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匯率傭金 > 哥本哈根和中國匯率

哥本哈根和中國匯率

發布時間:2021-08-20 01:06:13

㈠ 哥本哈根是怎樣的

哥本哈根是丹麥惟一的一座大城市,位於西蘭島的東海岸,面向厄勒海峽,能眺望到瑞典。丹麥520萬的總人口中大約三分之一,也就是150萬的居民在此居住,這使得哥本哈根成為北歐最大的城市。這座城市最早可追溯到大約公元1000年。但是哥本哈根真正建立是在1167年,主教在原來的捕魚村建立了一個堡壘。堡壘地處狹長的水域,這一戰略上的重要地位很快就使這座城市發展了起來。15世紀,它成為了這個國家最大的城市,成為了首都,並在北歐日耳曼地區占據了文化和商業的統治地位。

在哥本哈根的入口,矗立著丹麥最著名的雕像——小美人魚。雕像是雕塑家愛德華·埃里克森於1913年用銅雕制的,作為對安徒生童話中小美人魚的紀念。這座雕像已經世界馳名,並且成為了哥本哈根和丹麥納一個標志。1588到1648年間在著名的克里斯蒂安四世的統治期,建造了許多漂亮的建築。最著名的是羅森堡宮、證券交易所以及圓塔,它們的特殊風格給哥本哈根增加了首都的特徵。1728年,一場大火毀壞了不下1640幢房屋,包括五座教堂、市政廳和大學。後來許多建築得到了重建,但是在1794年爆發了一場新的火災,火災直接威脅皇家宮殿克里斯蒂安堡。第二年,哥本哈根的四分之一的房屋,大約950座又被燒毀。1801年和1807年,在英國的轟炸下,更多的老房屋消失了。從19世紀50年代起,這座城市的發展超越了原來的城牆范圍,盡管有許多火災,哥本哈根至今仍保留有大約700座古典建築,其中許多坐落於克里斯蒂安堡政府建築周圍及古城堡旁風景秀麗的地方。

㈡ 哥本哈根

萬眾矚目的哥本哈根,所呈現的協議,將是一個什麼樣子?

丹麥駐華大使葉普的回答充滿了無限遐想:「我們在哥本哈根即將看到的最終文本,有可能是一個全面、有實質性和精準的傘形政治文本,5~8頁中,包括數字目標以及涵蓋巴厘島路線圖中所有方面的元素。」

幾周前造訪丹麥總理署的氣候組織中國政策與研究項目總監喻捷,提供了一個更加謹慎的表述:「也許哥本哈根的成果,將是一份具有政治約束力的協議。」

在距離哥本哈根會議只有12天的時候,這場命運攸關的談判,呈現給全世界人們的前景,依然是夾雜著無數爭吵的模糊狀未來。

丹麥的反擊

在距離哥本哈根不到2周的時間里,丹麥通過駐外使節開始反擊彌漫於各地的低迷士氣。丹麥駐美國大使彼得森直接發給《紐約時報》一篇火葯味頗濃、題為「我們會在哥本哈根達成協議」的評論,作為對之前該報一篇意見相左文章的回應。

彼得森在文中寫道:「當最終期限臨近,每個人都在問在哥本哈根達成協議是否現實時,我的回答是,是的我們可以在下月達成一個強有力、全面和全球的協議。」

彼得森認為,哥本哈根協議終將達成的,是一個將全球變暖限制在最高2攝氏度的有約束力的協議。而丹麥首相拉斯穆森則把哥本哈根協議的任務設置為,一方面提供繼續在一份法律協議上談判的持續性,一方面則需要有立即的行動。

這份哥本哈根協議將涵蓋所有巴厘路線圖中的主要元素,雖然是一個政治文本,但是將成為一個全面的政治協議,其中包括發達國家對排放的承諾以及發展中國家的行動,並包括氣候變化適應、融資和技術方面的協定,其中就包括對於早期行動的融資資金。

