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簡述杠桿系數與對應風險之間的關系
經營杠桿,是指復在一定固定成制本比重下,銷售量(額)變動對息稅前利潤產生的作用。一般用經營杠桿系數表示。 經營風險,是指因經營上的原因導致企業息稅前利潤變動的風險。即由於經營杠桿作用,當銷售額下降時,企業息稅前利潤下降得更快,從而給企業帶來的風險。 營業杠桿對營業風險的影響最為綜合,企業欲取得營業杠桿利益,就需承擔由此引起的營業風險,需要在營業杠桿利益與風險之間作出權衡。 一般而言,經營杠桿系數越大,對經營杠桿利益的影響越強,經營風險也越大。反之亦然。
❷ 銷售利潤率、經營杠桿系數、安全邊際率、經營風險的關系。
經營杠桿系數*安全邊際率=1
具體計算過程是:安全邊際率=(正常銷售額—盈虧臨界點銷售額)/正常銷售額,
其中正常銷售額=EBIT+F+變動成本總額,
盈虧臨界點銷售額=固定成本/邊際貢獻率=F*(EBIT+F+變動成本總額)/(EBIT+F),
這樣,安全邊際率=1—F/EBIT+F。而經營杠桿系數=(EBIT+F)/EBIT,二者相乘等於1。
息稅前利潤=銷售收入總額-變動成本總額-固定成本
=(銷售單價-單位變動成本)×產銷量-固定成本
=邊際貢獻總額-固定成本
經營杠桿系數,是指息稅前利潤變動率相當於產銷業務量變動率的倍數。
安全邊際(額)=正常銷售額-盈虧臨界點銷售額
安全邊際率=安全邊際/正常銷售額(或實際訂貨額)×100%
銷售利潤率是指凈利潤與銷售收入的比率,其計算公式為:
銷售凈收入潤率=(凈利潤÷銷售收入)×100%
銷售利潤率=利潤總額/產品銷售凈收入
❸ 怎樣使用經營杠桿系數,分析財務風險
在網路文庫有一篇很不錯的文章,是專門分析這個的,可以參考一下:
企業運用財務杠桿原理及風險分析_網路文庫
http://wenku..com/link?url=-9u_JYMav-j6mhWJkEeQjKUsfKg4__
以下為該文章的摘要部分:
杠桿原理在財務管理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正確熟練地運用杠桿原理能夠有效的幫助企業減少財務風險和經營風險,獲得杠桿收益,增強競爭能力,以達到企業價值最大化的目標。
財務管理中的三大杠桿原理是經營杠桿原理、財務管理原理及聯合杠桿原理。杠桿作用存在放大性,以微妙的作用創造出巨大的變化,企業在利用財務管理杠桿作用的時候必須謹慎,雖然杠桿作用能為企業帶來巨額利潤,但當對其使用不恰當時則也會為企業帶來嚴重的損失,甚至令企業陷入嚴重危機。
本文首先通過對財務管理三大杠桿原理的內涵及效應的分析,初步了解杠桿效應的基本原理和在財務管理中作用;然後,提出杠桿原理的風險問題,並據此對風險進行控制。
❹ 如果經營杠桿系數為1,表明企業不存在經營風險
經營杠桿系數(DOL),也稱營業杠桿系數或營業杠桿程度,是指息稅前利潤(EBIT)的變動率相對於產銷量變動率的比。
不能說沒有風險。
❺ 經營杠桿、財務杠桿、復合杠桿這三者之間有什麼聯系和區別
一、聯系
經營杠桿、財務杠桿、復合杠桿是財務杠桿效應的三種形式。
負債是財務杠桿的根本,財務杠桿效用源於企業的負債經營。
在一定條件下,自有資金愈少,財務杠桿操作的空間愈大。利用財務杠桿操作,看起來獲利率很高,但是必須操作得當。如果判斷錯誤,投資報酬率沒有預期得高,甚至是負的時候,再加上需要負擔的借貸利息,就變成反財務杠桿操作,反而損失慘重。
二、區別
經營杠桿是指由於固定成本的存在而導致息稅前利潤變動大於產銷業務量變動的杠桿效應。經營杠桿系數=息稅前利潤變動率/產銷業務量變動率。
財務杠桿是指由於債務的存在而導致普通股每股利潤變動大於息稅前利潤變動的杠桿效應。財務杠桿系數=息稅前利潤/[息稅前利潤-利息-融資租賃積金-(優先股股利/1-所得稅稅率)]
