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保險好乾嘛
中意人壽的情況你還是在網上先了解一下,底薪說的是1000但是是有前提的,那就是每月必須做夠800塊的傭金,做不到一分錢也沒有的,並且就算做夠了800塊錢的傭金,前三個月的底薪也只會給500塊錢的,剩下的500塊錢就到六個月之後再給你.很多新人都是做兩三個月做不下去了,所以很多人都把那500塊錢又留給了保險公司.
Ⅱ 中意人壽 核保支持專員 月薪
「史上最嚴保險新規」10月1日起施行
將來保險更重保障,消費者更受益;投保人要理性對待「停售潮」勿跟風
10月1日起,被業內稱為「史上最嚴保險新規」的保監會134號文將正式施行。134號文劃出的三條「紅線」,導致不少在售的年金險和萬能險必須重新調整,並迎來9月份的「停售潮」。這對新老投保人會產生什麼影響?代理人聲稱好產品將停售「且買且珍惜」,投保人當如何解讀?揚子晚報記者為您調查采訪。
揚子晚報記者沈春寧
馬燕
134號文有何主要變化?
年金保險返還難,萬能險不再賣附加險
134號文於今年5月份公布,全稱《中國保監會關於規范人身保險公司產品開發設計行為的通知》。最重要的變化是以下幾點:
1.兩全保險產品、年金保險產品,首次生存保險金給付應在保單生效滿5年之後。
2.上述產品每年給付或部分領取比例不得超過已交保險費的20%。
3.不得以附加險形式設計萬能型保險產品或投資連結型保險產品。
對此,業內有人甚至用「顛覆性改變」來形容。南京一家保險公司資深人士接受揚子晚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不少公司年金保險首次生存保險金是3年甚至當年就返還,比例也高達已交保費的30%;一些中小險企的明星產品有不少是以「主險+萬能型附加險」形式存在的,新規對它們沖擊較大。
134號文出台的意義是什麼?
讓保險回歸保障本源,讓消費者更受益
東北證券9月發布的134號文專題研究介紹,截至9月11日,處於「在售」狀態的附加產品(萬能型)為147個,這些產品10月1日後都不能再售。研報分析,新規絕無限制行業發展之意,短期或對四季度和2018年開門紅產生沖擊,但長期有利於壽險業回歸保險保障本源。
揚子晚報記者也查到,134號文開宗明義提到,這是為了「切實發揮人身保險產品的保險保障功能,回歸保險本源,防範經營風險」;新規還要求:保險產品定名、產品說明書及宣傳材料中不得包含「理財」「投資計劃」等表述。
揚子晚報記者采訪中有業內人士如是說:與其它金融產品不同,保險產品是提供風險保障,而不是投資理財。但如果多家保險公司急功近利地推出重返還輕保障的產品,就可能存在投資風險。而且保費用於投資的多了,放到保障上的少了,最終受損的還是消費者。
10月1日後有啥注意事項?
「新人」可優選健康類產品,「老人」合同照舊
中意人壽江蘇分公司南京機構業務總監孫莉建議,10月1日後,新投保人在選擇產品時一定要理清順序:優先考慮健康類產品,再買年金或養老、分紅、教育類產品。如果前兩類保障都做全了,並且也有一定的風險承受能力,再考慮萬能險或投連險的投資。
南京消費者劉女士幾年前投保過3年一返還並且計復利的年金險,自10月1日起會有什麼影響?記者咨詢幾家保險公司人士得知,新規對老的保單不會有任何影響,之前簽訂的合同依然遵守。
面對「停售潮」真的早買早好?
