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匯率傭金 > 訂單流匯率的宏觀均衡分析法

訂單流匯率的宏觀均衡分析法

發布時間:2021-08-05 11:26:54

A. 宏觀問題:如果目前實際匯率較高,S-I>NX,也就是資本凈流出大於出口,市場如何作用使匯率下降,達到均衡

我認為如果是浮動匯率國家,匯率的變動在正常范圍內是允許的,不需要政府幹預,浮動匯率本身就是市場作用的結果。但如果國家有穩定匯率的需要,中央銀行可以在外匯市場上拋售外匯資產買進本幣。
匯率升高--本幣貶值--出口增加,進口減少,資本凈流出減少--本幣升值

B. 均衡匯率的測定方法

最早對均衡匯率進行測定的是威廉姆森(Williamson),他從經常項目和資本項目恆等式入手,將經常項目進一步表示為國內總產出、國外總產出和實際匯率的線性函數,在線性函數的基礎上可以求出均衡匯率,其測算的最大問題在於如何確定資本項目的均衡水平。 對均衡匯率的計算目前主要有下述方法
第一種是相對購買力平價法;
第二種是局部均衡和貿易方程法,其局限是僅僅考慮貿易均衡;
第三種是一般均衡的均衡匯率計算方法。
其中簡約一般均衡計算方法分為大型(Williamson 的FEER)和小型(卜永祥的DLR方法)模型。
而IMF的McDonald提出了行為均衡匯率理論(BEER),對美元,德國馬克在20世紀80年代的變化有很強的解釋力。行為均衡匯率理論利用協整分析方法,直接估計實際匯率與基本經濟因素之間的長期的穩定關系,並可進一步利用向量誤差校正模型(VECM)估計短期中匯率偏離長期均衡水平的方向和大小,以及調節到均衡水平的速度。張志超利用行為均衡匯率理論對香港的匯率進行了研究。
這一方法逐漸為國內學者所採用。張曉朴在 1998年測算了人民幣的均衡匯率及失調狀況;劉莉亞、任若恩採用Edwards的ERER模型來測算人民幣的均衡有效匯率,得到的結論與張曉朴的非常接近。秦宛順、靳雲匯、卜永祥通過對人民幣實際匯率與貿易條件,中國相對勞動生產率以及中國對外貿易盈餘等經濟變數間的協整關系,來估計人民幣的均衡匯率。探討了人民幣實際匯率,採用向量誤差校正模型VECM分析了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對均衡匯率的偏離度。
這種方法利用協整分析技術,考慮了數據間可能存在的單位根問題,考察了數據的平穩性問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偽回歸」的問題。利用向量誤差校正模型,能分析短期中匯率對長期均衡匯率的偏離度,偏離方向,因而能對近期匯率的大致走向有一個了解,並能估計出匯率向其長期均衡水平回歸的速度。這里,模型中的均衡匯率是通過尋找與經濟的基本面之間具有長期穩定關系的這樣一種匯率來估計得到的。
該方法可能存在幾個問題:
其一,模型對異方差問題沒有充分考慮,如果在匯率的決定過程中,或者說匯率的生成機制發生了變化,比如由固定匯率向浮動匯率制度變化,模型中的異方差問題是不能忽略的。
其二,就協整關系而言,變數間的協整關系可能不止一個,可能存在兩個、三個甚至更多,相應的,人們可以估計得到兩個或以上的均衡匯率值,那麼,人們該以哪一個均衡匯率值為准呢?所幸的是,前述文獻中所採用的樣本數據都只有一個協整關系。另一方面,這樣的協整關系很有可能是不存在的,這也就涉及到人們前面提到過的均衡匯率的存在性問題。因此,這種方法得到的均衡匯率,更像是一個樣本問題而非經濟本身的問題。
其三,在實際匯率與經濟的基本面的協整關系探討中,各種文獻所採用的描述經濟基本面的因素差異較大,劉莉亞、任若恩採用的是貿易條件、政府對非貿易品的花費、貿易限制與交易控制制度、技術進步、償債率等;張志超採用的是貿易條件、資源差額、投資率、經濟體的開放度等指標;秦宛順、靳雲匯、卜永祥採用的是中國對外貿易條件、中國相對技術進步率和中國對外貿易差額等指標。張曉朴採用的是貿易條件、經濟開放度,政府支出佔GDP的比率等指標。其協整關系是否和指標選取有關,還需要進一步探討。
其四,雖然該方法說明了匯率對均衡匯率的偏離度,也對短期中匯率失衡提供了一個向均衡匯率調整的方向和大小的量度,但是,該方法並未告訴人們失調的匯率是怎樣,通過什麼樣的機制向均衡回歸的,而這是至關重要的。

