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匯率傭金 > 阿基米德杠桿原理動畫片

阿基米德杠桿原理動畫片

發布時間:2021-08-29 00:59:48

㈠ 阿基米德的杠桿原理

一,杠桿原理

在使用杠桿時,為了省力,就應該用動力臂比阻力臂長的杠桿;如果想要省距離,就應該用動力臂比阻力臂短的杠桿。因此使用杠桿可以省力,也可以省距離。

但是,要想省力,就必須多移動距離;要想少移動距離,就必須多費些力。要想又省力而又少移動距離,是不可能實現的。

杠桿的支點不一定要在中間,滿足下列三個點的系統,基本上就是杠桿:支點、施力點、受力點。其中公式這樣寫: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即F1×L1=F2×L2這樣就是一個杠桿。杠桿也有省力杠桿跟費力的杠桿,兩者皆有但是功能表現不同。

杠桿的支點不一定要在中間,滿足下列三個點的系統,基本上就是杠桿:支點、施力點、受力點。

二、內容

杠桿平衡是指杠桿在動力和阻力作用下處於靜止狀態下或者勻速轉動的狀態下。杠桿受力有兩種情況:

1、杠桿上只有兩個力:

動力×支點到動力作用線的距離=阻力×支點到阻力作用線的距離

即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即F1×L1=F2×L2

2、杠桿上有多個力:

所有使杠桿順時針轉動的力的大小與其對應力臂的乘積等於使杠桿逆時針轉動的力的大小與其對應力臂的乘積。

這也叫作杠桿的順逆原則,同樣適用於只有兩個力的情況。

(1)阿基米德杠桿原理動畫片擴展閱讀

運用:

1、有一種用腳踩的打氣機,或是用手壓的榨汁機,就是省力杠桿 (動力臂 > 阻力臂);但是我們要壓下較大的距離,受力端只有較小的動作。

2、路邊的吊車,釣東西的鉤子在整個桿的尖端,尾端是支點、中間是油壓機 (力矩 > 力臂),這就是費力的杠桿,但費力換來的就是中間的施力點只要動小距離,尖端的掛勾就會移動相當大的距離。

3、拔釘子用的羊角錘、鍘刀,開瓶器,軋刀,動滑輪,手推車 剪鐵皮的剪刀及剪鋼筋用的剪刀等。

4、釣魚竿、鑷子,筷子,船槳裁縫用的剪刀、理發師用的剪刀等。

㈡ 阿基米德杠桿原理內容是什麼

公理是:

1、在無重量的桿的兩端離支點相等的距離處掛上相等的重量,它們將平衡;

2、在無重量的桿的兩端離支點相等的距離處掛上不相等的重量,重的一端將下傾;

3、在無重量的桿的兩端離支點不相等距離處掛上相等重量,距離遠的一端將下傾;

4、一個重物的作用可以用幾個均勻分布的重物的作用來代替,只要重心的位置保持不變。相反,幾個均勻分布的重物可以用一個懸掛在它們的重心處的重物來代替

5、相似圖形的重心以相似的方式分布。

(2)阿基米德杠桿原理動畫片擴展閱讀:

杠桿原理也被稱作「杠桿平衡條件」。要實現杠桿平衡,作用於杠桿上的兩個力矩大小應當相同,也就是: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用代數式表示為F1·L1=F2·L2。從上式可看出,欲使杠桿達到平衡,動力臂是阻力臂的幾倍,動力就是阻力的幾分之一。

同時,從杠桿定律中也可以看出,人們如果想用小於阻力的力挪動重物,動力臂的距離應大於阻力臂的距離,從理論上講,動力臂越長,動力越小,即越省力。

杠桿原理在我們日常生活以及工作中被廣泛應用。杠桿可以分為三種,有省力杠桿和費力杠桿,以及等臂杠桿。當F1<F2,L1>L2時,杠桿成為省力杠桿。我們常用到的工具類似起子、扳手、撬棒等都屬於省力杠桿。「四兩撥千斤」的俗語其實就是對省力杠桿的極致描述。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杠桿原理

㈢ 阿基米德的「杠桿原理」 是什麼

杠桿原理亦稱「杠桿平衡條件」。
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用代數式表示為F1• L1=F2•L2。
省力的原理:動力臂>阻力臂
費力的原理:動力臂<阻力臂
即不省力也不費力的原理:動力臂=阻力臂

ps:給我個支點,我可以撬動地球

㈣ 古希臘數學家阿基米德發現杠桿原理後非常激動地說

解:地球的重力是阻力
G=mg=6.0×1024kg×10N/kg=6.0×1025N
根據杠桿平衡條件可得
F×L1=G×L2
600N×L1=6.0×1025N×L2
則:
L1
L2
=
6.0×1025N
600N

