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被低估還是高估
現在的金融從很大程度上面來說已經不能完全參照書本上面的理論知識了。從平均水平來說 中國的平均工資在2000-3000左右 美國也基本在2000左右,但如買一件衣服 中國要300-500,而在美國基本上在30-50 (貨幣的匯率不考慮)。從這個角度來說,中國的物價偏高 或者說 中國的貨幣價值偏低。但從全局來說,中國不可能讓匯率有5%以上的上升,因為這樣我們所有出口企業的凈利潤為負,將會面臨大部分出口公司倒閉停業,引發中國的金融危機。這種事例在2007年的人民幣升值後就已經發生過,且事態非常嚴重。相信中國政府還是會在匯率方面採取一些措施與手段抵制全球人民幣需升值的壓力與言論
⑵ 人民幣匯率是被高估還是低估了
當然是低估了。
中國是個大國十幾億人口 960萬平方公里 改革開放以來主要是以出口為導向的經濟增長形式 可想而知啊 資源豐富 勞動力極其的低廉 所以中國出口一直在世界排在前幾位的 危機中任是第一 那麼以美國為首的其他國家對中國的貿易一直是逆差 非常不滿 危機中他們需要找這個平衡 所以要逼中國政府讓人民幣升值 從而增加進口 商務部調查最多時有55個國家圍堵中國出口商品 也正是有人民幣升值預期 全世界的熱錢都通過各種的途徑湧入中國 換取人民幣的資產 這就是為什麼股市樓市不跌的重要因素之一 中國人多隻要政策對頭 消費是個巨大的市場 所以經濟要好於其他國家 金磚四國之一的中國金融危機沒受到多大的影響 除了海外投資 因為中國的金融體系沒有完全的開放 貨幣現在很堅挺 人民幣對美圓最高應該突破6
⑶ 人民幣匯率被低估了嗎
逢低吸納,今日最新匯率換算:1人民幣元=0.1588美元,以上數據僅供參考,交易時以銀行櫃台成交價為准。
⑷ 為什麼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人民幣匯率水平顯著低估
這里你有一個誤區,並不是IMF低估了人民幣匯率而是他們認為現在國際社會低估了人民幣匯率水平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簡稱IMF)中國事務主管Nigel Chalk周三稱,盡管中國政府最近作出讓人民幣升值的決定,但其匯率仍「顯著」被低估。
Chalk在一次媒體電話會議上表示,人民幣匯率仍顯著低於與當前基本面相一致的水平。
IFM稱,人民幣走強符合中國的利益,因為這將增加中國家庭的收入、刺激消費,並鼓勵投資者調整投資。Chalk表示,這些將最終使中國經濟恢復平衡。
Chalk表示,經常帳戶余額是IMF用來衡量人民幣匯率高低的主要指標。
盡管中國經常帳戶余額近來出現下降,但IMF預計,基於中國政府現有和已經宣布的政策,未來5年中國經常帳戶余額將升至國內生產總值(GDP)的8%。
⑸ 人民幣匯率被低估是什麼意思會產生什麼影響
通俗講就是把自己的錢說的比較不值錢
因為隨著我國經濟發展,人民幣要升值就越明顯。
而我國的人民幣匯率自94年來很少調整,你也應該清楚我們過來這么久了,物價肯定會上漲,而人民幣和外幣的兌換也就是匯率卻變動不多
也就是說我們賣到外國的東西價格會比較低,外國人就會買,而外國人賣到我國東西就顯得較貴了,買的就少了
所以會引起國際特別是以美國為首的不滿,他們認為自己賺少了,美國還想通過讓我國升值,來實現自己相對應貶值來少還欠我們的錢
而被低估的話卻會使我們的外貿賺的較多,而這就會對我國經濟產生一系列連鎖反應,比如對整個中國經濟影響,就業啊,各企業什麼的
這是我個人見解,當然深入分析還有很多 謝謝!
