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人民幣匯率走勢及其原因分析
11月10日,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較前日上調226點至6.5897,中間價升至2018年6月27日以來最高點。
今年以來,人民幣匯率走勢先抑後揚。年初人民幣匯率下行,至5月底曾一度收於7.1455,隨後開始上漲。截至目前,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較5月底的低點已升值近8%,同期,人民幣兌一籃子貨幣的升值幅度超3%。今年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平均為6.9586,較2019年全年均值仍貶值了0.86%。
此輪人民幣匯率上漲已經引發業內專家關注。綜合專家們的觀點,此輪人民幣匯率上漲推力主要來自兩個層面——一方面是中國經濟和中國國際貿易方面表現強於預期;另一方面其他主要經濟體貨幣和財政政策表現引起國際金融市場動盪。
在平安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鍾正生看來,本輪人民幣匯率升值具有堅實的基礎,幾乎所有匯率影響因素都對人民幣形成了利好。
——中國經濟率先從新冠肺炎疫情的沖擊中復甦,進出口和國際收支經常賬戶都實現了順差,這是人民幣匯率上漲的基本面因素。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三季度我國GDP同比增長4.9%。前三季度累計同比增長0.7%,實現由負轉正。國家外匯管理局數據顯示,2020年前三季度,我國經常賬戶順差1707億美元,與同期國內生產總值(GDP)之比為1.7%。其中,三季度經常賬戶順差942億美元。
中國經濟的強勁表現讓當前深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的全球經濟為之一振,其各項數據甚至好於此前諸多境外機構的樂觀預期。
——美元指數大幅下行是推動人民幣匯率上漲的重要原因。
今年以來,衡量美元價格的美元指數從103點下降到目前93點附近,回落幅度接近10%。植信投資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院院長連平撰文指出,美元指數趨勢性走弱對人民幣匯率有反向升值推動作用。同期,歐元兌美元升值也超過10%。
全球其他主要經濟體在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的沖擊時,都採用量化寬松、超量化寬松,甚至是超超量化寬松的貨幣和財政政策,導致全球市場流動性泛濫。
反觀中國始終保持正常貨幣政策,中國國債利率與其他主要經濟體債券利率的利差擴大。多數專家認為,人民幣匯率上漲客觀上擴大了我國貨幣政策操作空間。
——在國際收支資本和金融賬戶下,不論股票還是債券市場,外資持續流入改善境內外匯市場供求關系,客觀上支撐了人民幣匯率。
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最新數據顯示,截至10月末,該機構為境外機構託管債券面額達26826.76億元人民幣,環比增加866.21億元人民幣,增幅為3.34%,自2018年12月以來,連續23個月增加。據國家外匯管理局初步統計,證券市場方面,三季度境外投資境內證券逾700億美元。
無論是債券還是股票,外資要買人民幣資產,首先要兌換人民幣。外資持續流入增加人民幣需求。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說,近期人民幣匯率升值屬於正常波動,影響人民幣升貶值的因素同時存在,只不過不同時期里不同的因素占上風。
「未來,人民幣匯率在均衡水平基礎上跌多了會漲、漲多了會跌,是有漲有跌、大開大合的雙向震盪走勢。」管濤說,人民幣匯率波動彈性加大,波動幅度也加大,企業和個人要增強風險意識,不要去「賭」匯率的漲跌走勢。
(原標題《人民幣匯率緣何上漲?》。編輯 袁華明)
㈡ 人民幣匯率的當前走勢
當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中間價突破8:1的時候,許多經濟學家都鬆了一口氣。因為早在數月前他們就預測人民幣將會升值,並最終突破1:8的關口。
