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匯率傭金 > 消費金融杠桿

消費金融杠桿

發布時間:2021-07-29 19:22:59

A. 金融杠桿是怎麼一回事

簡單地說來就是一個乘號(*)。使用這個工具,可以放大投資的結果,無論最終的專結屬果是收益還是損失,都會以一個固定的比例增加,所以,在使用這個工具之前,投資者必須仔細分析投資項目中的收益預期,還有可能遭遇的風險.

B. 什麼是「杠桿貸款」,他對於金融機構的作用怎樣的

何為杠桿貸款?首先要明白什麼是杠桿收購(簡稱LBO)。杠桿收購通常指私募公司通過大額舉債的方式來收購公司,而自己只投入一小部分的資本。這些債務通常由銀行、基金公司等金融機構來提供,其數額可高達收購價的90%。杠桿貸款在此情形下應運而生。其游戲規則並不復雜,私募公司通常會選擇一些在成熟行業,具有穩定現金流的公司,通過向銀行融資買下該公司,並抬高其負債率,以達到提高內部報酬率和稅盾的目的。而銀行則把這些貸款賣給對沖基金、擔保貸款憑證 (CLO)等,以轉移風險。
在去年次貸危機爆發前,LBO曾一度輝煌,5月份歐美杠桿貸款交易量超過1000億歐元;但在7月次貸爆發後,交易量下滑到不足100億歐元。據標准普爾統計,2007全年歐美杠桿貸款的交易量達到了近7500億美元,這是自2003年來的最高峰。其中由銀行提供的3000億美元由於信貸危機,二級市場的疲軟無法消化,以致出現所謂的貸款堵塞。雖然目前這一狀況有所緩解,但實質問題並沒有解決。因為銷售出去的只是一些風險小的資財,而風險大的仍留在銀行手中。這一切恰恰證明了杠桿貸款存在與次貸泡沫一樣的問題:流動性危機。

雖然,次貸主要面向個人而杠桿貸款主要面向公司,但兩者猶如孿生兄弟一樣相似:兩者都擁有很高的貸款額度價值比,通俗點說,是指貸款者承擔的風險大;對於次貸,個人只需付利息,杠桿貸款雷同,比如一些一次還本貸款(bullet loan),公司只要付利息,而本金則可以等到八九年後付清;在次貸里有抵押貸款再融資,是指用新的貸款來替代舊的貸款,而這在杠桿貸款被稱為紅利再融資,如果公司在債務到期時,沒有足夠的資金償還,就可以通過此手段來延期;最後,次貸與杠桿貸款最相近也最致命的地方就是維持其存在的大前提:次貸在藉助便宜信貸來買房並假設房價會不斷上漲;而私募也在利用銀行的低利率並假設經濟永遠不會蕭條。
作為次級貸款的難兄難弟,杠桿貸款恐怕將要重蹈次貸的覆轍,因為維持其生存的環境和前提已經慢慢消失。就當前看,全球金融業動盪不安,相信銀行會加強貸款政策管理,而世界經濟增長減緩也逐級成為事實,如果公司無法保證足夠的現金來支付高額利息的話,後果將不堪設想。估計到2008年將有1500億美元的杠桿貸款到期,雖然公司可以用各種金融手段來延緩問題的到來,但常言道:躲得了初一,躲不過十五。提前消費明天的後果,恐怕就要在今天償還了。

C. 什麼是金融的杠桿原理

金融杠桿簡單地說來就是一個乘號。使用這個工具,可以放大投資的結果,無論最終的結果是收益還是損失,都會以一個固定的比例增加。所以,在使用這個工具之前必須仔細分析投資項目中的收益預期和可能遭遇的風險。

