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匯率傭金 > 利潤杠桿效應例題

利潤杠桿效應例題

發布時間:2021-07-30 21:28:18

1. 什麼是采購的利潤杠桿效應它在所有企業都一樣嗎

利潤杠桿效應是一種衡量采購工作績效最直接的手段。在實際工作中體現在 Cost down,在很多企業里,特別是在面試時,基本上都會提到降成這個問題。

好的采購能為企業創造利潤,獲得潛在的市場資源。質量過關的產品(條件是產品定位沒有問題),具有價格優勢,其市場前景是非常廣闊的。而采購正是目前很多企業日益重視的利潤源。

舉例說明這個問題:

某公司(生產企業)(單位:萬元)

銷售額 1000

采購額(假設采購額占銷售額的50%) 500

利潤(假設稅前利潤為5%) 50

如果該企業通過更好地管理采購職能,將其采購成本降低了10%,那麼這會使得公司的稅前利潤增加50萬元。為了增加這50萬元的稅前利潤,如果單靠增加銷售額來實現,那至少要1000萬元的銷售額,也就是說銷售量得提高一倍。

在這市場競爭非常激烈的今天,談何容易,大家都在提高效率,壓縮其它的成本,而采購成本(特別是原材料成本)正是人們正在爭奪的利潤源。

采購的任務是任重道遠,一個好的采購工程師需要學習的東西太多太多,需要在工作中不斷地學習與積累。

這種問題你網路就好了,沒必要問,這轉自搜狐博客

2. 利潤杠桿效益和資產回收率

利潤杠桿作用是指當采購成本降低一個百分點時,企業的利潤率將會上升更高的比例。這是因為采購成本在企業的總成本中占據著比較大的比重,一般在50% 以上,而這個比例遠遠高於稅前利潤率。例如,某公司的銷售收入為5000萬元,假設其稅前利潤率為4%,采購成本為銷售收入的50%,那麼采購成本減少 1%,就將帶來50萬元的成本節約,也就是利潤上升到了250萬元,利潤率提高了20%。可見,利潤杠桿效應十分顯著。

資產收益率(ROA)作用是指采購成本的節減對於企業提高資產收益率所帶來的巨大作用。資產收益率指的是企業的凈利潤和企業總資產的比率,用公式表示出來就是資產收益率=凈利潤/總資產,該公式可以轉換為:

資產收益率=(凈利潤/銷售收入)×(銷售收入/總資產)

公式右邊第一個括弧里的內容我們稱之為利潤率,第二個括弧裡面的內容叫做資產周轉率(投資周轉率),這樣,資產收益率就可以表示為企業的利潤率和總資產周轉率的乘積的形式。當采購成本下降一定比例時,通過利潤杠桿效應可以使利潤率提高更大的比例。另一方面,采購費用減少,則庫存同樣數量物資佔用的資金就少,即資產降低,這就提高了投資周轉率,兩者的乘積就是一個更大的比例,大的收益率有利於企業在資本市場的融資