作為一種國際性貨幣,人民幣匯率的形成與美元和歐元直接掛鉤,只要這兩種貨幣發生變化,那麼人民幣匯率必然會發生變化。人民幣發生的變化,必然會影響到世界經濟的走向,亞洲各國的股票市場會出現了下跌的趨勢。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投資者以為人民幣升值之後,中國的出口將會減少,與出口有關的進口將會減少,原材料需求將會減少,所以,投資者的回報將會減少。
這是一種大而化之的分析與預測,是否符合中國經濟發展的趨勢,人們還需拭目以待。在筆者看來,中國是一個巨大的市場,人民幣匯率波動雖然會影響中國經濟增長的速度,但是並不會給中國經濟帶來嚴重的沖擊。原因就在於,在促進中國經濟發展的「三駕馬車」(外貿、消費、投資)中,雖然外貿出口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中國的外貿屬於兩頭對外的貿易形式,產品的原材料來自國外,而製成品也大量地銷往國外,所以,人民幣匯率的波動,不會影響國內市場。由於我國資本市場尚未完全開發,大量的外國資本通過中國充滿漏洞的金融渠道進入中國,沉澱在生產性的企業中,短期內人民幣的波動,對這些企業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
但是,如果人民幣繼續升值,或者國際社會期望人民幣繼續升值,那麼有可能會導致中國企業競爭乏力,中國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將失去佔有的份額。在上個世紀的80年代,美國正是運用匯率調控機制,成功地扭轉乾坤,導致日本經濟陷入長達十年的衰退之中。此次人民幣匯率調整,具有顯著的指標意義。如果國際社會普遍期望人民幣繼續升值,那麼很可能會給中國境內的外貿出口企業帶來非常大的壓力,與此同時,海外的一些投機商人將會借機炒作人民幣,給中國的金融市場帶來嚴重沖擊。
所以,當我們放下這只鞋子的時候,應當想辦法趕快放下另外一隻鞋子,防止給國際投資者帶來想像的空間。如果所有國際投資者目光都集中在中國的貨幣市場上,並且通過迂迴的方式進入中國的外匯市場,參與人民幣炒作,那麼,中國的經濟將一發而不可收拾。
當前中國經濟過熱的勢頭仍然不減,房地產價格居高不下,投資規模越來越大,貨幣的發行量控制不住。在這種情況下,人民幣適當升值有利於降低投資速度,配合國內的宏觀調控政策。但是中國的金融體系決定了,中國的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分屬於兩個不同的市場體系,二者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管道。外貿出口受到打壓,投資資金很可能轉移到國內市場,包括房地產市場上去,而這樣一來,中國國內宏觀調控的壓力將會更大,政府決策的難度將會更高。所以,我們必須把人民幣匯率市場的改革作為一個單獨的題目,專門就此制定解決的辦法。在中國的宏觀調控中,盡量不要使用人民幣匯率這樣的調控政策,因為這樣牽涉面會更廣,帶來的壓力也會更大。
由於中央政府通過吸引外資,不斷賺取外匯,而外匯又大量用來購買美國國債,這就使得美國有機可乘,美國可以利用美元的發行權,不斷地操縱中國市場,干預中國經濟的走勢。
當前中國政府需要檢討的是,在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中,美元的權重是否需要調整?在美元外匯中,投資結構是否科學,是否需要減少美元外債,利用現有的美元貨幣購買其他有價值的產品?
作為一個大國,如果將本國經濟發展的主動權拱手相讓,其結果令人不寒而慄。中國政府應當建立必要的「防火牆」制度,在促進資本跨區域和國境流動的過程中,必須確保實物資本、金融資本與人力資本的流動同步進行。如果美國等發達國家只強調金融資本的流動,而不允許人力資本流動,那麼,中國應當提醒發達國家,必須對市場進行雙向開放,在確保金融資本自由暢通的情況下,確保人力資源在國際市場自由的配置
㈢ 根據金融學知識分析2017人民幣匯率的走勢
根據人民幣當前的價格形成機制,人民幣相對美元的雙邊匯率仍受到美元指數變動的很大影響。簡而言之,假如前一個交易日美元指數升值(貶值)則當日人民幣中間價傾向於貶值(升值),進而影響當日市場價貶值(升值)。但是其中存在一個重要波動特徵,即面對美元指數升值,人民幣的貶值彈性更大;而面對美元指數貶值,人民幣的升值彈性較小。2016年,境內人民幣市場價的貶值彈性為0.20(即美元指數升值1%,人民幣相對美元貶值0.20%),升值彈性則為0.08,貶值彈性約為升值彈性的2.5倍,表現為易貶難升。2015年至2016年兩年間,美元指數多數情況位於93-100區間震盪,但是期間人民幣趨勢性相對美元貶值,背後的原因就是升貶彈性不一致。
