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初中物理杠桿部分好難啊,誰能告訴一下怎麼回事兒
人們通常把在力的作用下繞固定點轉動的硬棒叫做杠桿。
一、五要素:動力,阻力,動力臂,阻力臂和支點
1支點:杠桿的固定點,通常用O表示。
2動力:驅使杠桿轉動的力,用F1表示。
3阻力:阻礙杠桿轉動的力,用F2表示。
4 動力臂:支點到動力作用線的垂直距離叫動力臂,用l1表示。
5阻力臂:支點到阻力作用線的垂直距離叫阻力臂,用l2表示。
杠桿繞著轉動的固定點叫做支點。使杠桿轉動的力叫做動力,(施力的點叫動力作用點) 阻礙杠桿轉動的力叫做阻力,(施力的點叫阻力作用點) 當動力和阻力對杠桿的轉動效果相互抵消時,杠桿將處於平衡狀態,這種狀態叫做杠桿平衡,但是杠桿平衡並不是力的平衡。 注意:在分析杠桿平衡問題時,不能僅僅以力的大小來判斷,一定要從基本知識考慮,做到解決問題有根有據,切忌憑主觀感覺來解題。 杠桿靜止不動或勻速轉動都叫做杠桿平衡。定滑輪和動滑輪
通過力的作用點沿力的方向的直線叫做力的作用線 從支點O到動力F1的作用線的垂直距離L1叫做動力臂 從支點O到阻力F2的作用線的垂直距離L2叫做阻力臂 杠桿平衡的條件(文字表達式): 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 公式: F1×L1=F2×L2 一根硬棒能成為杠桿,不僅要有力的作用,而且必須能繞某固定點轉動,缺少任何一個條件,硬棒就不能成為杠桿,例如酒瓶起子在沒有使用時,就不能稱為杠桿。 動力和阻力是相對的,不論是動力還是阻力,受力物體都是杠桿,作用於杠桿的物體都是施力物體 力臂的關鍵性概念:1:垂直距離,千萬不能理解為支點到力的作用點的長度。 2:力臂不一定在杠桿上。
使用杠桿時,如果杠桿靜止不動或繞支點勻速轉動,那麼杠桿就處於平衡狀態。 動力臂×動力=阻力臂×阻力,即L1F1=L2F2,由此可以演變為F2/F1=L1/L2 杠桿的平衡不僅與動力和阻力有關,還與力的作用點及力的作用方向有關。 假如動力臂為阻力臂的n倍,則動力大小為阻力的1/n杠桿原理
"大頭沉" 動力臂越長越省力,阻力臂越長越費力. 省力杠桿費距離;費力杠桿省距離。 等臂杠桿既不省力,也不費力。可以用它來稱量。例如:天平 許多情況下,杠桿是傾斜靜止的,這是因為杠桿受到幾個平衡力的作用。
一類:支點在動力點和阻力點的中間。稱為第一類杠桿。既可能省力的,也可能費力的,主要由支點的位置決定,或者說由臂的長度決定。動力臂與阻力臂長度一致,所以這類杠桿是等臂杠桿。例:蹺蹺板,剪刀,船槳,(運煤氣罐等重物的)手推車,鞋拔子,塔吊,撬釘扳手等。 二類:阻力點在動力點和支點中間。稱為第二類杠桿。由於動力臂總是大於阻力臂,所以它是省力杠滑輪組
桿。例:堅果夾子,門,釘書機,跳水板,扳手,開(啤酒)瓶器,(運水泥、磚的)手推車。 三類:動力點在支點和阻力點之間。稱為第三類杠桿。特點是動力臂比阻力臂短,所以這類杠桿是費力杠桿,然而能夠節省距離。例:鑷子,手臂,魚竿,皮劃艇的槳,下顎,鍬、掃帚、球棍等以一手為支點,一手為動力的器械。 另外,像輪軸這類的工具也屬於一種變形杠桿。就拿最簡單、相似於第一類杠桿的定滑輪來介紹,滑輪軸心好比支點,兩端物體的拉力好比杠桿的兩端施力,而如果滑輪是一個完美的圓,施力臂和阻力臂皆將是圓的半徑。
編輯本段生活中的杠桿
杠桿是一種簡單機械;一根結實的棍子(最好不會彎又非常輕),就能當作一根杠桿了。上圖中,方形代表重物、圓形代表支持點、箭頭代表用,這樣,你看出來了吧?在杠桿右杠桿實驗
邊向下杠桿是等臂杠桿;第二種是重點在中間,動力臂大於阻力臂,是省力杠桿;第三種是力點在中間,動力臂小於阻力臂,是費力杠桿。 費力杠桿例如:剪刀、釘錘、拔釘器……杠桿可能省力可能費力,也可能既不省力也不費力。這要看力點和支點的距離:力點離支點愈遠則愈省力,愈近就愈費力;還要看重點(阻力點)和支點的距離:重點離支點越近則越省力,越遠就越費力;如果重點、力點距離支點一樣遠,如定滑輪和天平,就不省力也不費力,只是改變了用力的方向。 省力杠桿例如:開瓶器、榨汁器、胡桃鉗……這種杠力點一定比重點距離支點近,所以永遠是省力的。 如果我們分別用花剪(刀刃比較短)和洋裁剪刀(刀刃比較長)剪紙板時,花剪較省力但是費時;而洋裁剪則費力但是省時。 既省力又省距離的杠桿是沒有的。 杠桿的應用 1.剪較硬物體 要用較大的力才能剪開硬的物體,這說明阻力較大。用動力臂較長、阻力臂較短的剪刀。 2.剪紙或布 用較小的力就能剪開紙或布之類較軟的物體,這說明阻力較小,同時為了加快剪切速度,刀口要比較長。用動力臂較短、阻力臂較長的剪刀。 3.剪樹枝 修剪樹枝時,一方面樹枝較硬,這就要求剪刀的動力臂要長、阻力臂要短;另一方面,為了加快修剪速度,剪切整齊,要求剪刀刀口要長。用動力臂較長、阻力臂較短,同時刀口較長的剪刀。
Ⅱ 初二物理 杠桿方面的難題--高手來!