3. 什麼是財務杠桿效應!請舉例!謝謝,

財務杠桿效應編輯本段財務杠桿效應的含義:財務杠桿效應是指由於固定費用的存在而導致的,當某一財務變數以較小幅度變動時,另一相關變數會以較大幅度變動的現象。也就是指在企業運用負債籌資方式(如銀行借款、發行債券、優先股)時所產生的普通股每股收益變動率大於息稅前利潤變動率的現象。由於利息費用、優先股股利等財務費用是固定不變的,因此當息稅前利潤增加時,每股普通股負擔的固定財務費用將相對減少,從而給投資者帶來額外的好處。財務杠桿效應包含著以下三種形式:經營杠桿、財務杠桿和復合杠桿。 財務杠桿效應包含著以下三種形式:編輯本段三種方式為:經營杠桿、財務杠桿和復合杠桿。
經營杠桿
(一)經營杠桿的含義
經營杠桿是指由於固定成本的存在而導致息稅前利潤變動大於產銷業務量變動的杠桿效應。
(二)經營杠桿的計量
對經營杠桿的計量最常用的指標是經營杠桿系數或經營杠桿度。經營杠桿系數,是指息稅前利潤變動率相當於產銷業務量變動率的倍數。
計算公式為:
經營杠桿系數=息稅前利潤變動率/產銷業務量變動率
經營杠桿系數的簡化公式為:
報告期經營杠桿系數=基期邊際貢獻/基期息稅前利潤
(三)經營杠桿與經營風險的關系
經營杠桿系數、固定成本和經營風險三者呈同方向變化,即在其他因素一定的情況下,固定成本越高,經營杠桿系數越大,企業經營風險也就越大。其關系可表示為:
經營杠桿系數=基期邊際貢獻/(邊際貢獻-基期固定成本)
財務杠桿
(一)財務杠桿的概念
財務杠桿是指由於債務的存在而導致普通股每股利潤變動大於息稅前利潤變動的杠桿效應。
(二)財務杠桿的計量
對財務杠桿計量的主要指標是財務杠桿系數。財務杠桿系數是指普通股每股利潤的變動率相當於息稅前利潤變動率的倍數。
計算公式為:
財務杠桿系數=普通股每股利潤變動率/息稅前利潤變動率
=基期息稅前利潤/(基期息稅前利潤-基期利息)
對於同時存在銀行借款、融資租賃,且發行優先股的企業來說,可以按以下公式計算財務杠桿系數:
財務杠桿系數=息稅前利潤/[息稅前利潤-利息-融資租賃積金-(優先股股利/1-所得稅稅率)]
(三)財務杠桿與財務風險的關系
財務風險是指企業為取得財務杠桿利益而利用負債資金時,增加了破產機會或普通股每股利潤大幅度變動的機會所帶來的風險。財務杠桿會加大財務風險,企業舉債比重越大,財務杠桿效應越強,財務風險越大。財務杠桿與財務風險的關系可通過計算分析不同資金結構下普通股每股利潤及其標准離差和標准離差率來進行測試。
復合杠桿
(一)復合杠桿的概念
復合杠桿是指由於固定生產經營成本和固定財務費用的存在而導致的普通股每股利潤變動大於產銷業務量變動的杠桿效應。
(二)復合杠桿的計量
對復合杠桿計量的主要指標是復合杠桿系數或復合杠桿度。復合杠桿系數是指普通股每股利潤變動率相當於業務量變動率的倍數。
其計算公式為:
復合杠桿系數=普通股每股利潤變動率/產銷業務量變動率
或:復合杠桿系數=經營杠桿系數×財務杠桿系數
(三)復合杠桿與企業風險的關系
由於復合杠桿作用使普通股每股利潤大幅度波動而造成的風險,稱為復合風險。復合風險直接反映企業的整體風險。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復合杠桿系數越大,復合風險越大;復合杠桿系數越小,復合風險越小。通過計算分析復合杠桿系數及普通股每股利潤的標准離差和標准離差率可以揭示復合杠桿同復合風險的內在聯系。 財務杠桿的實際運用編輯本段假定企業的所得稅率為25%,則權益資本凈利潤率的計算表如表一:
項目 行次
負債比率 0% 50% 80%
資本總額 ① 1000 1000 1000
其中:負債 ②=①×負債比率 0 500 800
權益資本 ③=①-② 1000 500 200
息稅前利潤 ④ 150 150 150
利息費用 ⑤=②×7.47% 0 37.35 59.76
稅前利潤⑥=④-⑤ 150 112.65 90.24
所得稅 ⑦=⑥×25% 37.5 28.1625 22.56
稅後凈利 ⑧=⑥-⑦ 112.5 84.4875 67.68
權益資本凈利潤率 ⑨=⑧÷③ 11.25% 16.90% 33.84%
財務杠桿系數 ⑩=④÷⑥ 1 1.33 1.66
假定企業沒有獲得預期的經營效益,息稅前利潤僅為60萬元,其他其他條件不變,則權益資本凈利潤率計算如表二:
項目 行次
負債比率 0% 50% 80%
資本總額 ① 1000 1000 1000
其中: 負債 ②=①×負債比率 0 500 800
權益資本 ③=①-② 1000 500 200
息稅前利潤 ④ 60 60 60
利息費用 ⑤=②×7.47% 0 37.35 59.76
稅前利潤⑥=④-⑤ 60 22.65 0.24
所得稅 ⑦=⑥×25% 15 5.6625 0.06
稅後凈利 ⑧=⑥-⑦ 45 16.9875 0.18
權益資本凈利潤率 ⑨=⑧÷③ 4.5% 3.40 % 0.09%
財務杠桿系數 ⑩=④÷⑥ 1 2.65 250
通過表一我們可以發現,在息稅前利潤相同的情況下,負債比率越高,權益資本的的凈利潤率就越高,企業獲得財務杠桿利益越大。但是在表二中當企業的息稅前利潤為60的時候,情況則相反。企業的負債率越高,權益資本凈利潤率就越低,財務杠桿同樣也越高。以負債比率80%為例,全部資本息稅前利潤率比負債成本每提高一個百分點,權益資本凈利潤率就會提高2.51個百分點[(33.84%-11.25%)÷(150-60)],全部資本息稅前利潤率比負債成本每降低一個百分點,權益資本凈利潤率則下降2.51個百分點。如果息稅前利潤下降到某一個特定水平時(以全部資本息稅前利潤等於負債成本為轉折點),財務杠桿作用就會從積極轉化為消極。此時,使用財務杠桿,反面使得企業的收益不盡如人意,而且越是使用財務杠桿,損失就越大。在表二中,息稅前利潤為60,負債比例為80%的條件下,財務杠桿系數高達250,也就是說,如果息稅前利潤在60的基礎上每降低1%,權益資本凈利潤就將以250倍的速度下降,可見其中所暴露的財務風險。如果不使用財務杠桿的話,企業就可以很好的避免掉這部分的財務風險,即使經營狀況好頁無法取得杠桿利益

