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索羅斯操作亞洲金融危機時,具體是怎麼操作的如題 謝謝了
首先是針對泰國 危機爆發以前慢慢用美元買進泰銖,1997年7月 泰國受本國經濟影響,宣布放棄固定匯率制度採用浮動匯率制度,以索羅斯為首的對沖基金此時把手中的大量現貨泰銖賣出,同時在外匯市場上做空。由於外匯市場是保證金市場,所以在現貨市場上虧損是1的話,那麼在外匯市場上就賺取了10倍的利潤(保證金為10%計算,實際上比這個還要低)。沖擊泰國後,馬來西亞、印泥、菲律賓也相繼造到沖擊。香港隨後也受到沖擊,此次沖擊對香港造成巨大損失,雖然索羅斯在沖擊港元匯率失敗,但是投資銀行摩根斯坦力趁香港政府在外匯市場上和索羅斯鏖戰的時候,在股票市場上大幅度賣出股票現貨,同時在恆生指數期貨上大幅度做空,由於大量的股票拋盤引起恆生指數大跌1萬多點,此投行賺取了大約3.6億美圓。對沖基金又沖擊了日本 韓國 造成了亞洲金融危機。 此後還有再次沖擊印泥,形成第2階段 再次沖擊香港形成第三階段,我要多說一句的是在這一階段,香港政府吸取了上一階段的教訓,在金融管理局的管理下(此時是98年7月左右,香港回歸已經一周年了,個人懷疑有中國政府背景,不然哪兒有這么多外匯儲備),香港政府在外匯,股票,期貨市場同時發力,把對沖基金的頭寸統統接下,穩定了匯率和股票市場,使對沖基金損失慘重。後來對沖基金轉戰俄羅斯市場沖擊盧布,走完了這次金融危機的全程。 個人憑印象所寫,如果想了解具體手法,還要買本書看。
『貳』 97亞州金融危機中,泰國為什麼會放棄固定匯率制
97亞州金融危機中,索羅帶這大量資金進入泰國,先用美元換泰銖,然後在泰國外匯市場大量拋出泰銖回購美元,那麼由於供求關系的原因,導致泰銖貶值,泰國政府為了防止泰銖貶值,出手托市,拋出大量美元回購泰銖,但是由於泰國政府的美元儲備過少,無法托市,最終被迫放棄固定匯率制,使泰銖匯率自由浮動。泰銖貶值之後,影響泰國的金融市場,進而波及整個亞洲金融市場,最後演變為亞洲金融危機。
『叄』 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中,國際投資「巨鱷」從泰國撤資他們從中撈取了什麼好處呢
首先是針對泰國 危機爆發以前慢慢用美元買進泰銖,1997年7月 泰國受本國經濟影響,宣布放棄固定匯率制度採用浮動匯率制度,以索羅斯為首的對沖基金此時把手中的大量現貨泰銖賣出,同時在外匯市場上做空。由於外匯市場是保證金市場,所以在現貨市場上虧損是1的話,那麼在外匯市場上就賺取了10倍的利潤(保證金為10%計算,實際上比這個還要低)。沖擊泰國後,馬來西亞、印泥、菲律賓也相繼造到沖擊。香港隨後也受到沖擊,此次沖擊對香港造成巨大損失,雖然索羅斯在沖擊港元匯率失敗,但是投資銀行摩根斯坦力趁香港政府在外匯市場上和索羅斯鏖戰的時候,在股票市場上大幅度賣出股票現貨,同時在恆生指數期貨上大幅度做空,由於大量的股票拋盤引起恆生指數大跌1萬多點,此投行賺取了大約3.6億美圓。對沖基金又沖擊了日本 韓國 造成了亞洲金融危機。
此後還有再次沖擊印泥,形成第2階段 再次沖擊香港形成第三階段,我要多說一句的是在這一階段,香港政府吸取了上一階段的教訓,在金融管理局的管理下(此時是98年7月左右,香港回歸已經一周年了,個人懷疑有中國政府背景,不然哪兒有這么多外匯儲備),香港政府在外匯,股票,期貨市場同時發力,把對沖基金的頭寸統統接下,穩定了匯率和股票市場,使對沖基金損失慘重。後來對沖基金轉戰俄羅斯市場沖擊盧布,走完了這次金融危機的全程。
『肆』 亞洲金融危機的時候泰國可以不放棄固定匯率制嗎為什麼
當時泰銖是盯住美元的(或者說與美元掛鉤),但是因為泰國從歐洲、美國、日本這些國家進口了很多材料和設備,就形成了巨大的逆差,加上泰國的外債中有很多中短期債務,這樣一來泰銖要繼續盯住美元就顯得越來越難,最終只有選擇自由浮動,進而導致外債增加,引發危機
『伍』 1997亞洲金融危機中泰國放棄固定匯率制為何會造成其他東南亞國家的貨幣貶值
當然不是泰國放棄固定匯率從而造成其它東南亞國家的貨幣貶值的,主要還是當時的東南亞國家的經濟出現了嚴重的泡沫導致.
