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匯率戰爭對中國和世界的影響
好處:
1。伊拉克戰爭給中國上了一節戰爭課,讓我們從傳統的大規模戰爭中醒來,信息化戰爭才是現在的戰爭。
2。美國深陷中東泥潭,減少了對東亞的影響和戰略資源的調動。
3。讓它成為恐怖主義勢力的襲擊目標(但不一定,就對我們有利。)
壞處
1。美國加強了對中東的控制,也是對別的國家的戰爭訛詐。使中國的能源被約束。另外讓別的小國更不敢不隨從它。減少了中國的影響。告訴世界,美國現在依然是唯一的超級大國。
2。證明了美國是一個隨時戰備的國家,戰爭對他們來說是必須品。而我們不是。(可能也是好處,提醒我i們)。使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的盟友關系不被和平年代淡忘,使盟友關系更鞏固。軍隊得到訓練。
3。使美國控制世界經濟的能力加強。
⑵ 產生匯率戰爭的原因
都是為了提示本國的產品的競爭力,增加出口,促進國內的就業
⑶ 匯率戰爭對世界經濟局勢的影響
美聯儲實際上是世界的中央銀行,美元的霸主地位沒有哪種貨幣能撼動,美國印發大量紙幣美元來掠奪世界的財富,因為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任何一個可能挑戰他的地位經濟體都會回受到美國的打擊,日本二戰後經濟發展很快,20世紀80年代,日本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一度超過美國,美國迫使日本使日元升值,結果日元升值了,日本經濟90年代被稱為'失去的十年「;同樣歐盟經濟上21世紀初有所發展,歐盟的經濟總量和美國 差不多,歐元相對於美元比較強勢,有挑戰美元地位的趨勢,美國通過衍生品等導致歐洲有些國家出現債務危機,歐元一度成為燙手山芋,一蹶不振。現在又想讓人民幣升值,進而打壓中國經濟,防止或減緩中國在經濟上挑戰美國的可能,總之,美國挑起匯率戰爭的目的是打壓其他可能挑戰他的經濟霸主地位的經濟體,繼續維持美國在經濟上的霸主地位。
⑷ 美國和中國的匯率戰爭是什麼意思
RMB美國升值 中國國內貶值 因為美國欠中國很多的國債 所以他想把匯率提高 不就是還中國的錢能少了么
⑸ 《匯率戰爭》解讀匯率的秘密小說txt全集免費下載
《匯率戰爭》解讀匯率的秘密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⑹ 最近的中美匯率戰爭是什麼回事
中國囤積了大量美金外匯,但美金由美聯儲發行,不由國家控制,且不與實物(黃金)相掛鉤,所以當美國想減少自己債務的時候便貶值,其他國家自然就得到廢紙一堆,,相當於你買一橘子五塊,想賣出去的時候發現就值三塊了,你賠錢賣出,美國一收,在提高匯率,再以五塊往外賣,就是在賺錢,損傷外匯儲備國經濟
⑺ 戰爭對匯率的影響關系
匯率是受國家的綜合實力影響 戰爭並影響不大 尤其是現在全面戰爭很少 大多局部戰爭 所以影響不怎麼大
⑻ 什麼是貨幣戰爭什麼是匯率戰爭
1、"貨幣復戰爭"這個詞是言辭制犀利的巴西財長吉多·曼特加(Guido Mantega)發明的。宋鴻兵借用這個詞來形容一場看不見的經濟戰爭,其代表作品:《貨幣戰爭》、《貨幣戰爭2金權天下》、《貨幣戰爭3金融高邊疆》、《貨幣戰爭4戰國時代》、《貨幣戰爭5山雨欲來》系列叢書已被翻譯成繁字體版、法文版、俄語版、波蘭語、韓文版、日語版、越南語版等多種語言持續暢銷海外。書中最早提出的「剪羊毛」、「次貸地震」、「金融海嘯」、「金融高邊疆」、「中國大媽」等詞彙皆成社會流行詞彙。
2、《匯率戰爭》由企業管理出版社於2010年7月正式出版發行,本書將為讀者掀開一層層罩在這些艱澀深奧的經濟學概念上的面紗,揭開匯率戰爭的謎底,因為這並非只是街談巷議的高端搏殺,更非僅僅是國與國之間的外交風雲,要知道,這關繫到我們每個人,每個人實實在在的生活。
⑼ 什麼是匯率戰爭
基本抄是樓上的意思,但我要做點襲補充,你以為美國人逼人民幣升值目的那麼簡單?恐怕你連什麼是匯率都沒搞懂吧?你知不知道美國剛開始是要把我們定位匯率操縱國?但是後來為什麼轉變策略壓人民幣升值了呢?
