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匯率傭金 > 上周人民幣匯率市場

上周人民幣匯率市場

發布時間:2021-08-27 00:08:44

『壹』 人民幣匯率未來走勢如何

以「8·11匯改」為分水嶺,人民幣匯率徹底告別單邊升值模式,有彈性的雙向浮動成為新常內態。未來,容人民幣將在雙向波動中,長期保持趨勢性穩定,並堅守調節中國經濟內外部均衡的功能本位。


人民幣有望加大雙向波動力度。8·11匯改以來,人民幣雖然在大部分時間里貶值,但也有部分階段小幅升值,並非單邊走勢。

未來還是希望升值。

『貳』 人民幣匯率市場有何波動

外匯市場出現的一些波動,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7月3日表示,我們正在密切關版注,這主要是受權美元走強和外部不確定性等因素影響,有些順周期的行為。當前中國經濟基本面良好,金融風險總體可控,轉型升級加快推進,經濟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國際收支穩定,跨境資本流動大體平衡。

此外,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所長孫國峰認為,近期人民幣匯率出現了一些貶值,這完全是市場由於外部不確定性引起預期變化的結果,並非央行有意引導。中國堅持多邊主義、全球化、自由貿易和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通行准則,不會將人民幣匯率作為工具來應對貿易爭端。來源:人民日報

『叄』 人民幣匯率變動與金融地產之間的關系 求專業人士解答 推薦相關資料也可




展望2019年,從基本面壓力來看,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仍將承受一定的貶值壓力:首先,短期內中國經濟增速仍有下行壓力,而美國經濟至少在2019年上半年仍將保持強勁增長。我們的預測是,中國經濟年度增速將由2018年的6.5-6.6%左右下降至2019年的6.2-6.3%上下。目前市場上對於美國經濟未來走向存在不同看法,但大部分人認為,美國經濟增速的趨勢性下行最早也會出現在2019年下半年;其次,美聯儲在2018年12月與2019年上半年,仍有可能加息3次左右,而中國央行在同期內至少不會收緊貨幣政策。這意味著,貨幣市場與債券市場上的中美利差有望繼續縮小,甚至可能雙雙實現反轉,也即中美利差有正轉負。這無疑會給人民幣兌美元匯率造成新的下行壓力;再次,如果未來一段時間中美貿易摩擦繼續加劇,考慮到貿易摩擦短期內將對順差國造成更大沖擊,這也可能打壓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最後,當前全球地緣政治沖突仍有進一步加劇的趨勢,而從歷史經驗來看,地緣政治沖突加劇通常可能使得作為最重要避險貨幣的美元匯率走強。

如果說基本面方面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將會繼續承受壓力的話,那麼未來一段時間內,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何去何從,將直接取決於中國央行的態度。如果中國央行不進行干預,那麼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將會破7、甚至進一步貶值。而如果中國央行針對匯率進行持續干預,那麼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將會繼續呈現窄幅波動趨勢,甚至可能在短期內不會破7。

從目前來看,中國央行的確存在一定的動機來維持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穩定。一方面,考慮到2018年中國金融市場相當動盪,無論信用債市場還是股票市場均出現顯著調整,而目前投資者對國內資本市場信心非常脆弱。如果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跌破7這個關鍵點位,那麼可能造成投資者信心進一步下降,進而造成新一輪資本市場動盪。這種不確定性,可能是中國央行試圖努力避免的;另一方面,目前中美貿易博弈處於非常敏感的階段。如果人民幣兌美元匯率顯著貶值,這就可能被美國政府用來指責中國政府操縱人民幣匯率,從而有可能激發新一輪中美貿易沖突。

應該說,短期內中國央行有較強的能力來維持匯率的基本穩定。中國央行維持匯率穩定的主要工具有四:其一,中國央行可以在外匯市場上通過賣出美元、買入人民幣來穩定匯率;其二,中國央行可以通過進一步加強資本流出管制來削弱國內主體的換匯動機;其三,中國央行可以通過逆周期調節因子來管理每日人民幣兌美元匯率開盤價;其四,在市場高度關注離岸匯率對在岸匯率的引導作用的前提下,中國央行還可以通過干預離岸市場來穩定離岸匯率。

