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股票倉位是如何計算的
倉位是指投資人實有投資和實際投資資金的比例。列舉個例子:比如你有10萬用於投資,現用了4萬元買基金或股票,你的倉位是40%。如你全買了基金或股票,你就滿倉了。如你全部贖回基金賣出股票,你就空倉了。
能根據市場的變化來控制自己的倉位,是炒股非常重要的一個能力,如果不會控制倉位,就像打仗沒有後備部隊一樣,會很被動。
股票出倉面臨著幾種情況:
1: 在限定(非限定)的時間里完成所預計的利潤;
2: 在限定的時間里沒有完成預計的利潤;
3: 在限定的時間里產生低於平倉線要求內的虧損;
4: 在限定(非限定)的時間內超額完成計劃的利潤額度;
5: 限定時間內,沒有完成利潤額度,但無虧損情況等。
⑵ 如何計算主力倉位
你個人肯定是分析不出來的, K線上也不可能分析出來,
首先 你需要 數據源 LEVEL2 的內逐筆成交里是可以提容取主力交易的
其二 你沒有專業的設備 每個股票可能每天產生上億的交易明細 海量數據 分析 相當消耗設備的資源 所以一般是 小型機集群 運算
其三 你沒有技術支撐 要有相當完善的數學模型 才能提取更准確的數據
最終得出結論 你自己無法分析出主力 往往有實力的操盤團隊背後 必有一隻牛逼的信息團隊! 你以為大庄 天天 也和你們一樣 畫K 線 畫得滿屏幕都是? 後台都是計算機在計算 就像計算生物基因 天氣預報 一樣 計算機高速操盤手 適合介入 就介入 得跑 就要跑 現在對外服務的 好像有個叫富樂數據的 但是價格不低 而且只對散戶公布 最基本的數據 雖然是很基本的數據 不過比K線也強了N倍
⑶ 倉位是如何計算的
以前通用的倉位是基金每季公布的股票市值與凈值之比。這種演算法有一個問題是:股票市值及凈值中含估值增值部分,即股價增長數額,並不代表基金在股價增長之前投入的實際資金。估值增值部分的計入,虛增了基金投入股市的資金,也加大了投資前的資金量,是不太科學的。股票市值與基金凈值之比並不能准確地表示基金的倉位。 二、股票成本與扣除估值增值後的凈值之比 這個概念中,股票以成本計,凈值也扣除了估值增值部分。這個演算法等於股票成本與股票成本及可用流動資金之比所計算出的倉位,其包含的真實意思有:基金短期內可動用的資金也包括在內(銀行存款加各項應收款與應付款之差),反映的是基金可支配的總體資金狀況。這應該是較為准確全面的倉位計算方法。 三、股票成本與股票債券成本及銀行存款之比 這種倉位可以說是狹義的倉位,是公告日基金已投資入市的股票成本與股票債券成本及銀行存款之比。也就是說,某時點,基金未投入股市的資金僅限於銀行存款,而不包括應收應付凈額。 由於季度投資組合公告沒有估值增值數據,所以,後兩種股票倉位的演算法只能在基金公布中報年報後方能計算。以開元基金為例,幾種計算方法顯示的最高股票倉位出現時間不一樣,而且第一種和第二種股票倉位演算法相差較大,相差達8個百分點以上。 倉位控制是風險控制的一項重要措施,但倉位的計算結果常常給出錯誤的信號,許多金融名詞也是很忽悠人的,如同匯率的升值或貶值的有利不利,並不是直接可以得出答案一樣。下面我們用具體的例子分析倉位隨市場行情的變化。 1,以第一種計算方法: 假如你的資金投入是100萬,其中50萬買了股票,及股票市值為50萬,其餘為可用流動資金(現金),那麼你的倉位就是50% 倉位=市值/凈值=市值/(市值+現金)=50/(50+50)=0.5=50% 如果你的籌碼不變,現金不變,但行情漲勢,市值增加了30% ,這時你的倉位是多少呢? 