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經濟中的「杠桿」是什麼意思
在經濟學里,杠桿有抄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的指「財務杠桿」,一個企業在自有資金不足的情況下,通過借貸籌集資金,投入生產,獲得更多的收益。就是用別人的錢辦自己的事,但這樣風險也大。一般企業都會找到一個合適的平衡點,既能多掙錢,又保證可控的風險,指標就叫做「資產負債率」。廣義的杠桿涵蓋所有「以小搏大」的經濟行為,但核心還是借貸。
杠桿,財務管理中的杠桿效應,主要表現為:由於特定費用(如固定成本或固定財務費用)的存在而導致的,當某一財務變數以較小幅度變動時,另一相關財務變數會以較大幅度變動。
合理運用杠桿原理,有助於企業合理規避風險,提高資金營運效率。財務管理中的杠桿效應有三種形式,即經營杠桿、財務杠桿、復合杠桿。
Ⅱ 經營杠桿原理是什麼
經營杠桿原理
指在企業生產經營中由於存在固定成本而使利潤變動率大於產銷量變動率的規律。根據成本性態,在一定產銷量范圍內,產銷量的增加一般不會影響固定成本總額,但會使單位產品固定成本降低,從而提高單位產品利潤,並使利潤增長率大於產銷量增長率;反之,產銷量減少,會使單位產品固定成本升高,從而降低單位產品利潤,並使利潤下降率大於產銷量的下降率。所以,產品只有在沒有固定成本的條件下,才能使貢獻毛益等於經營利潤,使利潤變動率與產銷量變動率同步增減。但這種情況在現實中是不存在的。這樣,由於存在固定成本而使利潤變動率大於產銷量變動率的規律,在管理會計和企業財務管理中就常根據計劃期產銷量變動率來預測計劃期的經營利潤。為了對經營杠桿進行量化,企業財務管理和管理會計中把利潤變動率相當於產銷量(或銷售收入)變動率的倍數稱之為「經營杠桿系數」、「經營杠桿率」
Ⅲ 杠桿投資是什麼意思
簡單地說來抄就是一個乘號(*)。使用這個工具,可以放大投資的結果,無論最終的結果是收益還是損失,都會以一個固定的比例增加,所以,在使用這個工具之前,投資者必須仔細分析投資項目中的收益預期,還有可能遭遇的風險.
Ⅳ 什麼叫「投資杠桿」
投資杠桿就是保證金比例 ,如1/10就是10倍杠桿,1/50就是50倍杠桿,有了杠桿1塊錢可以買10塊錢或者的東西,是一種高風險高收益的投資工具。
Ⅳ 交易中的杠桿是什麼意思
1、這是外匯交易中,保證金涉及到的概念。交易杠桿高,說明保證金放大的倍數大。如果版交易杠權桿是1:10,則表示資金放大10倍。簡單的說就是在交易的過程當中,銀行向客戶提供相當比例的貸款,用戶只用很少的資金用於規避風險,而真正的交易通過銀行的貸款來進行交易。
2、通常外匯保證金要求是交易潛在價值的1%-5%,相當於杠桿1:20-1:100,客戶只要開設一個「保證金」帳戶,便可以達到交易規模,要說原理的話,就是交易商融資給客戶,使客戶以及小的資金便能參與更大規模的交易,獲取更大的收益或承受更高的風險。
3、現在外匯保證金交易杠桿有1:20、1:50、1:100、1:200、1:400多種之分,外匯保證金投資者的基本交易單位稱作「lot」,由10萬單位基本貨幣組成,基本貨幣就是一個貨幣對左邊的那個貨幣,外匯交易買賣的都是基本貨幣。
Ⅵ 杠桿原理就想是做生意的比喻
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