不過,只要人民幣兌美元匯率面臨持續的貶值壓力,無論中國央行運用上述哪種工具來維持匯率穩定,均會付出一定的成本或代價:第一,外匯市場上的公開市場操作將會導致外匯儲備顯著縮水,且通過大量賣出外匯儲備來維持匯率穩定可能是一種得不償失的福利損失;第二,嚴厲的資本流出管制一方面將會影響中國企業的海外投資,另一方面也會對人民幣國際化造成負面影響;第三,逆周期調節因子的頻繁使用,將會顯著增加匯率定價不透明性,並降低市場供求對匯率中間價的影響程度;第四,如果中國央行進行離岸市場干預,這就會削弱離岸市場的價格發現功能。換言之,境內外投資者將會日益認為離岸市場不是一個真正的「離岸」市場。

更重要的是,在中國經濟增速下行、中美利差收窄甚至反轉、中美貿易摩擦將給中國貿易部門帶來嚴重負面影響的前提下,如果人為抑制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的貶值,這不僅會帶來上述成本或代價,還會給出口部門帶來額外的沖擊,也不利於宏觀經濟增速的企穩。此外,如果中國央行試圖維持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的穩定,那麼央行就不會讓中美利差縮窄太快。換言之,匯率維穩將會降低中國貨幣政策的獨立性。
在基本面存在持續貶值壓力的前提下,中國央行的政策選擇將會決定未來人民幣匯率的走勢。而上述分析表明,中國央行在是否持續維持匯率穩定方面面臨著兩難選擇。我們認為,未來一段時間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走勢,將會面臨三種情景:情景之一,是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在短期內破7,並在破7之後繼續快速貶值;情景之二,是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在短期內破7,但在破7之後不會繼續快速貶值,而是會在7上下呈現較長時間的雙向波動。等市場主體對於匯率破7較為適應之後,再進行新的漸進式貶值;情景之三,是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在短期內不會破7,而是在6.7-7.0的區間內呈現較長時間的窄幅波動。

不難看出,情景一是中國央行不再干預外匯市場的結果,情景二是中國央行適當干預外匯市場的結果,情景三是中國央行以更大力度干預外匯市場的結果。盡管我們從學術角度而言一直支持人民幣匯率市場化,但從一個市場觀察者的角度出發,我們傾向於認為,情景一的概率最低,而情景二與情景三的概率均較高。至於中國央行最終究竟選擇情景二還是情景三,這在較大程度上取決於近期內中美貿易摩擦的演變。如果中美貿易摩擦進一步惡化,則情景二的概率將會明顯提高。

『肆』 目前人民幣匯率的走勢是什麼樣的

近期,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持續走強,5月31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突破6.36關口,創出近三年來新高。人民幣走強的同時,北上資金情緒高漲,全周資金凈流入467億元。A股漲幅超預期。經過兩個多月的震盪,三大股指齊升,上證指數突破3600點。自疫情爆發以來,美元指數持續走弱。今年三四月份,美國通脹數據大幅上升。4月份,CPI同比增速達到4.6%。美元面臨貶值壓力,這也是人民幣升值的基礎;同時,海外疫情反彈、我國出口強勁表現和貿易順差整體上行繼續為人民幣升值提供支撐。此外,在全球美元流動性充裕的弱勢美元周期中,中國等競爭性新興經濟體的基本面將更加強勁,國內市場也將迎來外資的大規模流入,這將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人民幣升值。

從政策面看,監管層不斷喊話,央行宣布14年來首次上調金融機構外匯存款准備金率。這一方面鎖定了銀行持有的外匯規模,另一方面可以回收銀行體系的外匯流動性,抑制外匯貸款的擴張,有望緩解人民幣匯率升值的壓力。此外,央行調查統計司原司長盛松成表示,人民幣不具備快速升值的基礎。目前人民幣升值過快,與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式不相適應。人民幣匯率走勢將繼續取決於市場供求和國際金融市場的變化。綜上所述,我們認為近期人民幣走強將提振a股的走強,加上北方資金的大量凈流入。短期來看,高貝塔資產受到追捧。從長期來看,人民幣單邊升值的概率並不大。在央行的預期管理下,人民幣匯率將趨於波動。中美周期錯位中不乏鏡像效應。限購令解除後,人民幣仍有貶值壓力。