投保健康險別拖延,其它產品理性對待
南京消費者劉女士去年還買過一款返還型年金險,年交保費3萬元左右,每年返還10%保費並且享公司紅利,60歲後返還逐年遞增,將來可有資格申請入住這家保險公司的養老社區。隨著10月1日「大限」將至,代理人催她加保,說以後這類好產品就買不到了。還有的代理人稱,134號文對甲狀腺癌作了規定,將來算輕疾,要投保得趕快。還有人稱134號文規定吸煙者要多交保費。
事實果真如此嗎?揚子晚報記者查詢發現,134號文確實提到「支持並鼓勵保險公司……區分被保險人健康狀況、吸煙狀況等情況進行差異化定價」,但並非強制要求;對甲狀腺癌則隻字未提。
中意人壽江蘇分公司南京機構業務總監孫莉建議,投保人應理性對待「停售潮」。一方面,甲狀腺癌屬輕疾的說法目前是捕風捉影,但從趨勢看,未來不排除改變的可能。另一方面,吸煙狀況將進行差異化定價也是一種方向。
她個人認為,如果有意投保健康類保險產品,確實早買早安心,不要拖延,因為這類風險最不可控。平安人壽江蘇分公司南京巨鼎營業區高級營業部經理黃耘也認為,134號文施行後,保險公司會更規范,「嚴核保,寬理賠」,對新的投保人而言健康險越早買越好。
孫莉建議,如果是投保理財類產品,則不要跟風,理性對待量力而行。畢竟保險公司會推新產品銜接,而且任何產品不會適用於投保人一輩子,保險也應隨人生不同的財務階段,人生責任的不同階段而變更。投保人應學會資產配置,根據自身財務能力和風險承受能力,運用多元化金融工具進行合理的資產配置。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Ⅲ 中意人壽保險公司面試
要不你去試試吧~~ 做業務是賺錢多,和做銷售一樣,賣出去的保險多拿的回扣也多,我同學說他們公司牛B的人幾天就能搞幾萬的單子,拿提成超級多,但也有的一個月也拿不到單子的,(有些賣保險的為了拿基本工資就自己買份,再找朋友啊,親戚啊什麼來買,嘿嘿)而且他公司好象有規定一人一年最少拿10萬的單子,否則就走人..
這行是很考驗人的,可能上面話嚇著你了,但是怎麼說呢~~要不自己去試下吧,適合不適合只有自己親身去做才知道...
說不定你可能成功,就算不行,還是可以再換的嘛~~別悲觀~~加油吧~~
Ⅳ 請問中意人壽怎麼樣
你要說明你買的是中意人壽的哪款?
保險是一種很好的投資渠道,風險低而且收益也不錯,同時還能避稅。保險是一種長期穩定的投資方式,不要考慮短期返本,要不還不如固定存款;長期才能發揮保險利率較高,復利計息的優勢,才有投資價值。
短期取出來是要扣除營業費用和傭金是要「虧」;長期來算不但不會虧,而且是一種穩健且收益不錯的投資。
補充回答:
我不是特別了解中意的投連險,剛才花時間研究了一下,也找別人問了。
總結如下:
1,投連險是一種投資險,風險和公司共同承擔,不保本。
賬戶資金投資於股票基金、債券、銀行存款。這款投連險有三個賬戶:積極性、策略增長性和穩健性。三個賬戶的區別是投資分配的比例不同,積極性的賬戶證券投資佔得份額大,保守型的銀行存款佔得費用大。風險也依次降低。
簡單來說,和買基金差不多,風險不能自己掌控。
2,附加重疾保障比較低,最多才是賬戶資金的200%,而且最高不超過20萬。
3,手續費收的挺復雜,你咨詢一下那個業務員,問清楚了。
總的來說,我不推薦購買投連險。其性質更像是基金而不是保險,要自負盈虧。
你要是只是想保本,或者拿出錢來,就不要買這樣的險種,那不符合你的需求。
如果投資保險的話(需要長期投資),購買分紅或萬能型險種;如果投資銀行的,就定期存款或者購買銀行確定利率的一些理財產品。
Ⅳ 如果第一次做中意人壽何險成交共價值一萬的單,想請問大概有多少錢傭金。謝謝
首年的傭金大概在30-45%,也就是3000-4500元。要看是什麼險種,有的高有的低。
Ⅵ 關於去中意人壽
ls是中意的阿,呵呵
所謂知識型經理人或者說什麼業務襄里其實就是保險代理人,或者說就是賣保險的,也許有些保險公司想提高人員素質,搞對大學生的「卓越工程」,「雛鷹計劃」,「箐英計劃」等等,但是對於剛畢業的大部分大學生來說:賣保險不合適(內勤除外,當然所謂的內勤有2種,1種是業務經理自己僱用的,1種是保險公司有編制的,後一種可以去做。)
---------------------------------------------------------------
我轉下一個我比較尊敬的保險代理人的文章:
有些大學生朋友來函詢問要不要以保險業務員作為自己的職業,在此我願意略呈淺見,供大學生朋友們參考。
