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財務杠桿系數的計算公式是什麼
財務杠桿系數=普通股每股利潤變動率/息稅前利潤變動率即:DFL=(ΔEPS/EPS)/(ΔEBIT/EBIT)。
其中:DFL為財務杠桿系數、ΔEPS為普通股每股利潤變動額、EPS為基期每股利潤假如公司發行優先股和向銀行借款,可以按下列簡化公式計算財務杠桿系數=息稅前利潤/息稅前利潤-利息-優先股股利/1-企業所得稅即:DFL=EBIT/EBIT-I-d/(1-t)。
(1)總杠桿系數公式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財務風險和財務杠桿系數的關系:
財務風險是指企業因使用負債資金而產生的在未來收益不確定情況下由主權資本承擔的附加風險。如果企業經營狀況良好,使得企業投資收益率大於負債利息率,則獲得財務杠桿正效應,如果企業經營狀況不佳,使得企業投資收益率小於負債利息率。
則獲得財務杠桿負效應,甚至導致企業破產,這種不確定性就是企業運用負債所承擔的財務風險。企業財務風險的大小主要取決於財務杠桿系數的高低。一般情況下,財務杠桿系數越大,主權資本收益率對於息稅前利潤率的彈性就越大。
如果息稅前利潤率上升,則主權資本收益率會以更快的速度上升;如果息稅前利潤率下降,那麼主權資本利潤率會以更快的速度下降,從而風險也越大。反之,財務風險就越小。財務風險存在的實質是由於負債經營從而使得負債所負擔的那一部分經營風險轉嫁給了權益資本。
㈡ 總杠桿系數簡化公式是怎樣推導的
總杠桿系數的推導過程
根據定義可知,財務杠桿系數=普通股每股利潤變動率/產銷業務量變動率=(△EPS/EPS)/(△X/X)
EPS1=(EBIT1-I)×(1-T)/n
EPS2=(EBIT2-I)×(1-T)/n
所以,△EPS=EPS2-EPS1=(EBIT2-EBIT1)×(1-T)/n=△EBIT×(1-T)/n
△EPS/EPS1=△EBIT/(EBIT1-I)
△EBIT=〔X2-X1〕(p-b)
所以△EPS/EPS1=△EBIT/(EBIT1-I)=〔X2-X1〕(p-b)/(EBIT1-I)
△X/X=(X2-X1)/X1
所以(△EPS/EPS)/(△X/X)=X1(p-b)/(EBIT1-I)=M/(EBIT-I)
㈢ 總杠桿系數
經營杠桿系數=基期邊際貢獻/基期息稅前利潤
經營杠桿系數=(100-24)/(12/0.4)=2.533
復合杠桿系數=經營杠桿系數×財務杠桿系數
復合杠桿系數=2.533*1.5=3.8
㈣ 總杠桿系數是怎麼來計算的
經營杠桿系數DOL=(EBIT+F)/EBIT
其中:EBIT——息稅前利潤 F——總固定成本故總杠桿系數DTL = DFL* DOL = (EBIT+F)/ [ EBIT- I - D/(1-r)]
其中:EBIT—— 息稅前利潤 F——總固定成本 I——利息 D——優先股股息 r——所得稅稅率
註:EBIT = 銷售額S - 變動成本總額VC - 總固定成本F
簡便記憶公式
銷售收入 - 變動成本= 邊際貢獻(1)
邊際貢獻 - 固定成本= 息稅前利潤(2)
息稅前利潤 - 利息 = 稅前利潤(利潤總額)(3)
經營杠桿DOL =(1) / (2)
財務杠桿DFL = (2) /(3)
總杠桿DTL = (1) /(3)總杠桿系數對公司管理層的意義:
首先,使公司管理層在一定的成本結構與融資結構下,當營業收入變化時,能夠對每股收益的影響程度作出判斷,即能夠估計出營業收入變動對每股收益造成的影響。例如,如果一家公司的總杠桿系數是3,則說明當營業收入每增長(減少)1倍,就會造成每股收益增長(減少)3倍。
其次,通過經營杠桿與財務杠桿之間的相互關系,有利於管理層對經營風險與財務風險進行管理,即為了控制某一總杠桿系數,經營杠桿和財務杠桿可以有很多不同的組合。比如,經營杠桿系數較高的公司可以在較低的程度上使用財務杠桿;經營杠桿系數較低的公司可以在較高的程度上使用財務杠桿等等。這有待公司在考慮各相關具體因素之後作出選擇。
,它也反映邊際貢獻與稅前盈餘的比率,。
㈤ 經營杠桿 財務杠桿 總杠桿公式是什麼
經營杠桿系數=邊際貢獻/息稅前利潤
財務杠桿系數=息稅前利潤/(息稅前利潤-利息)
總杠桿系數=經營杠桿系數*財務杠桿系數
經營杠桿利益是在擴大銷售額(營業額)的條件下,由於經營杠桿示意圖經營成本中固定成本相對降低,所帶來增長程度更快的經營利潤。
在一定產銷規模內,由於固定成本並不隨銷售量(營業量)的增加而增加,反之,隨著銷售量(營業量)的增加,單位銷量所負擔的固定成本會相對減少,從而給企業帶來額外的收益。
系數計算
為了對經營杠桿進行量化,企業財務管理和管理會計中把利潤變動率相當於產銷量(或銷售收入)變動率的倍數稱之為「經營杠桿系數」、「經營杠桿率」,並用公式加以表示。
計劃期經營利潤計算公式
在求得經營杠桿系數以後,假定固定成本不變,即可用下列公式預測計劃期的經營利潤:
計劃期經營利潤=基期經營利潤×(1+產銷量變動率×經營杠桿系數)
在某一固定成本比重的作用下,銷售量變動對利潤產生的作用,被稱為經營杠桿。由於經營杠桿對經營風險的影響最為綜合,因此常常被用來衡量經營風險的大小。經營杠桿的大小一般用經營杠桿系數表示,即EBIT變動率與銷售量變動率之間的比率。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經營杠桿
㈥ 總杠桿系數為多少
總杠桿系數:來是指公司財源務杠桿系數和經營杠桿系數的乘積,是衡量公司每股獲利能力的尺度。
由 財務杠桿系數DFL=EBIT/ [ EBIT- I - D/(1-r)] = 息稅前利潤/[息稅前利潤-利息-優先股股息/(1-所得稅率)]
經營杠桿系數DOL=(EBIT+F)/EBIT = (息稅前利潤+總固定成本)/息稅前利潤
則 總杠桿系數DTL = DFL* DOL =(EBIT+F)/[ EBIT-I- D/(1-r)]
= (息稅前利潤+總固定成本)/ [息稅前利潤-利息-優先股股息/(1-所得稅率)]
其中 息稅前利潤EBIT = 銷售額S - 變動成本總額VC - 總固定成本F
㈦ 總杠桿系數公式的推導過程。
總杠桿系數=財務杠桿系數*經營杠桿系數
財務杠桿系數推導後=EBIT/EBIT-I
經營杠桿系數推導後=M/M-F,M-F=EBIT
(EBIT/EBIT-I)*(M/EBIT)約分一內下最後就得出總容杠桿系數為M/(EBIT-I)
手機純手打,望採納,有疑問歡迎追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