此時倉位=50*1.3/(50*1.3+50=)65/115=0.565=56.5% 你的凈值增加了15% ,這是你的倉位也增加了15% ,事實上你的籌碼並沒有變化。 2,以第二種計算方法: 如果是同樣的情況,前後籌碼沒有變,倉位也未變,但增加了30%的現金。這應理解為增加的30%資金被提取,如果留在場內(絕大多數情況),倉位=成本/(成本+現金)=50/(50+50+15)=0.435 =43.5% ,與第一種計算方法不同,倉位不是增加了15.5%,而是減少了6.5%用上述方法計算結果表達的基金倉位與實際是不一致的,所以報表總是反應倉位未變,實際是動態變化的。 3,第三種計算方法只用在基金機構,與散戶無關,與第二種類似,都是扣除了增值部分,就掩蓋了獲利或虧損後的實際狀態,對市場來說就還無意義。(略) 4,實用的計算方法就要稍微復雜些,實用中你的籌碼常常在變動,資金也在變動,即使都不變,行情還在變,倉位永遠是動態的。比較簡單實用是第一種方法,但你要記錄每次籌碼,資金的變化。第二種方法更細致些。但是,當你的獲利逐漸增加後,你的持倉成本與買入成本已經不同了,以致出現成本為零或為負值,結果就出現了錯誤。所以建議使用第一種方法。一般說當倉位達到或超過70%的時候,就是重倉了。【%%】值得注意的是:1,當市場呈上漲態勢時,你的可用資金越少,隨股價上漲倉位越重。2,當市場呈下跌態勢時,你的可用資金越多,隨股價下跌倉位越輕。3,結論:呈上漲態勢時籌碼是金;呈下跌趨勢時資金寶貴。
⑷ 請問:什麼是"倉位"怎麼計算倉位的比例
所謂的倉位是針對你所持有的偏股基金與你所持有的貨幣型基金和准備投資基金的現金之和之間的比例。也就是股基/投資總額,就是你的倉位。 倉位是指投資人實際投資和實有投資資金的比例。 比如你有10萬用於投資基金,現用了4萬元買基金或股票 ,你的倉位是40%。 如你全買了基金或股票,你就滿倉了。 如你全部贖回基金賣出股票,你就空倉了。 如果目前市場比較危險,隨時可能跌,那麼就不應該滿倉,因為萬一市場跌了,你賣期貨可能虧,但是你也沒有錢買期貨 ,就很被動。通常,在市場比較危險的時候,就應該半倉或者更低的倉位。這樣,萬一市場大跌,你發現你持有的期貨跌到了很低的價位,你可以買進來,等它漲的時候,你把你原來的賣掉,就可以賺一個差價。 一般來說,平時倉位都應該保持在半倉狀態,就是說,留有後備軍,以防不測。只有在市場非常好的時候,可以短時間的滿倉。
⑸ 期貨倉位計算辦法
哎,做期貨不用關心這個啊...倉位么,不管你持空單多單,都算持倉
⑹ 怎樣計算莊家的持倉量
你好,在判斷莊家持倉量時我們一般用以下幾中方法。
1.換手率計算
用換手率來計算是一種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在低位成交活躍、換手率高而股價漲幅不大的個股,通常是莊家在吸貨。此間換手率越大,主力吸籌越充分,「量」
與「價」似乎為一對互不甘示弱的小兄弟,只要「量」先走一步,「價」必會緊緊跟上「量」的步伐,投資者可重點關注「價」暫時落後於「量」的個般。
換手率的計算公式為:換手率=成交量/流通盤X100%。計算莊家開始建倉到開始拉升時的這段時間的換手率,首先需確認莊家何時開始建倉?參考周K
線圖的K線均線系統由空頭轉為多頭排列, 證明有莊家介入,周MACO 指標金叉可認為是應家開始建倉的標志,這是計算換手率的起點。