C. 試以局部均衡分析法剖析小國徵收進口關稅後經濟效應。 誰來幫幫我啊 明天就要交作業了~

試用局部均衡分析法說明徵收關稅的經濟效應

答案提示:小國徵收關稅引起的經濟效應主要有:(1)價格效應,使得國內價格提高與所征稅額相同的幅度(由Pw升為Pd);(2)貿易條件效應,由於小國對於國際市場不產生明顯影響,故不能影響國際價格,也不存在貿易條件效應;(3)消費效應,由於價格提高,消費者需求降低(由Q2降為Q4);(4)生產效應,價格的提高,刺激生產(由Q1升為Q3);(5)貿易效應,征稅引起進口量的變化(由Q1Q2降為Q3Q4),其效應為消費效應和生產效應之和;(6)財政效應,稅收使得國家財政收入增加c;(7)收入再分配效應,徵收關稅使得消費者剩餘減少(a+b+c+d),轉移到生產者剩餘(a)和政府財政收入(c);(8)福利效應,由圖可看到,徵收關稅後,整個社會的福利降低(b+d)。


(親,給滿意哦!)

D. 關於宏觀經濟學里的貨幣市場均衡

1.不是乖乖, 而是當在市場上的貨幣多了, 人們可以用貨幣作更多事, 而把非金錢市場的需求下降(把股票換錢去買東西), 迫使利率下跌

2. 市場利率的名字是市場, 代表是由市場來決定利率.由政府決定的利率不是我國, 美國就是知名的此制度使用者. 當央行想做一些事, 比如想增加產出, 或是減低利率, 便增加貨幣供給

書上應該會這樣說: 增加貨幣供給,同一匯率下便出現貨幣市場不均衡, 市場力量會把利率推低, 使投資性貨幣需求增加, 以達到均衡

E. 最優制度下的匯率均衡狀態什麼意思

均衡匯率最先是指能夠使國際收支實現平衡的匯率,這種內涵的均衡匯率側重於外部均衡,但並非完全不考慮內部均衡,其前提條件之一就是無過度的失業,這與後來內部均衡的衡量指標非常相似。後來,納克斯(Nurkse)發展了均衡匯率理論。他將內部均衡定義為充分就業,外部均衡定義為國際收支的平衡,所謂的均衡匯率就是與宏觀經濟內外部均衡相一致的匯率,也就是內、外部均衡同時實現時決定的匯率。作為一種分析方法,它不但給出了均衡匯率實現的條件,還可以用來判斷內外失衡的性質和原因,並據此採取相應的政策,這就是宏觀經濟均衡分析法。在二維空間中,斯旺(Swan)分別以產出和經常帳戶代表內外部均衡,兩條曲線的交點決定了均衡匯率的具體水平,同時劃分出四個象限,不同的象限中失衡的性質也不同,這就是著名的Swan圖像。

不知道能幫到你不~~~

F. 有誰能簡單易懂地解釋一下什麼叫均衡匯率

均衡匯率是匯率理論中的核心問題之一,是判斷匯率水平是否失調及匯率政策是否需要調整的主要客觀依據。我們所熟知的卡塞爾(Cassel)的購買力平價理論就是關於均衡匯率的最早理論。在我國以往的實際工作中一直是以全國進出口商品的平均換匯成本作為人民幣基本匯率的調整依據,這是「購買力平價理論」在應用中的一種表現形式。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各國之間的交流已經不再局限於商品層次上,資本流動也占據了相當的比重。另外,由於各國的實際匯率在經常發生變化,一些經濟學家逐漸認識到,均衡匯率是一種動態的均衡,一些基本的經濟要素如一國的勞動生產率、貿易條件等的變動也會影響實際匯率的均衡狀態。因此,購買力平價理論的領導地位受到了動搖。

1963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專家斯旺(Swan)較為系統地論述了均衡匯率和宏觀經濟之間的關系,並明確把均衡匯率定義為與宏觀經濟內外部均衡相一致的匯率,提出了匯率的宏觀經濟均衡分析方法。其中內部均衡通常指實現了經濟的潛在生產能力,或者說經濟的產出水平同充分就業、可持續的低通脹率是一致的;外部均衡通常指經常項目和資本項目實現均衡,或者說實現了內部均衡的國家間可持續的、所需要的資源凈流動。由於這種研究方法能夠克服以往理論的許多不足,同時又適應了世界經濟一體化發展的潮流,因此它成為當今均衡匯率研究的重要理論依據。

