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的持倉量意義不是很大。
持倉量:指投資者現在手中所持有的幣品市值(金額)占專投資總屬金額的比例。 期貨市場中,持倉量指的是買入(或賣出)的頭寸在未了結平倉前的總和,一般指的是買賣方向未平合約的總和,也叫訂貨量,一般都是偶數,通過分析持倉量的變化可以分析市場多空力量的大小、變化以及多空力量更新狀況,從而成為與股票投資不同的技術分析指標之一。 在期貨圖形技術分析中,成交量和持倉量的相互配合十分重要。正確理解成交量和持倉量變化的關系,可以更准確的把握圖形K 線分析組合,有利於深入了解市場語言。
B. 股指期貨分時圖上的持倉量只是當日即時的,我想在第二張圖技術分析圖看更大周期的持倉量變化,請問怎麼弄
多開是多頭開倉也就是買漲
空開相反
多換是多頭換倉也就是原來的多頭頭寸轉換為空頭頭寸,也就是說原來看漲的人賣掉多單並且反手沽空了
空換相反
持倉量就是沒有平倉的頭寸
看分時主要看黃線你發的圖形就是黃線也就是均價線一直在當天股指價格波動的上方一直壓制著當天的股指所以今天走勢很弱
相反如果黃線在下方支撐股指上漲就是強勢行情,如果圍繞黃線上下波動就是震盪,具體要結合K線和其他 的技術指標
C. 期貨品種持倉量哪裡看
不太明白題主的意思。深一步的統計計算包括哪些?
現在期貨合約交易沒有場外交易,所版有的交權易都在交易所內,持倉量肯定以交易所為准。無論是哪家期貨公司或者交易平台提供的行情數據都是交易所內接出來的,就算有第三方專門統計交易行情數據,那也是要到交易所一筆一筆收錄數據才能辦到的。題主是在擔心交易所對行情數據作假嗎?這個多慮了,每天的價格和委託單成交單大家都看得到的,沒有弄錯的可能性。
D. 期貨的成交量、持倉量如何看
一、期貨成交量是指某一期貨合約在當日成交合約的雙邊累計數量,單位為內「手」容。
1、期貨的基本(最小)交易單位是(一張)合約,俗稱「手」
2、成交量就是已經成交的合約數量,是(買和賣)雙邊計算的,所以一定是偶數
3、比如甲在1234元的價位上買入10手(10張合約),乙在1234元的價位上賣出10手,那麼他們就成交了,成交量就是20手
4、在行情中,同一品種的不同月份合約分別計算自己的成交量,加起來就是這個品種的成交量。每日有日成交量、每月有月成交量。
二、持倉量,也稱空盤量或未平倉合約量,是指買入或賣出後尚未對沖及進行實物交割的某種商品期貨合約的數量。
未平倉合約的買方和賣方是相等的,國內的持倉量計算的是買方和賣方合計的數量。如買賣雙方均為新開倉,則持倉量增加2個合約量;如其中一方為新開倉,另一方為平倉,則持倉量不變;如買賣雙方均為平倉,持倉量減少2個合約量。當下次開倉數與平倉數相等時,持倉量也不變。
E. 如何看分時圖上的放量
觀察VOL-TDX指標,對當天的最後一根日K線進行全天成交量預測,可以通過觀察其柱狀長短來判斷放量和縮量,柱狀較長就是放量,柱狀較短就是縮量,具體的情況可以參考下面的內容。
F. 期貨軟體的持倉量變化(就像交易量那樣的圖)在哪看
不知道你用的是什麼行情軟體
文華財經的是在K線走勢圖的界面里,點右鍵選擇「增加副圖」,然後再新增的圖上面右鍵「量倉分析指標」---「持倉量 OPI」
在文華財經裡面「持倉量」簡稱---OPI
G. 怎樣看出主力的持倉量
你好,在判斷莊家持倉量時我們一般用以下幾中方法。
.換手率計算
用換手率來計算是一種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在低位成交活躍、換手率高而股價漲幅不大的個股,通常是莊家在吸貨。此間換手率越大,主力吸籌越充分,「量」
