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力矩怎麼算公式是什麼
力矩 (moment of force) 力對物體產生轉動作用的物理量。可以分為力對軸的矩和力對點的矩。專即:M=LxF。其屬中L是從轉動軸到著力點的距離矢量,F是矢量力;力矩也是矢量。
力對軸的矩是力對物體產生繞某一軸轉動作用的物理量,其大小等於力在垂直於該軸的平面上的分量和此分力作用線到該軸垂直距離的乘積。力對點的矩是力對物體產生繞某—點轉動作用的物理量,等於力作用點位置矢和力矢的矢量積。
(1)杠桿力和力矩的計算公式擴展閱讀:
力矩性質:
1、力F對點O的矩,不僅決定於力的大小,同時與矩心的位置有關。矩心的位置不同,力矩隨之不同;
2、當力的大小為零或力臂為零時,則力矩為零;
3、力沿其作用線移動時,因為力的大小、方向和力臂均沒有改變,所以,力矩不變。
4、相互平衡的兩個力對同一點的矩的代數和等於零。
當一個物體在靜態平衡時,靜作用力是零,對任何一點的凈力矩也是零。力矩是角動量隨時間的導數,就像力是動量隨時間的導數。剛體的角動量是轉動慣量乘以角速度。
❷ 力矩的計算公式是
M=F*L
式中M是力F對轉動軸O的力矩,凡是使物體產生反時針方向轉動效果的,定為正力矩,反之為負力矩。
單位:在國際單位制中,力矩單位是牛頓*米,簡稱:牛*米,符號:N*m
力矩在物理學里是指作用力使物體繞著轉動軸或支點轉動的趨向。力矩的單位是牛頓-米。力矩希臘字母是 tau。
力矩的概念,起源於阿基米德對杠桿的研究。轉動力矩又稱為轉矩或扭矩。力矩能夠使物體改變其旋轉運動。推擠或拖拉涉及到作用力 ,而扭轉則涉及到力矩。力矩等於徑向矢量與作用力的叉積。
平衡條件:
(1)有固定轉動軸的物體的平衡是指物體靜止,或繞轉軸勻速轉動;
(2)有固定轉動軸物體的平衡條件是合力矩為零,即∑Fx=0,也就是順時針力矩之和等於逆時針力矩之和。
一般平衡條件:
合力為零,合力矩同時為零,即∑Fx=0,∑Fy=0,∑M=0。
力矩:
(1)力臂(L):轉動軸到力的作用線的垂直距離;
(2)力矩(M):M=L×F,單位是牛*米;
(3)力矩描述力對物體產生的轉動效果;
(4)力矩是矢量,中學里只考慮順時針和逆時針兩種方向。通常規定逆時針力矩為正,順時針力矩為負。
(2)杠桿力和力矩的計算公式擴展閱讀:
依照國際單位制,能量與功量的單位是焦耳,定義為 1 牛頓-米。但是,焦耳不是力矩的單位。因為,能量是力點積距離的標量;而力矩是距離叉積力的偽矢量。當然,量綱相同並不僅是巧合;使 1 牛頓-米的力矩,作用一全轉,需要恰巧 2*Pi 焦耳的能量。
當一個物體在靜態平衡時,靜作用力是零,對任何一點的凈力矩也是零。關於二維空間,平衡的要求是:
x,y方向合力均為0,且合力矩為0。
性質:
1.力F對點O的矩,不僅決定於力的大小,同時與矩心的位置有關。矩心的位置不同,力矩隨之不同;
2.當力的大小為零或力臂為零時,則力矩為零;
3.力沿其作用線移動時,因為力的大小、方向和力臂均沒有改變,所以,力矩不變。
4.相互平衡的兩個力對同一點的矩的代數和等於零。
❸ 杠桿力矩計算
杠桿力矩(NM)=力(N)*力臂(M)
如果那一米鐵臂的頂端用力50KG,支點轉軸的扭矩是500NM
1KG=9,8N,工程計算一般常按10來算。
❹ 力矩怎麼計算
力矩是由力乘以力臂的乘積計算出來的。
從杠桿的支點,到表示這個力的直線的距版離,叫做力權臂。力臂是用虛線來表示的,它不一定在杠桿的上面,而力矩就是力乘以力臂。
杠桿可以分為省力杠桿、費力杠桿和等臂杠桿。省力杠桿是省力的,但費距離;費力杠桿是費力的,但省距離;而等臂杠桿,兩個力臂是相等的,既不省力也不費力。
希望我能幫助你解疑釋惑。
❺ 杠桿支點力矩 跪求杠桿支點力矩的公式 單位
動力 * 動力臂長 = 阻力 * 阻力臂長
注意動力,阻力得算和杠桿垂直的分量....
