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1992年港幣對美金匯率
中間價:7.8港元兌1美元 港英政府遂在1983年10月15日公布穩定港元的新匯率政策,即按7.8港元兌1美元的固定匯率與美元掛鉤的聯系匯率制度。 香港金管局於2005年推出三項優化聯系匯率制度運作的措施,包括:推出1美元兌換7.75港元的強方兌換保證,即金管局保證在港元轉強至指定水平時,可以按固定的匯率把美元兌換為港元;將弱方兌換保證的匯率定為7.85港元;金管局可在兌換范圍內(即7.75~7.85之間)進行符合貨幣發行局原則的市場操作
B. 怎麼樣查美元兌換港幣的歷史匯率
通過一些專業的外匯、股票或者期貨分析軟體可以查看美元兌港幣的歷史匯率,這邊給你截了一張2000年以來的回落變化圖,供參考。
C. 50年代港幣和美元匯率
貨幣兌換
1港元=0.1290美元
1美元=7.7500港元
D. 求美元對港元的歷史匯率網址~~~
http://www.pbc.gov.cn/publish/zhengcehuobisi/637/index.html
E. 怎樣查以前港幣對美元匯率換算
1美元=7.7713港元
授人以魚還要授人以漁。你可以去匯率網看看,有最新的換算匯率,可查詢150多個國家和地區貨幣匯率,並進行換算,匯率自動按國際外匯牌價進行調整. 看參考資料。
F. 美元兌港幣匯率是多少
上圖為2017年3月6日美元兌港元匯率;
1美元=7.7633港元
1港元=0.1288美元
數據僅供參考,交易時以銀行櫃台成交價為准 更新時間:2017-03-06 09:14
G. 1993年人民幣對港幣匯率
1993年人民幣對港元匯率:1:0.89.「匯率」亦稱「外匯行市」或「匯價」,是一種貨幣兌換另一種貨幣的比率,是以一種貨幣表示另一種貨幣的價格。由於世界各國(各地區)貨幣的名稱不同,
幣值不一,所以一種貨幣對其他國家(或地區)的貨幣要規定一個兌換率,即匯率。從短期來看,一國(或地區)的匯率由對該國(或地區)貨幣兌換外幣的需求和供給所決定。
(7)1994年美元兌港幣匯率擴展閱讀
匯率標價方法
直接標價法
直接標價法,又叫應付標價法,是以一定單位(1、100、1000、10000)的外國貨幣為標准來計算應付付出多少單位本國貨幣。就相當於計算購買一定單位外幣所應付多少本幣,所以就叫應付標價法。在國際外匯市場上,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目前都採用直接標價法。
如日元兌美元匯率為119.05即1美元兌119.05日元。在直接標價法下,若一定單位的外幣摺合的本幣數額多於前期,則說明外幣幣值上升或本幣幣值下跌,叫做外匯匯率上升;反之,如果要用比原來較少的本幣即能兌換到同一數額的外幣,
這說明外幣幣值下跌或本幣幣值上升,叫做外匯匯率下跌,即外幣的價值與匯率的漲跌成正比。直接標價法與商品的買賣常識相似,例如美元的直接標價法就是把美元外匯作為買賣的商品,以美元為1單位,且單位是不變的,而作為貨幣一方的人民幣,是變化的。
一般商品的買賣也是這樣,500元買進一件衣服,550元把它賣出去,賺了50元,商品沒變,而貨幣卻增加了。
H. 1999年港幣兌換美元
港幣兌換美元每天匯率都不同,如果你想要查詢1999年的,最好是登錄外匯模擬軟體,進去可以選擇08年到今天所有時間段的外匯匯率
I. 1998年美元對人民幣匯率
1949年至今-----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年平均匯率):
年份 匯率(1美元合人民幣多少元)
1949=2.3
1950=2.75
1951=2.238
1952=2.617
1953=2.617
1954=2.617
1955=2.4618
1956=2.4618
1957=2.4618
1958=2.4618
1959=2.4618
1960=2.4618
1961=2.4618
1962=2.4618
1963=2.4618
1964=2.4618
1965=2.4618
1966=2.4618
1967=2.4618
1968=2.4618
1969=2.4618
1970=2.4618
1971=2.2673
1972=2.2401
1973=2.0202
1974=1.8397
1975=1.9663
1976=1.8803
1977=1.7300
1978=1.5771
1979=1.4962
1980=1.5303
1981=1.7051
1982=1.8926
1983=1.9757
1984=2.3270
1985=2.9367
1986=3.4528
1987=3.7221
1988=3.7221
1989=3.7659
1990=4.7838
1991=5.3227
1992=5.5149
1993=5.7619 (迅速貶值到8.600)
1994=8.6187
1995=8.3507
1996=8.3142
1997=8.2898
1998=8.2791
1999=8.2796
2000=8.2784
2001=8.2770
2002=8.2770
2003=8.2774
2004=8.2780(開始前後開始緩慢升值)
2005=8.1013
2006年1月4日人民幣匯率中間價以8.0702起步開始大幅度升值,人民幣匯率經歷了從緩步上行到快跑,再到「加速跑」的過程。9月28日破7.900,---12月29日,人民幣匯率再創匯改以來的新高,並首次突破7.81關口達到7.8074.
2007年:
1月11日人民幣對美元7.80關口告破,同時貴過港幣;
3月8日保爾森訪華,人民幣突破7.73關口;
5月8日第二次中美戰略經濟對話前夕,人民幣突破7.70關口;
7月3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突破7.60關口;
10月24日G7財長會議舉行後,人民幣突破7.50關口;
11月23日中國10月份貿易順差以270.5億美元創出新高,人民幣突破7.40關口;
11月27日第十次中歐領導人峰會後,人民幣對歐元匯率從11.007一路上漲至10.5434;
12月12日第三次中美戰略經濟對話前後,人民幣對美元連續5日上漲,連破3關破;
12月20日中國央行意外加息,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升值加速,連續6個交易日上漲;
2007年,人民幣匯率整體上呈現單邊升值狀態。其中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在振盪中不斷改寫匯改以來歷史新高。美元兌人民幣中間價最終以7.3046收,較2006年末的7.8087,人民幣兌美元升值幅度6.5%。這一升值幅度較年初市場普遍的年內5%左右升值預期高出很多
除美元外,人民幣相對於其它主要貨幣,如英鎊、日元等在2007年也呈現一定程度的升值;只是相對歐元表現為貶值。
2008年4月10日人民幣中間價破7.000大關!之後繼續升值轉折出現在7月份中旬。8月份,人民幣升值速度明顯下降。到了10月份,甚至出現了單月走勢略有貶值的情況。12月初,人民幣匯率更是出現了罕見的連續四日「跌停」
2009=6.8967~8月份6.8364~12月份6.8282
2010年今天是6.8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