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2000年之後德國馬克匯率的走勢,文字分析,300字以上
你們老師的經濟學是數學老是教的嗎?1999年成立了歐元,德國馬克就不存在了,2000年後哪裡還有德國馬克走勢?
❷ 求二戰時期德國1馬克等於現在多少人民幣
二戰前,1 USD=4.2 RM(帝國馬克)
當時1盎司黃金35美刀
算下來,1盎司黃金等於147帝國馬克
每個帝國馬克可以兌換0.19克黃金
2014年5月22日,千足金價格為260元/克
也就是說,當時的1個馬克,相當於現在49.4元人民幣
❸ 為什麼在1923年的時候,1美元與1馬克的匯率為:1:4200000000000
一戰中德國失敗,戰勝國的優先考慮為,如何透過限制軍備、軍事佔領、割地和賠款等手段,使德國永遠不再具備西侵的能力。由是法、英、比三國根據《和約》駐兵十五年的規定,在萊茵地區進行軍事佔領(於1930年提早撤軍)。除此,還按條約規定把德國的常備軍限制於十萬人之內,並要求德國以45年分期支付總額達2260億金馬克的戰債。1923年,法、比兩國又因德國無力履行分期付款義務,派兵進駐魯爾地區。另外,在法、比等國的阻擾之下,再三否決德國加入國際聯盟和參與一般性國際活動(如運動會)的要求。諸如此類的行動,難免一方面使德國的經濟困境加劇,另一方面更加激化德人的復仇情緒。
經濟危機與社會動盪德國東部領土的割讓同時意味著大量勞動人口、物質資源和糧食的喪失。當局為了應付戰債,不得不靠濫發通貨向人民套取物質與服務。戰前美元對馬克的匯率原在1比4左右,1923年月1月初已發展為1比7260馬克,同年11月20日則躍升至1比4.42兆。巔峰時期,德國政府甚至得同時發動33家印刷廠和12家紙廠,以保證鈔票的供應。經濟危機對來自前線和經裁軍後退伍下來的數十萬軍人所造成的沖擊自然最烈。就在這批危險性最大的社會群體未及安頓之時,對資本主義民主政府持懷疑態度和否定態度的左派政黨則頻頻發動罷工與政變。於是乎,惟恐德國蘇維埃化的資本家、失業軍人、地位岌岌可危的中產階級、右派政客、地主以及反對農業合作化的農民便自然而然地結合為規模龐大的極右派抗爭團體。
德國的極右勢力,利用了國內的這種政治經濟形勢,逐步攫取了政權,最終發動了世界大戰。
❹ 二戰時德國1馬克相當於現在的人民幣多少 (太窮了,沒錢獎勵。希望大家幫幫忙)
1馬克等於多少人民幣
1德國馬克=4.5065人民幣元
匯率數據由和訊外匯提供,更新時間:2011-01-15
❺ 德國的馬克換算RMB多少
馬克已被淘汰
德國早就使用歐元了
歐元兌人民幣匯率基本是1:10
90年代的1馬克大約可兌換6-7元人民幣
❻ 現在人民幣兌換和德國馬克匯率是多少
1人民幣=0.2872德國馬克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貨幣單位。1948年6月20日德國西佔區實行貨幣改革,並發行聯邦德國馬克,正式取代1924-1948年通行的帝國馬克(Reichs Mark)。兩德統一後,1990年7月1日起,通行全國。輔幣是芬尼(Pfennig)。1德國馬克等於100芬尼。流通中的紙幣面額有5、10、20、50、100、200、500及1000馬克,鑄幣面額有1、2、5、10馬克以及1、2、5、10、50芬尼。2002年7月1日起停止流通。出自《網路》
人民幣(縮寫:RMB;ISO 4217代碼:CNY;符號:¥)是中國人民銀行成立後於1948年12月1日首次發行的貨幣[1],建國後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貨幣,至1999年10月1日啟用新版為止共發行五套,形成了包括紙幣、硬幣和塑料鈔、普通紀念幣與貴金屬紀念幣等多品種、多系列的貨幣體系。出自《網路》
