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求水位自動控制器的簡易電路圖
水位低時開泵,水位高時停泵?這還需要電路圖?
把低水位的常開接點並接在啟動按鈕上,就和自保持接點一樣
高水位常閉接點串接在線圈後面,就和熱繼電器一樣就可以了
『貳』 怎樣調整水位自動控制系統中各項參數
要去找數據的呀
『叄』 幾種自動液位(水位)控制的方法介紹
可以用水位感測器、水位開關可以達到液位控制的效果,如無水提醒,自動加水功能。
工作原理:
把液位開關安裝於機器水箱的底部,當水位降落至低位時,液位開關會給出信號提示缺水狀態,從而設備停止工作,會自動進入加水的狀態;安裝在側面,當加水到一定的位置,液位開關也會給出信號,從而設備停止加水工作,防止水滿溢出。
『肆』 水位用什麼自動控制
市場上有賣水位自動控制儀。
『伍』 有哪些機械裝置可以控制時間,比如浮球聯接杠桿,根據水位高低控制
對這方面不了解,抱歉
『陸』 蓄水池水位控制控制及自動控制
製作方法:液壓浮球閥必須安裝一個杠桿,一端連接交流接觸器常閉開關,另一端用繩子牽引液壓球閥,成為一個上下限位開關(上到水滿時,利用水的浮力,將杠桿頂起,導致接觸器自動跳閘而停電),而當水下到水枯最低限位,所有高度,全由杠桿與浮球之間的繩子控制,(水井缺水時由繩子拉杠桿至接觸器上的常閉開關。通電自啟水泵而進行抽水至井內)。
『柒』 求水位自動控制裝置的原理圖
水位自動控制裝置(液位自動控制)的原理圖如下:
工作過程:
假定由於某一因素使得疏水生成量突然增大,那麼系統原有的平衡被破壞,加熱器內水位上升,相應地信號筒內水位也上升,使得槽孔處汽體的通流面積減小,調節管路內汽相流量減小,液相流量增大,導致調節閥喉部汽相通流面積減小,疏水有效通流面積增大,從而疏水排出量不斷增大,最後在新的水位高度上建立平衡,反之亦然。控制系統的調節過程可分為減壓、抽吸、控制3個不同環節。
1、減壓環節:
疏水從加熱器排出經疏水管路進人調節閥,在收縮段內加速,壓力降低到喉部混合點壓力的過程,稱為減壓環節。減壓環節的計算任務是根據控制環節的疏水流量分配,確定出喉部混合點的壓力。在其它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減小節流閥開度,能降低混合點處的壓力。
2、抽吸環節:
根據信號筒感受到的加熱器內水位訊號,調節汽體和一部分疏水按一定比例混合,經調節管路到達調節閥喉部混合點的過程,稱為抽吸環節。抽吸環節是根據減壓環節獲得的壓力降,求出調節管路內的汽液兩相流量。
3、控制環節:
兩股流體在調節閥喉部相互作用後混合,壓力迅速降低,而後在擴張段內充分迴流,壓力有所升高的過程,稱為控制環節。控制環節是確定疏水流量在調節閥前疏水管路及調節管路內的分配比例,以滿足系統管路內的壓力平衡。
由於兩股流體的相互作用發生在調節閥喉部處很短的距離內,且汽液兩相間存在著極其復雜的傳熱傳質過程,液體內蒸時由於相間熱阻的存在,汽液兩相間達到熱平衡需要一定的時間。汽化速率的大小與閃蒸時液體的過熱度、傳熱系數、傳熱面積及流型都有關系,在計算時必須做一些簡化處理。
『捌』 水位自動控制電路
方案1 採用水位電極作為感測器,連接上拉電阻,輸出信號轉變為開關量信號。該信號通過三極體驅動繼電器等驅動裝置。三極體也可用74LS04反相器的6路反相器並聯加強驅動能力實現。 方案2 採用浮球作為感測器,連接上拉電阻,輸出信號轉變為開關量信號。該信號可直接驅動驅動繼電器等驅動裝置。
『玖』 水塔水位自動控制plc程序圖,求大神
水塔水位自動控制plc程序圖:
梯形圖編程的一般規則有:
1、梯形圖按自上而下、從左到右的順序排列。每一個邏輯行起始於左母線然後是觸點的各種連接,最後是線圈或線圈與右母線相連,整個圖形呈階梯形。梯形圖所使用的元件編號地址必須在所使用PLC的有效范圍內。
2、梯形圖是PLC形象化的編程方式,其左右兩側母線並不接任何電源,因而圖中各支路也沒有真實的電流流過。
但為了讀圖方便,常用「有電流」、「得電」等來形象地描述用戶程序解算中滿足輸出線圈的動作條件,它僅僅是概念上虛擬的「電流」,而且認為它只能由左向右單方向流;層次的改變也只能自上而下。
3、梯形圖中的繼電器實質上是變數存儲器中的位觸發器,相應某位觸發器為「1態」,表示該繼電器線圈通電,其動合觸點閉合,動斷觸點打開,反之為「O態」。
梯形圖中繼電器的線圈又是廣義的,除了輸出繼電器、內部繼電器線圈外,還包括定時器、計數器、移位寄存器、狀態器等的線圈以及各種比較、運算的結果。
4、梯形圖中信息流程從左到右,繼電器線圈應與右母線直接相連,線圈的右邊不能有觸點,而左邊必須有觸點。
5、繼電器線圈在一個程序中不能重復使用:而繼電器的觸點,編程中可以重復使用,且使用次數不受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