與「價」似乎為一對互不甘示弱的小兄弟,只要「量」先走一步,「價」必會緊緊跟上「量」的步伐,投資者可重點關注「價」暫時落後於「量」的個般。
換手率的計算公式為:換手率=成交量/流通盤X100%。計算莊家開始建倉到開始拉升時的這段時間的換手率,首先需確認莊家何時開始建倉?參考周K
線圖的K線均線系統由空頭轉為多頭排列, 證明有莊家介入,周MACO 指標金叉可認為是應家開始建倉的標志,這是計算換手率的起點。
一般股價在上漲時,莊家所佔的成交量比率大約是30%,而在股價下跌時莊家所佔的比率大約是20%。但股價上漲時放量,下跌時縮量,假設放量:縮量=2:1,可得出如下推論:假設若上漲時換手為200%,則下跌時的換手應是100%,這段時間總換手率為300%,則可得出莊家在這段時間內的持倉量=200%×30%-100%×20%=40%,即莊家在換手率達到300%時,
其持倉量才達到40%,即每換手100%時其持倉量為40%/300%×100%=13.3%。從MACD指標金叉的那一周開始,到你所計算的那一周為止,把所有各周的成交量加起來再除以流通盤,可得出這段時間的換手率,然後再把這個換手率乘以13.3%得出的數字即為莊家的控盤度。
一個中線莊家的換手率應在300%—450%之間,只有有了足夠的換手,莊家才能吸足籌碼。一般而言,當換手總率達到200%。時,莊家會加快吸籌,拉高建倉,因為低價籌碼已沒有,這是短線介入的良機。
而當換手總率達到300%時, 莊家基本已吸足籌碼,接下來應家會開始急速拉升或強行洗盤,應從盤口去把握主力的意圖和動向,切忌盲目冒進而被動地從短線交易變為中線持股。
在平時的看盤中,我們可跟蹤分析那些在低位換手率超過300%的個股,然後綜合其日K線、成交量以及結合一些技術指標來把握介入的最佳時機,相信必有厚報。
至於成本,可採用在所計算的那段時間內的最低價加上最高價,然後除以2,即為應家的成本區,莊家的第一目標為成本的150%(50%+ 1)。
2.根據吸貨期的長短判斷
對吸貨期很明顯的個股,簡單演算法是將吸貨期內每天的成交量乘以吸貨期,即可大致估算出莊家的待倉量。莊家持倉量=吸貨期×每天成交量(忽略散戶的買入量)
。吸貨期越長,莊家待倉量越大;每天成交量越大,莊家吸貨越多。因此,若投資者看到上市後長期橫盤整理的個股,通常為黑馬在默默吃草。有些新股沒有經過充分的吸貨期,其行情是難以持續。
3.根據該股在大盤整理期的表現來分析
有些個股吸貨期不明顯,或是老莊卷土重來,或是莊家邊拉邊吸,或在下跌過程中不斷吸貨,難以明確劃分吸貨期。這些個股莊家持倉量可通過其在整理期的表現來判斷。
4. 根據上升過程中的放量情況來判斷
一般來說,隨著股價上漲,成交量會同步放大,某些莊家控盤的個股隨著股價上漲,成交量反而縮小,股價往往能一漲再漲,對這些個股可重勢不重價。莊家持有大量籌碼,在未放大量之前就可一路持有。如果需要較為准確地計算莊家待倉量,可使用我多年經驗總結的「求和平均法」,誤差較小。
第一步,即時成交的內外盤統計進行測算。
公式如下:當日莊家買入量=(外盤1/2+內盤1/10)/2,然後將若干天進行累加,換手至少達到100%。以上才可以。所取時間一般以60—120個交易日為宜。因為一個波段莊家的建倉周期通常在55天左右。該公式需要投資者每日對目標個股進行不厭其煩的統計分析,經過長時間實證統計,准確率極高,誤差率通常小於10%。
第二步,對底部周期明顯的個股,我們的經驗是將底部周期內每天的成交量乘以底部運行時間即可估算出莊家的持倉量。莊家持倉量=底部周期主動性買入量(忽略散戶的買入量)。底部周期越長,莊家持倉量越大;主動性買入量越大,莊家吸貨越多。
