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房地產泡沫破滅,人民幣匯率是升是降
資本是逐利的,為了實現這個目的,一般需要這樣三個過程。一、出於對人民幣升值的預期,熱錢湧入中國,進入房地產和股市,催生泡沫。二、通過政治施壓和知名投資銀行的鼓吹促使人民幣升值。三、拋售樓盤和股票,熱錢撤離中國。留給中國:樓市、股市暴跌,流動性泛濫,人民幣貶值和通貨膨脹隨之來臨。
『貳』 中國房地產泡沫破滅幾乎成為定局,加之人民幣跟著貶值。那麼問題來了,我現在要不要用人民幣去換美元呢
最好是換成黃金,黃金比美元更保值,馬上就去,馬上就去!
『叄』 人民幣突然貶值 對樓市房價有何影響
人民幣貶值,對樓市的影響:
房價面臨下跌,有房人資產將縮水;
人民幣貶值將擠破資產價格泡沫,首當其沖的就是樓市,將導致房地產價格下跌,人民幣若持續貶值,將導致整個市場預期逆轉,促使投資者逐漸放棄房產這樣價格過高的資產;
同時,人民幣貶值再加上美聯儲加息預期升溫,無疑對房地產市場是雪上加霜。以往外資處於升值預期進入中國,假設房價漲8%,人民幣升值3%,這樣雙向疊加,粗略統計外資可以穩賺11%,而如今人民幣貶值,外資投資積極性肯定會受影響,並會考慮撤出中國,那麼境內外資本流失,對中國的樓市的影響就是大利空,接下來會受到很大的沖擊。
『肆』 人民幣貶值對房地產有什麼壞處
人民幣貶值對房價的影響。在過去的時間里,中國房價大漲的其中一個原因便就是人民幣升值。所以對於資金密集型的中國房地產行業來說,人民幣對美元貶值可不是一個好消息。地產分析師表示,人民幣貶值,對目前房地產市場將是利空的,短時間內將會對房企海外融資等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人民幣貶值使得外匯投資者對投資中國物業市場趨於謹慎。
人民幣匯率波動情境下,人民幣貶值對房價的作用機理主要涵蓋三種效應:
一、流動性效應。人民幣貶值將壓縮投機資本的獲利空間,促使資本流出,造成國內流向房地產業的資金緊張,進而改變當前房地產的供求關系。在房地產供應總量不變條件下,由於缺乏資金及需求支持,房地產價格上漲沖動將被抑制。
二、逆財富效應。人民幣貶值將造成進口商品價格上升,從而導致進口減少,造成國內商品價格上升,使得社會購買力不足,造成房地產消費需求不振,最終對房價形成下跌壓力。
三、替代效應。在人民幣貶值或者具有貶值預期條件下,政府為保持匯率穩定將進行市場干預,通過購入人民幣釋放美元從而提振人民幣匯率,這將造成流動性不足,抑制房地產價格上漲。
如果融資難度加大,房企會採取措施,加快降價銷售來回款,會對房價產生沖擊,但考慮到房企境外融資規模不大,單就這一點來看,人民幣貶值對房價沖擊也有限。
所以通過上述分析可以發現,人民幣貶值,人民幣匯率的下跌,在房地產市場供大於求階段將強化房地產價格的回調,有助於打破房地產市場單邊上升的市場預期,避免房地產泡沫的進一步積累,有益於房地產行業釋放風險健康發展。此外,房價回調為下一步進行依託市場力量的政策實踐提供了彈性空間。更重要的是,匯率影響房地產價格是一種市場機制,它通過資源配置方式對房地產市場進行影響,有助於凸顯市場在我國經濟發展中的決定性作用。
『伍』 中國的房地產泡沫跟人民幣匯率有什麼關系
人民幣現在面臨的主要壓力是升值,
人民幣升值
使得投資者對
人民幣匯率
的預期增加。人民幣匯率的穩定使我國吸引投資的潛力增大,大量「
熱錢
」會從國際市場湧入國內市場。我國的房地產業主要靠投資拉動,對房地產業過度的投資增加了用地成本(比如競拍土地成本增加),抬高了房價,脫離了商品的
價值規律
,造成了房地產業的泡沫。
『陸』 中國是會選擇人民幣貶值還是刺破房地產泡沫
央行決定: 自10月24日起降息📢0.25個百分點,降准0.5個百分點,這是央行在今年內第三次「雙降」!
專家指出,「雙降」後,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下調至1.5%,低於當前1.6%的CPI漲幅,居民存款繼續延續實際負利率時代!
既「銀行存錢」=「資金貶值」
『柒』 人民幣貶值 樓市怎麼會貶值呢貶值了不是要花更多錢來買房子
人民幣兌美元走出的一輪貶值行情,帶來市場上的另一種擔憂:這是否將帶來多米諾效應,導致大量對賭人民幣升值的國際資本在短期內流出中國,進而造成房地產等資產價格下跌?
長期以來,房產是中國投資市場中最重要的資產配置標的之一。有趣的是,在人民幣匯率與中國房地產價格之間,的確存在著一種微妙的關聯。例如2014年初,人民幣匯率走低,房價也幾乎同步開始出現下行壓力,全國房價總體下行趨勢與人民幣匯率走低基本一致。
業界認同「人民幣貶值將引發房地產貶值」意見的不在少數。他們認為,隨著人民幣國際化推進,匯率已成為影響國內國外兩個市場資產配置的因素之一,隨著美元走強,熱錢可能流出中國市場。
分析指出,當前人民幣貶值主要是相對於美元而言的,兩個經濟體的匯率此消彼長,與其經濟增長率和經濟增長潛力密切相關。具體來說,中國經濟出現增長放緩現象,通縮壓力加大,央行為了穩增長會採取降息等貨幣政策,這意味著以人民幣計價的投資收益將下降;美國經濟正逐步從經濟衰退中走出來,不但退出量化寬松,加息也箭在弦上,這意味著以美元計價的投資收益在上升。
專家指出,在過去相當長的時間里,人民幣兌美元整體上是單邊性的緩慢升值,國際投資者自然會選擇通過各種渠道增加人民幣資產,這部分資金流向了中國的房地產市場、資本市場,不僅「搭車」中國經濟增長的紅利,還從人民幣升值空間中套利。而現在人民幣短期升值預期的「單邊性」被打破,原來的這套投資邏輯就可能逆轉,資產投資回報率的下降和人民幣貶值的「雙重損失」,會推動這部分資金通過各種渠道流出,包括從中國房地產市場撤退。
另一派意見認為,中國房價不會緊隨人民幣「走貶」,決定中國房地產市場的主要指標是供求關系和經濟基本面,匯率變化不是決定性因素。無論人民幣升值與否,一線城市有較穩定的剛性需求支撐,樓市不會有崩盤風險;二三四線城市由於缺乏產業支撐,正處於「擠泡沫」階段,因此房價會出現明顯分化趨勢。
樂觀派認為,此前的限購等樓市調控措施已經把大量投機性熱錢擋在市場門外,因此人民幣貶值導致外資撤退在房地產業內表現不會很明顯。即使有資金外撤,除了美國,目前國際上也很難找到比中國市場更好的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