『陸』 97亞洲金融危機時泰國為什麼會被迫改成浮動匯率制
金融危機之前,泰國經濟快速發展,但是房地產等多個市場出現泡沫,泰國實行的是對盯住美元的固定匯率,也就是美元升值它也跟著,並卻泰國的經濟很依賴進出口業。這時由於美國經濟高速發展,也因為國際炒家如喬治.索羅斯之流觀察到泰國的問題,泰國既實行固定匯率,由於他本國進出口業的高速發展與美元儲備的不足出現矛盾,國際炒家看準機會,同時買進美元和泰銖炒高這兩種貨幣。這使泰國不得不動用外匯儲備抬高泰銖,保持與美元的盯住關系,這時索羅斯之流大量拋售泰銖,低買高賣賺取差價,由於泰國外匯儲備不足,最終被擠死,不得不放棄固定匯率,實行浮動匯率,保住本國的進出口業。
大概就是這么個過程,金融大鱷喬治.索羅斯的眼光和魄力確實很厲害
『柒』 97年亞洲金融危機是什麼情況
1997年7月2日,泰國宣布實行浮動匯率制,放棄固定匯率制,此舉如巨石投水,掀起千層波瀾,引發了一場席捲東南亞的金融風暴。
就在泰國宣布放棄固定匯率制的當天,泰銖與美元的匯率大幅度下跌,金融市場一片混亂。這股金融風波蔓延到與泰國經濟緊密相連的其他東南亞國家,緊接著印度尼西亞盾、菲律賓比索、馬來西亞林吉特紛紛大幅下跌。危機迅速波及到亞洲其他金融市場,造成一場亞洲金融危機。
這場亞洲金融危機有著復雜的全球經濟背景。但是,最直接原因是國際金融投機機構在亞洲金融市場上興風作浪,尤其是美籍猶太人索羅茲的量子基金會。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在7月28日的一次國際會議上,憤怒地指責索羅茲等國際金融投機家是「外國野獸在蓄意破壞馬來西亞經濟」。
索羅茲揚名世界始於1992年,他對英鎊的狙擊最終使英鎊貶值、歐洲統一貨幣進程受阻,而索羅茲卻進賬10億美元。在這次東南亞各國的金融危機中,混水摸魚的他又在趁火打劫中贏得了20億美元。
10月下旬,金融風暴掀起第二波。國際炒家移師國際金融中心香港,矛頭直指香港聯系匯率制。10月17日,台灣當局突然棄守新台幣匯率,一天貶值3.46%,其股市也一瀉千里,對港幣和香港股市形成壓力;10月21日,美國摩根斯坦利銀行將該行在亞洲的投資由2%降為0,頓時掀起了沖擊港幣的風波。港股大幅下跌,甚至跌破9000點大關。
國際炒家在香港匯市和股市期指兩個方面雙管齊下,猛烈狙擊香港的聯系匯率制,企圖再次大撈一把。為扼制國際游資瘋狂的投機,香港金融管理局針鋒相對,果斷地採取臨時應急措施,給國際炒家給予迎頭痛擊。10月29日,香港特區政府重申不會改變現行匯率制度,市場信心由此恢復,恆生指數強勁飈升,重上萬點大關。這場驚心動魄的大會戰以香港的勝利而結束。
受東南亞金融風暴的影響,韓國金融形勢於11月開始出現嚴重惡化,形成亞洲金融危機的第三波。11月17日,政府金融改革法在國會未獲通過,金融市場動盪加劇,匯率創出1008∶1的歷史紀錄,股指下跌不止,此後人們瘋狂拋售韓元,搶購美元。21日,韓國政府不得不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求援,危機暫時得到控制。但到12月13日,韓元對美元的匯率進一步下跌,股指也跌至350.68的歷史新低點。金融危機對韓國的經濟領域產生了災難性的影響,一些著名的電子、汽車、鋼鐵企業集團都紛紛陷入困境。
韓元危機的深化使在韓國有大量投資的日本經濟深受沖擊,壞賬、呆賬大量增加。10月,京都協榮銀行破產;11月,三洋證券公司、北海道拓殖銀行和德陽城市銀行等金融機構相繼破產;11月24日,日本四大證券公司之一,具有百年歷史的山一證券公司宣布破產,成為日本歷史上最大的一宗破產案……
