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1950年, 5萬港幣相當於現在多少人民幣,看清楚哦
1950年1港幣約為0.8人民幣,所以50000港幣約為40055.0882人民幣。
港元或稱港幣,是香港的法定流通貨幣。按照香港基本法和中英聯合聲明,香港的自治權包括自行發行貨幣的權力。其正式的ISO 4217簡稱為HKD(Hong Kong Dollar);標志為HK$。香港金融管理局及渣打銀行(香港)有限公司、香港匯豐銀行有限公司及中國銀行(香港)有限公司等3家香港發鈔銀行於2010年7月20日公布,將推出2010版港幣新鈔票系列。香港建立了港元發行與美元掛鉤的聯系匯率制度。外匯基金所持的美元就為港元紙幣的穩定提供了支持。
港幣示意圖:
『貳』 19世紀50年代8萬英鎊是多少人民幣
當前最新匯率換算:8萬英鎊=709184.00人民幣元,以上數據僅供參考,交易時以銀行櫃台成交價為止。
『叄』 人民幣與港幣歷史的最高匯率是多少
最高曾達1:4.27,也就是1港元兌42.7人民幣 這是在50年代的建國初期;改革開放後最高為1:1.4,出現在1993年。
對香港政府來說,1美元對港幣匯率7.75是高。香港官方設定的美元兌港幣匯率波動區間為7.75至7.85,自1983年推出以來已經平穩運行了超過30年,即使在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最高峰時也未曾被放棄。
1994年人民幣官方匯率與外匯調劑價格正式並軌以來,2007年人民幣匯率13年來首次超過港幣,人民幣首次比港幣值錢。
人民幣兌港幣匯價在建國以後50多年中幾經大起大落。據廣州老一代華僑回憶,上世紀50年代確立的人民幣兌港幣匯率42.7:100水平,持續了多年。
1993年以前,人民幣匯價一直較港元高。但1993年以後,人民銀行宣布進行匯改,取消外匯券,人民幣1年內跌至1美元兌8.4元人民幣,這時港幣才終於超越人民幣價格。港幣兌人民幣黑市牌價跌到100∶140。
此後港幣兌人民幣的匯率一直比較穩定,直到香港回歸的時候,港幣兌人民幣的牌價為100∶107。香港回歸後,內地與香港的經貿合作日益緊密,但由於港幣聯系匯率一直與美元掛鉤,因此人民幣與港幣一直保持著平行關系。
『肆』 港幣有史以來兌換人民幣最高匯率是多少
對香港政府來說,1美元對港幣匯率7.75是高。香港官方設定的美元兌港幣匯率波動區間為7.75至7.85,一旦港幣匯率觸及上下限,外匯基金即通過收購或者拋售現金的方式來加以干預,這一措施自1983年推出以來已經平穩運行了超過30年,即使在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最高峰時也未曾被放棄。
1994年人民幣官方匯率與外匯調劑價格正式並軌以來,2007年人民幣匯率13年來首次超過港幣,人民幣首次比港幣值錢,上演了一次「大逆轉」。人民幣兌港幣匯價在建國以後50多年中幾經大起大落。據廣州老一代華僑回憶,上世紀50年代確立的人民幣兌港幣匯率42.7:100水平,持續了多年。
1993年以前,人民幣匯價一直較港元高。但1993年以後,人民銀行宣布進行匯改,取消外匯券,人民幣1年內跌至1美元兌8.4元人民幣,這時港幣才終於超越人民幣價格。港幣兌人民幣黑市牌價跌到100∶140。
此後港幣兌人民幣的匯率一直比較穩定,直到香港回歸的時候,港幣兌人民幣的牌價為100∶107。香港回歸後,內地與香港的經貿合作日益緊密,但由於港幣聯系匯率一直與美元掛鉤,因此人民幣與港幣一直保持著平行關系。
『伍』 香港外匯市場的形成與發展
香港外匯市場形成與發展
第一,60年代香港經濟的大發展,奠定了香港以出口為導向的經濟模式,貿易的發展對外匯交易以極大的刺激,從而成為香港外匯市場發展之契機。
