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指甲刀含有多少個杠桿,分別是什麼杠桿
指甲刀含有多少個杠桿,分別是什麼杠桿?
另外,我在網上也搜索了一下這個問題,有網友回答三個,是將DGO算作杠桿,他們是從受力方面進行了分析,你也可以參考對比一下。網頁鏈接
知識延伸:杠桿
定義:在力的作用下能繞著固定點轉動的硬棒就是杠桿。
杠桿繞著轉動的固定點叫做支點,使杠桿轉動的力叫做動力,(施力的點叫動力作用點),阻礙杠桿轉動的力叫做阻力,(施力的點叫阻力作用點)。當動力和阻力對杠桿的轉動效果相互抵消時,杠桿將處於平衡狀態,這種狀態叫做杠桿平衡。當處於平衡狀態時有: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F1*L1=F2*L2).
② 指甲鉗中有三個杠桿,這三個杠桿的動力和阻力分別是什麼(具體是什麼力),請結合圖片分析。謝謝!
一、杠桿CBA 動力:手指的下壓力(在A部位)
阻力:穿銷向下的拉力(在C點)
二、 杠桿DBE 動力:B點的壓力 (杠桿CBA施加的下壓力)
阻力:D點的「指甲蓋的上頂力」
三、 杠桿GFE 動力:F點的穿銷的上拉力
阻力:G點的「指甲蓋的下頂力」
③ 指甲剪的杠桿原理圖,
物理學中把在力的作用下可以圍繞固定點轉動的堅硬物體叫做杠桿。
五要素:動力,阻力,動力臂,阻力臂和支點
1、支點:杠桿的固定點,通常用O表示。
2、動力:驅使杠桿轉動的力,用F1表示。
3、阻力:阻礙杠桿轉動的力,用F2表示。
4、動力臂:支點到動力作用線的垂直距離叫動力臂,用L1表示。
5、阻力臂:支點到阻力作用線的垂直距離叫阻力臂,用L2表示。
杠桿原理亦稱「杠桿平衡條件」。要使杠桿平衡,作用在杠桿上的兩個力(用力點、支點和阻力點)的大小跟它們的力臂成反比。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用代數式表示為F1· l1=F2·l2。
式中,F1表示動力,l1表示動力臂,F2表示阻力,l2表示阻力臂。從上式可看出,欲使杠桿達到平衡,動力臂是阻力臂的幾倍,動力就是阻力的幾分之一。
(3)對指甲鉗進行杠桿分析擴展閱讀:
工作原理
指甲剪是由三塊金屬板組成的,為了說明方便,我們把有刀片的下面那個叫1號片,上面那個叫2號片,可以自由轉動的那個叫3號片。
指甲剪有兩個杠桿,拇指按下3號片的是一個省力杠桿,以小軸為支點,以拇指按下的地方為力點,以3號片和2號片的接觸點為重力點。
這樣,整個3號片的長度就是力臂,而從小軸到2、3號片的接觸點的距離就是重力臂,因為力臂遠遠大於重力臂,所以是個省力杠桿。
另一個杠桿是2號片,以1、2號片固定在一起的指甲剪尾端為支點,以2、3號片的接觸點為力點,以剪指甲的刀片為重力點。這樣,整個2號片的長度就是重力臂,2、3號片的接觸點到尾端的距離為力臂,因為重力臂比力臂略長,所以是個費力杠桿。
綜合來看,3號片的力臂比重力臂長好幾倍,而2號片的力臂只比重力臂略短一點,所以總體來看,指甲剪能省很多力。為了便於理解,你可以找個指甲剪,把3號片卸下來,用手指直接捏著1、2號片去剪指甲,你會發現就很難剪下來了,這是因為取消了3號片的省力杠桿,而只利用2號片的費力杠桿的原因。
④ 指甲鉗的三個杠桿示意圖(五要素及清楚的圖)
第一個左端為支點
後兩個右端為支點
第一個右端為動力
後兩個左端為阻力
第一個折彎處為阻力
第二個被第一個折彎處壓的為動力
第三個靠中間的部分為動力
⑤ 請教:指甲鉗上有三個杠桿,請教這三個杠桿的動力和阻力分別是什麼(根據圖片分析)謝謝!
ABC中,C是支點,A是動力作用點,由手施加動力,阻力來自DE對於B點的彈力。
EBD中,E是支點,B是動力作用點,動力就是B點對DE的壓力(和剛才ABC杠桿中的阻力為一對作用力與反作用力),阻力就是D所受到的彈力
EFG中,E是支點,F是動力作用點,動力是F對GE的壓力(CF是聯動的,由於手施力,C點上升,F點也必然上升,所有就有了壓力),阻力是G點所受的彈力
⑥ 指甲鉗上的杠桿結構分析,急急急.............
如圖:
ABC是省力杠桿B點是支點,A點是動力作用點、C點是阻力作用點。
DBE是費力杠桿E點是支點,B點是動力作用點、D點是阻力作用點。
EFG是費力杠桿E點是支點,F點是動力作用點、G點是阻力作用點。
⑦ 求分析指甲剪杠桿原理圖。。看不懂
B為支點,AB為動力臂,BC為阻力臂。
剪指甲的時候,A點被壓下,A繞B做圓弧運動,帶動C點向上抬。由於AB遠大於BC,顯然這是一個省力費距離的杠桿
⑧ 指甲剪的杠桿原理是什麼(最好配圖)
如圖所示,剪指甲時,A點受力向下,繞O點移動,使B點向下移動,刀口在B點向下和G點向上的力的作用下合攏而工作.因此從工作過程可知,剪刀上方的操作柄是一個杠桿.O是支點,動力、阻力、動力臂、阻力臂如圖所示.由圖可知:l1>l2,則F1<F2,所以操作柄是省力杠桿.而剪刀的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也是杠桿,O´是支點,上半部分:動力F1´是操作桿對它向下的壓力,阻力F2´是指甲對C點向上的作用力,由圖可知:l1´<l2´,則F1´>F2´,是費力杠桿.下半部分:O´是支點,G對它向上的作用力為動力,指甲對刀口向下的作用力為阻力,同理分析可知應為費力杠桿。
答、指甲剪有三組杠桿組成.操作柄是省力杠桿,剪刀上、下兩片都是費力杠桿.
⑨ 杠桿原理:指甲鉗的魔法
在我們的印象中,指甲是非常堅韌的。然而,指甲鉗卻能讓我們用很小的力就簡短指甲。難道指甲鉗有什麼不為人知的魔法嗎?今天,就讓我們來揭密一下指甲鉗的魔法。
指甲鉗的魔法在於利用了一個很簡單的機械原理——杠桿原理。指甲鉗可視為由兩個杠桿構成的。第一個杠桿的支點是O,施力是E,阻力是T。第二個杠桿的支點是Q,施力是T,阻力是R(指甲對鉗的阻力)。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原創,轉載時務請註明出處。
圖片來源於網路
⑩ 指甲鉗杠桿問題
這里最上面的那個杠桿。O是支點。那麼T點受到中間那個杠桿施加的向__上__的阻力。為什麼?? 因為上面的那個杠桿對 中間那個杠桿的力是向下的