4. 采購利潤杠桿計算公式

第一題:某公司銷來售收入源是5000萬元,,稅前利潤率4%,采購成本為銷售收入的50%。
采購成本減少1%,帶來成本節約是多少?利潤率提高了多少。?
這道題的成本節約是25萬,還是50萬。?書上是50萬,利潤變成250萬了,率就提高20%。
第二題:某公司銷售收入是1000萬,稅前利潤率5%,采購成本為銷售收入的60%,假設采購成本減少1%,則利潤杠桿效應使利潤率增加了多少?
我的答案是12%。

5. 為什麼采購活動會帶來利潤杠桿效應

利潤杠桿效應是一種衡量采購工作績效最直接的手段。在實際工作中體現在Costdown,在很多企業里,特別是在面試時,基本上都會提到降成這個問題。好的采購能為企業創造利潤,獲得潛在的市場資源。質量過關的產品(條件是產品定位沒有問題),具有價格優勢,其市場前景是非常廣闊的。而采購正是目前很多企業日益重視的利潤源。舉例說明這個問題:某公司(生產企業)(單位:萬元)銷售額1000采購額(假設采購額占銷售額的50%)500利潤(假設稅前利潤為5%)50如果該企業通過更好地管理采購職能,將其采購成本降低了10%,那麼這會使得公司的稅前利潤增加50萬元。為了增加這50萬元的稅前利潤,如果單靠增加銷售額來實現,那至少要1000萬元的銷售額,也就是說銷售量得提高一倍。在這市場競爭非常激烈的今天,談何容易,大家都在提高效率,壓縮其它的成本,而采購成本(特別是原材料成本)正是人們正在爭奪的利潤源。采購的任務是任重道遠,一個好的采購工程師需要學習的東西太多太多,需要在工作中不斷地學習與積累。這種問題你網路就好了,沒必要問,這轉自搜狐博客

6. 為什麼說物流具有利潤的杠桿效應

解釋一: 物流是指為了滿足客戶的需要,以最低的成本,通過運輸、保管、配送等方式,實現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及相關信息由商品的產地到商品的消費地所進行的計劃、實施和管理的全過程。 物流構成:商品的運輸、配送、倉儲、包裝、搬運裝卸、流通加工,以及相關的物流信息等環節。 物流活動的具體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用戶服務、需求預測、定單處理、配送、存貨控制、運輸、倉庫管理、工廠和倉庫的布局與選址、搬運裝卸、采購、包裝、情報信息。

解釋二: 在我國國家標准《物流術語》的定義中指出:物流是「物品從供應地到接收地的實體流動過程,根據實際需要,將運輸、儲存、裝卸、搬運、包裝、流通加工、配送、信息處理等基本功能實施有機結合。」

解釋三: 物流中的「物」是物質資料世界中同時具備物質實體特點和可以進行物理性位移的那一部分物質資料。「流」是物理性運動,這種運動有其限定的含義,就是以地球為參照系,相對於地球而發生的物理性運動,稱之為"位移"。流的范圍可以是地理性的大范圍,也可以是在同一地域、同一環境中的微觀運動,小范圍位移。「物」和「流」的組合,是一種建立在自然運動基礎上的高級的運動形式。其互相聯系是在經濟目的和實物之間,在軍事目的和實物之間,甚至在某種社會目的和實物之間,尋找運動的規律。因此,物流不僅是上述限定條件下的「物」和「流」的組合,而更重要在於,是限定於軍事、經濟、社會條件下的組合,是從軍事、經濟、社會角度來觀察物的運輸,達到某種軍事、經濟、社會的要求。

解釋四: stream :在化工生產過程中,需要進行化學或物理變化的物料常常以氣態或液態參與生產過程,並以管道輸送,這樣參與過程的原料、中間產物、產品等稱為物流。在連續操作過程中不斷地加入或排出的固體物料也可稱為物流。

解釋五: 物流的7R:現代物流管理追求的目標可以概括為」7R」:將適當數量(right quantity)的適當產品(right proct),在適當的時間(right time)和適當的地點(right place),以適當的條件(right condition)適當的質量(right quality)和適當的成本(right cost)交付給客戶。具體來講,通過加強物流系統管理可以實現」7S」。 (1) 服務(service)目標 (2) 快捷(speed)目標 (3) 節約(space saving)目標 (4) 規模優化(scale optimization)目標 (5) 庫存(stock control)目標 (6) 安全性(safe)目標 (7) 總成本(sum cost minimum)目標

解釋六: 物流是指物質資料從供給者到需求者的物理性運動,主要是創造時間價值和和場所價值有時也創造一定加工價值的活動。

解釋七: 物流是供應鏈的一個環節的過程,通過計劃、實施和控制貨物高效率的流動和儲存,提供相關信息從起點出發的信息服務的消費,以滿足客戶的需求。 .