二戰以後,香港實行外匯管制,限制黃金自由進出,因此,到50年代初期,香港還只是一個轉口貿易口岸。50年代中期,一些內地遷港的廠家建立了棉紡業和輕工業,便香港輕紡產品的出口在50年代末占出口額的70%。60年代是香港工業大發展時期, 製造業從5800 多家增加到14000多家,建立了紡織、成衣、鍾表、塑料、電子、 玩具等骨幹工業,使香港發展成為出口主導型的輕工業生產城市。對外貿易的蓬勃發展,促進了與商品貿易有關的外匯交易的發展。外匯交易市場逐漸獨立於貿易之外而自成體系地發展。
第二,放鬆外匯管制的政策,是香港外匯市場發展的決定性因素。
香港的外匯市場於1972年港幣和英鎊脫鉤後在70年代才開始活躍起來,並成為亞太地區重要的外匯中心。
1973年1月1日以前,香港政府一直根據1939年的《金融防護條例》對外匯進行管制,可以說並無真正的外匯市場,當時香港實際上存在著雙重外匯市場。其一是法定外匯市場,由經港英當局許可的指定外匯銀行從事外匯買賣,匯價大致為法定平價;其二,是外匯自由市場,參加者主要是非指定銀行和其他商人,這一市場匯率完全由供求決定。對於外匯交易的幣種,港英當局對英鎊有正式限制,但又默許美元以及其他外幣自由交易的存在。從1973年起,香港政府取消外匯管制後,法定市場和自由市場並軌,形成了今天的外匯市場的雛型。之後,1974年港幣實現自由浮動,港幣在國際貿易結算中的使用增加,使香港日漸成為東亞、東南亞地區性的外匯交易中心。
第三,便利的時間區域是香港外匯市場發展的天然優勢。香港所處的時間區域在悉尼之後,而又在倫敦、紐約之前,這種特殊的時間區域是其成為亞太市場和歐美市場承上啟下的重要一環。
第四,規模適度的金融體系及所具有的極富經驗的市場人士是香港外匯市場發展的根本性因素。
香港的金融機構可區分為兩大類別,一類是商業銀行,另一類是財務公司,或稱接受存款公司,財務公司又分為持牌財務公司和注冊財務公司。僅到1986年,香港就有商業銀行151家,財務公司315家。此外,還有外國銀行代辦處131個,1個大型的聯合證券交易所,3 個各具特色的黃金市場,即香港金銀貿易場、香港國際倫敦金市場、黃金商品期貨市場。商業銀行中,除當地華資銀行和中國銀行集團以外,還有外資銀行104家,其中美資22家,日資13家,英資10家,德資8家,法資7家,加資6家,其餘為發展中國家和其他西方國家的銀行。目前, 香港的外國銀行機構數目僅次於倫敦和紐約,與機構數量相應的是,金融機構的資金規模及存放款總額都增長很快,形成規模的金融體系,使得參與外匯市場的資金和市場參與者都達到了相當的數量,有利於外匯市場向廣度方面發展。
香港外匯市場擁有各種現代化通訊設施,終端系統普及全港,而香港市場擁有大量精明干練、講求實效的金融、保險專門人才,其中部分人長期參與外匯市場運作,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保證了香港外匯市場健康穩定地運行。
第五,香港當局在探索外匯市場管理、促進市場發育完善的不懈努力及其奉行的低稅率政策是香港外匯市場發展不可或缺的因素。
香港金融當局繼在1973年解除外匯管制後,1974年開放黃金市場,1978年放寬外國銀行來港開設分行的限制,1980年增設黃金商品期貨市場,1982年批准成立金融期貨市場,1986年修改銀行條例,這一系列舉措加上香港本身具有的相對穩定的政治和社會環境,有健全的法制,可保障金融市場參與者的合法權益。
外匯市場的發展需要時間,孕育市場的一個要素就是審慎的監管架構。為此,香港金融管理當局在市場發展中不斷探索。為控制銀行的外匯風險, 金管局要求銀行填報呈交申報表格來監察銀行的外匯風險。1992年初又成立了外匯及貨幣市場運作委員會,旨在發展「最佳市場操守」准則。該委員會的工作范圍包括制定和建議市場的標准和一般市場守則,雖然該委員會非法定團體,不具備執行法律的效力,但它為外匯市場同業的正確操守等問題提供了客觀和公正的意見,使市場自我監管制度更趨完備。
另外,香港政府長期以來奉行的低稅率政策在促進外匯市場發展方面起著不可低估的作用。
二、香港外匯市場發展展望
