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國銀行標出的匯率是直接匯率還是間接匯率
幫忙點個採納,謝謝!直接標價法
直接標價法,又叫應付標價法,是以一定單位(1、100、1000、10000)的外國貨幣為標准來計算應付付出多少單位本國貨幣.就相當於計算購買一定單位外幣所應付多少本幣,所以就叫應付標價法.在國際外匯市場上,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目前都採用直接標價法.如日元兌美元匯率為119.05即1美元兌119.05日元.在直接標價法下,若一定單位的外幣摺合的本幣數額多於前期,則說明外幣幣值上升或本幣幣值下跌,叫做外匯匯率上升;反之,如果要用比原來較少的本幣即能兌換到同一數額的外幣,這說明外幣幣值下跌或本幣幣值上升,叫做外匯匯率下跌,即外幣的價值與匯率的漲跌成正比.直接標價法與商品的買賣常識相似,例如美元的直接標價法就是把美元外匯作為買賣的商品,以美元為1單位,且單位是不變的,而作為貨幣一方的人民幣,是變化的.一般商品的買賣也是這樣,500元買進一件衣服,550元把它賣出去,賺了50元,商品沒變,而貨幣卻增加了.
間接標價法
間接標價法又稱應收標價法.它是以一定單位(如1個單位)的本國貨幣為標准,來計算應收若干單位的外匯貨幣.在國際外匯市場上,歐元、英鎊、澳元等均為間接標價法.如歐元兌美元匯率為0.9705即1歐元兌0.9705美元.在間接標價法中,本國貨幣的數額保持不變,外國貨幣的數額隨著本國貨幣幣值的變化而變化.如果一定數額的本幣能兌換的外幣數額比前期少,這表明外幣幣值上升,本幣幣值下降,即外匯匯率下跌;反之,如果一定數額的本幣能兌換的外幣數額比前期多,則說明外幣幣值下降、本幣幣值上升,即外匯匯率上升,即外匯的價值和匯率的升跌成反比.因此,間接標價法與直接標價法相反.
B. 什麼叫間接匯率
美元在前,比如美日,美加,美瑞等這種兌換的匯率叫直接匯率
美元在後,比如,歐美,鎊美,澳美等,這叫間接兌換匯率
C. 匯率、本幣匯率、外幣匯率的關系,它們與直接標價法和間接標價法有關嗎,這五個概念之間又有什麼關系
在直接標價法下,外幣摺合本幣較大的匯率稱為買入匯率.(錯誤)
買入匯率(BuyingRate)又叫做買入價,是外匯銀行向客戶買進外匯時使用的價格。一般地,外幣摺合本幣數較小的那個匯率是買入匯率,它表示買入一定數額的外匯需要付出多少本國貨幣。因其客戶主要是出口商,幫賣出價常被稱作「進口匯率」。
D. 匯率的直接標價法和間接標價法什麼意思,能舉例說明么。
直接標價法:直接標價法(Direct Quotation),又稱應付標價法(GivingQuotation)。這種標價法是以一定單位的外國貨幣為標准,摺合若干單位的本國貨幣。
就相當於計算購買一定單位外幣所應付多少本幣,所以叫應付標價法。在直接標價法下,外國貨幣作為基準貨幣 ,本國貨幣作為標價貨幣;標價貨幣(本國貨幣)數額隨著外國貨幣或本國貨幣幣值的變化而變化。
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目前都採用直接標價法。在國際外匯市場上,日元、瑞士法郎、加元等均為直接標價法。
例子:日元119.05即一美元兌119.05日元。
間接標價法:間接標價法又稱應收標價法。它是以一定單位(如1個單位)的本國貨幣為標准,來計算應收若干單位的外國貨幣。在國際外匯市場上,歐元、英鎊、澳元等均為間接標價法。
例子:歐元0.9705即一歐元兌0.9705美元。
(4)匯率的直接匯率和間接匯率擴展閱讀:
相互關系:
直接標價與間接標價實際上互為倒數關系。一般說來,一個國家在一定時期內,其外幣的折算方法只能採用其中一種。世界上大部分國家都用直接標價法,只有少數發達國家用間接標價法。
例子:英國,美國(1978年9月1日開始改用間接標價法),但美元對英鎊採用直接標價法。
在直接標價法下,若一定單位的外幣摺合的本幣數額多於前期,則說明外幣幣值上升或本幣幣值下跌,叫做外匯匯率上升;反之,如果要用比原來較少的本幣即能兌換到同一數額的外幣,這說明外幣幣值下跌或本幣幣值上升,叫做外匯匯率下跌,即外幣的價值與匯率的漲跌成正比。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直接標價法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間接標價法
E. 外匯中直接報價與間接報價的區別