一般股價在上漲時,莊家所佔的成交量比率大約是30%,而在股價下跌時莊家所佔的比率大約是20%。但股價上漲時放量,下跌時縮量,假設放量:縮量=2:1,可得出如下推論:假設若上漲時換手為200%,則下跌時的換手應是100%,這段時間總換手率為300%,則可得出莊家在這段時間內的持倉量=200%×30%-100%×20%=40%,即莊家在換手率達到300%時,
其持倉量才達到40%,即每換手100%時其持倉量為40%/300%×100%=13.3%。從MACD指標金叉的那一周開始,到你所計算的那一周為止,把所有各周的成交量加起來再除以流通盤,可得出這段時間的換手率,然後再把這個換手率乘以13.3%得出的數字即為莊家的控盤度。
一個中線莊家的換手率應在300%—450%之間,只有有了足夠的換手,莊家才能吸足籌碼。一般而言,當換手總率達到200%。時,莊家會加快吸籌,拉高建倉,因為低價籌碼已沒有,這是短線介入的良機。
而當換手總率達到300%時, 莊家基本已吸足籌碼,接下來應家會開始急速拉升或強行洗盤,應從盤口去把握主力的意圖和動向,切忌盲目冒進而被動地從短線交易變為中線持股。
在平時的看盤中,我們可跟蹤分析那些在低位換手率超過300%的個股,然後綜合其日K線、成交量以及結合一些技術指標來把握介入的最佳時機,相信必有厚報。
至於成本,可採用在所計算的那段時間內的最低價加上最高價,然後除以2,即為應家的成本區,莊家的第一目標為成本的150%(50%+ 1)。
2.根據吸貨期的長短判斷
對吸貨期很明顯的個股,簡單演算法是將吸貨期內每天的成交量乘以吸貨期,即可大致估算出莊家的待倉量。莊家持倉量=吸貨期×每天成交量(忽略散戶的買入量)
。吸貨期越長,莊家待倉量越大;每天成交量越大,莊家吸貨越多。因此,若投資者看到上市後長期橫盤整理的個股,通常為黑馬在默默吃草。有些新股沒有經過充分的吸貨期,其行情是難以持續。
3.根據該股在大盤整理期的表現來分析
有些個股吸貨期不明顯,或是老莊卷土重來,或是莊家邊拉邊吸,或在下跌過程中不斷吸貨,難以明確劃分吸貨期。這些個股莊家持倉量可通過其在整理期的表現來判斷。
4. 根據上升過程中的放量情況來判斷
一般來說,隨著股價上漲,成交量會同步放大,某些莊家控盤的個股隨著股價上漲,成交量反而縮小,股價往往能一漲再漲,對這些個股可重勢不重價。莊家持有大量籌碼,在未放大量之前就可一路持有。如果需要較為准確地計算莊家待倉量,可使用我多年經驗總結的「求和平均法」,誤差較小。
第一步,即時成交的內外盤統計進行測算。
公式如下:當日莊家買入量=(外盤1/2+內盤1/10)/2,然後將若干天進行累加,換手至少達到100%。以上才可以。所取時間一般以60—120個交易日為宜。因為一個波段莊家的建倉周期通常在55天左右。該公式需要投資者每日對目標個股進行不厭其煩的統計分析,經過長時間實證統計,准確率極高,誤差率通常小於10%。
第二步,對底部周期明顯的個股,我們的經驗是將底部周期內每天的成交量乘以底部運行時間即可估算出莊家的持倉量。莊家持倉量=底部周期主動性買入量(忽略散戶的買入量)。底部周期越長,莊家持倉量越大;主動性買入量越大,莊家吸貨越多。
因此,若投資者觀察到底部長期橫盤整理的個股,通常為資金在默默吸納,莊家為了降低進貨成本而高拋低吸並且不斷清洗短線客;仍會有一小部分長線資金介入。
因此,這段時期莊家吸到的貨,至多也只達到總成交量的1/3—1/4。所以,忽略散戶買入量後的「主動性買入量」,可以結算為:總成交量×1/4,主動性買入量可以結算為總成交量的1/3 或1/4。