除此之外,彼得森還透露,這份協定將包含附件,列出每個國家的「數字」承諾。

彼得森甚至稱,丹麥希望在所有最困難的問題上,提供政治突破,從而為明年的法律文件鋪平道路;實際上,哥本哈根協議應該對於法律文件的最終達成日期嚴格設定期限。

而在遠隔大洋的中國,葉普給CBN記者作出了更加確切的答復,「我們現在就需要行動,並保證在2010年開始行動」。

在回答為什麼達成的是一個政治文本時,葉普坦言,因為考慮到目前的談判階段,已經沒有辦法完成一個法律文本了。目前必須聚合政治動力,並鎖定已經作出的在目標、行動和融資方面的承諾。

葉普特別對CBN記者強調,要保證我們在達成下一個承諾之時,融資已經開始運作起來。

他特別指出,目前重要的四個政治因素在於:發達國家的中期減排目標,發展中國家的國內行動,對於最初行動的融資以及長期融資支持,還有在執行中的透明性,其中就包括MRV(衡量、報告和核查)。

發達國家的美國陰影

「現在這些發展中國家在《京都議定書》確定的軌道之下,如果《京都議定書》不變,而只是把《京都議定書》下面的附件數字改一下,考慮到現在大多數發達國家已經公布了目標(除了加拿大),做一個《京都議定書》之下的約束是不難的。」喻捷對CBN表示,目前談判的關鍵在於歐盟。雖然歐盟東擴後,東歐和西歐立場不一,可是如果西歐有強烈政治意願,也可以搞定東歐,無非就是資金的問題。

然而西歐不遵守游戲規則,說要放棄《京都議定書》,放到公約下面談,這是違反游戲規則的事情。喻捷表示,發達國家從法律意義上做這件事,發展中國家從道德義務上同意巴厘路線圖,然而發達國家已經開始做不合法的事情,卻還讓發展中國家繼續做道德約束之事。

至於丹麥想明年再轉入法律協議,則更讓發展中國家懷疑現在是在實行拖延時間戰術,到時候雙軌制並一軌。

目前已經有至少65個國家的領導人確認參加會議,其中包括英國、德國、法國、西班牙、日本、澳大利亞、巴西和印尼等,歐盟國家佔了相當的比例,這為哥本哈根會議打入了一劑強心針。對此,也有相當一部分的看法認為,這是一場只具有表面意義的政治秀。

不過,樂施會氣候變化項目官員李寧[25.95 0.19%]對CBN表示,一個公平、雄心勃勃和具有約束力的氣候協議仍有可能在哥本哈根達成。

「政治意願,而不是時間,是唯一的障礙。如果富國能夠兌現他們的承諾,仍然可以在12月份達成一個強有力協議。」李寧表示,哥本哈根必須制定一個基於公平、雄心勃勃和具有約束力的氣候協議。

特別是,不管它是如何打包交易的,但是必須保證在兩個關鍵領域採取行動:首先,為富裕國家制定具有約束力的減排目標——相對於1990年的水平,到2020年至少減少40%的本國排放量。李寧表示,其次,除了海外援助的承諾以外,每年至少提供1500億美元,幫助窮國適應氣候變化和減少排放。

「歐洲和其他富裕國家,必須從美國的陰影中走出來。包括美國在內,他們必須盡一切可能在哥本哈根達成協議。」李寧表示,世界各國領導人必須參加今年12月在哥本哈根舉行聯合國會議,使得其可以達成一個強有力和公平的氣候協議。

政治家們有政治決心投入8萬億美元以處理經濟危機,他們需要投入同樣的政治意願來解決氣候危機,李寧表示。

等待美國

美國總統奧巴馬訪華期間,中美達成的《中美聯合聲明》中,花了很大篇幅來談氣候變化問題。《聯合聲明》稱,雙方相信,在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和各自能力的基礎上,哥本哈根大會達成的成果應包括發達國家的減排目標和發展中國家的國內適當減緩行動。

不過,中美雙方均未透露關於雙方在氣候變化談判方面共識的更多細節。

國際環保組織的美國立法問題專家凱勒·阿什(Kyle Ash)曾就此對CBN表示:「奧巴馬依然沒有能夠就中美兩國在氣候變化談判上的最大分歧,即美國國內減排目標缺乏令人滿意的答復。事實上,這是哥本哈根成功的最大障礙。」