復合杠桿是指由於固定生產經營成本和固定財務費用的存在而導致的普通股每股利潤變動大於產銷業務量變動的杠桿效應。
復合杠桿系數=普通股每股利潤變動率/產銷業務量變動率 或:復合杠桿系數=經營杠桿系數×財務杠桿系數經營杠桿系數、固定成本和經營風險三者呈同方向變化,即在其他因素一定的情況下,固定成本越高,經營杠桿系數越大,企業經營風險也就越大。
(5)經營風險是經營杠桿系數帶來的嗎擴展閱讀
經營杠桿是指根據成本性態,在一定產銷量范圍內,產銷量的增加一般不會影響固定成本總額,但會使單位產品固定成本降低,從而提高單位產品利潤,並使利潤增長率大於產銷量增長率;反之,產銷量減少,會使單位產品固定成本升高,從而降低單位產品利潤,並使利潤下降率大於產銷量的下降率。
企業經營風險的大小常常使用經營杠桿來衡量,經營杠桿的大小一般用經營杠桿系數表示,它是企業計算利息和所得稅之前的盈餘變動率與銷售額變動率之間的比率。
第一,它體現了利潤變動和銷量變動之間的變化關系;
第二,經營杠桿系數越大,經營杠桿作用和經營風險越大;
第三,固定成本不變,銷售額越大,經營杠桿系數越小,經營風險越小,反之,則相反;
第四,當銷售額達到盈虧臨界點時,經營杠桿系數趨近於無窮大。
企業一般可通過增加銷售額,降低單位變動成本和固定成本等措施來降低經營杠桿和經營風險。
❻ 經營杠桿系數與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的關系
經營杠桿系數與固定成本成正比,而與變動成本沒有關系。
公式:經營杠桿系數=基期邊際貢獻/基期邊際貢獻-基期固定成本
(基期銷售單價-基期單位變動成本)*基期產銷量/(基期銷售單價-基期單位變動成本)*基期產銷量-基期固定成本
從上公式可以看出經營杠桿系數與固定成本成正比,而與變動成本沒有關系。但是,控制經營風險的方法有:增加銷售額、降低產品單位變動成本、降低固定成本比重。
(6)經營風險是經營杠桿系數帶來的嗎擴展閱讀:
1、在固定成本不變的情況下,經營杠桿系數說明了銷售額增長(或減少)所引起的營業利潤增長(或減少)的幅度;
2、在固定成本不變的情況下,銷售額越大,經營杠桿系數越小,經營風險也就越小;反之,銷售額越小,經營杠桿系數越大,經營風險也就越大。
3、在銷售額處於盈虧臨界點前的階段,經營杠桿系數隨銷售額的增加而遞增:在銷售額處於盈虧臨界點後的階段,經營杠桿系數隨銷售額的增加而遞減:當銷售額達到盈虧臨界點時,經營杠桿系數趨近於無窮大,此時經營風險趨近於無窮大;
4、在銷售收入一定的情況下,影響經營杠桿的因素主要是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的金額。固定成本或變動成本加大都會引起經營杠桿系數增加。
這些研究結果說明,在固定成本一定的情況下,公司應採取多種方式增加銷售額,這樣利潤就會以經營杠桿系數的倍數增加,從而贏得「正杠桿利益」。否則,一旦銷售額減少時,利潤會下降的更快,形成「負杠桿利益」。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經營杠桿系數
❼ 經營杠桿系數究竟越大越好還是越小越好
越小越好,為了反映經營杠桿的作用程度、估計經營杠桿利益的大小、評價經營風險的高低,必須要測算經營杠桿系數。一般而言,經營杠桿系數越大,對經營杠桿利益的影響越強,經營風險也越大。
財務杠桿系數大小與財務風險大小之間存在著密切的關系,財務杠桿系數越大,財務風險也就越大,反之亦然。所以財務杠桿系數並不是越大越好,也不是越小越好,主要取決於企業具體的生產經營狀況、對財務風險承受力以及發展潛力。
(7)經營風險是經營杠桿系數帶來的嗎擴展閱讀
公式的推導:
經營杠桿系數=(銷售收入-變動成本)/(銷售收入-變動成本-固定成本)
其中,由於 銷售收入-變動成本-固定成本即為息稅前利潤(EBIT),因此又有:
經營杠桿系數(DOL)=(息稅前利潤EBIT+固定成本)/ 息稅前利潤EBIT=(EBIT+F)/EBIT=M/(M-F)