⑹ 人民幣匯率是被高估還是低估了
從六大因素看人民幣匯率
摘要:亞洲金融危機以來,人民幣匯率的走勢一直是國內外關注的焦點。中國政府在通過不斷評估人民幣升值問題的國際影響和國內影響之後,於2005年07月21日開始採取漸進方式允許人民幣匯率浮動,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從單一釘住美元改為釘住一攬子貨幣、放大人民幣匯率浮動區間,隨之人民幣兌美元匯率開始攀升。現在人民幣升值成為全球政治和經濟搏弈的中心。
關鍵字:匯率 價格 升值 貶值
正文:自從中國啟動匯率改革以來,有關人民幣下一步升值多少的猜測便成為熱門話題。但是,中國進行人民幣匯率改革的目的並非「升值」,而是要建立起由市場力量對匯率進行定價的新「機制」。在10多年來的匯率改革中,人民幣匯率始終保持著穩中有升的基本格局,其間雖然也經歷了貶值和升值壓力的交替影響。上世紀90年代東亞金融危機爆發後的一段時期,人民幣遭遇到了貶值的巨大壓力,有人認為人民幣存在被高估的現象。剛邁人21世紀不久,人民幣也出現過短期的貶值壓力。過去的幾年,人民幣匯率面臨的是升值的強勁壓力,又有人認為人民幣存在被低估的現象。其實,人民幣存在貶值或升值壓力的交替影響,及被認為高估或低估的現象都是在現行人民幣匯率安排下所形成的對匯率預期的正常反映。現階段的人民幣匯率正是在不斷地經受貶值和升值的交替壓力之下維持基本穩定的。在未來一段時期內,人民幣匯率即使有微弱升值,但在參考「一攬子貨幣」和市場供求等因素的新機制下,人民幣不會升值太多。人民幣值的大幅升值必然引發經濟的劇烈動盪,蒙代爾就曾經警告說,人民幣升值會對亞洲經濟貨幣政策一體化產生不利影響,會導致東南亞不穩定,甚至可能會導致東亞地區經濟的衰退。而且人民幣匯率的波動肯定要受我國國內經濟狀況、價格水平、國際收支等因素的影響。而這些因素對人民幣的升值壓力已經減弱,所以人民幣匯率會在基本穩定的前提下略有升值。
一 中國的財政經濟狀況變化對人民幣匯率的影響
中國GDP的增長和財政收支的增長是直接助長人民幣升值預期的根本原因。但隨著宏觀調控的力度不斷加大,GDP的增長率將會放慢。同時,財政上的增收因素變化和一些減稅措施的出台和彌補國有資產損失而增加的財政支出,會影響到財政狀況。總體上看,人民幣升值壓力的財政經濟因素仍舊存在,但已經減弱。
二 國際收支狀況變化對人民幣匯率的影響
資本項目下的收支狀況,對匯率影響是長期的、而且是雙向的。資本收支順差,短期可能引起本幣的升值,但因為順差是順差國的負債、逆差國的權益,這種負債的積累必然又會導致本幣的貶值。中國國際收支的3個主要構成部分對人民幣匯率的影響正在發生著深刻變化。其中,經常項目在人民幣匯率決定中的作用在減弱;資本項目對人民幣匯率的影響在逐步加強;外匯儲備的作用以調節國際收支為主轉向了以干預外匯市場、保持人民幣匯率基本穩定為主。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人民幣匯率的升值,我國的對外投資會有所增加,會在一定的程度上影響外資流入,但影響有限。我國國際收支狀況仍將推動人民幣匯率上行,但力量將有所減緩。
三 價格水平對人民幣匯率的影響
中國貿易商品的價格水平,基本上可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商品零售價格和工業品出廠價格作為參照,其原因是作為這兩個指標的現行統計范圍內的絕大部分商品都是可以用作對外貿易的。數據表明:近10年來的這兩個指標總體上升是緩慢的,低於同期的美國同類指數的上升幅度。這是構成人民幣實際匯率穩中有升的一個基本原因。然而,同期的中國的非貿易商品,例如,住宅、醫療、教育等,即基本上沒有進入國際貿易的商品和勞務的價格水平卻以遠超過貿易商品價格水平的速率上升,形成了貿易商品價格與非貿易商品價格嚴重背離的現象。
一國非貿易商品價格水平的上升會引導勞動力成本的提高,最終推動貿易商品價格水平的提升。但在中國,由於富餘勞動力的大量存在與出口結構趨同造成的內部競爭,使得這種成本轉移推動貿易商品價格水平上升的速度變得比較緩慢。
四 擴張性財政政策淡出對人民幣匯率的影響
擴張性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都可以刺激經濟,增加產出和收入,但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對本國貨幣價值變化的影響卻有著不同的作用。擴張性的貨幣政策會使本國貨幣貶值;而擴張性的財政政策卻會使本國貨幣升值。
我國從1998年起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以擴大政府支出和發行公債為主要內容。從1998年到2004年,累計發行長期建設國債達9100億元,每年拉動GDP增長1.5-2個百分點左右。連續幾年的擴張性財政政策所形成的對人民幣的升值因素是非常強勁的。進入2005年,我國先前實施的積極財政政策已經淡出,轉向穩健的財政政策。可以認為,影響人民幣升值的財政政策因素已轉為「中性」。
五 國際因素對人民幣匯率的影響
