣為什麼能比美元利率高?回答是,港幣的風險高,公眾認為聯系匯率有可能失守,港幣與美元的利差是對港幣的風險補償。如果注重於對港幣匯率的分析,不妨可以這樣理解這個利差:假設港幣與美元利率相同,而港幣匯率偏高(港幣貶值),即,在浮動匯率的條件下理解聯系匯率(固定匯率)下港幣利率偏高的問題——對真實浮動匯率的壓力被轉移到利率上去了。這樣算來,港幣與美元的利差越大,說明港幣的匯率風險越高,聯系匯率制下的港幣所面臨的累積的貶值壓力越大。所以提高港幣利率一方面對港幣有穩定作用(攬存港幣),另一方面也是一個關於港幣風險累積程度的預警指標(Indicator)。所以,值得注意的是,倘若利差過大,港幣利率偏高不但不能穩定港幣,反而會動搖公眾對港幣的信心。

四、香港聯系匯率制度的未來
聯系匯率制度制度自1983年實施以來,港元匯率經歷了1987年全球股災、1990年波斯灣戰爭、1992年歐洲匯率機制危機、1995年墨西哥貨幣危機、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2003年「非典」風波仍能保持穩定,主要原因是香港經濟具有的幾個特點:
1.香港的經濟結構靈活性,能迅速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
2.香港金融體系健全、資金充裕、交投活躍、效率高,而且金融基礎設施先進,金融監管標准高,能有效應付因實施聯系匯率制度而可能出現的利率波動情況。
3.香港奉行審慎的理財政策,稅制簡單且稅率低,公共開支只佔本地生產總值的20%,特區政府的外債極少,積累了龐大的財政贏余,並以平衡預算為中期目標,匯率制度不會因為要支持政府赤字而受到不利影響。
4.香港官方擁有龐大的外匯儲備,為聯系匯率提供充分支持,這些儲備由外匯基金管理,2005年9月底達到1,228億美元,達到本地貨幣基礎的3倍以上。
沒有任何一種匯率制度會在任何時候都能適應任何經濟體系,一個經濟體不管推行何種匯率制度,都必須適應與其整體的宏觀經濟政策。每當香港的出現財政和經濟問題時,人們對聯系匯率的討論就越熱烈,並建議推行其它匯率制度,包括與另一種貨幣如歐元或人民幣掛鉤、與一籃子貨幣掛鉤、港元自由浮動、港元美元化等。在目前香港經濟剛剛開始復甦,宏觀經濟形式持續向好的情況下,不論採用任何一種新的匯率制度,勢必會引起香港貨幣和經濟結構的劇烈震盪,嚴重打擊投資者對香港的信心,觸發大量資金流出,影響香港經濟的長期發展。所以,聯系匯率制度制度是香港貨幣制度的最佳選擇,聯系匯率制度必將持續運作下去。

⑩ 港幣的匯率會影響大陸遊客前往香港嗎

據報道,近期,港元對人民幣匯率已經逼近0.8關口,對內地遊客有極大吸引力。

據悉,截至目前內地旅客赴港自由行自開通至今已近15年,遊客在香港的玩法也更加多樣化、個性化,香港「水泥森林」和「購物天堂」以外的魅力也逐漸被發掘出來,此外,香港地形多樣,移步換景,硬體設施完善、交通便利的郊野公園是香港市民的後花園,但過去知悉的遊客並不多,屬於小眾景點。

數據顯示,今年「五一」小長假首日(4月29日)來港旅客錄得27.9萬人,其中內地旅客23.7萬人,占總數的85%,較去年同期增加20%,估計其中九成是自由行旅客。

文章來源:央廣網

閱讀全文

與港幣匯率和香港遊客關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獲取匯率api 瀏覽:497
300685上市大約價格 瀏覽:143
山東玻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瀏覽:229
杠桿如何增力 瀏覽:672
杠桿收購的現金來源 瀏覽:758
金融運營公司 瀏覽:751
南漳農商銀行理財產品 瀏覽:849
平安福保險的傭金 瀏覽:758
期貨莊家操作破解 瀏覽:533
mt4模擬賬戶設置杠桿 瀏覽:603
交易風控員 瀏覽:583
融資費用攤銷做賬 瀏覽:680
大師談外匯 瀏覽:832
公司回購股票未來如何 瀏覽:621
恆逸集團資產評估報告PDF 瀏覽:418
滾動杠桿機構的自由度 瀏覽:802
銀行存款金融服務方案 瀏覽:993
經營外匯業務的金融機構應當向 瀏覽:753
工行個人信用貸款簡訊 瀏覽:129
昆明外匯招聘信息 瀏覽: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