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美13號簽約以後匯率為什麼還是沒變
把近期匯率變動圖發出來看看呢?
怎麼看出來沒有變的?
Ⅱ 為什麼中國的電影票房普遍要比歐美低呢
中國觀眾看電影的品味都是美國大片培養的,稍有不如美國的中國觀眾就挑刺,一個總被打壓的小孩子當然不如一個壯年,再者,中國加入世貿的條件之一就是每年進口美國20部電影,不看人家都不答應,就這樣無理,你能這么地。還有,人家好萊塢多久歷史了,中國中影才多久?那世貿跟人家抗衡?人家有的是錢,拍不好了買了各個國家各個國家都得恭恭敬敬的接著,中國拍不好了找誰去?還有,人家的劇本時流水線式的寫法,十個人的創意總歸比一個人多,本子寫的好就成功一半了,還有,我們的大型場面特技水平不夠,人家外國是用特技來展現宏大的場面,而中國式用宏大的場面假裝特技……並不是中國拍的就比所有的外國片差,是多方面綜合的
Ⅲ 為什麼中美的電影投資比其它國家大那麼多 票房也主要在中美,市場份額也比其它國家多多
龐大的人口、經濟體量和娛樂習慣,決定了中美兩國擁有巨量的電影市場。
電影市場越大,競爭越激烈,觀眾要求越苛刻,這就決定了一部電影要盡量做好,吸引觀眾。
這些都是需要投資的。
中美兩國加起來17億左右的人口,26萬億美元的巨量經濟體量,這些都決定了,電影市場不會小。
如今的觀眾對於商業娛樂大片的口味越來越刁,特效要越來越強,場面要越來越大,此外等各種都要做得更好,這些都是錢啊。
Ⅳ 中美匯率之爭:匯率重估會怎樣
貨幣兌換:1美元=6.5750人民幣元,以上數據僅供參考,交易時以銀行櫃台成交價為准。
Ⅳ 美國電影在中國票房為什麼比美國高
我只想說,《阿凡達》、《地心引力》在北美的票房都是以美元計價,比國內高太多。
《阿凡達》北美票房7.45億美元,就算按照今天的匯率,也是45億人民幣的體量,比國內的13億人民幣高太多;
《地心引力》在北美票房成績2.75億美元,折算如今匯率,也是17億人民幣左右了,國內還不到4.5億人民幣,差遠了。
總的來說,好的商業片,在北美和內地大都票房一起飄紅,少量國外一般的,在國內能創點好成績,但是都不長遠。
Ⅵ 近年來,中美兩國在人民幣匯率問題上存在的分歧是什麼為什麼說人民幣升值要堅持自己的步伐和節奏
匯率政策就是一個國家的經濟主權,人民幣升值要堅持自己的步伐和節奏,人民幣升值空間已不大。
日元升值過快過猛損失慘重
周世儉首先談到,戰後日本就是在超低固定匯率的條件下出口猛增,日本的產品打遍天下無敵手,在1969年日本成為世界第二經濟大國,實現了重新崛起。此後美國迫使日本實行浮動匯率,逼迫日元升值,到1995年4月,已從1971年12月的300日元兌1美元升到79日元兌1美元。
周世儉說,任何一個國家的貨幣升值都是有利有弊,利在有利於大家出國旅遊,有利於孩子出國留學,有利於到外國去買東西,有利於進口。曾經一度滿世界都是日本遊客,甚至有媒體驚呼日本在「購買」美國,但在日元大幅升值的情況下,挫傷了日本出口,日本開始出現股市泡沫、房地產泡沫,最後日本泡沫經濟破滅,日本資金以巨虧的代價整個從美國撤回,最終是日本在這場「貨幣戰爭」中打了敗仗。
匯率調整應把握節奏
周世儉表示,人民幣匯率政策應當以日本為前車之鑒。他談到,人民幣匯率從1979年改革開放之初的1.5元人民幣兌1美元貶值到1994年8.7元人民幣兌1美元,這也是中國經濟高速發展階段,其中適度的低匯率政策功不可沒。
2005年4月6日,美國參議院通過提案,要求人民幣匯率必須在6個月內升值27.5%。人民幣從2007年10月19日開始進入了加速升值的階段,短短9個月人民幣便升了11個點。這給我國的外貿出口企業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和損失,2008年7月16日,人民幣停止升值,一直持續到今年6月19日,以此挽救外貿出口企業。不僅如此,人民幣升值還招來了境外熱錢的湧入。
匯率政策是國家經濟主權
「我早在2006年4月16日,就喊出了匯率政策是一個國家的經濟主權,不以別國的意志為轉移,貨幣的立場是要促進本國經濟發展,而不是有利於外國經濟的發展。」周世儉表示,中國要認真吸取日元大幅升值的慘痛教訓,日元升值最大的教訓是過快、過猛、過度。「人民幣升值要堅持自己的步伐和節奏,我國匯率改革實行的是主動性、堅定性和可控性三個原則,具體操作是窄幅波動。」
周世儉談到,今年下半年我國將恢復浮動匯率,加大人民幣彈性,目的是使之市場化,但不是一味的升值,人民幣可能升值,也可能貶值。從2008年到現在,我們的外貿順差以每年減少一千億以上大幅度下降,並且去年我國的旅遊外匯60年來首次出現了逆差,周世儉由此判斷,未來人民幣升值的空間不大,充其量2個百分點。
Ⅶ 美元匯率還會一直下跌嗎
今年美國次貸危機,美圓一直疲軟,短期內繼續看跌,但美圓絕對不會一直無限止的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