如果就業形式不是如此嚴峻,本來是不會有這個問題的,但大學連年擴招,大學生早已不是天之驕子,盡管政府統計的就業率是高達80%,但一畢業就失業現象屢見不鮮,這樣,有的畢業生就在有些增員者的鼓動下,躍躍欲試想加入這個行業。如果你父母有權,是當地有影響力的人物,那你做吧,肯定會大獲成功。但有些來自農村的畢業生,來到一個陌生的大城市,想在這里復制原一平的故事,我要說,兄弟,你想得太美了!現在哪家公司都有基本法,什麼條件晉升,什麼條件降級,都有嚴格規定,是沒有人情的,你能保證生存嗎?在各家公司急功盡利大搞人海戰術下,推銷保險更要靠人情面子,你還想陌生拜訪,做夢啊?也許你要說《中國保險報》不是登了誰誰誰的事跡嗎?人家靠勤奮能成功我就不能嗎?我要告訴你,現代人很浮燥,你沒有驗證之前最好不要輕易評價其真假。
保險代理人是你任何時候、任何年齡都可從事的工作,不必擔心過了這村沒這店。如今很多保險公司拓展業務的法寶是人海戰術,一批業務員人情關系用完了,再招一批,以致於人人可以跑保險,你初出茅廬,人際網路有限,靠傭金為生很難持久,一、二年後又去找工作,你已不是應屆生身份,耽誤你的時間。不要受勵志大師的鼓動,這些人之所以極力鼓吹熱情可以戰勝一切困難,是因為保險公司可以因此付演講費給他,至於你在熱情過後如何謀生,他們是不會放在心上的。
---------------------------------------------------------------
其實並不是保險不好,而是中國保險業現在問題很多,非常不適合剛畢業的大學生來做,我這么說,某些保險公司的又會來說我們公司的誰誰就是剛畢業的,人家現在做得多好多好。可是有句話叫做"一將功成萬骨枯「,用它來形容保險業很合適。不過如果你非常相信你自己的能力和可以預見你去後會承受的壓力,那你可以試試,也算一個人生閱歷,但建議你還是把它放在你得到的offer的最後一個。
Ⅶ 中意人壽招聘問題!!內部了解情況的進!!!急!!!!!
就我個人所知,一般保險公司招聘人員都是用固定電話通知面試的,即便是簡訊通知,也是使用公司專用的特服號,絕不會是私人電話號碼,除非是營業部招保險業務員的才會用私人的手機號碼。
如果你想做保險業務員可以去面試,如果不是,就免了,忘掉這個簡訊吧。
保險公司一般分為營業部和後勤部,營業部就是賣保險的,裡面也有業務員、主任、經理、區經理等等,就像是一個公司的市場部,但是員工不享受公司的福利,說白了,與保險公司的關系就是代理關系。後勤部就是做企劃啦、組訓啦,制定計劃啦等等,裡面的員工是公司的正式員工,享受公司的福利制度。
Ⅷ 中意人壽其實是怎樣
你要說明你買的是中意人壽的哪款?
保險是一種很好的投資渠道,風險低而且收益也不錯,同時還能避稅。保險是一種長期穩定的投資方式,不要考慮短期返本,要不還不如固定存款;長期才能發揮保險利率較高,復利計息的優勢,才有投資價值。
短期取出來是要扣除營業費用和傭金是要「虧」;長期來算不但不會虧,而且是一種穩健且收益不錯的投資。
補充回答:
我不是特別了解中意的投連險,剛才花時間研究了一下,也找別人問了。
總結如下:
1,投連險是一種投資險,風險和公司共同承擔,不保本。
賬戶資金投資於股票基金、債券、銀行存款。這款投連險有三個賬戶:積極性、策略增長性和穩健性。三個賬戶的區別是投資分配的比例不同,積極性的賬戶證券投資佔得份額大,保守型的銀行存款佔得費用大。風險也依次降低。
簡單來說,和買基金差不多,風險不能自己掌控。
2,附加重疾保障比較低,最多才是賬戶資金的200%,而且最高不超過20萬。
3,手續費收的挺復雜,你咨詢一下那個業務員,問清楚了。
總的來說,我不推薦購買投連險。其性質更像是基金而不是保險,要自負盈虧。
你要是只是想保本,或者拿出錢來,就不要買這樣的險種,那不符合你的需求。
如果投資保險的話(需要長期投資),購買分紅或萬能型險種;如果投資銀行的,就定期存款或者購買銀行確定利率的一些理財產品。
Ⅸ 人壽保險介紹新人有傭金嗎
中意人壽有增員獎,如果你升級了 增員的業績你也有獎勵,還有輔導津貼等
Ⅹ 中意人壽保險公司的員工是不是跟其他的保險公司一樣都是去拉客戶
很多招業務員的保險公司紛紛以招聘儲備幹部、人事助理等名義吸引應屆畢業生。保險公司通過不斷地招新人,淘汰,再招新人,再淘汰,通過拉人頭自保來實現業績,陷入了傳銷的怪圈。保險公司熱衷招聘應屆畢業生打開南京人才網和江蘇人才網,最醒目的就是保險公司的招聘啟事,其中某保險一家的招聘就多達七八條,招聘崗位有客服人員、儲備幹部、人事助理、高級文秘、行政人員、理財顧問、銷售內勤、保險代理、銷售精英等不同的崗位,每個崗位招聘數十人,月薪1000元到4000元不等。其中一些崗位如基層管理幹部、儲備幹部等崗位還有特殊說明,熱忱歡迎應屆畢業生應聘、應屆畢業生培訓計劃……
>>>查看全文
熱衷招應屆生的背後,是陷入了傳銷的怪圈「30%的傭金,幾個月後就可以達到數千元月薪,拉的人越多職位越高、薪酬越高,某某人短短幾年時間達到數十萬甚至上百萬薪酬……」諸如此類的宣傳吸引了許多初出校門的學子。保險行業陷入了傳銷的怪圈,不斷地招新人,淘汰,再招新人,再淘汰,通過拉人頭自保來實現業績,光讓新人自保就會有很多保單。
保險營銷模先天不足?