首先根據杠桿原理F1*L1=F2*L2,可知B端掛著球所受到的拉力F1=39.2N (19.6*OA=F1*OB).然後對球進行受力分析(受到杠桿的拉力、浮力和重力)可知:F1+f=mg ,其中浮力f=ρvg ,ρ是水的密度,10的3次方kg/m3。可以得出球的體積v,再根據鐵的密度ρ1=7.8g/cm3, 用m=ρ1*v,算出的m與5 kg 比較,結果是大於5 kg ,所以它就是空心的了。(m算得是7.8kg)
因為我們用的ρ1是鐵的真實密度。
Ⅲ 初中物理 杠桿!!難題
一、B
設支點為O,A端掛200N物體,B端掛300N物體。OA的力臂為L1 OB為L2
200*L1=300*L2 得:L1/L2=3/2
同時「-50N」: A端:150*L1 B端:250*L2=250*(2/3)*L1>150*L1
二、
開始時:G1*OA=G2*OB 因為OA<OB 所以G1>G2
同時移動:左邊:G1*(OA-X)=G1*OA-G1*X
右邊:G2*(OB-X)=G2*OB-G2*X
由上可知: G1*X>G2*X 左邊<右邊
所以,選B
Ⅳ 各位大仙們,八年級下物理杠桿這一課,怎麼學都不會,問一下大家如何,能理解杠桿並做題,各位大仙幫幫忙
力臂越長越省力,反之
Ⅳ 初二物理下冊力難題
某同學用圓柱形容器製作了一個測量物體質量的裝置,它的底部較重,可以豎直漂浮在水面,總質量為0.21kg、底面積為3×10-3m2,不放物體時,在與水面所對應位置處標為質量的「0」刻度線,如圖.請解答下列問題:(g取10N/kg)
(1)不放物體時,該裝置所受的浮力是多大?
(2)如圖所示,在該裝置中放入一個體積為
1.5×10-5m3的物塊A,它的底部在水面下的深度h=0.11m.此時,該裝置受到的浮力是多大?
與水面所對應位置處的刻度線應標為多少克?
(3)物塊A的密度是多少?
答案:解:(1)該裝置的重力為
G=mg=0.21kg×10N/kg=2.1N
由二力平衡可知
F浮1=G=2.1N
(2)該裝置排開水的體積為
V=Sh=3×10-3m2×0.11m=3.3×10-4m3
所受的浮力為
F浮2=ρ水gV排=1.0×103kg/m3×10N/kg×3.3×10-4m3=3.3N
由二力平衡條件可知G總=F浮2=3.3N
物塊A的重力為GA=G總-G=3.3N-2.1N=1.2N
物體A的質量為mA=GAg=1.2N10N/kg=0.12kg=120g
與水面所對應位置處的刻度線應標為120g.
(3)物塊A的密度為ρA=mAV=0.12kg1.5×10-5m3=8×103kg/m
Ⅵ 物理八下杠桿原理兩題!求詳細解答!秒答好評!!
第一題選B第二題選C。根據杠桿平衡原理F1L1=F2L2。第一題為2LX4F=4LX2F故選B。第二題2X3=6.4X1=4.4<6故選B
Ⅶ 初中物理的杠桿問題感覺好難啊,有人能教教我嗎
不難 你知道怎麼畫動力臂阻力臂和公式就已經駕馭中考難度的大部分題目了 。可能你們物理老師還會講一些較難的題目涉及到平方根號二次函數啥的運算的話。我作為一個過來人,初三到中考,大考里基本沒有涉及到那麼難的運算的題目
Ⅷ 初二物理下冊杠桿畫圖的視頻
http://ke.qq.com/cgi-bin/courseDetail?course_id=64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