G. 西方經濟學宏觀部分,匯率有直接標價法和間接標價法。那麼在不同的標

直接標價法是用1個單位或100個單位的外國貨幣作為基準,折算為一定數額的本國貨幣.
間接標價法是用1個單位或100個單位的本國貨幣作為基準,折算為一定數額的外國貨幣.
在直接標價法下,匯率的升降與本國貨幣的價值變化成反比,即匯率下降表示固定單位的外國貨幣可以換取更少的本幣,本幣升值,抑制出口;匯率上升表示固定單位的外國貨幣可以換取更多的本幣,本幣貶值,利於出口。
在間接標價法下,匯率的升降與本國貨幣的價值變化成正比,即匯率下降表示固定單位的本國貨幣可以換取更少的外幣,本幣貶值,促進出口;匯率上升表示固定單位的本國貨幣可以換取更多的外幣,本幣升值,抑制出口。

H. 論述匯率制度選擇與開放宏觀均衡的相關關系。

第一,不同匯率制度下對外經濟失衡的表現不同。固定匯率制下,貨幣當局有義務維護本幣的對外價值,在國際收支失衡時必然進行外匯市場干預,因為外匯儲備金額變動影響了基礎貨幣投放。如果不進行貨幣沖銷,則在國際收支順差時,隨著外匯儲備增加而推動本國LM曲線向右移動,在國際收支逆差時,隨著外匯儲備減少而使IM曲線左移。浮動匯率制下,國際收支順差時本幣對外升值,因為有利於進口不利於出口,則隨著貿易逆差進一步惡化,使IS曲線和BP曲線都向左移動。國際收支逆差時本幣對外貶值,具有獎出限入的作用,則隨著貿易逆差改善而同時推動IS曲線和BP曲線右移。
第二,宏觀經濟政策工具在不同匯率制度下具有不同效應。實行浮動匯率制,自然比固定匯率制增加了匯率政策這一工具。此外,固定匯率制下,如果以貨幣政策追求內部均衡目標,在不進行貨幣沖銷的情況下,外部經濟狀態的改變將通過貨幣當局對外匯市場的干預而迫使LM曲線回移,且跨國資本流動程度越高,貨幣政策失效得越快;如果以財政政策追求內部均衡目標,則會由於LM曲線的相應移動而使之政策效果增強,且跨國資本流動程度越高,財政政策的產出放大機制越強。相反,浮動匯率制下,隨著跨國資本流動程度提高,財政政策失效越快,貨幣政策的產出放大機制越強

I. 國際收支一般均衡分析法的均衡分析法

彌補了前兩種分析方法在考察整個國際收支項目的缺陷,它將資本項目和經常項目一並考察,認為國際收支的失衡從長期來看是一種貨幣現象,貨幣供應量和貨幣政策的變化是造成一國國際收支失衡的根本原因。貨幣分析法的主要貢獻在於強調了貨幣因素對國際收支的影響,缺點是過分強調貨幣的作用(見國際收支貨幣分析法)。政策配合說和內外均衡論可以視為吸收分析法的延伸,它們雖然使吸收分析法更為深入,但同樣存在忽視國際間資本流動的缺陷。總之,這些理論都分別從不同角度、就某一個方面分析國際收支問題,但顯然各有利弊。因此需要一種能夠將上述各種學說加以綜合,全面說明國際收支問題的理論模型。國際收支一般均衡分析法通過建立IS-LM-BP模型來對國際收支的各種理論問題作全面的闡釋。

閱讀全文

與訂單流匯率的宏觀均衡分析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在哪可以學基金理財呢 瀏覽:575
杠桿業務收益 瀏覽:533
日本金融支持養老服務業 瀏覽:196
上市公司吸收合並管理辦法 瀏覽:327
香港金融機構運營人員 瀏覽:11
關聯交易操縱利潤 瀏覽:177
期貨公司員工可以兼職嗎 瀏覽:721
深圳市萬宏泰互聯網金融服務有限公司 瀏覽:109
東方電熱股票吧 瀏覽:29
外匯作為記賬本位幣 瀏覽:369
短線貴金屬是什麼意思 瀏覽:328
石油期貨能放多久 瀏覽:713
全國燃氣價格 瀏覽:135
中原證券考試 瀏覽:17
企業短期融資福建 瀏覽:629
93汽油批發價格走勢 瀏覽:550
基金持倉比率什麼意思 瀏覽:140
牡丹靈通卡被鎖影響網上交易么 瀏覽:689
綿股票 瀏覽:477
萬達輕資產的融資渠道 瀏覽: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