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臨近交割時,持倉限額及持倉報告標准為什麼會降低啊
持倉限額是交易所用來控制風險的手段之一:持倉限額的數值越高,客戶可持倉的數量就越多,爆倉違約的風險就越大;反之,持倉限額的數值越低,客戶就不能大規模持倉,那麼違約風險自然就降低。
隨著交割日期的臨近,違約帶來的危害越大,因此交易所會尋求降低違約風險的手段。這個時候,把持倉限額降低,也就是不讓客戶持很多倉位,這樣就能達到降低違約風險的目的了。
順便勘誤一下:233網校《期貨從業考試》的這個老師在講持倉限額這部分內容時完全弄錯了。「平時的持倉限額標准高、臨近交割時的持倉限額標准低」,此處的標准指的是持倉限額的數值,而不是寬松程度。這個老師把持倉限額的標准理解為寬松程度,誤人子弟。
❷ 期貨交易中的持倉量是什麼意思
期貨持倉量,也稱控盤量或未平倉合約量,是指買入或賣出後尚未對沖回及進行實物交割的答某種商品期貨合約的數量。期貨持倉量的概念類似於股票的流通盤。當合約首日掛牌交易時,該合約的持倉量為零。若只有投資者B看漲和投資者S看跌,則他們會在共同認同的價格上分別開倉買入和賣出等量合約,成交後,該合約就有了相應數量的持倉量。股票流通盤在送配或增資前是保持不變的,但期貨合約持倉量在交易期間隨時都可能發生變化。隨著更多投資者加入看多和看空的隊伍進行交易,持倉量會不斷增加;而當虧損的投資者止損平倉和獲利的投資者套現平倉時,持倉量會逐漸減少。
本條內容來源於:中國法律出版社《中華人民共和國金融法典:應用版》
❸ 期貨中臨近交割月是逼多還是逼空的,是什麼意思
逼空。臨近交割月份時,交易所將按梯度依次提高交易保證金標准,限倉相對較嚴,對交割月合約流動性產生了一定影響。
❹ 期貨的持倉量是怎麼來的
持倉量表示交易者持有的未平倉合約的數量,在一個品種剛開始交易時,版持倉量是為零權的。
比如有兩個交易者一個買入一手、一個賣出一手,價格正好相同,他們成交後持倉量就是兩手,以此類推.......
一個品種的持倉量越大說明參與交易的人越多。
❺ 期貨的成交量、持倉量如何看
一、期貨成交量是指某一期貨合約在當日成交合約的雙邊累計數量,單位為內「手」容。
1、期貨的基本(最小)交易單位是(一張)合約,俗稱「手」
2、成交量就是已經成交的合約數量,是(買和賣)雙邊計算的,所以一定是偶數
3、比如甲在1234元的價位上買入10手(10張合約),乙在1234元的價位上賣出10手,那麼他們就成交了,成交量就是20手
4、在行情中,同一品種的不同月份合約分別計算自己的成交量,加起來就是這個品種的成交量。每日有日成交量、每月有月成交量。
二、持倉量,也稱空盤量或未平倉合約量,是指買入或賣出後尚未對沖及進行實物交割的某種商品期貨合約的數量。
未平倉合約的買方和賣方是相等的,國內的持倉量計算的是買方和賣方合計的數量。如買賣雙方均為新開倉,則持倉量增加2個合約量;如其中一方為新開倉,另一方為平倉,則持倉量不變;如買賣雙方均為平倉,持倉量減少2個合約量。當下次開倉數與平倉數相等時,持倉量也不變。
❻ 臨近交割月,期貨的價格變化有什麼特點
臨近交割月,波動一般是越來越大,不過沒有絕對的
假設空方沒有移倉,那麼就會現貨交割或者現金交割
可以通過期貨軟體或者交易所官網查看多空持倉
❼ 期貨成交量大於持倉量說明什麼
期貨成交量大於持倉量說明資金在大幅減倉的同時成交活躍,通常都是主力合約臨近交割就會出現了。
❽ 期貨到交割日品種持倉量一般多大
說說商品期貨,一般是比較小的,但不會是0
有少部分的會持有到合約摘牌,轉入交割。這些持有到最後的,一般連最熱時候的持倉量1%甚至1‰都不到。
為什麼會這樣呢?
因為期貨就是為發現遠期價格而發明的,到了合約的最後期限,就是即期了,就是現貨價了,沒得炒了,時間價值為0了,炒作的大多數就轉移到更遠期的新合約上去炒了。
還有為了實現接近摘牌的合約降溫,驅離熱錢轉遠月合約炒作,交易所會逐步加大合約保證金,讓參與者成本增加,直至接近全額交易。
這樣,沒有交割意願或者交割能力的絕大多數就平倉轉月了。只有想把現貨倉單出手的空頭不平倉,它的對手盤無法平倉,就要和它進入交割環節,最終剩下的多頭大多也是有現貨承接能力、消化能力的現貨商。
但在極端情況下,會一反常態,出現極高持倉到交割日的,就是逼倉,賭一方無法交割,出現違約,賺對方的違約金。
這樣情況,在金融期貨裡面上沒有的,因為現金交割,對照指數和期貨自然接軌,沒有逼倉的必要。
❾ 期貨合約在最後交易日時的持倉量會清零嗎
期貨合約在最後交易日時的持倉量不會自動清零,
多單需要買進空單,
空單需要買進多單,
進行對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