外匯中直接報價與間接報價在計算標准和匯率上有所不同。
1、計算標准不同
間接標價法是以一定單位(如1個單位)的本國貨幣為標准,來計算應收若干單位的外國貨幣。而直接報價是用外國貨幣作計算標准。
2、匯率不同
在間接標價法中,本國貨幣的數額保持不變,外國貨幣的數額隨著本國貨幣幣值的對比變化而變動。如果一定數額的本幣能兌換的外幣數額比前期少,這表明外幣幣值上升,本幣幣值下降,即外匯匯率下降。
而直接報價是1個單位或者100個單位的外幣能夠摺合多少本國貨幣,本國貨幣的匯率就是多少。
外匯市場上的報價一般為雙向報價,即由報價方同時報出自己的買入價和賣出價,由客戶自行決定買賣方向。買入價和賣出價的價差越小,對於投資者來說意味著成本越小。
銀行間交易的報價點差正常為2-3點,銀行(或交易商)向客戶的報價點差依各家情況差別較大,國外保證金交易的報價點差基本在3-5點,香港在6-8點,國內銀行實盤交易在10-40點不等。
英國和美國都是採用間接標價法的國家.美元標價法與非美元標價法.美元標價法與非美元標價法是國際外匯市場買賣外匯報價的習慣做法,在國際間已約定俗成,形成慣例。
F. 通常所說的匯率是 直接標價法下的 還是間接
匯率的標價方式分為兩種:直接標價法和間接標價法。
(1)直接標價法
直接標價法,又叫應付標價法,是以一定單位(1、100、1000、10000)的外國貨幣為標准來計算應付出多少單位本國貨幣。就相當於計算購買一定單位外幣所應付多少本幣,所以叫應付標價法。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目前都採用直接標價法。在國際外匯市場上,日元、瑞士法郎、加元等均為直接標價法,如日元119.05即一美元兌119.05日元。
在直接標價法下,若一定單位的外幣摺合的本幣數額多於前期,則說明外幣幣值上升或本幣幣值下跌,叫做外匯匯率上升;反之,如果要用比原來較少的本幣即能兌換到同一數額的外幣,這說明外幣幣值下跌或本幣幣值上升,叫做外匯匯率下跌,即外幣的價值與匯率的漲跌成正比。
(2)間接標價法
間接標價法又稱應收標價法。它是以一定單位(如1個單位)的本國貨幣為標准,來計算應收若干單位的外國貨幣。在國際外匯市場上,歐元、英鎊、澳元等均為間接標價法。如歐元0.9705即一歐元兌0.9705美元。
在間接標價法中,本國貨幣的數額保持不變,外國貨幣的數額隨著本國貨幣幣值的對比變化而變動。如果一定數額的本幣能兌換的外幣數額比前期少,這表明外幣幣值上升,本幣幣值下降,即外匯匯率上升;反之,如果一定數額的本幣能兌換的外幣數額比前期多,則說明外幣幣值下降、本幣幣值上升,即外匯匯率下跌,即外幣的價值和匯率的升跌成反比。
外匯市場上的報價一般為雙向報價,即由報價方同時報出自己的買入價和賣出價,由客戶自行決定買賣方向。買入價和賣出價的價差越小,對於投資者來說意味著成本越小。銀行間交易的報價點差正常為2-3點,銀行(或交易商)向客戶的報價點差依各家情況差別較大,目前國外保證金交易的報價點差基本在3-5點,香港在6-8點,國內銀行實盤交易在10-50點不等。
G. 匯率的直接標價和間接標價是什麼意思
匯率的直接標價和間接標價,這是因為:匯率也稱為外匯買賣價格,是兩個國家不同貨幣之間的交換比率,是一國貨幣用另一國貨幣表示的價格。例如,1美元摺合6.45元人民幣,就是美國貨幣用中國人民幣表示的價格。從中國角度看,這種以一定單位的外國貨帀(1美元)為標准,摺合若干單位本國貨幣(6. 45元)的匯率標價方法,是匯率的直接標價法。上述人民幣和美元的比價也可以表示成1元人民幣摺合成0.155 1美元。這種以一定單位本國貨幣單位(1元人民幣)為標准摺合成若干單位外國貨幣(0.155 1美元)的匯率標價方法,就是匯率的間接標價法。當前世界上除英、美等極少數國家採用間接標價法外,一般都採用直接標價法。我國也採用直接標價法。顯然,一種貨幣匯率的直接標價的「倒數」值,就是其間接標價值。因此,按直接標價法,匯率升降與本國貨幣對外帀價格成反比,即匯率上升表示本幣相對外幣而言是貶值了。例如,1美元從摺合人民幣6.345元,變成1美元摺合人民幣6.448元,表示1元人民幣交換的美元更少了,即人民幣貶值了,美元升值了。相反,按間接標價法,匯率升降與本國貨幣對外幣價格成正比,即匯率上升表示本幣相對外幣而言是升值了。例如,1元人民幣從摺合0.1551美元,變成0.157 5美元,表示人民幣升值了,美元貶值了。
H. 直接匯率、間接匯率是什麼意思
你的說法我沒聽過?不知道我理解是下面的意思不?如果不是請指明!