1×1023
1

動力臂是阻力臂的1×1023倍
又因為:
L1
L2

S1
S2
S2=1cm=0.01m
所以:S1=
L1
L2
×S2= 1×1023 ×0.01m=1×1021m
因為:1光年=3×108m/s×(365×12×30×24×3600s)=3.4×1018m

㈤ 阿基米德發現杠桿原理的過程

杠桿原理亦稱「杠桿平衡條件」。要使杠桿平衡,作用在杠桿上的兩回個力(動力答點、支點和阻力點)的大小跟它們的力臂成反比。杠桿原理的表達為:

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

公元前3世紀,古希臘物理學家、數學家阿基米德(Archimedes,約公元前287-前212)在他的著作《板的平衡》中,第一個提出了關於作用在支點兩邊等距的等重物體是處於平衡狀態的公理。之後,他又致力於建立一條原理,即「在杠桿上的不同重物,僅當它們的重量與它們的懸掛點到支點的長度成反比時,才能處於平衡狀態」,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杠桿原理。

阿基米德有一句名言:「給我一個可靠的支點,我就能撬動地球。」杠桿原理被應用到方方面面的機械中,是簡單機械的基本原理。常見的滑輪、杠桿、輪軸都是利用的都是這一原理。阿基米德所創立的杠桿原理和力學理論,也奠定了他在物理學發展過程中的先行者的角色。作為一名自然哲學家,阿基米德是力學這門學科的真正創始人。

㈥ 阿基米德發現杠桿原理是怎樣的

杠桿原理亦稱「杠抄桿平衡條件襲」。要使杠桿平衡,作用在杠桿上的兩個力(動力點、支點和阻力點)的大小跟它們的力臂成反比。杠桿原理的表達為:

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

公元前3世紀,古希臘物理學家、數學家阿基米德(Archimedes,約公元前287-前212)在他的著作《板的平衡》中,第一個提出了關於作用在支點兩邊等距的等重物體是處於平衡狀態的公理。之後,他又致力於建立一條原理,即「在杠桿上的不同重物,僅當它們的重量與它們的懸掛點到支點的長度成反比時,才能處於平衡狀態」,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杠桿原理。

阿基米德有一句名言:「給我一個可靠的支點,我就能撬動地球。」杠桿原理被應用到方方面面的機械中,是簡單機械的基本原理。常見的滑輪、杠桿、輪軸都是利用的都是這一原理。阿基米德所創立的杠桿原理和力學理論,也奠定了他在物理學發展過程中的先行者的角色。作為一名自然哲學家,阿基米德是力學這門學科的真正創始人。

㈦ 阿基米德杠桿原理是什麼

力矩平衡
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

㈧ 阿基米德是如何推出著名的杠桿原理的

在阿基米德記有他靜力學研究成果的《論平面的平衡》一書中,他從一系列公理出發,推證出物體A、B的最重mA、mB,與它們分別到支點O的距離OA和OB有如下關系:

mAmBOBOA。這就是著名的杠桿原理。阿基米德非常欣賞自己的這一發現。據說,他曾以這樣的豪語評價杠桿的作用:「給我一個穩固的支點,我就能把地球挪動!」

閱讀全文

與阿基米德杠桿原理動畫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阿里巴巴從中國銀行貸款 瀏覽:560
ppp項目融資方案收費 瀏覽:581
鞍山鋼鐵集團公司年報 瀏覽:879
什麼地方的貸款好貸款 瀏覽:355
北京公積金貸款需要辦聯名卡嗎 瀏覽:706
即墨不用抵押貸款 瀏覽:241
淮安市上市公司 瀏覽:70
唯一上市信託 瀏覽:14
銀行業存款金融機構 瀏覽:100
石油期貨交易費率 瀏覽:702
炒白銀是期貨的一種嗎 瀏覽:203
2015證券論文題目 瀏覽:558
2019年中科曙光股東大會 瀏覽:620
國美蘇寧融資模式全面解讀 瀏覽:126
紅塔證券的外匯 瀏覽:503
股票發行結束日 瀏覽:292
安徽農金銀行理財安全嗎 瀏覽:648
外匯期貨案例分析結論 瀏覽:18
黑龍江農業融資擔保公司是國企嗎 瀏覽:860
證券營業部年度總結 瀏覽: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