具體表現在於今年三大人民幣指數總體呈現貶值態勢:當美元指數顯著走強時維持人民幣指數相對穩定;但是在美元指數走弱時因為雙邊匯率升值彈性有限而使得人民幣指數修正高估。因而2017年在利用美元指數波段判斷人民幣時需要特別關注升貶彈性問題。簡而言之,當前價格形成機制下,在匯率高估修正之前,只要美元指數不出現趨勢性顯著跌勢,人民幣相對美元貶值的大趨勢難以扭轉。
而對於2017年美元指數走勢,我們認為(詳細分析參見興業研究2017年G7匯率展望報告)美元總體強勢,一方面仍受到貨幣政策分化影響,在加息前獲得升值動力;另一方面因外部風險而階段性被動上行。2016年兩個導致人民幣破位貶值的事件一個為6月英國退歐、另一個為12月美國加息預期強化。事件背後則是當前影響美元走勢的兩大重要因素:貨幣政策分化與外部沖擊。研判2017年美元走勢同樣需要考慮加息節奏、外部沖擊等因素。
對於加息節奏而言,此輪美國經濟復甦並不強勁,當前美國勞動力市場結構性問題制約薪資增長,加息加劇股市風險進而打擊資本利得,兩者共同威脅消費,消費則占據美國GDP60%以上。個人可支配收入與企業利潤增長乏力影響私人部門投資,而投資疲軟影響勞動生產率,進而使得長期中性利率不斷下降。
那麼特朗普的擴張性財政政策能否使得聯儲在2017年加快加息步伐呢?當前市場上相信聯儲將加息提速的觀點主要基於加碼基建、減輕稅負將拉高經濟增
長並推升通脹。但是根據我們的分析,基建在資金來源、執行力上都存在不確定性,並且基建投資推升核心PCE的路徑間接,以當前計劃規模難以快速顯著推升通脹。而對於減稅政策而言,一方面最為受益的是高收入階層,但是減稅對高收入階層消費增長的邊際效用較小;另一方面從歷史數據看減稅兩至三年後消費增速才會出現峰值,且消費傳導至核心PCE也存在滯後。
因而我們預計2017年美國仍將保持較緩的加息節奏,全年加息1-2次。2016年12月將加息25bp,2017年再次加息可能又需等到下半年。美元指數在加息前上漲,而在加息後貶值調整。需警惕通脹預期影響加息預期變動所造成的美元指數波動。具體而言,參照特朗普當選後市場反應,擴張性財政政策提振經濟的言論提升了通脹預期,使得市場認為聯儲在未來會更快加息,而在當下通脹並未實際上升,因而實際收益率提高推升了美元指數,人民幣貶值壓力加大。2017年特朗普政策不確定性將加劇美元指數波動,進而加劇人民幣相對美元雙邊匯率波動。
此外,2017年全球政治經濟風險仍不容忽視,假如2016年12月的義大利修憲公投、2017年3月英國退歐程序啟動以及2017年歐洲系列大選造成歐洲政治經濟風險進一步加劇,美元指數將被動大幅抬升。
㈣ 人民幣匯率走勢在哪看
招行外匯「實時匯率」可通過招行主頁右側的「 外匯實時匯率」查看版,具體匯率請以實權際操作時匯率為准。如需查詢歷史匯率,在對應匯率後點擊"查看歷史"。註:100外幣兌人民幣;每個銀行兌換匯率都不同,但相差不大。
㈤ 人民幣匯率走勢怎麼樣
我剛剛看了一下,今天的白天的銀行間外匯市場人民幣的匯率中間價為:1美元=6.8649元人民幣,100美元=686.49元人民幣。貨幣兌換:1美元=6.8649人民幣元,1人民幣元=0.1457美元。剛看的是這樣,不知道能不能幫助到你。
㈥ 2017年人民幣匯率走勢分析
貨幣兌換
1加元=4.9091人民幣元
1人民幣元=0.2037加元
數據僅供參考,交易時以銀行櫃台成交價為准
更新時間:2016-04-05
21:39
㈦ 人民幣匯率走勢分析 今天美元對人民幣匯率是多少
招商銀行可以兌換,請打開http://fx.cmbchina.com/hq/ 查詢外匯實時匯率。因匯率實時變動,實際匯率按照您專實際操作時屬的為准。
若需試算,可打開http://www.cmbchina.com/CmbWebPubInfo/Cal_Forex.aspx?chnl=whjsq 試算。
㈧ 人民幣近期匯率情況和趨勢
07年的數據能解決08年的問題嗎?
此次美國金融風暴爆發,對全球的經濟都有影響,只是相對的強弱關系。
美元貶值是個主觀趨勢,對人民幣的匯率有明顯的提高,但是副面影響就是中國的外匯儲備會受到波及。
LZ想知道的問題人民幣在2~3年的趨勢變化,那隻有關注國際經濟、政治、各國財政出台的解決辦法等動向。
沒有誰是權威分析;也沒有絕對的結論……國際經濟沒有人能夠主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