直接標價法
直接標價法,又叫應付標價法,是以一定單位(1、100、1000、10000)的外國貨幣為標准來計算應付付出多少單位本國貨幣。就相當於計算購買一定單位外幣所應付多少本幣,所以就叫應付標價法。在國際外匯市場上,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目前都採用直接標價法。如日元兌美元匯率為119.05即1美元兌119.05日元。 在直接標價法下,若一定單位的外幣摺合的本幣數額多於前期,則說明外幣幣值上升或本幣幣值下跌,叫做外匯匯率上升;反之,如果要用比原來較少的本幣即能兌換到同一數額的外幣,這說明外幣幣值下跌或本幣幣值上升,叫做外匯匯率下跌,即外幣的價值與匯率的漲跌成正比。直接標價法與商品的買賣常識相似,例如美元的直接標價法就是把美元外匯作為買賣的商品,以美元為1單位,且單位是不變的,而作為貨幣一方的人民幣,是變化的。一般商品的買賣也是這樣,500元買進一件衣服,550元把它賣出去,賺了50元,商品沒變,而貨幣卻增加了。
間接標價法
間接標價法又稱應收標價法。它是以一定單位(如1個單位)的本國貨幣為標准,來計算應收若干單位的外匯貨幣。在國際外匯市場上,歐元、英鎊、澳元等均為間接標價法。如歐元兌美元匯率為0.9705即1歐元兌0.9705美元。在間接標價法中,本國貨幣的數額保持不變,外國貨幣的數額隨著本國貨幣幣值的變化而變化。如果一定數額的本幣能兌換的外幣數額比前期少,這表明外幣幣值上升,本幣幣值下降,即外匯匯率下跌;反之,如果一定數額的本幣能兌換的外幣數額比前期多,則說明外幣幣值下降、本幣幣 相關書籍
值上升,即外匯匯率上升,即外匯的價值和匯率的升跌成反比。因此,間接標價法與直接標價法相反。
I. 直接匯率與間接匯率折演算法
直接標價法
直接標價法,又叫應付標價法,是以一定單位(1、100、1000、10000)的外國貨幣為標准來計算應付付出多少單位本國貨幣.就相當於計算購買一定單位外幣所應付多少本幣,所以就叫應付標價法.在國際外匯市場上,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目前都採用直接標價法.如日元兌美元匯率為119.05即1美元兌119.05日元.在直接標價法下,若一定單位的外幣摺合的本幣數額多於前期,則說明外幣幣值上升或本幣幣值下跌,叫做外匯匯率上升;反之,如果要用比原來較少的本幣即能兌換到同一數額的外幣,這說明外幣幣值下跌或本幣幣值上升,叫做外匯匯率下跌,即外幣的價值與匯率的漲跌成正比.直接標價法與商品的買賣常識相似,例如美元的直接標價法就是把美元外匯作為買賣的商品,以美元為1單位,且單位是不變的,而作為貨幣一方的人民幣,是變化的.一般商品的買賣也是這樣,500元買進一件衣服,550元把它賣出去,賺了50元,商品沒變,而貨幣卻增加了.
間接標價法
間接標價法又稱應收標價法.它是以一定單位(如1個單位)的本國貨幣為標准,來計算應收若干單位的外匯貨幣.在國際外匯市場上,歐元、英鎊、澳元等均為間接標價法.如歐元兌美元匯率為0.9705即1歐元兌0.9705美元.在間接標價法中,本國貨幣的數額保持不變,外國貨幣的數額隨著本國貨幣幣值的變化而變化.如果一定數額的本幣能兌換的外幣數額比前期少,這表明外幣幣值上升,本幣幣值下降,即外匯匯率下跌;反之,如果一定數額的本幣能兌換的外幣數額比前期多,則說明外幣幣值下降、本幣幣值上升,即外匯匯率上升,即外匯的價值和匯率的升跌成反比.因此,間接標價法與直接標價法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