與此同時,中美領導人也未對是否蒞臨現場作出答復。另一個懸念就是,中美是否會在會上宣布某些「數字」和目標。

目前,奧巴馬政府的一位資深官員表示,美國會在哥本哈根氣候變化會議上提出一個減排目標,同時也要注意是否能贏得美國國會的支持,這個減排目同與目前上交美國國會的議案是一致的。

根據眾議院相關法案,到2020年,美國溫室氣體排放量將較2005年減少17%,到2050年將減少83%,參議院的版本則是較2005年減少20%。

葉普在接受CBN專訪時也對記者表示,他希望美國可以在哥本哈根從政治上承諾數字。

不過,喻捷的態度是對此並不太樂觀,「美國可能會有一個數字,情況比較復雜。」他說,「美國國內立法情況不好,而且因為美國中期選舉,有可能美國明年在立法時沒有辦法搞定氣候變化議案。總而言之,美國這個不確定因素很大。」

與此同時,即便奧巴馬在哥本哈根說出數字,對歐盟或者其他國家到底有沒有什麼推動也很難說。喻捷表示,在曼谷和巴塞羅那談判輪回中,對《京都議定書》有很多不利的跡象,包括非洲也想退出,到底歐盟和美國更多的是盟友關系還是競爭的關系,圖景並不清楚。

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環境所聯合所長丹尼爾·卡門對CBN表示,也許在2010年,美國在立法程序上會有所進展。他指出,其實在地方層面上,美國並不是毫無進展。

卡門表示,奧巴馬政府將需要一套真正多樣化的工具來指引整個國家比如低碳經濟。目前為止,美國的努力主要集中在減少能源消耗、增加可再生能源供應的技術和政策方案上,但怎麼為這些期望中的變化來融資是一個尚需關注的問題。

中國的「數字懸念」

目前待解的另一懸念,即為中國在哥本哈根氣候變化大會上的最終立場,其中是否涉及「數字」。葉普特別強調了中國領導人在紐約聯大會議上發表的講話,並指出,「現在那個數字是大家都在觀望著的。」

葉普對CBN表示:「我想有一種期待是,中國會將『顯著下降』轉換為數字。我認為這會發生,當然很重要的是這一點需要在整體談判的運轉情況之下予以考慮。」

葉普指出,中國已經在家裡做了工作,並且有了可以放到哥本哈根的桌上去談判的東西。

喻捷表示不太樂觀,在哥本哈根之前,中國有可能會在國內宣布「十二五」和2020年目標 ,但是這跟哥本哈根是兩回事。

要想讓中國到國際上承諾,首先要經過國際談判爭取到發展中國家的利益。喻捷表示,中國不可能不看發達國家的表態,然後就到國際上宣布「數字」,這首先要看他國的誠意如何。

昨日,國家發改委應對氣候變化司國際談判和國際政策處處長李高回答此問題時表示,「也許會有,也許不會有」。但是,他指出,中國一直都是哥本哈根談判的積極促進者,並且希望盡自己最大的努力促進哥本哈根會議取得成果。