公式二如下:莊家持倉量=階段總成交量1/3(1/4),為謹慎起見可以以較低量確認。
第三步,個股在低位出現成交活躍、換手率較高而股價漲幅不大(設定標准為階段漲幅小於50%,最好小於30%)的個股,通常為莊家在吸貨。此間換手率越大,莊家吸籌越充分,投資者可重點關注「價」暫時落後於「量」的個股。
我們的經驗是換手率以50%為基數,每經過倍數階段如2、3、4倍等,股價走勢就進入新的階段,也預示著莊家持倉發生變化,利用換手率計算莊家持倉的
公式三如下:個股流通盤×(個股某段時期換手率-同期大盤換手率)的計算結果除以3。
此公式的實戰意義是莊家資金以超越大盤換手率的買入量(即平均買入量)的數額,這通常為先知先覺資金的介入, 一般適用於長期下跌的冷門股。因此,莊家一旦對冷門股持續吸納,我們就能相對容易地測算出莊家手中的持倉量。
最後,為了確保計算的准確性,將以上三個公式結果進行求和平均,最終得出的就是莊家的持倉數量。
風險揭示: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不構成任何買賣操作,不保證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
⑺ 股票里的幾層倉位是怎麼算的怎麼乘除
股票里的倉位是指投資人實際投資和實有投資資金的比例。即股票倉位等於投資人實際投資除實有投資資金。比如,有10萬用於投資,用了4萬元買基金或股票,則倉位是40%;如果全買了股票,則表示滿倉了;如果全部賣出股票,則表示空倉了。
倉位控制對於每個投資者而言並不相同,一個人在不同的交易階段也可能認識不同。如果簡單的就是認為是降低倉位其實也沒有什麼意義,比如10萬美金老是用1標准手來回交易,那就沒有體現出保證金的優越性和投機性。所以,如何建立一個適合自己特點,能承受住風險,獲得較高收益的倉位就很關鍵,自然不是件很容易的事情。
(7)持倉倉位怎麼算擴展閱讀:
股票倉位管理的方法:
1、根據市場調整倉位。市場多數情況下都是處於漲漲跌跌的狀態下,很多情況下會讓投資者出現措手不及的時刻。在投資者在交易中遇到這種行情變化明顯的時候,要及時調整自己的交易策略,適時改正倉位的結構。
2、避免分散投資。交易者每建一個倉位就預示著風險就多一點,如果選擇將資金進行分散管理的話,就相當於同時承擔幾種不同的風險。顯然這種方法從倉位管理的角度上來說是不正確的。所以投資者在日常的操作上應該盡量避免這種分散投資的行為。
3、注意市場,不進則退。有時候當處於市場中的時候難以把握市場的整體動向,具體的方向不是很明確,無法對接下來的行情進行自己的分析預測,這個時候與其賭一把不如斬倉旁觀,等到市場方向明確以後,在進場操作。
4、適度建立倉位。每一筆交易都有一定的風險,所以當投資者在建立倉位的時候要全面考慮市場的具體情況,包括風險大小,方向的明確度,每一筆倉位都應該建立適度。避免在遇到波動比較大的時候一次性產生較大損失。
⑻ 持倉量與倉位是一個意思嗎
應該是很不相同的概念,網上的解釋有時並不準確。
倉位的解釋沒錯,回它是一個相對值,也即比答例、分數、百分數。
股市裡說的倉位一般是指投資者持股的市值占自己資產賬戶總資產的比例,比如你賬戶里股票市值+現金=10萬,其中股票市值1萬,那麼倉位就是10%,或稱一成、1/10。
而持倉量應該是一個絕對數,可以有單位的,一般就不是比例了。
