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省力杠桿、費力杠桿、等臂杠桿怎麼畫
動力臂比阻力臂長的杠桿叫省力杠桿;動力臂大於阻力臂的杠桿叫費力杠桿;動力臂等於阻力臂的杠桿是等臂杠桿。
Ⅱ 既不省力也不費力的杠桿怎麼畫
最簡單的就是天平,無論是物理天平還是托盤天平都是,然後就是玩具蹺蹺板,滑輪組中的定滑輪嚴格意義上也是
Ⅲ 畫出掃把的杠桿示意圖(五要素)
掃把的杠桿示意圖(五要素)如下圖:
杠桿五要素
(1)支點:杠桿繞著轉動的點,通常用字母O來表示。
(2)動力:使杠桿轉動的力,通常用F1來表示。
(3)阻力:阻礙杠桿轉動的力,通常用F2來表示。
(4)動力臂:從支點到動力作用線的距離,通常用L1表示。
(5)阻力臂:從支點到阻力作用線的距離,通常用L2表示。
(3)畫一個費力杠桿圖擴展閱讀:
杠桿原理,在使用杠桿時,為了省力,就應該用動力臂比阻力臂長的杠桿;如欲省距離,就應該用動力臂比阻力臂短的杠桿。因此使用杠桿可以省力,也可以省距離。但是,要想省力,就必須多移動距離;要想少移動距離,就必須多費些力。要想又省力而又少移動距離,是不可能實現的。
正是從這些公理出發,在「重心」理論的基礎上,阿基米德發現了杠桿原理,即「二重物平衡時,它們離支點的距離與重量成反比。阿基米德對杠桿的研究不僅僅停留在理論方面,而且據此原理還進行了一系列的發明創造。
杠桿的支點不一定要在中間,滿足下列三個點的系統,基本上就是杠桿:支點、施力點、受力點。其中公式這樣寫:支點到受力點距離(力矩)
*
受力
=
支點到施力點距離(力臂)*
施力,這樣就是一個杠桿。杠桿也有省力杠桿跟費力的杠桿,兩者皆有但是功能表現不同。
(1)例如有一種用腳踩的打氣機,或是用手壓的榨汁機,就是省力杠桿(力臂
>
力矩);但是我們要壓下較大的距離,受力端只有較小的動作。另外有一種費力的杠桿。
(2)例如路邊的吊車,釣東西的鉤子在整個桿的尖端,尾端是支點、中間是油壓機
(力矩
>
力臂),這就是費力的杠桿,但費力換來的就是中間的施力點只要動小距離,尖端的掛勾就會移動相當大的距離。
參考資料:搜狗網路——杠桿
Ⅳ 畫出右圖中杠桿的支點位置,使其為費力杠桿
支點到用力點的距離大於到阻力點的距離的任意位置都行
Ⅳ 怎麼畫省力杠桿和費力杠桿簡單
掌握這個口訣:一找點(支點),二畫線(力的作用線,根據需要可以雙向延長),由點到線作垂線(由支點向力的作用線作垂線),支點垂足括起來。就畫完了力臂。在比較兩個力臂長短,人施加的力一般認為是動力,對應的力臂為動力臂,動力臂比阻力臂長的是省力杠桿。
Ⅵ 畫出省力杠桿和費力杠桿 謝謝
共3個
Ⅶ 畫出最省力的杠杠
連接O與杠桿的最左端就是最長的動力臂,根據杠桿平衡的條件,要使杠桿平衡動力方向向下,據此可畫出最小的動力;
連接O與杠桿的最右端就是最長的動力臂,根據杠桿平衡的條件,要使杠桿平衡動力方向向上,據此可畫出最小的動力;
答:
Ⅷ 請你畫出杠桿省力、費力、不勝利也不費力的三個工作示意圖。
當L2>L1時杠桿省力
當L2<L1時杠桿費力
當L2=L1時杠桿不省力也不費力
Ⅸ 省力杠桿與費力杠桿區別是什麼力的圖示怎麼畫
當動力臂大於阻力臂時,是省力杠桿;當阻力大於動力臂時,是阻力杠桿;當動力臂等於阻力臂時,是等臂力杠桿。詳見初二滬科版物理書188頁。
Ⅹ 筷子是省力杠桿還是費力杠桿 畫圖
筷子是費力杠桿。抄
筷子的支點在末端,阻力作用點在前端,動力作用點就是人手捏的地方,明顯是阻力離支點更遠,即,它是費力杠桿。
拓展資料
初中物理學中把一根在力的作用下可繞固定點轉動的硬棒叫做杠桿。杠桿可以是任意形狀的硬棒。
使用杠桿時,如果杠桿靜止不動或繞支點勻速轉動,那麼杠桿就處於平衡狀態。
動力臂×動力=阻力臂×阻力,即L1×F1=L2×F2,由此可以演變為F1/F2=L2/L1杠桿的平衡不僅與動力和阻力有關,還與力的作用點及力的作用方向有關。
假如動力臂為阻力臂的n倍,則動力大小為阻力的1/n"大頭沉"
動力臂越長越省力,阻力臂越長越費力.
省力杠桿費距離;費力杠桿省距離。
等臂杠桿既不省力,也不費力。可以用它來稱量。例如:天平
許多情況下,杠桿是傾斜靜止的,這是因為杠桿受到幾個平衡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