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圖所示,aob為一杠桿
杠桿可繞支點O轉動,O點為支點,物體對杠桿拉力等於重力G,方向與重力方向相同,力臂為OA′;
設作用在B點上的力為F,力臂為L,由杠桿平衡條件得:G•0A′=F•L,
G•OA′一定時,要使B點的拉力最小,需要L最大,當拉力與杠桿垂直時,力臂L=OB最大.
如圖所示.
2. 如圖所示,OAB是杠桿,OA與BA垂直,在OA的中點掛一個10N的重物,加在B點的動力使OA在水平位置
選擇D,
連接OB。要想動力為最小,力臂必須最長,此時OB為最長力臂,然後過B點,向左上方做一個垂直於OB的力,此時,動力<5N。
我個人認為這是本題的重點,如果其他的都要解釋,那還不如把「杠桿」這章再學一遍。
祝你學習更上一層樓!
——初三的妹紙
3. 如圖所示OAB的杠桿,OA與BA垂直,在OA的中點掛一個10N的重物,加在B點的動力使OA的水平位置保持靜止(杠
(1)因無法確定動力臂的大小,所以無法確定它是哪種杠桿,故A和C錯誤;
(2)重力G使杠桿沿順時針轉動,要使杠桿平衡需要一個力阻礙杠桿轉動,沿OB方向施力既不能使杠桿轉動,也不能阻礙杠桿轉動,所以不可能使杠桿平衡,故B錯誤;
(3)加在B點的動力F與OB垂直向上時,動力作用線和杠桿垂直,支點與動力作用點之間的連線OB就是最長的動力臂,此時動力最小.因為C點是中點,所以OB>OA=2OC.
4. (2012長春)如圖,OAB是杠桿,OA與BA垂直,在OA的中點掛一個10N的重物,加在B點的動力使OA在水平位置保
(1)因無法確定動力臂的大小,所以無法確定它是哪種杠桿,故A和B錯誤;
(2)加在B點的動力F與OB垂直向上時,動力作用線和杠桿垂直,支點與動力作用點之間的連線OB就是最長的動力臂,此時動力最小.因為C點是中點,所以OB>OA=2OC.
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F×OB=G×OC,此時的最小動力F=
G×OC |
OB |
G×OC |
OA |
1 |
2 |
1 |
2 |
5. 作圖題(1)如圖1是一個簡易壓水機,其中AOB是杠桿,作出動力F1的力臂.(2)如圖2是羊角錘拔釘示意圖,
(1)過支點O作力F的作用線的垂線段即可,如下圖1所示:
(2)由圖知:在用錘子拔釘子時,錘子和平面的接觸點為支點;
已知力F1、F2的方向,分別過支點做力F1、F2的垂線段,然後標出對應的力臂符號L1、L2,如下圖2所示:
(3)使杠桿AB靜止時所用最小力的作用點和方向如圖3所示.
在B點用力,用力方向與0B垂直,這樣動力臂最長(等於OB),最省力.
(4)只有一個動滑輪,要求最省力,繩子先系在動滑輪的固定掛鉤上,繞過上面的定滑輪,再繞過動滑輪,如圖4所示:
6. 按照題目要求作圖:(1)如圖甲所示,OAB為輕質杠桿,O為支點,為使杠桿在圖示的位置平衡,請在B點畫出施
(1)該題中物體的重力不變,即阻力不變,且阻力臂不變,故要想使得B端的動力最小,即要求此時的動力臂最大,即以OB為力臂時動力臂最大,故過B點作垂直於OB的斜向上的作用力(即最小拉力),如圖所示:
7. 如圖所示,AOB為一杠桿(自重不計),O為支點(OA<OB,OD=OA)……
分析:從支點向力的作用線作垂線,垂線段的長度即力臂.是否省力要根據動力力臂和阻力力臂的大小關系分析.是否能平衡與根據杠桿平衡條件分析.
解答:解:在B點用力使杠桿在圖示位置平衡,最省力的應是垂直於OB用力,此時力臂最長,所以A,C錯誤;
在C點向上用力可使杠桿在圖示位置平衡,所以B錯誤;
OD=OA,作出力臂可知力臂相等所以在D點懸掛一個與G完全相同的物體能使杠桿在圖示位置平衡,所以D正確
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對杠桿平衡條件的理解和運用
8. 如圖所示,OAB是杠桿,OA與BA垂直,在OA的中點掛一個10牛的重物,加在B點的動力使OA在水平位置保持靜止,則
正確答案選D
9. 如圖所示.OAB是杠桿,OA與BA垂直,在OA的中點掛一個10N的重物,加在B點的動力F1始終使OA在水平位置保持
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