現階段美國經濟狀況變化是對人民幣匯率影響最大的國際經濟因素。美國經濟狀況變化對人民幣匯率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一是利率,美聯儲連續幾次提高利率。而人民幣利率只調高過一次,幅度為o.27%。人民幣升值壓力中的美元低利率因素已經消除。二是匯率,美元匯率連續幾年的大幅度走低是人民幣升值壓力突現的重要原因。隨著美元匯率的穩定,加上美聯儲持續加息和市場加息預期的基調,為美元匯率反彈注入了新的動力。可以說,人民幣升值壓力中的美國經濟狀況影響因素已經鬆弛。另一方面,受國際油價攀升和颶風影響,今年美國經濟增長比上年有所放慢,但隨著美國財政刺激措施逐步奏效以及災後重建投入的增加,將會刺激美國國內需求回升和就業增加,估計美國經濟繼續處於平穩增長期。雖然歐元區經濟則很難走出低迷,但日本經濟將繼續保持平穩增長。這些因素也有助於保持人民幣匯率穩中有升的發展趨勢。
六 預期與投資的影響
人們的預期會影響一國貨幣對外匯價。目前市場對人民幣匯率升值的預期較強。但由於目前市場交易者在市場的投資還是比較謹慎的,外匯市場投資計劃也比較理性,不會像股票市場那麼極端,所以不會出現匯率大幅度升值的可能。
另外,央行對匯率水平的態度也很重要,這個態度可能具體反映到對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的管理上來,進而影響人民幣的走勢。央行報告重申要推進外匯管理體制改革,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總之,中國深化經濟改革開放所帶來的經濟社會穩定的、持續的、較高速度的發展,只要這一發展態勢不變,那麼由此形成的人民幣匯率穩中有升的基本格局也將會延續。所不同的是,未來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將會更完善,而且金融機構和進出口企業已開始適應具有靈活性的匯率機制,並且對今後的業務發展顯示了信心。今後,中國將繼續按照主動、可控和漸進的原則,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健全面向市場、更加具有彈性的匯率制度,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人民幣未來的走勢不會大幅度升值。
希望採納
⑺ 人民幣匯率被嚴重低估是什麼意思
人民幣匯率被嚴重低估,是指在人民幣尚未完全實行自由兌換的背景下,國際收支的連續順差導致境內外幣與人民幣之間的供求嚴重不平衡,如果完全讓市場來是想供求平衡,必須通過人民幣對外幣大幅升值的形式來實現。而央行通過在市場直接買入大量外幣形成外匯儲備的方式,改變了市場外幣和人民幣之間的供求關系,使得人民幣匯率對美元僅僅出現溫和上漲。
因此,如果沒有央行直接干預,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將大幅上漲,央行的大規模干預導致了人民幣匯率偏離市場匯率,人民幣匯率被嚴重低估。
⑻ 低估的人民幣匯率
美國無損失.不論美元貶值與否.中國都在為美國的次貸危機及金融風暴買單,現在中國有大量的美元,而美國投資者們卻購進大量人民幣,如果中國繼續購進美國國債,而美國經濟的走低的影響又印刷大量的美元,那就是市場的流通的錢太多.這就是通漲,這時候美國需要把通漲轉移,做為成長力和增漲力,並且政府權力大的國家就是中國.只需推一批所謂"精英"的說客,送些"紅包"弄些禮,讓中國政府買下美國國債,則美國的通漲危機就全盤轉移到了中國.而中國接了此盤後,如不繼續購進美國國債,則美元下跌,人民幣漲價,美國就此機會用手中的人民幣換回中國低價美元,如果中國購買美國國債,人民幣價格雖穩定.但意味著.美國只要不停的印鈔票.中國如果不幫美國消化掉,那麼國債就會貶值.如果繼續購買,就在拿中國的GDP去換美國的經濟復甦...以前日本經濟增長,差點把美國都買下來.最後日本突然經濟下落.就是美國使用了一個相同的招數.而中國目前購進太多的美元和美國國債,而對目前穩定的,如歐元之類的投資太少,黃金儲備等購進太少.美國有大量的黃金儲備,卻不出售黃金,卻出售債卷,其心可知....而中國在用未來人民的生活幫助美國消化次貸風暴,=.=,,,,,,如果中國的高玩們再不痛定思痛.想辦法解決...美國經濟大漲之時.便時中國經濟崩盤之日!!!!!!
⑼ 為什麼說人民幣匯率被低估
政府一直在超發人民幣流通,來壓低對美元的匯率,所以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並沒有大漲,直接原因就是這樣,個人的看法
⑽ 人民幣匯價低估對中國經濟有什麼影響
正面的,能夠促進就業。相對而言我國是人口大國勞動力豐富,但多數勞動力素質不高。匯率低估能降低外匯報價的人力成本,提高產品競爭力;通過勞動密集型企業產品出口,實現了勞動價值,養活了大批農村勞動力,國家則增加了國際購買力(即外匯儲備)。
負面的,要維持「人民幣匯價低估」局面,只能靠中央銀行買入外匯。如果大家一致認為人民幣匯率低估,手裡就不會留外匯,趁現在多換點人民幣,央行買入就是投放人民幣,通脹壓力由此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