解釋八: 目前被普遍認同的是美國「物流管理協會」(2004年已更名為「供應鏈管理協會」)2000年所下的定義:物流是為滿足客戶需要,對商品、服務及相關信息在源頭與消費點之間的高效(高效率、高效益)正向及反向流動與儲存進行的計劃、實施與控制的過程。

以上這些都是讓你明白什麼是物流.如果你看得

差不多了,你應該明白.物流是對貨物服務的.既

使是沒有物流,銷售產品也需要運輸.運輸就要有

運輸費,那會使成本增加,利潤減少.而自從有了

物流,我們可以以最低的運輸去創造出屬於物流

自己的利潤.所以.成本將會大大減少.因為物流

成本越低利潤就越大,那麼.物流的成本就是具有

杠桿效應的因素,杠桿,明白吧.就是哪頭降低哪

頭就升高.這就是杠桿效應,

7. 什麼是采購利潤杠桿效應

舉個例子,假設一個企業50%的資金用於采購原材料,其稅前利潤為10%,那麼它每收入10萬元,它將獲得1萬元的利潤,並且這10萬元收入中將有5萬元用於采購,我們假設采購部經過努力降低了2%的采購成本,那麼在利潤中將增加1000元,如果換成通過增加銷售來獲取這1000元利潤的話,那麼要增加10%的銷售額才能實現,即賣多1萬元才行。但是不要簡單的將2%和10%進行比較,因為要降低2%的采購成本看似不難,但在實際作業中可能就要為這2%費盡心機,有時經過了努力但仍有可能達不到目標。

8. 財務杠桿效應的三種形式分別是怎麼進行計算的

1、經營杠桿

經營杠桿的含義

經營杠桿是指由於固定成本的存在而導致息稅前利潤變動大於產銷業務量變動的杠桿效應。

計算公式為:

經營杠桿系數=息稅前利潤變動率/產銷業務量變動率

經營杠桿系數的簡化公式為:

報告期經營杠桿系數=基期邊際貢獻/基期息稅前利潤

2、財務杠桿

財務杠桿的概念

財務杠桿是指由於債務的存在而導致普通股每股利潤變動大於息稅前利潤變動的杠桿效應。

計算公式為:

財務杠桿系數=普通股每股利潤變動率/息稅前利潤變動率=基期息稅前利潤/(基期息稅前利潤-基期利息)

對於同時存在銀行借款、融資租賃,且發行優先股的企業來說,可以按以下公式計算財務杠桿系數:

財務杠桿系數=息稅前利潤/[息稅前利潤-利息-融資租賃積金-(優先股股利/1-所得稅稅率)]

3、復合杠桿

復合杠桿的概念

復合杠桿是指由於固定生產經營成本和固定財務費用的存在而導致的普通股每股利潤變動大於產銷業務量變動的杠桿效應。

其計算公式為:

復合杠桿系數=普通股每股利潤變動率/產銷業務量變動率或:復合杠桿系數=經營杠桿系數×財務杠桿系數。

(8)利潤杠桿效應例題擴展閱讀

財務杠桿的概念:財務杠桿又叫籌資杠桿或融資杠桿,它是指由於固定債務利息和優先股股利的存在而導致普通股每股利潤變動幅度大於息稅前利潤變動幅度的現象。

參考資料財務杠桿_網路

閱讀全文

與利潤杠桿效應例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銀行存款金融服務方案 瀏覽:993
經營外匯業務的金融機構應當向 瀏覽:753
工行個人信用貸款簡訊 瀏覽:129
昆明外匯招聘信息 瀏覽:482
支付寶帳戶可以付外匯 瀏覽:33
歐元英鎊匯率2014年 瀏覽:757
建信金融科技有限公司成都事業部 瀏覽:148
外匯中轉行都在哪國 瀏覽:54
貴金屬二級考試 瀏覽:431
融資租賃費增值稅 瀏覽:360
中國銀行外匯實時查詢 瀏覽:140
幣系交易所app 瀏覽:510
黑龍江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地址 瀏覽:261
非融資融券標的可以抵押融資嗎 瀏覽:820
遠東控股集團薪酬 瀏覽:961
簡述影響個人貸款定價的主要因素 瀏覽:545
境外股票回國 瀏覽:814
股票做空做 瀏覽:666
不能投資於信託計劃 瀏覽:648
人民幣匯率及利率市場化改革 瀏覽: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