至此,東南亞金融風暴演變為亞洲金融危機。
進入1998年,印尼的金融風暴再起,人們將其稱為亞洲金融危機的第四波。印尼政府於1998年1月宣布預算方案中部分放鬆銀根,以挽救印尼經濟,此舉激怒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1MF)和美國。國際炒家乘機出擊印尼,使印尼盾再次一瀉千里。印尼出現政治經濟社會大動盪局面,甚至進而導致新元、馬幣、泰銖、菲比索紛紛暴跌。直到4月8日印尼和IMF就一份修改後的經濟改革方案達成協議,東南亞匯市才暫告平靜。
多年來一直陷於泡沫經濟困境的日本,由於與東南亞關系密切更是雪上加霜。新出現的大量呆賬、壞賬將不少日本銀行推至破產的邊緣,日元匯率從1997年6月底開始一路下滑,到1998年6月中旬,日元匯率再度大幅下跌,標志著亞洲金融危機進人第五波。國際金融形勢隨之更加捉摸不定,亞洲金融危機繼續深化。
亞洲金融危機的第六波始於1998年8月初,國際炒家對香港發動新一輪大規模沖擊。港府隨後突然出手,予以回擊。金管局動用外匯基金進入股市、期市,大量收購藍籌股和期票,吸納國際炒家拋售的巨額港幣,將匯市穩定在7.75港元兌換1美元的水平上,同時提高銀行隔夜拆息率,夾攻國際炒家。經過1個月的苦鬥,國際炒家們損失慘重,把香港作為「超級提款機」的美夢破滅,灰溜溜地撤出香港金融市場。
到8月份,俄羅斯金融市場出現波動,這是亞洲金融危機影響世界經濟的標志。8月17日,俄羅斯政府發表聲明,將擴大盧布兌美元匯率的浮動幅度,並且暫停國債券交易,同時推遲償還外債。此舉一出,俄股市和匯市急劇下跌。隨後,美歐股市和匯市出現全面劇烈波動,這場金融危機後來還擴散到拉美地區。
亞洲金融危機迅速蔓延亞洲、美洲等新興市場地區,其影響的范圍之廣、程度之深都是前所未有的,這引起國際社會的憂慮,促使各國經濟學家對全球經濟一體化過程的反思,並且開始尋求避免經濟危機的「多米諾效應」的方法。
中國政府在這場危機中頂住巨大壓力,維護人民幣的穩定,為亞洲經濟的穩定、幫助受金融危機沖擊的國家走出困境作出了重大的犧牲。
『捌』 亞洲金融危機時泰國為何放棄實行固定匯率制度
當時國際游資都把泰珠兌換成美元往外逃.不貶值的話國際游資可以8:1兌換成美元,貶值後只能15:1兌換.你說要不要貶值.要不要放棄實行固定匯率制度
『玖』 為什麼亞洲金融危機以後各經濟體都被迫從固定匯率制轉向浮動匯率制請求專業人員指教
1.因為外匯儲備不足,不能再維持固定匯率制度了
2.如果是盯住單一貨幣,並且跟盯住貨幣的匯率相對固定,就是固定匯率制了
『拾』 97年亞洲金融危機有關問題===》為什麼泰國政府就宣布把固定匯率變成了浮動匯率,結果泰銖就大量貶值
金融危機之前,泰國經濟快速發展,但是房地產等多個市場出現泡沫,泰國實行的是對盯住美元的固定匯率,也就是美元升值它也跟著,並卻泰國的經濟很依賴進出口業。這時由於美國經濟高速發展,也因為國際炒家如喬治.索羅斯之流觀察到泰國的問題,泰國既實行固定匯率,由於他本國進出口業的高速發展與美元儲備的不足出現矛盾,國際炒家看準機會,同時買進美元和泰銖炒高這兩種貨幣。這是泰國不得不動用外匯儲備抬高泰銖,保持與美元的盯住關系,這是索羅斯之流大量拋售泰銖,低買高賣賺取差價,由於泰國外匯儲備不足,最終被擠死,不得不放棄固定匯率,實行浮動匯率,一謀取,保住本國的進出口業。
大概就是這么個過程,金融大鱷喬治.索羅斯的眼光和魄力確實很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