「保險目前的營銷模式和傳銷有著某種血緣關系。」某保險公司江蘇分公司辦公室王主任說,目前國內的保險公司都實行代理制,無底薪,只有國外的少數公司實行員工制,有底薪。
代理制是保險行業發展的初級階段,代理人晉升有兩種途徑,一種是專門作業務,通過傭金的增長升職;另一種既作業務又要組織團隊,行內術語叫增員,通過不斷擴大隊伍來實現業務增長。王主任承認,代理制適合有一定社會關系的人做,不適合剛畢業的大學生。目前代理人流動性很大,能堅持下來的人員只有14%。
雖然有專門的規定,但敵不過利益的誘惑!
雖然為了避免出現傳銷一樣問題,保險公司對代理人晉升的考核專門做了規定。事實上,這一規定並沒有被嚴格執行,許多公司只看業績,不看續約率,許多從業人員從業不到一年就離開,根本無法保證續約率,許多業績都是新人自保,根本無法續約。在保險行業,能夠拉到陌生單的人是極少數,多數人都是通過親戚、朋友拉的緣故單。而由於現在競爭激烈,各家公司為了擴大業務,都大量招新人,為了找到更多的人,一些公司就開始違規操作。
保險公司招聘陷阱招聘啟事的陷阱
一、招聘單位不同,單位地址都相同,每則招聘啟事應聘地址房號不同,招聘人不同,有的甚至就是同一個房間,不同的招聘人。
二、招聘啟事統統沒有留固定電話,都是手機號碼。
三、實際上好多崗位都不存在,統統都是招聘保險業務人員,只不過先換個名稱把人騙過來。儲備幹部這個職位最有迷惑性,好多應屆大學畢業生都以為,這是保險公司招內勤人員,不用跑保險。
四、這些招聘人都是保險代理人,和保險公司只有代理合同,沒有勞務合同。而保險公司員工都叫內勤,由保險公司人力資源部負責招聘。
面試的陷阱
招聘也有一套行業術語,如果你主動打電話,就說,本周就有招聘會,你先過來看看吧,電話里也說不清楚;如果是在網上找到了你的簡歷,就會說,我是某某保險公司人力資源部,看到了你的簡歷,覺得你能勝任我們的某個崗位(一定要說儲備幹部、文秘等行政崗位,不說業務員),我們請你過來面試。
記者到保險公司面試全過程:打電話:對方表示,當天下午就有招聘會,來了再說。並發來簡訊,「你好,網上收到你的簡歷,請於下午到我公司面試找某位主管面試,地址……」
面試:如果是一個來應聘儲備幹部的應屆畢業生,對方就說:你好。為什麼選擇這個行業呢?有過相關工作經驗嗎?