『伍』 人民幣匯率上升對黃金的價格有什麼影響

中國經濟 人民幣升值壓力增大,但難以大幅升值:近期外界對於人民幣壓力不僅來自於發達國家和國際組織——APEC部長級會議對於匯率市場化的呼籲、IMF總裁對於人民幣被低估的表態,以及11月15日美國總統奧巴馬訪華勢必向人民幣匯率施壓;更重要的是,伴隨著G20替代G7成為國際間商討金融經濟局勢的主要會議,更多新興市場國家近期也加入對人民幣施壓的行列,包括巴西、俄羅斯、印尼、泰國等,認為人民幣今年以來的弱勢導致其出口競爭力受到打擊。這大大增加了人民幣升值壓力,我們判斷明年1季度中國出口明顯復甦之際,人民幣將恢復升值。但不大可能出現較大幅度的升值,因為人民幣盡管今年呈現弱勢,但過去幾年累計相對其他貨幣明顯升值,為實現全球經濟再平衡的努力遠高於其他國家。我們認為明年人民幣將小幅升值3~5%。IMF中國之行或意圖出售黃金(1161.90,9.00,0.78%)給中國,金價可能上漲:IMF總裁斯特勞斯卡恩將於11月16日至17日訪問中國,市場或許會猜測此行涉及說服中國購買黃金。此前IMF宣布,其打算出售的403噸黃金中有200噸已出售給印度央行,推高了國際金價。而中國目前黃金儲備僅占外匯儲備的1.7%,比例低於其他國家平均水平,市場可能會對中國的購買有較高的預期,從而對近期金價產生向上推動。然而,如果中國決定不買,則將對金價造成向下沖擊。海外經濟美國在亞太經合組織財長會議上重申支持強勢美元。然而,無論從實體經濟還是金融市場的最新發展態勢來看,美國近期並不存在實施強勢美元政策的條件。消費信心意外滑落、2009全年財政赤字創新高、失業率仍面臨上升壓力、貿易赤字重又擴大,表明美國經濟狀況短期內將難以承受強勢美元政策。而對於美元融資套利交易平倉潮一旦爆發所可能帶來的危害的擔憂,也阻礙強勢美元政策的實施。市場現已普遍認識到融資套利交易的存在,然而對其規模以及一旦平倉時的危害性可能仍缺乏概念。由於融資套利交易的直接統計數據的缺乏,我們只能結合歷史上的融資套利交易間接地進行比較分析。最近的市場動向已表明,目前越來越多的投資者正在朝同一個方向進行投機,這已使得各類資產(包括債券,新興市場股權類資產、原油及大宗商品等)價格上漲與美元弱勢的相關性愈發顯著。目前美元利率處於紀錄低位水平,美元套利交易將在緊縮流動性前持續。歷史經驗告訴我們,這樣的單向投機方式本質上存在著大規模平倉時資產價格和匯率的劇烈調整,而主要風險在新興市場和大宗商品國家。在連續5個季度累計萎縮5.1%後,歐元區3季度經濟實現小幅復甦,環比增速為0.4%,略低於我們0.7%的預期,更顯著弱於美國0.9%的3季度GDP環比增速。歐元區3季度GDP同比仍然下滑4.1%,但萎縮幅度較2季度的4.8%有所縮窄。上周長期資金從貨幣市場基金流出的態勢並未改變,全球股市和債市又重回過去35周的流入趨勢。發達國家有約72億美元凈流入,新興市場有約23億美元凈流入,其中流入中國近6億美元,約為上周凈流出的兩倍。長期基金對全球新興股市的資產權重明顯上升,從10月平均的16.2%上升至上周的16.4%,為08年以來最高,顯示投資者對新興市場的風險偏好明顯復甦。