因此,若投資者觀察到底部長期橫盤整理的個股,通常為資金在默默吸納,莊家為了降低進貨成本而高拋低吸並且不斷清洗短線客;仍會有一小部分長線資金介入。
因此,這段時期莊家吸到的貨,至多也只達到總成交量的1/3—1/4。所以,忽略散戶買入量後的「主動性買入量」,可以結算為:總成交量×1/4,主動性買入量可以結算為總成交量的1/3 或1/4。
公式二如下:莊家持倉量=階段總成交量1/3(1/4),為謹慎起見可以以較低量確認。
第三步,個股在低位出現成交活躍、換手率較高而股價漲幅不大(設定標准為階段漲幅小於50%,最好小於30%)的個股,通常為莊家在吸貨。此間換手率越大,莊家吸籌越充分,投資者可重點關注「價」暫時落後於「量」的個股。
我們的經驗是換手率以50%為基數,每經過倍數階段如2、3、4倍等,股價走勢就進入新的階段,也預示著莊家持倉發生變化,利用換手率計算莊家持倉的
公式三如下:個股流通盤×(個股某段時期換手率-同期大盤換手率)的計算結果除以3。
此公式的實戰意義是莊家資金以超越大盤換手率的買入量(即平均買入量)的數額,這通常為先知先覺資金的介入, 一般適用於長期下跌的冷門股。因此,莊家一旦對冷門股持續吸納,我們就能相對容易地測算出莊家手中的持倉量。
最後,為了確保計算的准確性,將以上三個公式結果進行求和平均,最終得出的就是莊家的持倉數量。
風險揭示: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不構成任何買賣操作,不保證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
H. 期貨或者股票收盤後的持倉量信息怎樣看
各種期貨軟體都能看,文華和博易大師,富遠行情,一般只要輸入OPI三字母,副圖就會顯示持倉量
I. 分時圖怎麼看 分時圖在行情軟體中怎麼看
分時圖詳解一:早盤沖高回落的分時走勢
在分時走勢中,可以看到很多主力意圖的表現,無論是多麼嫻熟的操作技巧,多麼天衣無縫的事前策劃,在股市中人算不如天算的事情時有發生,這就給投資者判斷主力的真實想法創造了機會,但是在看盤過程中,如果非常專注於分時走勢,再加上自己先入為主的心理,很容易被一些細小的非主要因素誤導。
每天的分時走勢組成了股價的短線、中線和長線趨勢,中長線趨勢無法左右,但短線的以及當日的走勢是很容易受到大資金或大籌碼的擁有者的影響,對這種短線行為的分析有助於對中長線走勢的把握,不過,這種走勢很容易讓人忽視對全局的認識。散戶投資者大多數都會受到股價漲跌產生強烈的心理影響,一般情況,股價在明顯上漲之後,漲勢才會明朗,投資者看清這種趨勢時才會考慮買進,這樣就形成了分時走勢中投資者的先入為主,再分析股價時就會自然而然的把分析建立在本身已漲的基礎之上,這時感情是主導,而當漲的基調深入投資者心中後,盤面點點滴滴的變化都會引導投資者作出向上漲的可能判斷,對此是非常難控制的,有時甚至是不知不覺,可能根本意識不到自己會先入為主,就像不識盧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狀態,目光只會跟著風景走,判斷更多的只能是憑直覺了。
例如2001年11月23日的南風化工(000737),當日股價高開高走,一刻鍾後漲停,很快漲停板打開,之後震盪回落。因為開盤漲勢很猛,給投資者留下很深的印象,在如此弱勢里,有股票強勁上漲,屬強勢股無疑,在這種大致和最初簡單的判斷下,繼續觀察盤面,該股盤面出現了回調後又上漲的反復,對於持有者來說,漲後的回調是正常的,對於想買的人來說,回調正好給了買入的機會,於是股價繼續著回調和上漲的交錯,人們在漲的基調之下,對盤面點點滴滴的變化統統作出善意的理解,在分時走勢中,是不斷的期待和對自己自圓其說的安慰,沒有人想到回調是有人出貨。但翻看日k線圖,結合大勢,這種沖高後的回落的確是有人派發,在分時走勢里也可以看清楚,最簡單的,該股股價雖然上漲了,但全天大部分時間里是在不明顯的下跌之中,許多投資者只是看到了前面的上漲,再也不願看到後面的下跌了。忽視了這種更長時間的下跌,是因為在分時走勢中,回調之後總有反彈,盡管反彈力度不斷減弱,可先入為主的投資者是可以對此一而再,再而三的寬容。