股市是定盤(即總股數是一定的)市場;而期貨是不定盤(即合約數不確定,從0到無限)市場,必須有開倉才有持倉量,而開倉和平倉交易會引起持倉量的變化。
股市的流通股數量就相當於是持倉量,在流通盤不變的情況下,股市相當於一個持倉量相對不變的市場。所以,股市只說流通盤,而持倉量是期貨市場的概念。
正如交易量可以指整個市場或指某個投資者的交易量,在不是特指某個或某些投資者說時,持倉量是指整個期貨市場的。股市說持股多少,是對某個或某些投資者說的。比如,你可以說,通過調整自已的某類持倉量/持股量來控制倉位。
⑼ 什麼是持倉量,持倉量怎麼算
持倉量:指投資者現在手中所持有的幣品市值(金額)占投資總金額的比例。 期貨市場中,持倉量指的是買入(或賣出)的頭寸在未了結平倉前的總和,一般指的是買賣方向未平合約的總和,也叫訂貨量,一般都是偶數,通過分析持倉量的變化可以分析市場多空力量的大小、變化以及多空力量更新狀況,從而成為與股票投資不同的技術分析指標之一。 在期貨圖形技術分析中,成交量和持倉量的相互配合十分重要。正確理解成交量和持倉量變化的關系,可以更准確的把握圖形K 線分析組合,有利於深入了解市場語言。
在判斷主力持倉量上可通過即時成交的內外盤統計進行測算,公式一如下:當日主力買入量=(外盤×1/2+內盤×1/10)/ 2,然後將若干天進行累加,筆者經驗至少換手達到100%以上才可以。
所取時間一般以60-120個交易日為宜。因為一個波段莊家的建倉周期通常在55天左右。該公式需要投資者每日對目標個股不厭其煩的統計分析,經過筆者長時間實證統計,准確率極高,誤差率通常小於10%。
對底部周期明顯的個股,筆者的經驗是將底部周期內每天的成交量乘以底部運行時間,即可大致估算出莊家的持倉量,莊家持倉量=底部周期×主動性買入量(忽略散戶的買入量)。底部周期越長,莊家持倉量越大;主動性買入量越大,莊家吸貨越多。
因此,若投資者觀察到底部長期橫盤整理的個股,通常為資金默默吸納,主力為了降低進貨成本所以高拋低吸並且不斷清洗短線客;但仍有一小部分長線資金介入。因此,這段時期主力吸到的貨,至多也只達到總成交量的1/3-1/4左右。所以忽略散戶的買入量的主動性買入量可以結算為總成交量×1/3或總成交量×1/4,公式二如下:莊家持倉量=階段總成交量×1/3或1/4,為謹慎起見可以確認較低量。
個股在低位出現成交活躍、換手率較高、而股價漲幅不大(設定標准為階段漲幅小於50%,最好為小於30%)的個股,通常為莊家吸貨。此間換手率越大,主力吸籌越充分,投資者可重點關注「價」暫時落後於「量」的個股。
筆者的經驗是換手率以50%為基數,每經過倍數階段如2、3、4等,股價走勢就進入新的階段,也預示著莊家持倉發生變化,利用換手率計算莊家持倉的公式三:個股流通盤×(個股某段時期換手率-同期大盤換手率);計算結果除以3,此公式的實戰意義是主力資金以超越大盤換手率的買入量(即平均買入量)的數額通常為先知先覺資金的介入,一般適用於長期下跌的冷門股。因此,主力一旦對冷門股持續吸納,我們就能相對容易地測算出主力手中的持倉量。
准確主力持倉量=(公式一+公式二+公式三)/3
⑽ 股票里的倉位如何計算怎麼乘除
這是看你個人資金量,比如你是10萬資金,買了1萬塊錢股票,這就是10%的倉位,屬於輕倉,如果買了5萬塊錢的,那就是50%倉位,屬於半倉,買了8萬塊錢的就是80%倉位,屬於重倉,把10萬都買了,100%倉位,這叫滿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