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資產負債表日的「盈餘公積」用什麼匯率折算
資產負債表日的「盈餘公積」用發生時匯率折算
實收資本、資本公積、盈餘公積等權益類賬戶,在記賬本位幣變更或不變更其後折算時,均應按發生時的市場匯率折算,故記賬本位幣變更對其應不會產生影響。
資產負債表
1、所有資產、負債類項目均按照合並會計報表決算日的市場匯率折算為母公司記賬本位幣。
2、所有者權益類項目除「未分配利潤」外,均按照發生時的市場匯率折算為母公司記賬本位幣。
3、「未分配利潤」項目以折算後利潤分配表中該項目的金額直接填列。
4、折算後資產類項目與負債類項目和所有者權益類項目合計的差額,作為外幣會計報表折算差額,「在未分配利潤」項目下單列項目反映。
5、年初數按照上年折算後的資產負債表有關項目金額列示。
(1)留存收益用什麼匯率折算擴展閱讀
利潤表和利潤分配表
1、利潤表所有項目和利潤分配表有關反映發生額的項目應當按照當期平均匯率折算,也可以採用合並會計報表決算日的市場匯率折算。平均匯率根據當期期初、期末市場匯率計算確定,也可以採用其它方法計算確定。如果採用合並會計報表決算日匯率,則須在合並會計報表附註中說明。
2、利潤分配表中「凈利潤」項目按折算後利潤表中該項目的金額填列。
3、利潤分配表中「年初未分配利潤」項目,以上期折算後會計報表「未分配利潤」項目期末數填列。
4、利潤分配表「未分配利潤」項目根據折算後的利潤分配表其它各項目金額計算規定。
5、上年實際數按照上年折算後利潤表和利潤分配表有關數字填列。
2. 用現行匯率法時資產負債表中的留存收益是怎麼算的
利潤表折算後,計算的結果,再加上期初數。
3. 資產負債表日的「未分配利潤」用什麼匯率折算
外幣財務報表折算,但也要是情況而定。
利潤表中的收入和費用項目,採用交易發生日的即期匯率折算,也可以採用按照系統合理的方法確定的、與交易發生日的即期匯率近似的匯率折算。
企業選定的記賬本位幣不是人民幣的,應當將其財務報表折算為人民幣財務報表,企業將境外經營通過合並財務報表或權益法核算等納入本企業財務報表中時,如果境外經營的記賬本位幣不同於本企業的記賬本位幣,需要將境外經營的財務報表折算為以企業記賬本位幣反映的財務報表。
(3)留存收益用什麼匯率折算擴展閱讀:
資產負債表編制格式注意事項:
資產負債表的編制格式有賬戶式、報告式和財務狀況式三種。其中賬戶式資產負債表分為左右兩方,左方列示資產項目,右方列示負債及所有者權益項目,左右兩方的合計數保持平衡。這種格式的資產負債表應用最廣,企業會計制度規定,要求採用的就是這種格式的資產負債表。
不論是何種格式的資產負債表,在編制時,需要把所有項目按一定的標准進行分類,並以適當的順序加以排列。世界上大多數國家所採用的就是按流動性排序的資產負債表。把所有項目分為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三個部分,並按項目的流動性程度來決定其排列順序。
資產項目按其流動性排列,流動性大的排在前,流動性小的排在後,負債項目按其到期日的遠近排列,到期日近的排在前,到期日遠的排在後,所用者權益項目按其永久程度高低排列,永久程度高的排在前,永久程度低的排在後。
4. 外幣財務報表折算中 所有者權益項目除「未分配利潤」之外的項目採用的:發生時的即期匯率 指的是什麼
業務發生之時的入賬匯率。
進行外幣報表的折算時,利潤表項目按業務發生時的即期匯率或即期匯率的近似匯率折算,在實際工作中,多用即期匯率的近似匯率折算。因此,盈餘公積也應按業務發生時的匯率折算,因為凈利潤的產生是在一年中不斷積累的。
實收資本按業務發生時的即期匯率確定入賬,而不是合同規定的資本公積按業務發生時的即期匯率確定入賬。未分配利潤要根據凈利潤、派發的現金股利、提取的盈餘公積確定。
(4)留存收益用什麼匯率折算擴展閱讀
企業在資產負債表日,應當按照下列規定對外幣貨幣性項目和外幣非貨幣性項目進行處理:
1、外幣貨幣性項目,採用資產負債表日即期匯率折算。因資產負債表日即期匯率與初始確認時或者前一資產負債表日即期匯率不同而產生的匯兌差額,計入當期損益。
2、以歷史成本計量的外幣非貨幣性項目,仍採用交易發生日的即期匯率折算,不改變其記賬本位幣金額。
5. 應選用哪個匯率折算
以人民幣對各種貨幣的匯率作為基準匯率,歐元有英鎊有港幣等先折算成人民幣,再折算成美元報價。
6. 子公司外幣利潤表折算應該採用什麼匯率折算、、
利潤表中的收入和費用項目,採用交易發生日的即期匯率折算;也可以採用按照系統合理的方法確定的、與交易發生日即期匯率近似的匯率折算