另外,還必須注意,使用金融杠桿這個工具的時候,現金流的支出可能會增大,否則資金鏈一旦斷裂,即使最後的結果可能是巨大的收益,投資者也必須要提前出局。

杠桿率即一個公司資產負債表上的風險與資產之比。杠桿率是一個衡量公司負債風險的指標,從側面反映出公司的還款能力。

D. 中國房地產泡沫世界巨大,國家用金融杠桿來撬動讓其大漲,透支消費狼一定會來地。

一、誰在炒作泡沫經濟最近一段時間以來,一些外電外報,和個別不明真相的國內媒體,大肆炒作子虛烏有的「房地產泡沫」經濟,紛紛發表某些所謂國際級經濟專家對中國當前存在房地產泡沫論的署名文章。從表面層次看,是為中國經濟走上健康軌道把脈,為中國廣大低收入家庭的利益疾呼,為中國金融資金安全提出警示,實際其深層意圖明顯,有其不可告人目的,可謂用心良苦。眾所周知:中國當前經濟正處於歷史上最佳的快速發展期。近十年來年均經濟增長率以9%左右的速度增長,經濟總量將在第十一個五年計劃之內突破20萬億人民幣大關,其勢如破竹的增長勢頭,令世界各地經濟分析人士大跌眼鏡。由於房地產及關聯產業在經濟增長中所佔比重最大,在國民生產總值中,其關聯產業占綜合經濟增長率的60%以上,房地產經濟的發展直接拉動一、二、三產業的發展,其經濟地位及其震撼力無可比擬,任何經濟強國或區域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當人均GDP達到1千美元之後,無一例外地先從房地產經濟發展入手,英國、法國、日本、美國、香港、新加坡……不勝枚舉。房地產業是一個國家從中觀經濟向宏觀經濟發展的堅實基礎和中堅力量,沒有房地產的發展,就沒有一、二、三產業的發展,沒有一、二、三產業的發展、經濟立國、強國之路也就無從談起。二、為何有房地產泡沫之說?1、由於中國經濟的崛起,相當程度上是由房地產及關聯產業直接地帶動起來的,其結果將直接提高國家在世界格局中的政治地位,同時也增強了軍事力量的威懾力,也為社會的穩定和人居生活環境的提高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這也是個別對中國經濟的崛起有一定成見的國家或政體所不願意看到的。2、由於近年來美元大幅度貶值,國際金融游資為使其閑資保值、增值,並最大限度地降低投資所帶來的風險,所以幕後操縱學者撰文「中國房地產泡沫論」以此影響中國高層採取行政措施干預、扼制中國房地產的發展,進而製造房地產崩盤氛圍,為其資本低價搶灘中國房地產鋪路,以達到對中國經濟進行資本掠奪的目的。3、長期以來中國的金融政策緊盯美元,其人民幣幣值堅挺,外匯儲備過分依賴美元,欠缺多元化儲備手段,致使美元與人民幣幣值脫節,一方面美元有意或無意貶值,直接損害中國的外匯儲備質量;另一方面,國際資本通過各種渠道直接或間接大量地介入中國的房地產市場,其目的是賺取匯差、保值,最終控制中國的經濟生命線,以左右中國經濟的發展。4、根據我國加入WTO的承諾,在2006年12月11日後中國金融業將全面放開,外資銀行勢必大舉進入中國市場,而房地產板塊正是外資金融企業以最低風險、最便捷形式、介入中國最大的資金密集型行業市場、也是外資金融業以最低成本佔領中國資本市場並快速創造利潤的最佳平台。因此泡沫論鋪路,其含義是什麼不得而知。三、關於房地產價格背離國民收入比,影響社會穩定的說法沒有依據。眾所周知,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末期中國海南省房地產在國際經濟界某些學者的泡沫論圍攻下,海南房地產一夜之間崩盤,價格以近萬元跌至200~300元每平方米,其價格與國民收入比倒掛。