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為什麼企業的資金來源全部為自有資金且沒有優先股存在,則企業的財務杠桿系數等於1
因為財務杠桿=息稅前利潤/[(息稅前利潤-利息)-優先股利息/(1-所得稅稅率)]
所以在沒有借款的利息和優先股的情況下。
財務杠桿=息稅前利潤/息稅前利潤
=1
⑵ 財務杠桿系數對於優先股股利的處理
由於財務杠桿=息稅前利潤/(息稅前利潤 - 利息) - 優先股利息/(1 - 稅率)]
所以在沒有利息的貸款和優先股的情況下。
財務杠桿系數= EBIT / EBIT
= 1
⑶ 有什麼例子可以理解優先股的財務杠桿作用
財務杠桿是籌資管理中一個工具。主要是用來衡量企業制定的資金結構是否合理。也就是自有資金與借入資金的比例是否合理。
財務杠桿系數:財務杠桿系數(DFL)=普通股每股收益變動率/息稅前利潤變動率。
財務杠桿系數可說明的問題如下:
①財務杠桿系數表明息前稅前盈餘增長引起的每股盈餘的增長幅度。
②在資本總額、息前稅前盈餘相同的情況下,負債比率越高,財務杠桿系數越高,財務風險越大,但預期每股盈餘(投資者收益)也越大。
合理運用財務杠桿會給企業權益資本帶來額外收益,但是同時會給企業帶來財務風險。
(3)財務杠桿無優先股下擴展閱讀:
財務杠桿作用:
財務杠桿作用是負債和優先股籌資在提高企業所有者收益中所起的作用,是以企業的投資利潤與負債利息率的對比關系為基礎的。
1、投資利潤率大於負債利息率。此時企業盈利,企業所使用的債務資金所創造的收益(即息稅前利潤) 除債務利息之外還有一部分剩餘,這部分剩餘收益歸企業所有者所有。
2、投資利潤率小於負債利息率。企業所適應的債務資金所創造的利益不足支付債務利息,對不足以支付的部分企業便需動用權益性資金所創造的利潤的一部分來加以彌補。這樣便會降低企業使用權益性資金的收益率。
由此可見,當負債在全部資金所佔比重很大,從而所支付的利息也很大時,其所有者會得到更大的額外收益,若出現投資利潤率小於負債利息率時,其所有者會承擔更大的額外損失。通常把利息成本對額外收益和額外損失的效應成為財務杠桿的作用。
⑷ 某公司沒有發行優先股,當前已獲利息倍數為5,財務杠桿系數
0.2
經營杠桿系數反映銷量變動對息稅前利潤的影響程度,而且引起利潤以更大幅度變動,本題中,經營杠桿系數為2,表明銷售增長1倍,引起息稅前利潤以2倍的速度增長,那麼,計劃期的息稅前利潤應為:10000×(1+2×5%)=11000(元)。
⑸ 財務管理中財務杠桿系數有優先股的公式中PD代表什麼
PD是指優先股股利,preferred dividends。
希望幫助到你。
⑹ 某企業預計下期財務杠桿系數為1.5,假設公司無優先股,本期息稅前利潤為450萬元,則本期實際利息費
本期實際利息費為150萬元
⑺ 在企業無優先股的情況下,若財務杠桿系數是1.5,則其利息費用保障倍數是多少求過程!急!!
財務杠桿系數=息稅前利潤/(息稅前利潤-利息支出)=1.5
息稅前利潤=1.5息稅前利潤-1.5利息支出
3利息支出=息稅前利潤
已獲利息倍數=息稅前利潤/利息支出
已獲利息倍數=3利息支出/利息支出=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