❼ 有面值10000元的德國馬克嗎
第二次世界大戰納粹德國戰敗,根據英美法蘇四國密約,決定把德國一分為四分別由四國佔領,並合組一個管理同盟來治理德國,但因意識形態不同,蘇聯退出同盟,進而宣布設立東德。1948年6月20日,美英法三國首先宣布發行西德馬克,三天後蘇聯發行東德馬克,也就是說1922年還沒有西德馬克這種貨幣。
你說的應該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舊的中央銀行德國國家銀行發行的金馬克,(也不是1923年後的新的中央銀行德意志銀行發行的馬克,更不會是西德馬克)。
一戰後德國經濟處於崩潰的邊緣。戰爭本來就已經使德國經濟凋零,但戰勝國又強加給它極為苛刻的《凡爾賽和約》,不僅大片土地人口喪失,還要負擔巨額的賠款,德國工業最大依靠的魯爾工業區,還被法比軍隊佔領,這無疑是雪上加霜。無奈的德國政府採取消極抵抗的態度,「我們履行它(和約)就是為了證明它不能履行」。於是日夜趕印鈔票,德國通貨極度膨脹,貨幣貶值到了我們今天看來幾乎無法相信的程度:1921年1月31日,世界金融史上前所未有的惡性通貨膨脹,如同張開翅膀的死神,撲向了已經奄奄一息的德國經濟。美元與馬克的比率從1921年1月的1:64,到1923年11月已經崩潰為1:4,200,000,000,000。如此駭人的程度,即使到今天,也只有1946年的墨西哥和1949年的中國可以相提並論(順便說一下,到目前為止中國還保持著這項領先記錄)。
❽ 一戰後,德國如何利用匯率政策刺激出口
政府就使馬克匯率貶值,增加出口,並通過財政政策刺激經濟。
❾ 二戰之後主要貨幣兌美元的變化情況。主要貨幣:日元,英鎊,馬克
1949年-1973年2月份,日元和美元是固定匯率的,1美元兌換360日元
1971年-1978年
1971年8月5日,由於美元的持續貶值,當時的美國總統尼克松被迫宣布中止美元與黃金的固定兌換比率(1盎司黃金=35美元),並加征10%進口稅率,史稱「尼克松沖擊」。隨著美元的大幅貶值,日元兌美元的固定匯率也出現波動,由360升值到306。
1973年2月,日元正式從固定匯率制轉向浮動匯率制。隨後,日元兌美元持續升值,截至1978年末,匯率升至194.3比1,七年累計升值高達85.28%。
1985年廣場協議後
1985年9月,日元兌美元在250比1上下波動,在「廣場協議」生效後不到3個月的時間里,快速升值到200比1附近,升幅20%;1986年底,進一步升值至152比1,1987年最高達到120比1
2、德國馬克兌美元
1949年到1960年,由於布雷頓森林體系的作用,大家的兌換比比較穩定,基本在1德國馬克兌換0.238左右,後來微調到0.26
71年起,放棄布雷頓森林體系,但馬克和美元是固定匯率,變化不大
73-79年時德國馬克升值的時候,從73年的0.4132到了0.5464
85後開始貶值,貶到了0.3448
❿ 一德國馬克等於多少人民幣
目前, 1德國馬克約為4.7人民幣元;
需要提醒的是,匯率隨市場變化而波動。
馬克是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貨幣單位。1948年6月20日德國西佔區實行貨幣改革,並發行聯邦德國馬克,正式取代1924-1948年通行的帝國馬克(Reichs Mark)。
兩德統一後,1990年7月1日起,通行全國。輔幣是芬尼(Pfennig)。1德國馬克等於100芬尼。流通中的紙幣面額有5、10、20、50、100、200、500及1000馬克,鑄幣面額有1、2、5、10馬克以及1、2、5、10、50芬尼。2002年7月1日起停止流通。
德國馬克示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