7. 外幣財務報表折算中未分配利潤按什麼匯率折
1.未分配利潤項目的折算金額=期初金額(歷年累計下來的,既有外幣金額也有人民幣金額,不需要折算)+本年凈利潤*匯率(這個匯率與利潤表中凈利潤採用的匯率是一致的。
2.由於資產負債表不同項目採用的折算匯率不同,在折算過程中會產生差額,在合並資產負債中所有者權益項目下單獨作為「外幣報表折算差額」項目列示。而每年折算差額的變動則構成其他綜合收益,在綜合收益表中列示。
報表折算事項
需要進行外幣報表折算的事項主要有:
1、編制跨國公司的合並會計報表的需要
由於編制合並報表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滿足母公司股東和債權人等的需要,因而合並報表通常應以母公司報表所用貨幣來表述。
2、母(總公司)公司為了考核、評價國外子公司(分支機構)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以及現金流量情況 ;也需要將國外子公司用外幣表述的報表轉換為按母公司(總公司)所用貨幣表述的報表。
3、在國外資本市場有證券上市交易的公司,必須按上市地區的貨幣對外報告。或有義務向其他國家的投資者和債權人報告財務信息。
如果外幣報表折算的目的是為了編制合並報表,則應特別注意兩點:
第一,在折算之前,應當統一母公司與國外子公司的會計報表決算日和會計期間,使子公司會計報表決算日和會計期間與母公司的會計報表決算日和會計期間保持一致。
兩者不一致時,應當按照母公司本身會計報表決算日和會計期間,對子公司會計報表進行調整,根據調整後的會計報表進行折算,或者要求國外子公司按照母公司的要求編報相同會計期間的會計報表 。
第二,母公司應當盡可能統一母公司與國外子公司所採用的會計政策和會計處理方法,使國外子公司所採用的會計政策和會計處理方法與母公司保持一致。
當國外子公司所採用的會計政策和會計處理方法與母公司不一致時,母公司應當按照本身規定的會計政策和會計處理方法對子公司的會計報表進行必要的調整,根據調整後的會計報表進行折算。
依據重要性原則,如果國外子公司所採用的會計政策和會計處理方法與母公司的要求差異不大,母公司也可直接根據該會計報表進行折算。
8. 外幣會計折算所有者權益變動表時用什麼匯率折算
當企業的子公司、合營企業、聯營企業和分支機構的記賬本位幣不同於企業的記賬本位幣時,在將企業的境外經營通過合並報表、權益法核算等納入到企業的財務報表中時,需要將企業境外經營的財務報表折算為以企業記賬本位幣反映。
實收資本 按 業務發生時的即期匯率確定入賬,而不是合同規定的
資本公積 按 業務發生時的即期匯率確定入賬。
盈餘公積是從凈利潤中提取的。進行外幣報表的折算時,利潤表項目按業務發生時的即期匯率或即期匯率的近似匯率折算,在實際工作中,多用即期匯率的近似匯率折算。因此,盈餘公積也應按業務發生時的匯率折算,因為凈利潤的產生是在一年中不斷積累的。
未分配利潤 要根據 凈利潤、派發的現金股利、提取的盈餘公積確定。
由於資產負債表不同項目採用的折算匯率不同,在折算過程中會產生差額,在合並資產負債中所有者權益項目下單獨作為「外幣報表折算差額」項目列示。而每年折算差額的變動則構成其他綜合收益,在綜合收益表中列示。
外幣報表折算差是所有者權益科目未按會計期間的期末匯率折算產生的。
9. 個人取得收入為外幣的時候,按什麼時點的匯率進行折算計算稅款
取得收入為外國貨幣的,應按照填開完稅憑證的上一個月的最後一天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外匯牌價(買入價),摺合成人民幣計算應納稅所得額。年度終了後匯算清繳的,對已經按月或者按次預繳稅款的外幣收入,不再重新折算;對應當補繳稅款的所得部分,按照上一納稅年度最後一天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外匯牌價(買入價),摺合成人民幣計算應納稅所得額。
10. 為什麼資產負債表用期末匯率折算 損益表用平均匯率折算
這是由資產負債表和損益表的時間特性決定的。
1.資產負債表列示的是時點數值,即,經濟組織某一時點的指標數字。比如,9月份的資產負債表數值,是2010.09.30晚下班時(理論上)的數值。
所以匯率折算用期末匯率。
2.損益表列示的是時期數值,即,經濟組織某一時期的指標數字。比如,9月份的損益表的本月數值,是2010.09.01-2010.09.30這一期間的總計數。
所以損益表用月平均匯率折算。
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