香港外匯市場在近二十年中從無到有,已成為當今世界外匯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進入80年代以後,世界金融的發展發生了一些引人注目的變化,其中之一就是新加坡逐漸成為亞太地區新的國際金融中心,在很多方面已顯示出超過或將要超過香港之勢。在外匯交易方面,從1982年開始,新加坡已超過香港列世界第五,近年來更是超過瑞士,列居世界第四位。
新加坡外匯市場是70年代隨著新加坡成為一個新型的國際金融市場而發展起來的。由於60年代跨國公司在亞洲的擴展,對資金產生了新的需求,亞洲一些國家和企業又因社會動亂,外逃資金尋找安全的避難所,因此某些國際銀行希望在亞太地區設立一個境外美元供貸中心,以便使資金調撥具有較大的彈性。當時日本和香港當局都不願意開辟境外貨幣交易市場,而在場內自由買賣。此外,新加坡政府為擴大市場的經營范圍,還批准新加坡國際金融期貨交易所與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建立聯結期貨的業務合作。這樣一來,新加坡就可以向世界各地提供黃金、歐洲美元和日元的期匯買賣,同時填補了新加坡與芝加哥間每天14小時閉市的空閑時間,從而保證了一天24小時兩地一直進行交易活動。作為新加坡金融市場重要組成部分的外匯市場藉此也獲得迅速發展。
新加坡外匯市場的發展已經追上和超過香港,香港外匯市場作為亞太地區最重要外匯市場的地位已被新加坡代替。但這並不意味著香港外匯市場已經喪失其競爭能力。事實上,盡管香港的外匯交易額已較大地落後於東京和新加坡,而且高昂的營運成本(包括薪金和租金)及由於對香港回歸後前途的擔憂帶來的移民造成外匯人才的流失,使香港外匯市場發展日益受到威脅,但是,香港外匯市場仍有優勢,其獨特魅力在於其處於經濟發展繁盛區域——亞太地區的中央位置,且背靠大陸。由於中國市場龐大的潛力,大量資金相繼流向這個地區,香港作為中國的轉口港,較諸其他國際金融中心,實質性的外匯需求產生的外匯買賣較多,外匯投機比例相對小些,利於外匯市場的穩定發展。目前,香港正處於過渡時期,但相信通過中國政府和香港政府的共同努力,香港外匯市場將保持其發展的良好勢頭。
『陸』 歷史上港幣兌換人民幣的最低値和最高值是多少
最高值:歷史上港幣兌換人民幣最高曾達1:4.27,也就是1港元兌4.27人民幣,這是在50年代的建國初期,改革開放後最高為1:1.4,出現在1993年。
最低值:1982年,美元大幅升值,港元貶值壓力加大。 同年9月英國首相撒徹爾夫人訪問北京,社會上各種猜測和傳聞甚囂塵上,觸發了港人信心危機。撒徹爾夫人訪問北京後的短短1年間,港幣貶值1/3,港元兌美元的匯率跌至1美元兌9.60港元的歷史最低水平,兌換人民幣1:0.779。
(6)50年代香港英國匯率擴展閱讀:
香港政府的貨幣政策市和美元為聯系匯率,對香港政府來說,1美元對港幣匯率7.75是高。香港官方設定的美元兌港幣匯率波動區間為7.75至7.85,自1983年推出以來已經平穩運行了超過30年,即使在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最高峰時也未曾被放棄。
1994年人民幣官方匯率與外匯調劑價格正式並軌以來,2007年人民幣匯率13年來首次超過港幣,人民幣首次比港幣值錢。
港元最初與英鎊掛鉤,但是戰後英國的經濟實力減弱,更曾一度大幅貶值,影響香港經濟。香港政府於是在1972年6月英鎊作自由浮動後,改為將港元以美元掛鉤,最初匯率為5.65港元兌1美元。1973年2月改為5.085港元兌1美元。
1974年11月起,改作自由浮動。直至1983年,由於香港前途問題引發的信心危機令港元匯價大幅下降,到了同年9月一度下跌至9.6港元兌1美元。同年10月17日起,當時的財政司彭勵治宣布港元匯價與美元掛鉤,定為7.80港元兌1美元,一直維持至今。
『柒』 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英鎊的購買力