為了反映經營杠桿的作用程度、估計經營杠桿利益的大小、評價經營風險的高低,必須要測算經營杠桿系數。一般而言,經營杠桿系數越大,對經營杠桿利益的影響越強,經營風險也越大。
❽ 簡述經營風險與經營杠桿的關系
經營杠桿,是指在一定固定成本比重下,銷售量(額)變動對息稅前利潤產版生的作用。一般用經權營杠桿系數表示。
經營風險,是指因經營上的原因導致企業息稅前利潤變動的風險。即由於經營杠桿作用,當銷售額下降時,企業息稅前利潤下降得更快,從而給企業帶來的風險。
營業杠桿對營業風險的影響最為綜合,企業欲取得營業杠桿利益,就需承擔由此引起的營業風險,需要在營業杠桿利益與風險之間作出權衡。
一般而言,經營杠桿系數越大,對經營杠桿利益的影響越強,經營風險也越大。反之亦然。
❾ 試述杠桿效應與企業風險的關系。
企業財務管理中的杠桿有三種,即:經營杠桿、財務杠桿和綜合杠桿。內
1、經營杠桿容與企業經營風險的關系
企業經營風險的大小與經營杠桿有重要關系,一般來說,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固定成本越高,經營杠桿系數越大,利潤變動越激烈,企業的經營風險也就越大,反之就越小。
2、財務杠桿與企業財務風險的關系
財務杠桿系數反映的是普通股每股收益對息稅前利潤變動的敏感程度,它衡量了由於企業使用財務杠桿而引起的風險增加相對額。財務杠桿系數是對財務風險的量化,但並非財務風險的同義詞。財務風險是企業使用財務杠桿所導致的。
3、綜合杠桿與企業總風險的關系
綜合杠桿系數是對總風險大小的量化。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綜合杠桿系數越大,總風險越大,反之則越小。由綜合杠桿系數的計算公式可以知道,企業可以通過很多方式對經營杠桿和財務杠桿進行組合,以獲得一個理想的綜合杠桿系數和企業總風險。在選擇經營杠桿與財務杠桿的組合時,應以企業(股東)價值最大化為目標,在風險和收益之間進行權衡。
❿ 什麼是經營杠桿利益與風險 什麼是財務杠桿利益與風險
一、經營杠桿,是指在一定固定成本比重下,銷售量(額)變動對息稅前利潤產生的作用。一般用經營杠桿系數表示。
經營風險,是指因經營上的原因導致企業息稅前利潤變動的風險。即由於經營杠桿作用,當銷售額下降時,企業息稅前利潤下降得更快,從而給企業帶來的風險。
營業杠桿對營業風險的影響最為綜合,企業欲取得營業杠桿利益,就需承擔由此引起的營業風險,需要在營業杠桿利益與風險之間作出權衡。
一般而言,經營杠桿系數越大,對經營杠桿利益的影響越強,經營風險也越大。反之亦然。
二、財務杠桿的含義
企業負債經營,不論利潤多少,債務利息是不變的。於是利潤增大時,每一元利潤所負擔的利息就會相對地減少,從而給投資者收益帶來更大幅度的提高。這種債務對投資者收益的影響稱作財務杠桿。
財務杠桿系數的計算及其說明的問題。
財務杠桿作用的大小通常用財務杠桿系數表示。財務杠桿系數越大,表示財務杠桿作用越大,財務風險也就越大;財務杠桿系數越小,表明財務杠桿作用越小,財務風險也就越小。
財務杠桿系數的計算公式為: dfl=ebit/[ebit-i-b/(1-t)]
財務杠桿系數可說明的問題如下:
(1)財務杠桿系數表明息前稅前盈餘增長引起的每股盈餘的增長幅度。
(2)在資本總額、息前稅前盈餘相同的情況下,負債比率越高,財務杠桿系數越高,財務風險越大,但預期每股盈餘(投資者收益)也越大。
控制財務杠桿的途徑。
負債比率是可以控制的。企業可以通過合理安排資本結構,適度負債,使財務杠桿利益抵消風險增大所帶來的不利影響。
企業的財務杠桿,一般可以表現為三種關系:
即負債與資產的對比關系(即資產負債率)、負債與所有者權益的對比關系、或長期負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