並沒有出現搶購排隊的購房現象。相反經濟蕭條,失業率大幅增加,社會不滿情緒加重,社會兩極分化加劇,社會資源嚴重損失、浪費,甚至出現炸樓現象,金融風險突現、社會財富流失,經濟糾紛案件成堆等等……歷歷在目,海南經濟元氣大損至今尚未恢復。中國最大的經濟特區從此一蹶不振,其經濟實力從全國排名前列變成全國不發達之列。四、房地產價格上漲是否誘發政治危機中國加入WTO後,己是擁有自由市場經濟地位的國家,房地產也是市場經濟范疇的一部份,從政治經濟學實踐角度看,全球至今沒有一個國家因住房價格漲幅過大而引起社會混亂,或政局倒閣、如果硬把房地產價格過高當成是政治問題,說明政治家們根本不懂得什從么是市場經濟,任何物品的價格是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市場本身有其免疫力,和自行調節的功能,人為干預最終將造成災難性的後果,海南1993至2003十年的房地產災難足以佐證,也不符合資源利用最大化的普世原則,有暴殄天物之嫌,更是國家和民族資產因人為而大幅縮水和流失,是自投國際資本羅網的膚淺思維,資方炮製中國房地產泡沫論是蓄謀已久的策略,其目的是低價搶灘中國資本密集形板塊行業和資本市場,股市在2006年12月11日開放金融業前大幅上漲,足以看到中國高層駕馭經濟能力和水平的成熟,是一著高棋。五、中國的房地產市場健康有序。目前,中國的房價快速上漲,物有所值,是市場經濟條件下供需關系的理性回歸,也是我國加入WTO後房地產價值與國際市場接軌的表現。8.31大限後土地市場一碗水端平,結束長期以來中國土地市場的混亂局面。市場准入門檻大幅度提高,房地產開發商成本成倍增加和市場需求旺盛,一方面,由於我國可供建設用地資源有限,按目前每年國家出讓2億平方米土地,其容積率按1.5計算,每年投放市場的房屋即在3億平方米左右,由於我國人均住房居住面積目前只有20平方米,根據國際標准,當一個國家人均GDP超過1千美元時,其人均居住面積應達到47平方米,其市場需求空間龐大。因此出現局部房價偏離人們的預期心理價位是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正常現象,不必大驚小怪,當房地產價格背離利潤比時,二級市場投資資本將側重直接進入一級開發市場,開發量自然增加。供給量擴大,供需將逐步走向平衡,價格也將合理性回歸。六、解決房價與國民收入比的問題不在市場,政府應採用財政杠桿手段解決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問題。1、市場經濟時代企業應以利潤最大化為目的,這無可厚非。計劃經濟年代企業包社會,最終歷史見證,數以千計的企業被拖垮,我們絕不能重蹈覆轍,再犯這樣歷史性的嚴重錯誤。2、企業通過供需關系創造利潤,平衡貧富差距,向財政上繳稅收,政府應以這部分稅收列支專項基金,給中低收入購房者予以財政補貼及貼息,或以廉租廉價房形式解決低收入者的住房問題,讓國民在保證生活質量沒有降低的條件下滿足其基本居住條件和購房需求。3、鼓勵中低收入者購買二手舊房、低價房,願意購買二手舊房者給予財政補貼、貼息,其比例應高於購買新房者,以最大限度的利用社會資源進行第二次分配,使資源得以合理利用、減輕新房的開發用地壓力,為國家的建設騰出資源空間以保證國家整體的發展後勁。見人見智您這個問題涉及的面很廣這只是我自己的關點回答完畢