在思考和判斷過程中,事實的真相就擺在我們面前,每一個人都是細心者,但如果將看盤的重點放在小的方面,就沒有時間看清大方向,就洞察不到影響股價未來趨勢的本質因素了。股市裡,一定要深入其中後,適時和及時的站出來,粗中要有細,更重要的是還要細中有粗,才不會模糊了大方向。
分時圖詳解二:尾盤急速拉升
從收盤價看,股票的變化只有兩種,一是漲,二是跌,但僅以此判斷未來股價的走勢遠遠不夠,要想更多了解盤面具體的變化,一定要看分時走勢的變化,最普通的比如拉升的時間上就有很多文章,在此我們重點探討一下在尾市時急速拉升的案例。
尾盤急拉有兩種情況,第一種,在收盤最後一分鍾時股價出現異常的放量拉升,股價的變動呈跳躍波動,這種尾市拉升的手法只是市場投資者短時間的需要,有時可能是為了粉飾帳面利潤,有時是為了引起市場關注,多是一種信心不足的表現。這種手法在股價大幅上漲之前一般不會出現,在股價主趨勢完成以後才比較常見。第二種,量價配合非常完美,出現正常的價漲量增,此時股價流暢上揚,在很短的時間里出現讓人賞心悅目的上漲,成交量也呈現極有規律的持續放大,因為主力要在有限的資金量下實現股價漲幅的最大化,所以在時間上多選擇收市前半小時內完成整個拉升,給人的整體印象是漲勢非常強勁,上漲已迫不及待。這種尾市的急升主要是主力為了吸引市場投資者參與,集中資金和籌碼在短時間里交易,做出極具實力的股價形態。這種結論基於兩點:第一,主力並不想增大持倉量,在分時走勢的交易中,股價一口氣上漲,並不是主力拚命想要貨,而是在大量交易下利用投資者心理喜好的變化有效抑制拋盤,上方看起來很大的拋盤實際上是在主力的預期中;第二,主力想要做高股價的幅度已經有限,所以選擇尾市,否則完全可以開盤後拉升,就可以買到更多籌碼,尾市拉升說明主力已無心戀戰;第三,尾市拉升不會給投資者充分的時間思考,一般會依據追漲心理行動,可見主力是想讓市場持有者持有,觀望者買進。
例如,2001年12月3日的浦東不銹(600748),該股已連續拉升數日,在這段僅是拉升的運行過程中,主力完成了拉高吸貨、拉升洗盤以及拉高出貨,從當日的分時走勢看,股價在全天大部分時間里窄幅波動,下午兩點後開始震盪上漲,臨收盤前半小時,股價開始發力上漲,呈現流暢上揚的態勢,成交量也成倍放大,在沒有任何回檔的情況下從5%至漲停,顯而易見,主力急切想推高股價並希望市場都來關注該股的上漲,再依照前面的分析,該股主力是不想付出太大成本而盡量在高位派發籌碼。
能在尾市急速拉升的股票一定是控盤程度很高的股票,主力已不怕被散戶發現,完全是通過這種手段盡可能的讓人參與,也就是說,此時主力的目的多是出貨,而此後股價的整體上漲空間已經有限,對於投資者而言,此時追高參與無異於刀口舔血。
想了解更多的,可以自行查閱這個網站,https://www.youxiagushi.com/main/viewthread.php?tid=107077
J. 博易大師怎麼看持倉量
K線圖和分時圖的右上角,持倉後面的數字就是持倉量,.....倉差後面的是與昨日相比的增減....分時圖裡面,下面副圖里的線是持倉量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