「中國將會作出自己的努力,大家也可以看到中國政府作出的進一步努力。」李高表示。

㈢ 哥本哈根大會重大事件關於中國的

哥本哈根會議雖然最後達成了一份差強人意的協議,但整個過程其實充滿戲劇性。由於不滿美國執意要求中國的減排工作接受國際檢查,溫家 寶曾兩度拒絕參加有奧巴馬參加的會議,最後為了與溫 家 寶會談,奧巴馬硬闖由中、印、巴西和南非領導人參加的會議。 奧巴馬當地時間12月18日抵達哥本哈根之後立即參加一場20多個國家舉行的緊急會議,但中國方面僅派副外長參加,溫家 寶沒有出席。對此,美方覺得是一種羞辱。隨後,奧巴馬與溫 家 寶進行了近一個小時的單獨會見。但在不久之後舉行的大范圍會議上,中方派了一名更低級別的官員代表溫總理與會,對此,奧巴馬相當上火,直言:「我想和溫總理會談。」但當時已經比較晚,溫總理已經回到酒店。在美方的要求下,中方答應當晚7點可以安排見面。而正在這個時候,奧巴馬的助手告訴他說溫 家 寶正在與印度、南非、巴西三國領導人開會協調立場。於是,奧巴馬不請自來,直接闖進了會場,他邊走邊說:「總理先生,你准備好了和我見面嗎?准備好了嗎?」四國會議變成了五國商討,並最終取得共識。對於「硬闖會場」,美國官員卻不這么認為,他們的解釋是,奧巴馬當時只是覺得7點能與溫 家 寶會談,沒想到其他三國領導人正好都在那裡。 補充: 哥本哈根氣候會議19日落幕,德國媒體指出,中國在這次會議展現的強勢作風,見證世界新秩序的誕生。 據《德國金融時報》報道,盡管美國總統奧巴馬一向被稱為世界上最有權力的人,不過為了避免會議破局,他還是得離開會議中心兩次,到中國總理溫 家 寶下榻的旅館和他親自面談。 知情人士透露,溫家 寶總理在奧巴馬第二次來訪時,還讓他等了半個多小時,理由是正與其他人談話。此外,溫家 寶總理只到會議中心一次,說明中國的立場,與奧巴馬、德國總理默克爾、巴西總統盧拉不同,溫家 寶也沒參加25國協議的磋商,他的代表甚至消失了好幾個小時。 德國金融時報認為,哥本哈根會議見證了世界新秩序。強勢的中國,讓美國身為全球領袖的形象相形失色,哥本哈根會議後,中國不再只是強權,而是終於躋身世界強權。針對中國在氣候會議扮演的角色,默克爾在會議結束後的記者會上也指出,這個世界正處於「過渡期」,在哥本哈根看到的是「自信的中國」。

㈣ 在線等~!!哥本哈根換匯怎麼劃算是在機場的匯率好一些還是市區的銀行兌換點

問題1
建議最好在國內銀行換好匯率比在丹麥好(根據我7月份旅遊的切身體驗)
其次,是選銀行兌換
最差,應急的話是去專門的換匯電
國內銀行賺的是 換匯差價 沒手續費 ,在丹麥換的話貌似哪都有手續費
問題2
大學附近有沒有不清楚,不過哥本哈根是個很小的城市,去哪都很方便
問題3
不知道 不過機場有很多其他的換匯點

㈤ 哥本哈根有中國銀行嗎

哥本哈根沒有。
中國銀行在瑞典斯德哥爾摩有分行,
但目前只對公服務,不辦理私人業務。

㈥ 人民幣匯價世界排第幾

理論上來說,世界金融界不對任何貨幣進行排序,匯率有固定匯率和浮動匯率之分,沒有排第幾的分別。

如果按照影響力來排。分別是:

  1. 美元。

  2. 歐元。

  3. 英鎊。

  4. 日圓。

  5. 人民幣。


中國政府正循序推進讓人民幣成為一種更為國際化的貨幣,而其努力也開始出現成效。舉例來說,全球最大的金屬交易所倫敦金屬交易所(London Metal Exchange)將接受人民幣作為銀行和經紀商在該平台交易的質押品。人民幣將加入美元、歐元、英鎊和日圓,成為該交易所接受的質押貨幣。

㈦ 丹麥的哥本哈根這個城市的經濟怎麼樣跟具體的中國城市相比

哥本哈根經濟落後和中國東莞經濟差不多

㈧ 丹麥 哥本哈根和北京時間差是多少

北京比哥本哈根快7小時,哥本哈根東一區區時,北京東八區區時。

計算方法:東八區(8)——東一區(1)=7小時。

東八區(UTC/GMT+08:00)是比世界協調時間(UTC)/格林尼治時間(GMT)快8小時的時區,理論上的位置是位於東經112.5度至127.5度之間,

是東盟標準的其中一個候選時區。當格林尼治標准時間為0:00時,東八區的標准時間為08:00。

(8)哥本哈根和中國匯率擴展閱讀

計算區時:

計算的區時=已知區時-(已知區時的時區-要計算區時的時區),(註:東時區為正,西時區為負)。

下面舉例加以說明:

例1:已知東京(東九區)時間為5月1日12:00,求北京(東八區)的區時?