因為,如果把我們定位了匯率操縱國,那麼就可以對中國產品徵收27.5%的關稅,我們的製造業基本上就完了,但是這樣一來,中國政府肯定會對美國徵收報復性關稅,這樣是中國經濟重傷,美國經濟輕傷,可是美國人現在連輕傷都不想受,它只想讓中國經濟重傷,那它應該怎麼辦呢?就是現在這樣,逼人民幣升值,因為這是你自己升值的啊,跟美國政府無關,你沒有報復的借口
這樣一來,中國產品所具有的價格優勢就會盪然無存,巨大的勞動力資源優勢被匯率上升所抵消
一個字一個字打的,望採納
⑽ 中美匯率戰大事件。急求!!!
正好最近整理了。給你吧。
中美匯率戰爭大事記
1973年 在以美元為基礎的布雷頓森林體系徹底解體後,許多國家採行了浮動匯率機制,容許由市場決定各主要貨幣的匯價,1973年1美元=2.005元人民幣
1985年1月1日 重新恢復單一匯率制,1美元=2.80元人民幣,匯率下調
1991年4月9日 我國開始對人民幣官方匯率實施有管理的浮動運行機制
1993年5月25日 美國財政部在一份遞交給國會的報告中將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同年九月和七月中國均被置於匯率操縱國名單上
1994年1月1日 人民幣官方匯率和外匯調劑市場匯率並軌,初步形成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管理浮動匯率制度,當年人民幣兌美元約為1兌8.7
1996年12月1日 中國實施經常帳兌換,人民幣匯率小幅升值為8.3兌1美元。人民幣實現經常項目下的可自由兌換,但資本項下依然實行嚴格管制。在此之後,人民幣的匯價便固定在8.28兌1美元,上下浮動的幅度很小
1997至1998年 亞洲金融危機期間,中國採取多項配套措施穩住人民幣
2004年2月 中國允許香港銀行提供有限的人民幣零售銀行服務,以促進跨進旅遊消費
2005年7月21日 中國將歷時十年的與美元掛鉤的制度改為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人民幣一夜之間升值2.1%,匯率為1美元兌8.11元人民幣
2006年5月15日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突破8:1的心理關口,達到1美元兌7.9982元人民幣
2007年1月11日 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突破7.8,同時人民幣匯率13年來首次超過港幣
2007年5月18日 中國人民銀行宣布,銀行間即期外匯市場人民幣對美元交易價浮動幅度由3‰擴大至5‰。這是自2006年初銀行間市場引入做市商制度以來最重要的舉措,也是自1994年以來對人民幣對美元匯價波幅的首次調整
2007年7月 首批人民幣計價債券在香港發售
2008年4月10日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首度「破7」,達到6.9920元人民幣兌1美元
2008年7月 隨著全球金融和經濟危機日益惡化,中國事實上將人民幣匯率固定在1美元兌6.83元,作為穩定中國經濟的緊急措施
2009年1月16日 奧巴馬要求中國調高人民幣匯率
2009年4月17日 人民幣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啟動
2010年1月29日 奧巴馬發表國情咨文,要求人民幣升值
2010年2月23日 中國官方媒體連發4文反擊人民幣升值
2010年3月12日 奧巴馬第三次呼籲人民幣升值
2010年3月17日 美參議員或提議案懲罰中國人民幣政策
2010年3月18日 世行與IMF稱中國應提高人民幣幣值
2010年3月20日 商務部副部長赴美為人民幣爭議降溫
2010年4月4日 美決定暫不將中國列為操控匯率國家
2010年6月19日 央行宣布推進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重在堅持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繼續按照已公布的外匯市場匯率浮動區間,對人民幣匯率浮動進行動態管理和調節。
2010年9月15日 美國會召開人民幣匯率聽證會
2010年9月29日 美國會眾議院通過施壓人民幣法案
2011年10月11日 美國會參議院以63票贊成、35票反對的投票結果,通過了
《2011年貨幣匯率監督改革法案》。該法案的主要內容是要
求美國政府對所謂「匯率被低估」的主要貿易夥伴徵收懲
罰性關稅。
2011年10月12日 央行撰寫報告反駁中國操縱匯率
2011年10月13日 澳財長:將在G20上對人民幣施壓
2011年10月13日 白宮擔憂人民幣議案與國際義務不符 與國會商討
2011年10月19日 商務部:中國將採取措施回應美國匯率法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