對應屆畢業生來說,大多數的回答是,「沒有」或者「簡單的一些接觸」。
「團隊的管理需要對公司產品的了解、公司操作流程的熟悉和企業文化的了解。你熟悉我們公司嗎?」
畢業生會問:「你們不會是想讓我做業務吧?」
「不是,我們只是希望你了解我們公司的流程。所有的公司都不可能要一個不能為公司創造價值的員工的。你需要來證明你的實力……」
自保的陷阱進入職前班,新人班……然後上崗,又一個套路陷阱等著你。「恭喜你,考上了保險代理證,畢業了啊。」
「我們公司對新人的待遇是很好的。只要你轉正了就可以享受……」
「公司的晉升月快過去了,你看別人都轉正了。你怎麼……你不會是想落後吧?」
「要不自保(給自己買保險)吧,先買猶豫期後退掉,虧的錢很少的。而且將來很容賺回來……」
「費率是這個合算,猶豫期後退是×××,一年後是×××。」
靠一個自保你可以轉正,但要晉升客戶經理,還需要拿到一個傭金3200元的保單,很多人連續三個月沒有業務,就被淘汰了。虧損4300元,耗時三個多月,你成了別人的墊腳石。
做到客戶經理的人就開始了他的招人計劃,打招聘廣告,網上最便宜,最合算,通過招新人自保維持職位或者晉升職位。
網友看法江蘇網友:我是江蘇人,這篇文章屬實,並且本人親身經歷過,打開江蘇各地的招牌信息,最多的就是保險公司了,我是沖著儲備幹部這一職務去的,剛去就要求參加了一個講座,聽了20分鍾,憑我的經驗就知道我上當了,立馬走人了,我畢竟不是學校剛畢業。保險=傳銷一點沒錯!!!
北京網友:不僅僅是保險公司,現在很多公司都是靠拉人頭生存,做了個統計,長期招聘的公司占距所謂的人才市場90%,這類公司除用傳銷的手段銷售外,70%以上的公司基本不讓新員工活過3個月,每一次招聘就業人數統計增加,實際根本沒就業。
江蘇網友:目前,保險公司招聘新員工就像刮地皮,一旦把你的人脈關系利用完,立即就會將你掃地出門(其實即使它不趕你走你自己也會走,因為它設立的制度會讓你沒有分文的收入)。所以現在的保險公司一年換10批、20批業務員一點都不奇怪。
四川網友:這群騙子,他們第一步會讓你們考《保險從業資格證》實際上就是收錢後,給你發證!我當時從蘭州去了南京,白白花了一千多,他們表面上看似像面試,一輪一輪的面試,放新華人壽宣傳片,如何如何好,還請了一個所謂片區經理,這個經理開始說自己是南京大學畢業,留校任教,又經朋友介紹來這兒的,這地方成就了他一生等等,後來就開始告訴你怎樣騙人賣保險!
長沙網友:保險行業是一個正規的、在目前是快速發展的朝陽產業是不容置疑的,保險公司能夠鍛煉人也是肯定的。不過關鍵的是每個行業都要加強監管、加強行業自律。
網友親歷:保險公司招聘陷阱
一個應屆畢業生的從業疑惑:做保險怎麼如同傳銷
「我把這件事說出來,因為我決定離開這個行業了。當了解到這個行業的游戲規則的時候,我再也走不下去了。因為我知道走下去的每一步,都將是以良心為代價……」南京市應屆畢業生劉濤(化名)講述了他的就業經歷,「大學生不適合做保險業務」。保險公司求職經歷--我的經驗教訓我所應聘的某某保險公司號稱是中國最大的保險公司,的確,該公司的名字在老百姓當中應是耳熟能詳的,並且可能都對其印象不錯。該公司的招聘啟事如下:招聘儲備幹部數名,大專以上學歷,22周歲以上,男女不限,底薪1200元+提成,公司提供完善的培訓機會。這樣的待遇對於我一個剛剛畢業正急於找工作的人來說,無疑是個不小的誘惑。保險業務員:我騙了朋友公司騙了我我的第一筆保單業務來自我的父母,他們知道我成了一名壽險業務代理人後很支持我的工作,當我要求他們投保時,他們二話沒說就投了錢。接著我就把目標盯向老同學、老朋友和老鄰居等,凡是扯得上關系的我都會厚著臉皮去拉保單。第一個月我的業績十分出色,不僅拿到了公司的300元底薪,而且還有傭金和津貼等等。警惕!保險公司招聘陷阱(我的親身經歷)在應聘人前來則通過「現身說法」來鼓動加入(好像傳銷的做法)告訴你他/她自己原來在什麼行業,每月賺多少做了保險每月賺多少(意思是讓你以他為參照)或者是分析學者的研究說「保險銷售」(注意名稱又變了)人員是未來與「科學家」「私營業主」等並列的富人人群並告訴你「保險銷售」是普通人唯一的選擇(告訴你這輩子要發,就只有做保險)再者會向你提問為什麼一些人和你年紀差不多的人進出高級寫字樓穿名牌,開跑車,吃著大餐過的逍遙快活,而你沒有這些(對呀!為什麼?)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