❻ 杠桿原理的計算公式!在線等!!!!!!!!!
F1*L1=F2*L2力乘以力臂等於力乘以力臂
杠桿平衡條件:F1*l1=F2*l2。
力臂:從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垂直距離
杠桿平衡是指杠桿處於靜止狀態下或者勻速轉動的狀態下
(6)杠桿力和力矩的計算公式擴展閱讀:
杠桿可以讓「小力」做出「大力」能做的功。
任何機械所輸出的能量,都不可能比輸入它的能量還多,這是「能量守恆定律」的要求。因此,對於一個理想的機械,它的「能量輸出」最多與「能量輸入」是相等的,這個時候,機械所輸出的功,等於輸入它的功。
可以想像一個用杠桿來翹起物體的例子。在過程中,杠桿所輸出的功,是「物體的重量」與「物體被抬起的高度」(或者說「輸出距離」)的乘積。而輸入杠桿的功,則是人所施加的「力」與「向下壓的距離」(或者說「輸入距離」)的乘積。
在理想的情況下,「輸出的功」與「輸入的功」相等,也就是「物體的重量」與「輸出距離」的乘積,等於「力」與「輸入距離」的乘積。這就意味著,在物體的重量一定的前提下,「力」的大小取決於「輸入距離」與「輸出距離」的比例。
通過調整「力」和「物體」與「支點」的相對遠近,使「輸入距離」大於「輸出距離」,或者對於上面的例子來說,只要讓下壓的距離稍大於物體需要被抬起來的距離,那麼用「小力」所做出來的功,便完全可以等同於一個「大力」所做的功。能夠看出,這就是杠桿省力的背後的原因。
參考資來源:杠桿原理
❼ 杠桿兩端力的計算方法!
根據力矩平衡原理.以支撐點開始,兩邊力乘以力臂相等,列出方程求解.
❽ 力矩的計算公式
您好力矩的計算公式是力乘上力臂即:力的大小乘以作用點到力的垂直距離 ------------答之所問團隊為您服務
❾ 力矩是什麼,力矩的計算公式是什麼
力矩就是杠桿中一端的力乘以這個力到支點的距離
單位是米乘以牛
❿ 力矩的計算公式
力矩:力和力臂的乘來積叫做源力對轉動軸的力矩。
即:M=F*L
式中M是力F對轉動軸O的力矩,凡是使物體產生反時針方向轉動效果的,定為正力矩,反之為負力矩。
單位:在國際單位制中,力矩單位是牛頓*米,簡稱:牛*米,符號:N*m
力矩(torque):力(F)和力臂(L)的乘積(M).即:M=F·L.力矩是描述物體轉動效果的物理量,物體轉動狀態發生變化.才肯定受力矩的作用.
當物體繞固定軸轉動時,力矩只有兩種可能的方向,所以可用正負號來表示.一般規定:使物體沿逆時針方向轉動的力矩為正;使物體沿順時針方向轉動的力矩為負.因此作用於有固定軸的轉動物體上的幾個力矩的合力矩就等於它們的代數和.這個代數和將決定物體是處於平衡狀態,還是非平衡狀態.
在國際單位制中,力矩的單位是牛頓·米(newton-metre),注意不能寫成焦耳.焦耳是能量單位,力矩和能量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在計算力矩問題時,要注意力臂是在垂直轉動軸的平面內,從轉動軸到力的作用線的垂直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