『陸』 人民幣匯率一周跌去今年全部漲幅究竟是什麼原因惹的禍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6月21日在在岸和離岸市場雙雙跌破6.50關口,僅僅時隔不到一周,6月27日,人民幣匯率又雙雙盤中跌破6.60關口。在經歷了2017年全年升值,今年一季度再度升值3.7%後,4月中下旬,尤其是最近一周人民幣匯率的連跌不止,再度引發了各方對人民幣貶值或將持續的擔憂。

不過,不同於2015年和2016年那場由資金外流引發的人民幣貶值,今年以來,包括外匯儲備和結售匯在內的反映跨境資金流動的數據並未重演此前的大波動行情。綜合多家機構的觀點,美元指數二季度強勢反彈、最近一周市場情緒的干擾以及中美貨幣政策的分化,是本輪人民幣貶值的催化劑。
原因一:美元指數二季度強勢升值

美元重返強勢被視為本輪人民幣貶值的最主要原因。

從年初的92.25附近到6月26日收盤的94.67,衡量美元對六種主要貨幣的美元指數累計上漲了2.5%,而在美聯儲6月加息後,美元指數更是多次沖上95關口,而在今年2月16日,美元指數曾下探至88.2491,相比近期高點(6月21日95.5372),升值幅度則達到了8.2%。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近日發表的鷹派講話是支撐美元指數攀升的主要原因。6月20日,鮑威爾稱隨著經濟復甦,美聯儲進一步收緊貨幣政策的理由很強烈。

雖然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貶值,但是對一籃子貨幣保持升值,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發布的反映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的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在二季度依舊保持升值,這也說明人民幣對美元走弱的主要原因是美元指數的走高。

「美元指數走強最主要的原因在於,美國經濟在減稅的刺激下持續回升,而歐元區和日本去年的強勢復甦在今年則開始轉弱。在經濟表現分化的基礎上,美國通脹預期持續升溫,而歐洲經濟還受到政治風險的擾動,導致美、歐的貨幣政策傾向也出現差異。美歐、美日的10年期國債的利差,較今年初分別擴大了60BP和50BP,美元資產的吸引力進一步增強,也推升美元走高。」姜超指出。

「(美元指數)短期看不到破百的可能,但上行的空間還是有的,所有人民幣短期承壓可能還會延續。」一位國有大行外匯交易員表示。

原因二:外匯供小於求及情緒波動

外匯市場供求狀況也被視為本輪貶值的一個誘因。

招商證券則認為,最近一周的人民幣貶值,美元升值的原因只佔四分之一,而外匯供小於求,匯率走弱,供求因素可以解釋人民幣匯率貶值的75%。外匯供求的邊際變化,既受國內股票價格劇烈波動和外匯市場各種傳言引發的恐慌情緒的干擾,也受資本市場資金外流引發的購匯需求的影響。

「這幾天基本是境外帶動境內在跌,市場的購匯情緒比之前明顯增多,雖然不能和2015年、2016年時的相比,市場也形成人民幣將大幅貶值的預期,但人民幣還是有可能承壓的。」上述國有大行外匯交易員同時稱,如果人民幣對美元快速下跌,那有結匯意願的市場主體可能會選擇繼續觀望,等更好的價格,不過如果跌勢放緩,市場結匯盤有望大量釋放,下跌幅度也將受限。

華創證券也認為,當前的悲觀預期更多停留在情緒面:「我們傾向於認為近期悲觀情緒集中宣洩後,人民幣將重回跟隨美元被動波動的常態。」

原因三:中美貨幣政策悄然變調

美聯儲在6月14日啟動了年內的第2次加息後,中國央行在6月15日的公開市場操作中並未如市場預期般選擇上調公開市場利率,而是選擇了按兵不動。

隨後,央行再度祭出定向降准,且釋放的資金量大幅超過了今年的前兩次,市場傾向於認為國內貨幣政策向中性偏寬松回歸。

國泰君安認為,近幾個交易日的日內交易貶值幅度較大,與6月20日國務院會議公布定向降準的時點重合,顯示中美兩國貨幣政策周期的錯位,加劇了匯率貶值的節奏。

姜超則認為,相比之下,美國通脹有望穩步回升,預計美聯儲年內還有兩次加息,中美貨幣政策短期出現分化。在他看來,中美利差收窄也是此輪人民幣貶值的原因之一,「今年以來,中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持續下降,而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不斷走高,中美利差逐步收窄至60多BP,利差收窄對人民幣匯率也會產生向下的壓力。」