北京時間=12:00-(9-8)=11:00(即北京時間為5月1日11:00)。

例2:已知北京時間為5月1日12:00,求倫敦(中時區)的區時?

倫敦時間=12:00-(8-0)=4:00(即倫敦時間為5月1日4:00)。

㈨ 我要去丹麥,哪裡能兌換丹麥當地的錢

中國銀行,或者去丹麥的中央銀行 都能換到

㈩ 哥本哈根大會對中國的影響

發達國家主導的這個大會一定會有最後的決議,不管發展中國家是否有意見。因為發達國家一旦達成一致,他們有辦法保證這個決議的執行力度。首先作為發達國家,他們有足夠的技術儲備來完成自己的減排目標。其次,發達國家是主要的消費國家,完全可以利用貿易法案和提供先進能源技術來保證他們給發展中國家制訂的減排目標。實在有某個發展中國家不執行,以保護地球的名義就可以動用武力。

不要以為如果某國不公布數據,別國無法知道它的排放量,有很多方法可以算出排放量。為什麼美國這樣的國家突然對限制排放量的決議大感興趣呢?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決議可以為貿易保護服務,純貿易保護引起很多疑義,而為減排而限制從某些不遵守決議的國家的進口是名正言順的。

對於中國而言,以中國參會人員傲慢而無知的表現,肯定會得到一個以中國現有的技術無法完成的減排任務。美國為首的發達國家會在明年開始逐漸開始立法提高從中國進口的商品的關稅,當然是以中國未完成減排任務為借口。

由於中國的堅決態度,美國和歐盟會放棄人民幣升值的要求,轉而依靠以減排為借口的貿易制裁措施。中國的經濟因此會遭受很大的打擊。

國際游資因為中國貨幣不再升值,甚至可能貶值而流出中國。流出的時候,當然要兌換成美元歐元等貨幣,政府開始的反應會是限制兌換,但黑市的價格可能會因此達到美元:人民幣達到1:8。由於看到人民幣被政府高估,國際炒家會乘機攻擊人民幣,當然不會有攻擊英鎊等自由兌換的貨幣那麼得心應手。然後,政府不得不在市場上以美元買入人民幣,以穩定匯率(這就造成市場上人民幣減少,也就是通縮)。為此,政府不得不賣出美國國債,以獲得需要的美元,但大量賣出的結果必然是美國國債暴跌,甚至是遠低於當初買入的價格。

最終政府不得不妥協,願意合作。以外匯儲備買入發達國家先進的能源技術、設備和服務(當然這些都是與軍事無關的技術)。因為這些技術設備基本上是發達國家壟斷,價格會很高昂,幾十年來積攢的外匯儲備很快就會用完了。然後中國又開始新一輪的經濟輪回,繼續以低技術產品出口來換取外匯。唯一的不同就是在減排的基礎上生產這些廉價產品。

如果膽子大點,就可以預測明年下半年開始出現通縮。

以上的分析可能太悲觀了。

閱讀全文

與哥本哈根和中國匯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眾籌融資對交易所的影響 瀏覽:68
牧原股份目標翻倍 瀏覽:944
中銀全球配置理財產品的風險特徵是什麼 瀏覽:812
2019年2月末國家外匯儲備余額 瀏覽:237
大商所白天交易時間 瀏覽:31
奧克股份電解液溶劑 瀏覽:573
國瀚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招聘 瀏覽:25
杠桿偶然性改變力的大小 瀏覽:50
開通騰訊理財通賬戶會同時基金賬戶 瀏覽:82
山西晉能國際金融有限公司待遇 瀏覽:645
金融服務於經濟 瀏覽:681
理財賬號有基金未賣出 瀏覽:501
歐洲油運股票 瀏覽:191
綿陽安信證券招聘 瀏覽:64
提供專業性金融服務的銀行 瀏覽:358
皖江金融租賃股份有限公司電話 瀏覽:688
有什麼互聯網基金理財產品 瀏覽:246
薪酬收益權理財業務 瀏覽:41
黃金生銹如何處理 瀏覽:481
怎麼關閉淘寶客個別產品傭金 瀏覽: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