E. 什麼是杠桿

杠桿的本意就是以小博大,四兩撥千斤。在經濟領域,杠桿就是指小資金撬動大項目。而經濟去杠桿,簡單說就是消除這些以小博大的資金,表現為降低企業負債率、減少金融產品嵌套、減少違規信貸等等。而對於不同的經濟主體來說,去杠桿也有不同的含義。

1、居民

居民這邊的杠桿主要是按揭買房和消費貸。按揭都比較熟悉,30萬首付,買100萬的房子,那麼其中70萬公積金貸/商業貸就是加杠桿的資金;再比如消費貸,利用你的信用積分去平台借錢消費。以上的兩種方式,實際上都是用我們的信用、公積金或者實物等進行的抵押貸款。

而去杠桿並不是不準我們買房,不準抵押貸款,而是將杠桿的比例降下來。原先30萬首付可以「撬動」70萬的貸款,現在不行了,提高首付比例,限購,得40萬或者50萬。原先信用積分600分以上,現在得700分,可貸款的人就少了很多,同時壞賬率也會有所降低。

2、工業企業

在經濟繁榮期,政府為了刺激經濟,會施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作為企業的話,這就意味著貨幣流動性更寬松,更容易能貸款到更多的錢,項目更容易得到有關部門的審批。

這時也正是企業家杠桿擴張的時期。公司資產/估值1億,原先只能貸7000萬,現在可以貸到2億,財務杠桿加到2倍。

去杠桿則是在有經濟增速下行壓力的背景下,如果放任信貸寬松和項目接連上馬,不僅會讓企業出現資不抵債的情況,還會給銀行造成壞賬負擔。一旦企業破產倒閉,銀行的錢就玩完了,而銀行的錢是有來源於老百姓的存款、企業存款、理財資金等等。

因此這么一來就會引發連鎖反應,最終可能導致系統性金融危機。因此這時國家對央企去杠桿,也是將金融危機扼殺在搖籃中,保障國有資產安全,維持金融市場穩定。

3、政府

目前的去杠桿主要針對的是地方政府的債務去杠桿。目前地方政府的融資渠道主要是地方政府一般債與專項債。



(5)消費金融杠桿擴展閱讀:

其他杠桿

金融機構加杠桿主要就是在投資這塊,操作基本就是擴表、期限錯配、產品嵌套和放寬信貸。擴表,跟上面說的按揭差不多,理財產品自有資金一點點,剩下全靠借,然後加杠桿、通道等等繞過監管發行產品。

期限錯配就是用短期資金去投資長期項目,就好比你用1年定期的錢去存5年定期的利息,用短期資金去博取長期收益的理財產品一大把。比如銀行經常發行的幾個月期滾動理財,去投資那些N久以前的項目,這就是典型的加杠桿。

產品嵌套,很大程度上是基於期限錯配。3個月理財投了1年的項目,可是現在到期了怎麼辦,那就向A機構發行理財募集資金;A機構再打包,向B機構募資...;放寬信貸就是放寬放貸對象的審核,就像本來以前都是買大盤藍籌,現在只要能賺錢,ST也可以考慮一下。

而去杠桿就是將這些情況一網打盡:限制金融機構理財投資范圍,緊縮市場流動性;打擊理財產品資金錯配;打擊理財產品層層嵌套;收縮信貸。

F. 為什麼說次貸危機是銀行過度使用金融杠桿的結果

一般我們常說的次貸危機是美國人超前消費至今所起到的泡沫經濟的新品,因為美國人的實際支出和收入不能相互抵消,以致不能還清銀行貸款,所以銀行收回他們的財務,包括房子汽車等一系列可以出售的東西,但是,銀行需要資金回籠,只好高價拋售這些物品,有錢人買了,就沒錢了,只好超前消費,所以,美國人的富裕是假富裕,但是他們確實真享受。所以這里埋下了很大的問題。
所以華爾街運用金融杠桿過度的表現叫做次貸。他們把次貸,就是信用等級較低的房貸打包出售,因為這種貸款主要涉及的是窮人和信用記錄差的,所以在開始就埋藏了很大的危機。
不過華爾街的人還是把這些風險很大的資產打包到市場上面去,把它進行指數化,還能交易。這種資產因為風險大,所以要求的風險溢價水平也高。大家也就比較喜歡炒作,再以這個為基礎衍生了很多的衍生品。導致他的杠桿倍數比較大。。。
次貸,就是以次充好的讓你去貸款賣給你,形成了循環的放大效應,以致好多人都沒錢,超前消費!

閱讀全文

與消費金融杠桿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融資費用攤銷做賬 瀏覽:680
大師談外匯 瀏覽:832
公司回購股票未來如何 瀏覽:621
恆逸集團資產評估報告PDF 瀏覽:418
滾動杠桿機構的自由度 瀏覽:802
銀行存款金融服務方案 瀏覽:993
經營外匯業務的金融機構應當向 瀏覽:753
工行個人信用貸款簡訊 瀏覽:129
昆明外匯招聘信息 瀏覽:482
支付寶帳戶可以付外匯 瀏覽:33
歐元英鎊匯率2014年 瀏覽:757
建信金融科技有限公司成都事業部 瀏覽:148
外匯中轉行都在哪國 瀏覽:54
貴金屬二級考試 瀏覽:431
融資租賃費增值稅 瀏覽:360
中國銀行外匯實時查詢 瀏覽:140
幣系交易所app 瀏覽:510
黑龍江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地址 瀏覽:261
非融資融券標的可以抵押融資嗎 瀏覽:820
遠東控股集團薪酬 瀏覽: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