按照資料進行估計,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1英鎊大約相當於目前400美元的購買力,具體資料如下所示:
1717年,牛頓將黃金價格定為每金衡盎司(純度為0.9)3英鎊17先令10便士,這個價格一直延續到1931年。 現在1盎司黃金約為1200美元,所以用黃金為標准,當時的3英鎊17先令10便士=現在的1200美元。
這是當時使用的5英鎊的圖片:
(7)50年代香港英國匯率擴展閱讀: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之前英鎊的發展歷史,希望對您有用:
英鎊為英國的本位貨幣單位,由成立於1694年的英格蘭銀行(Bank of England)發行。輔幣單位原為先令和便士,1英鎊等於20先令,1先令等於12便士。
1971年2月15日,英格蘭銀行實行新的貨幣進位制,輔幣單位改為新便士,1英鎊等於100新便士。流通中的紙幣有5、10、20和50面額的英鎊,另有1、2、5、10、20、50新便士及1英鎊、2英鎊的鑄幣。
英國於1821年正式採用金本位制,英鎊成為英國的標准貨幣單位,每1英鎊含7.32238克純金。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英國廢除金本位制,金幣停止流通,英國停止兌換黃金。
1925年5月13日,英國執行金塊本位制,以後又因世界經濟大危機而於1931年9月21日被迫放棄,英鎊演化成不能兌現的紙幣。但因外匯管制的需要,1946年12月18日仍規定英鎊含金量為3.58134克。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期,英國實行嚴格的外匯管制,將英鎊匯率固定在1英鎊兌換4.03美元的水平上。1947年7月15日,英國宣布英鎊實行自由兌換,由於外匯儲備迅速流失,於同年8月份又恢復外匯管制。
1949年9月,英國宣布英鎊貶值30.5%,將英鎊兌美元匯率貶到2.80美元。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英鎊
『捌』 50年代港幣和美元匯率
貨幣兌換
1港元=0.1290美元
1美元=7.7500港元
『玖』 港幣對人民幣匯率歷史怎麼查詢,港幣對人民幣匯率最高
最高曾達1:4.27,也就是復1港元兌制42.7人民幣 這是在50年代的建國初期;改革開放後最高為1:1.4,出現在1993年。
對香港政府來說,1美元對港幣匯率7.75是高。香港官方設定的美元兌港幣匯率波動區間為7.75至7.85,自1983年推出以來已經平穩運行了超過30年,即使在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最高峰時也未曾被放棄。
1994年人民幣官方匯率與外匯調劑價格正式並軌以來,2007年人民幣匯率13年來首次超過港幣,人民幣首次比港幣值錢。
人民幣兌港幣匯價在建國以後50多年中幾經大起大落。據廣州老一代華僑回憶,上世紀50年代確立的人民幣兌港幣匯率42.7:100水平,持續了多年。
1993年以前,人民幣匯價一直較港元高。但1993年以後,人民銀行宣布進行匯改,取消外匯券,人民幣1年內跌至1美元兌8.4元人民幣,這時港幣才終於超越人民幣價格。港幣兌人民幣黑市牌價跌到100∶140。
此後港幣兌人民幣的匯率一直比較穩定,直到香港回歸的時候,港幣兌人民幣的牌價為100∶107。香港回歸後,內地與香港的經貿合作日益緊密,但由於港幣聯系匯率一直與美元掛鉤,因此人民幣與港幣一直保持著平行關系。
『拾』 上世紀50年代英鎊對美元的匯率是多少呀
年: 2000 1990 1980 1970 1960 1950
匯率:0.6609 0.5632 0.4303 0.4167 0.3571 0.3571
即0.3571GBP/USD,就是1美元=0.3571英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