不過,國泰君安認為,相比此前的貶值,央行在匯率操作的指導思想和行為上都有了變化,不再背負所謂「市場化」的包袱,而是在必要時刻使用類似逆周期因子之類手段,增強對於中間價的掌控力,在這種情況下,不應對於人民幣匯率過度悲觀,年內突破前高、甚至破7的概率很小。

『柒』 人民幣匯率升值預期漸濃

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應該是跌到位了,
該回升了。

『捌』 7月以後人民幣匯率後續將呈現什麼態勢

根據目前的表現看,有分析人士認為,隨著人民幣「補漲」需求得到釋放,美聯儲仍處於加息周期及中國經濟韌性較強的背景下,預計人民幣匯率後續仍將呈現雙向波動格局。

綜合以上觀點來看,在下半年海外貨幣政策分化的背景下,美元指數繼續上行乏力;而中國經濟韌性仍然較強,人民幣匯率預期也明顯改善,預計未來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仍是運行的主基調。

『玖』 人民幣匯率連貶7周逼近6.6元關口,對中國來說有何影響

對於任何人的生活來講,人民幣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我們的生活日常開銷根本離不開金錢,人民幣的價值對我們來講,影響也非常大的,近日一則消息爆出,人民幣的匯率連貶七周,這到底是什麼情況呢?

也許人們已經習慣了去年以來人民幣的升值趨勢,但現實卻往往出其不意,在沒有想到升值的時候,人民幣實現了持續的升值;但在你以為仍然會持續升值時,人民幣卻實現了連續7周的貶值。繼2020年6月以來持續升值後,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一段時間以來呈現波動升值態勢。從去年5月底到今年2月末,金融市場對於人民幣保持升值走勢產生了較強預期在岸人民幣兌美元收盤價從最低7.13左右大幅升高至最高6.43左右。進入2月以來,人民幣顯著的升值趨勢有所反轉,根據數據顯示,截至今年4月2日,在岸人民幣兌美元收盤價跌至6.57, 4月8日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下調79個基點,報6.5463。人民幣兌美元一度連續七周下跌,創去年12月以來新低。

人民幣匯率連貶7周逼近6.6元關口,你認為對中國來說有何影響?讓我們一起來聊一聊吧!

一.物價可能會上漲

金融市場的發展與經濟有很大的關系,人民幣持續貶值會對金融市場造成很多不穩定的因素,也會限制金融市場的發展。不知道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評論區下方留言。

閱讀全文

與上周人民幣匯率市場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理財收益對比表 瀏覽:977
國美金融貸款屬於正規公司嗎 瀏覽:339
哪個投資理財公司大 瀏覽:84
山東亨利醫葯融資 瀏覽:571
東方證券義烏營業部 瀏覽:634
中信證券南京分公司 瀏覽:326
環保監測上市公司 瀏覽:736
金融服務外包企業的背景 瀏覽:103
外匯下單員靠譜嗎 瀏覽:33
阜陽金融服務之星評選 瀏覽:125
北京麥田傭金幾個點 瀏覽:907
美元對人民幣匯率賣出 瀏覽:457
山東省金融機構服務費包含 瀏覽:104
什麼是私募理財產品 瀏覽:913
萬科融資投資報告 瀏覽:875
理財資金不得投資於貸款 瀏覽:102
東方軟體的浮籌指標 瀏覽:881
禾豐牧業股份有限公司飼料加工量 瀏覽:169
恆大地產集團單位代碼 瀏覽:277
滬深300股指期貨模擬交易 瀏覽: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