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匯率彈性
這里的彈性應該理解成像彈簧那樣,可以伸縮,也就是人民幣匯率的波動是有上有下,有漲有跌的,不是單向運動
Ⅱ 如何提高人民幣匯率彈性
目前不少學者認為,政治壓力對於人民幣的影響其實已經減弱。考慮到目前通脹壓力很大,人民幣短期快速升值或許也是央行控制通脹的組合拳之一。其中原理很簡單。最明顯的是,人民幣升值增強了購買國外商品的能力,將適當降低進口商品價格,釋放CPI上漲動力。此外,近期人民幣很可能會短時間內快速升值,但在達到一定點位後再深幅震盪回調,如此就可以打壓市場單邊做多的投機資本,同時避免持續升值吸引的熱錢流入反而推高國內商品價格。中國央行6月19日宣布重啟匯改、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當時央行曾稱,當前人民幣匯率不存在大幅波動和變化的基礎。
Ⅲ 為何人民幣匯率「彈性十足」
自9月11日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震盪回調逾1200點,幅度約1.92%。而此前,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曾連續11天上漲,累計上漲逾2000個基點。特別是最近兩個交易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下調逾500個基點。
業內人士指出,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彈性增強,市場也要逐漸適應人民幣匯率波動的常態變化。
19日,在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收盤報6.5859,創逾兩周新低,較上一交易日下調241個基點。「當日有大量購匯客盤入場,市場因此有所回落。」外匯交易員告訴記者。
當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下調111個基點,報6.5530,創逾兩周新低,終結兩日連升態勢。
在外匯分析師李劉陽看來,大額客盤購匯後,後續購匯力量將有所降低,6.6附近或是結匯入場的良機。此後人民幣匯率走勢將主要參考一籃子貨幣對美元的變化。總體來看,人民幣匯率的彈性已大大增強。
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陸磊近日表示,人民幣匯率會更具彈性,完善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的方向不會改變。具體的操作是堅持優化「收盤匯率+一籃子貨幣匯率變化」的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形成機制,同時引導實體經濟更多地用相關幣種來進行貿易、投資、結算。
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章俊分析,人民幣匯率將增強雙向波動,降低人民幣匯率與美元波動的相關性,更多跟隨一籃子貨幣匯率寬幅雙向波動。
李劉陽對表示,當前人民幣匯率有漲有跌,已經是「清潔浮動」的狀態。招商證券分析師謝亞軒認為,人民幣匯率實現「清潔浮動」,隨市場供求波動的方向非常明確。未來匯率將更有彈性,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匯率將保持基本穩定。
面對匯率寬幅波動的變化,企業應做好哪些准備?彈性增加是今後匯率市場的常態,企業、銀行將從彈性市場中逐步學習如何管理匯率風險。
了解到,人民幣匯率波動對不同企業影響各異,需要區別對待。匯率波動對純內銷型企業影響不大,對外貿企業影響很大,尤其是民營企業普遍規模比較小,對價格變動更為敏感。未來匯率波動將呈現常態化跡象,企業越早適應越有利。
對個人而言,「在匯率雙向波動的情況下,居民不要投機性購匯。賭匯率單邊升值或貶值風險較大。」業內人士建議要基於實際需求購匯,如果有出國留學或旅遊的需要,可分階段在合適時機購買外匯。
Ⅳ 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和人民幣升值有什麼區別
人民幣匯率彈性,就是允許人民幣對美元浮動呀,允許向下 向上的浮動空間變大。
人民幣升值就是對美元升值,往上浮動。
人民幣升值總體來說,是弊大於利。人民幣升值,會沖擊 外貿出口類企業。作為國民經濟發展的三駕馬車之一的出口,對經濟拉動效果是很大的。升值了,對出口不利。
人民幣升值,持有的美元就等於變相的貶值。
國家外匯儲備總量偏多,這個是由我們國家的外匯制度造成的。
Ⅳ 過去一年中,人民幣匯率的變化呈現出的特徵。
人民幣的匯率是直線上升~至於怎麼升的呢?是穩步小幅度的升值~一直從1美圓兌換8.24人民幣到1美圓兌換6.87人民幣~
Ⅵ 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是什麼意思
就是可以升值也可以貶值,而不是維持在6.8.
Ⅶ 人民幣匯率彈性增加給後市帶來怎樣影響
加大波動。
目前人民幣還在升值趨勢。
Ⅷ 什麼是人民幣匯率雙向浮動彈性請詳解
「浮動」是相對固定匯率而言的,就是根據市場需求由市場需求調節的匯率制度。
「彈性」是指匯率變化的幅度要大一些、頻率要快一些。
「雙向」是指既會上漲也會下跌,而不是象過去的單邊上漲。
Ⅸ 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是什麼意思
所謂增加匯率彈性原本的意思是增加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的彈性和波動幅度.當前不宜單純依據美元來衡量人民幣匯率
因為隨著對外開放程度不斷提高,我國主要經貿夥伴已呈現明顯的多元化態勢。今年1至5月前五位貿易夥伴(歐盟、美國、東盟、日本和我國香港地區)進出口已分別占同期我國進出口總值的16.3%、12.9%、10.1%、9.4%和7.5%。同時,資本往來也呈現多樣化和多區域特徵。在此背景下,人民幣匯率如果盯住單一貨幣變化,不適應貿易投資貨幣多元化的需要,也不能反映匯率的實際水平。多種貨幣組成的貨幣籃子及其變化更能准確反映真實的匯率水平。因此,需要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這有利於形成更為科學合理的匯價水平。對企業和居民來說,在當前貿易和資本往來多元化的格局下,不宜單純依據美元來衡量人民幣匯率,而應從雙邊匯率轉向多邊匯率,更多關注籃子匯率變化,以人民幣相對一籃子貨幣的變化來看待人民幣匯率水平。
此次在2005年匯改基礎上進一步推進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人民幣匯率不進行一次性重估調整,重在堅持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繼續按照已公布的外匯市場匯率浮動區間,對人民幣匯率浮動進行動態管理和調節,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促進國際收支基本平衡,維護宏觀經濟和金融市場的穩定。
進一步推進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完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是根據我國國情和發展戰略作出的選擇,符合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方向,符合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是我國深度融入全球化條件下國家利益的需要,符合我國長遠和根本的核心利益。一是有利於促進結構調整和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浮動匯率可靈活調節內外部比價,有助於引導資源向服務業等內需部門配置,推動產業升級,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減少貿易不平衡和經濟對出口的過度依賴。二是有利於抑制通貨膨脹和資產泡沫。增強宏觀調控的主動性和有效性,改善宏觀調控能力。三是有利於維護戰略機遇期。作為經濟全球化的受益者,繼續推進匯改有利於實現互利共贏、長期合作和共同發展,維護有利於我國經濟發展的戰略機遇期和國際經貿環境。
進一步推進匯改也有利於增加就業特別是服務業的就業。匯率浮動促使出口從簡單加工轉向深加工和精加工,拉長了生產鏈條,細化了分工,增加了就業崗位。特別是匯率有利於優化資源在貿易品部門與非貿易品部門間的配置,當前有助於就業向服務業的轉移。目前我國第三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佔比仍然偏低,加快服務業發展將吸納更多就業。總的來看,進一步推進匯改對出口和就業的影響利大於弊。積極穩妥地推進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積極創造有利條件,引導企業加強結構調整,發揮好匯改在提升對外開放水平、促進就業方面的積極作用
以上內容部分來之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